品牌故事︱平凡之路
来自集团事业部代表队的品牌故事征文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拥有精彩不凡的瞬间和故事。
他们,见证了这十几年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壮大和辉煌;他们,亲身参与了这场后工业时代最了不起的速度革命;他们,常年穿梭在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漠,往返于闷热潮湿的密林洼地;他们,到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奔波在零下30°漫天飞雪的东北边陲。
2005年进入东方雨虹,当年的毛头小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头顶的发际线渐渐消退,体型也象年轮一样横向扩张。十年,他把最好的青春留给了这家公司;十年,让他改变很多,始终不变的是那一份对工作的责任感。
2014年12月,他负责哈尔滨至绥芬河铁路项目。一次,产品调配出现了问题需要他立刻赶往现场。但“天有不测风云”,大雪却不期而至了,阵阵疾风裹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砸向天地万物。在东北,气温超过零下30°的风雪天,人在室外即便是大棉裤套着二棉裤,片刻过后也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穿。
而客户项目远在二十几公里外的乡野,因为大雪,公路已经封闭。情况紧急,他不能再等,只能步行前往客户处支援。为了御寒,他把能穿的衣服都加在身上,顶着风雪深一脚浅一脚的向着客户进发。平时不到半小时的车程,此刻对他来说简直是望不到头的天堑。为了分散对寒冷的身体的注意力,他开始胡思乱想,风雪山神庙、林海雪原……
忽然,脚底一滑,他结结实实的来了个侧翻,他躺在厚厚的积雪上灵光一闪:发明可以用手机充电宝来充电的电热棉服,有了这样的电热棉服带上足够的充电宝,他都能去南极。他觉得自己确实聪明,头发越来越少也许真的和这有关系,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当他出现在客户面前时,客户注视眼前这个浑身是雪、眉目堆霜象北极熊一样的家伙时,神情中满是感动。在问题圆满解决后,客户轻拍小伙的肩膀,说“辛苦了,很棒!”。以客户为先,客户的认可就像他的电热服和充电宝,让他可以在返程的路上抵挡严寒和风雪。
2014年,花立太获评集团销售精英,全年完成销售业绩近5000万元。
2013年感动雨虹人物!2002年进入东方雨虹,十几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做好每一份工作。作为一个“雨虹老兵”,他不善言辞,却时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影响和感染着每一个铁路同仁。
2015年底,他负责售后维护额济纳铁路的建成通车。这条铁路建设条件极为严苛恶劣,大部分路段位于广袤的荒原,无水、无电、无人烟。因为交通极为不便,很多时候他只能背着背包在荒原里步行数小时。春天大漠狂风卷起的砂石象钉子一样肆意蹂躏着脸颊;夏天的荒原象一个巨大的烤箱,毒辣的阳光、燥热的空气和滚烫的沙石地面仿佛要将所有水分榨干。春去夏往,他一个人在荒原里长途往复,像一只孤独的鸵鸟。
一次,为了赶上几十公里外返城的汽车,他凌晨四点出发前往目的地。荒漠里分不清东南西北他只能凭记忆和直觉前进,一个多小时后他迷路了。黎明前的戈壁荒漠,砂石反射着微光,清凉平整干净的像一面镜子。头顶的繁星慢慢消散,那些依旧镶嵌在黑色穹顶的宝石近的似乎伸手就能触到。这样寂静安逸的荒原远离世俗尘嚣,正因这次迷路,让他第一次有机会看到这样超凡脱俗美丽的荒漠景观。
今年,因为宝兰铁路,他又继续奋战在熟悉又陌生的大西北。
在铁路业务部,类似花立太和谢爱初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他们在黎明顶着星辰出发,深夜踩着月光返程,穿行在各个城镇,来往于各个乡间小路。年平均300天在外奔波,推销产品、危机公关、处理各种问题、为用户提供最好的售后服务,达成公司的销售指标。有时,只为见客户一面或者一个盖章签字,他们会在雨中、在风雪中、在烈日下等候数小时。
2014年5月在贵广铁路的工地现场,左脚不慎被箱式货车碾压,当时他觉得并不严重,挺一挺就会过去。后来脚越来越肿,医院检查所幸没有伤到骨头。这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他并没有在意。后来在公司人力部门的例行巡调访问中,人力同事从其他同事的口中得知他的事情,即刻派专人前来探视,即便在得知他已就医检查后,依旧坚持陪同他去复检。这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也让他感动!“你们在东方雨虹工作,公司就对员工的健康和员工的家人以及员工的事业负有责任!”人力同事的这句话,让他对公司有了家的感觉。
“在东方雨虹,压力前所未有,关怀无微不至!”这是陶峰最深切的体会。什么样的公司造就什么样的员工,创造什么样的社会价值,也许这也是东方雨虹能够迅速崛起、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人文精神内涵。
和陶峰一样,还有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没有崇高的信仰,没有远大的理想,有的只是尽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平常心。从他们的嘴里你听不到一个“苦”和“累”字,这就是我引以为傲的同事,朋友和兄弟,了不起的东方雨虹铁路人!
东方雨虹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拥有精彩不凡的瞬间和故事。
![]() |
他们,见证了这十几年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壮大和辉煌;他们,亲身参与了这场后工业时代最了不起的速度革命;他们,常年穿梭在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漠,往返于闷热潮湿的密林洼地;他们,到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奔波在零下30°漫天飞雪的东北边陲。
![]() |
2005年进入东方雨虹,当年的毛头小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头顶的发际线渐渐消退,体型也象年轮一样横向扩张。十年,他把最好的青春留给了这家公司;十年,让他改变很多,始终不变的是那一份对工作的责任感。
2014年12月,他负责哈尔滨至绥芬河铁路项目。一次,产品调配出现了问题需要他立刻赶往现场。但“天有不测风云”,大雪却不期而至了,阵阵疾风裹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砸向天地万物。在东北,气温超过零下30°的风雪天,人在室外即便是大棉裤套着二棉裤,片刻过后也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穿。
而客户项目远在二十几公里外的乡野,因为大雪,公路已经封闭。情况紧急,他不能再等,只能步行前往客户处支援。为了御寒,他把能穿的衣服都加在身上,顶着风雪深一脚浅一脚的向着客户进发。平时不到半小时的车程,此刻对他来说简直是望不到头的天堑。为了分散对寒冷的身体的注意力,他开始胡思乱想,风雪山神庙、林海雪原……
忽然,脚底一滑,他结结实实的来了个侧翻,他躺在厚厚的积雪上灵光一闪:发明可以用手机充电宝来充电的电热棉服,有了这样的电热棉服带上足够的充电宝,他都能去南极。他觉得自己确实聪明,头发越来越少也许真的和这有关系,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当他出现在客户面前时,客户注视眼前这个浑身是雪、眉目堆霜象北极熊一样的家伙时,神情中满是感动。在问题圆满解决后,客户轻拍小伙的肩膀,说“辛苦了,很棒!”。以客户为先,客户的认可就像他的电热服和充电宝,让他可以在返程的路上抵挡严寒和风雪。
2014年,花立太获评集团销售精英,全年完成销售业绩近5000万元。
![]() |
2013年感动雨虹人物!2002年进入东方雨虹,十几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做好每一份工作。作为一个“雨虹老兵”,他不善言辞,却时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影响和感染着每一个铁路同仁。
2015年底,他负责售后维护额济纳铁路的建成通车。这条铁路建设条件极为严苛恶劣,大部分路段位于广袤的荒原,无水、无电、无人烟。因为交通极为不便,很多时候他只能背着背包在荒原里步行数小时。春天大漠狂风卷起的砂石象钉子一样肆意蹂躏着脸颊;夏天的荒原象一个巨大的烤箱,毒辣的阳光、燥热的空气和滚烫的沙石地面仿佛要将所有水分榨干。春去夏往,他一个人在荒原里长途往复,像一只孤独的鸵鸟。
一次,为了赶上几十公里外返城的汽车,他凌晨四点出发前往目的地。荒漠里分不清东南西北他只能凭记忆和直觉前进,一个多小时后他迷路了。黎明前的戈壁荒漠,砂石反射着微光,清凉平整干净的像一面镜子。头顶的繁星慢慢消散,那些依旧镶嵌在黑色穹顶的宝石近的似乎伸手就能触到。这样寂静安逸的荒原远离世俗尘嚣,正因这次迷路,让他第一次有机会看到这样超凡脱俗美丽的荒漠景观。
今年,因为宝兰铁路,他又继续奋战在熟悉又陌生的大西北。
在铁路业务部,类似花立太和谢爱初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他们在黎明顶着星辰出发,深夜踩着月光返程,穿行在各个城镇,来往于各个乡间小路。年平均300天在外奔波,推销产品、危机公关、处理各种问题、为用户提供最好的售后服务,达成公司的销售指标。有时,只为见客户一面或者一个盖章签字,他们会在雨中、在风雪中、在烈日下等候数小时。
![]() |
2014年5月在贵广铁路的工地现场,左脚不慎被箱式货车碾压,当时他觉得并不严重,挺一挺就会过去。后来脚越来越肿,医院检查所幸没有伤到骨头。这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他并没有在意。后来在公司人力部门的例行巡调访问中,人力同事从其他同事的口中得知他的事情,即刻派专人前来探视,即便在得知他已就医检查后,依旧坚持陪同他去复检。这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也让他感动!“你们在东方雨虹工作,公司就对员工的健康和员工的家人以及员工的事业负有责任!”人力同事的这句话,让他对公司有了家的感觉。
“在东方雨虹,压力前所未有,关怀无微不至!”这是陶峰最深切的体会。什么样的公司造就什么样的员工,创造什么样的社会价值,也许这也是东方雨虹能够迅速崛起、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人文精神内涵。
和陶峰一样,还有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没有崇高的信仰,没有远大的理想,有的只是尽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平常心。从他们的嘴里你听不到一个“苦”和“累”字,这就是我引以为傲的同事,朋友和兄弟,了不起的东方雨虹铁路人!
东方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