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遇到的意料之外的美食
查看话题 >古巴味蕾记忆
试图提笔写古巴见闻,与其说怀念那个充满拉丁风情、浸染西班牙帝国遗风、彰显社会主义特别存在感的岛国,不如说又一次垂涎那里无限量的龙虾、鸡尾酒,以及深藏在山野田间的美食。
如今,美国与古巴恢复建交了,城市街头有收费的WiFi热点了,曾经的“加拿大后花园”或许将涌入大批美国游客了,还好在没有那么商业化、开放的“黎明前夜”去体验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国度。
瓦拉德罗Varadero是古巴重要的旅游度假地,相当于经济特区,只有外国游客和持有工作准许证的当地人才能踏入这片延伸出来的半岛。狭长的海岸线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度假酒店,其中大部分游客来自加拿大,有的甚至每年都到这里过几天无网无干扰的假期。
瓦拉德罗的海水如鸡尾酒般呈现不同的颜色分层。
说起古巴的鸡尾酒,海明威的偏爱让莫吉托Mojito在全世界颇具知名度。另外一款能称为地理标志特产的便是“自由古巴”,同样配料简单,由褐色朗姆酒、可乐、冰块组成。
人气十足的五分钱小酒馆La Bodeguita del Medio,海明威最爱光顾的地方
Havana是当地最著名的朗姆酒品牌。不论是大瓶的普通白色朗姆酒,还是小瓶的3年陈酿或7年特酿褐色朗姆酒,在机场卖的价格相对加拿大的LCBO和国内来说低廉不少。
瓦拉德罗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碧海蓝天、阳光海滩以及随心所欲地吃龙虾、喝鸡尾酒。面对自助餐厅里整整一冰柜的大块龙虾肉,一些加拿大人仍然矢志不渝地吃汉堡、薯条。除了常规的海鲜、烤肉,酒店餐厅每天晚上有不同的主题,如墨西哥之夜、亚洲之夜,提供墨西哥tacos、寿司、蒸饺等。即便是度假村里装潢、餐具、服务、菜品都精致的意式餐厅,舶来品往往不如就地取材的食物能让当地厨师轻车驾熟地将其美味激发出来(西班牙海鲜饭单论)。
就像李渔所说“一切对螃蟹的煎炒烹炸都是耍流氓”,看似简单的烤龙虾,配以柠檬汁,就能获得甜嫩的肉质、鲜美的味道。后来回到加拿大自制芝士蒜蓉焗龙虾,口感不错,只是意犹未尽。无奈冬季的加村菜市场,每斤龙虾要160人民币。
在古巴,100人民币(17CUC)足以吃到由一整只龙虾做的主菜了。比如,哈瓦那老城区教堂广场旁的Donã Eutimia餐厅。除了勤劳的中国人,拉美人和广大欧美人一样12点才营业,于是第一次在周围漫步了一小时才等到开门。量大味足的一餐不负等待时的胃酸分泌,以致第二天动身去另一个城市前,还不忘拜托民宿主人致电预约返程当天的晚餐,并且在电闪雷鸣的夜晚打车赶到这家餐厅。然而未能如愿预约到,美好的食物总归是限量才更值得珍惜。
一份龙虾饭、一份海鲜饭,配黑米饭和沙拉(左侧),外加两份茶饮,总计大概200多人民币
黑豆饭frijoles negros是一吃钟情的古巴特色美食,以黑豆、洋葱、青椒、牛至、小茴香、香叶、橄榄油、干红、醋、黑胡椒为原料,几乎是任何主菜的标配。回来后上网寻找菜谱,并未找到一样的成品图,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此行最大的惊喜出现在一座以烟叶种植为主的小城维尼亚莱斯Viñales,山丘环绕,风景秀美。可能由于对农家乐似的山间骑马、参观农场兴趣索然,这里的中国游客很少。颠簸崎岖的土路把全身上下内外振荡得难受异常,外加在马背上艰难地消灭了一块吃过最难吃的三明治配飞扬的尘土,此行给人的第一印象并没有很好。尽管向导小哥热情友好、帅气可爱,但马背之旅还是被迫中止。
正所谓上天赐予一顿味道上乘的美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原本图省事在民宿订的晚餐以超出期待与想象的颜值和内涵摆放在面前,瞬间满满的幸福感一扫当天的疲惫以及傍晚消灭不下10只蚊子的狂躁。
Casa El Porry的超值美味晚餐
主人Porry长得很有喜感,会安排车辆接送,准备水果迎接客人。每人10CUC的龙虾饭晚餐包括:水果拼盘、炸脆角、龙虾一只配酱汁、黑豆饭、白米饭、蒸山芋、南瓜汤、焦糖布丁、冰淇淋,真正保量又保质,连甜点都能达到优秀甜品店的水平。
晚餐在二层露台,面对云雾缭绕的远山,隔着婆娑作响的番石榴树叶可以看到巨大的切格瓦拉头像。中美洲特产的番石榴,尤其是鲜榨果汁,绵软甜润,再配上沙沙的口感,和空运到加拿大的硬脆寡味派无法相提并论。
他家的早餐也不是简单乏味的欧陆式早餐,除了煎蛋、面包,还有两盘热带水果拼盘、香酥的椰蓉饼、浓郁的芝士火腿卷、酸甜的山楂糕、两保温瓶咖啡和混合果汁。特别是烤过的芝士融化在缀有火腿颗粒的面包卷上,带着绕齿余香再咬一口酥脆的派皮,浓郁的椰香扑鼻而来,简直可以瞬间忘记味多美的椰丝球。邻桌来自“早餐要吃得像国王一样”的德国夫妇也对此赞不绝口。
Casa El Porry的丰盛早餐
自此,对“高手在民间”这一真理深信不疑。这样能量十足的两餐后,第二天俯瞰山谷都觉得山景婀娜了许多。一路上不断念叨着他家的饭菜多么美味,终于忍不住跳下环城巴士,凭借一股执念,以每分钟近20人民币的国际漫游价格致电民宿代理,询问他家电话预定午餐,可惜主人不在家,最终又留下了未能尽兴的遗憾。旅行结束后的若干天,都沉浸在对那两顿山间美味的无限回忆中(写这篇文章时,看到他家已被评为Trip Advisor2016卓越奖,实至名归)。
山谷间壁画
由于外国游客在古巴只能使用“外汇券”,1CUC兑换1美元,所以相当于用美元消费,物价并不很便宜。然而如果能在当地人生活区域使用“土币”CUP消费,就变成了滞销的白菜价(1CUC=26CUP),比如街头小巷的10CUP一人份匹萨、10CUP大冰棍,坦白说非常难吃,但曾得过法国姑娘的热烈推荐。不论是小城维尼亚莱斯还是首都哈瓦那,都保留着上个世纪中国供销社似的商店、简陋的粮油店,以提供当地人日常所需。
赶着家禽牲口的集市
普通百姓的收入确实不多,在游客聚集的哈瓦那老城区有各种变法儿讨钱的当地人。比如以推荐餐馆为名、带你走街串巷,最后直接要求请他鸡尾酒、给他孩子零花钱,比如穿着时代感极强的服装、拿着雪茄,一定要和社会主义好朋友照相再要小费……但是这里依旧有很多可爱的人,自愿帮忙做翻译调解分歧的小哥,80多岁着装举止优雅、分别当天突然忘记英语、不停讲西班牙语的Casa主人,曾在北京哈瓦那俱乐部工作、想念北京、爱说中文的小哥,喜欢打太极的Casa帮工……
在老城区,能看到很多颜色鲜艳的老爷车载着外国游客,仿佛回到了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出租车司机也会骄傲地说“American car”。作为出租车的普通老爷车内饰非常陈旧,并不断排放着刺鼻的尾气。凭借岛国得天独厚的海风,整个汽油味儿笼罩的哈瓦那依旧天空澄蓝,风光旖旎。
古巴城市街道是移动的老爷车博物馆
沧桑又干净的石板路连接着一个个古老的教堂、广场,路旁布满带露天卡座的咖啡厅、餐馆,走过几条街道就能见到崎岖不平的土路、破败不堪的简易楼,玻璃窗是碎的,门框是掉皮有洞的。
和华盛顿国会大厦风格一样的哈瓦那国会大厦El Capitolio对面是Los Nardos餐厅,颇高性价比的烛光晚餐能够支持食客义无反顾地排队两个半小时。机场的安检设备是中国地铁站淘汰下来的(甚至还写着中文),旅游大巴司机会说中文“宇通”、“吉利”。为数不多的电子产品商店前总围绕着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
这是巨变前的古巴。
修缮中新古典主义的国会大厦
在莫罗三世城堡Castillo De Los Tres Reyes Del Morro眺望哈瓦那老城区夜景
-----------------------------------------------------------------------------------------------------------------------------------
关注“食之远方”公众号,为您分享来自加拿大新鲜、有趣、实用的美食资讯与心得。
如今,美国与古巴恢复建交了,城市街头有收费的WiFi热点了,曾经的“加拿大后花园”或许将涌入大批美国游客了,还好在没有那么商业化、开放的“黎明前夜”去体验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国度。
![]() |
瓦拉德罗Varadero是古巴重要的旅游度假地,相当于经济特区,只有外国游客和持有工作准许证的当地人才能踏入这片延伸出来的半岛。狭长的海岸线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度假酒店,其中大部分游客来自加拿大,有的甚至每年都到这里过几天无网无干扰的假期。
![]() |
![]() |
瓦拉德罗的海水如鸡尾酒般呈现不同的颜色分层。
说起古巴的鸡尾酒,海明威的偏爱让莫吉托Mojito在全世界颇具知名度。另外一款能称为地理标志特产的便是“自由古巴”,同样配料简单,由褐色朗姆酒、可乐、冰块组成。
![]() |
人气十足的五分钱小酒馆La Bodeguita del Medio,海明威最爱光顾的地方
Havana是当地最著名的朗姆酒品牌。不论是大瓶的普通白色朗姆酒,还是小瓶的3年陈酿或7年特酿褐色朗姆酒,在机场卖的价格相对加拿大的LCBO和国内来说低廉不少。
![]() |
瓦拉德罗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碧海蓝天、阳光海滩以及随心所欲地吃龙虾、喝鸡尾酒。面对自助餐厅里整整一冰柜的大块龙虾肉,一些加拿大人仍然矢志不渝地吃汉堡、薯条。除了常规的海鲜、烤肉,酒店餐厅每天晚上有不同的主题,如墨西哥之夜、亚洲之夜,提供墨西哥tacos、寿司、蒸饺等。即便是度假村里装潢、餐具、服务、菜品都精致的意式餐厅,舶来品往往不如就地取材的食物能让当地厨师轻车驾熟地将其美味激发出来(西班牙海鲜饭单论)。
就像李渔所说“一切对螃蟹的煎炒烹炸都是耍流氓”,看似简单的烤龙虾,配以柠檬汁,就能获得甜嫩的肉质、鲜美的味道。后来回到加拿大自制芝士蒜蓉焗龙虾,口感不错,只是意犹未尽。无奈冬季的加村菜市场,每斤龙虾要160人民币。
![]() |
在古巴,100人民币(17CUC)足以吃到由一整只龙虾做的主菜了。比如,哈瓦那老城区教堂广场旁的Donã Eutimia餐厅。除了勤劳的中国人,拉美人和广大欧美人一样12点才营业,于是第一次在周围漫步了一小时才等到开门。量大味足的一餐不负等待时的胃酸分泌,以致第二天动身去另一个城市前,还不忘拜托民宿主人致电预约返程当天的晚餐,并且在电闪雷鸣的夜晚打车赶到这家餐厅。然而未能如愿预约到,美好的食物总归是限量才更值得珍惜。
![]() |
一份龙虾饭、一份海鲜饭,配黑米饭和沙拉(左侧),外加两份茶饮,总计大概200多人民币
黑豆饭frijoles negros是一吃钟情的古巴特色美食,以黑豆、洋葱、青椒、牛至、小茴香、香叶、橄榄油、干红、醋、黑胡椒为原料,几乎是任何主菜的标配。回来后上网寻找菜谱,并未找到一样的成品图,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此行最大的惊喜出现在一座以烟叶种植为主的小城维尼亚莱斯Viñales,山丘环绕,风景秀美。可能由于对农家乐似的山间骑马、参观农场兴趣索然,这里的中国游客很少。颠簸崎岖的土路把全身上下内外振荡得难受异常,外加在马背上艰难地消灭了一块吃过最难吃的三明治配飞扬的尘土,此行给人的第一印象并没有很好。尽管向导小哥热情友好、帅气可爱,但马背之旅还是被迫中止。
正所谓上天赐予一顿味道上乘的美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原本图省事在民宿订的晚餐以超出期待与想象的颜值和内涵摆放在面前,瞬间满满的幸福感一扫当天的疲惫以及傍晚消灭不下10只蚊子的狂躁。
![]() |
Casa El Porry的超值美味晚餐
主人Porry长得很有喜感,会安排车辆接送,准备水果迎接客人。每人10CUC的龙虾饭晚餐包括:水果拼盘、炸脆角、龙虾一只配酱汁、黑豆饭、白米饭、蒸山芋、南瓜汤、焦糖布丁、冰淇淋,真正保量又保质,连甜点都能达到优秀甜品店的水平。
晚餐在二层露台,面对云雾缭绕的远山,隔着婆娑作响的番石榴树叶可以看到巨大的切格瓦拉头像。中美洲特产的番石榴,尤其是鲜榨果汁,绵软甜润,再配上沙沙的口感,和空运到加拿大的硬脆寡味派无法相提并论。
他家的早餐也不是简单乏味的欧陆式早餐,除了煎蛋、面包,还有两盘热带水果拼盘、香酥的椰蓉饼、浓郁的芝士火腿卷、酸甜的山楂糕、两保温瓶咖啡和混合果汁。特别是烤过的芝士融化在缀有火腿颗粒的面包卷上,带着绕齿余香再咬一口酥脆的派皮,浓郁的椰香扑鼻而来,简直可以瞬间忘记味多美的椰丝球。邻桌来自“早餐要吃得像国王一样”的德国夫妇也对此赞不绝口。
![]() |
Casa El Porry的丰盛早餐
自此,对“高手在民间”这一真理深信不疑。这样能量十足的两餐后,第二天俯瞰山谷都觉得山景婀娜了许多。一路上不断念叨着他家的饭菜多么美味,终于忍不住跳下环城巴士,凭借一股执念,以每分钟近20人民币的国际漫游价格致电民宿代理,询问他家电话预定午餐,可惜主人不在家,最终又留下了未能尽兴的遗憾。旅行结束后的若干天,都沉浸在对那两顿山间美味的无限回忆中(写这篇文章时,看到他家已被评为Trip Advisor2016卓越奖,实至名归)。
![]() |
山谷间壁画
由于外国游客在古巴只能使用“外汇券”,1CUC兑换1美元,所以相当于用美元消费,物价并不很便宜。然而如果能在当地人生活区域使用“土币”CUP消费,就变成了滞销的白菜价(1CUC=26CUP),比如街头小巷的10CUP一人份匹萨、10CUP大冰棍,坦白说非常难吃,但曾得过法国姑娘的热烈推荐。不论是小城维尼亚莱斯还是首都哈瓦那,都保留着上个世纪中国供销社似的商店、简陋的粮油店,以提供当地人日常所需。
![]() |
赶着家禽牲口的集市
普通百姓的收入确实不多,在游客聚集的哈瓦那老城区有各种变法儿讨钱的当地人。比如以推荐餐馆为名、带你走街串巷,最后直接要求请他鸡尾酒、给他孩子零花钱,比如穿着时代感极强的服装、拿着雪茄,一定要和社会主义好朋友照相再要小费……但是这里依旧有很多可爱的人,自愿帮忙做翻译调解分歧的小哥,80多岁着装举止优雅、分别当天突然忘记英语、不停讲西班牙语的Casa主人,曾在北京哈瓦那俱乐部工作、想念北京、爱说中文的小哥,喜欢打太极的Casa帮工……
![]() |
在老城区,能看到很多颜色鲜艳的老爷车载着外国游客,仿佛回到了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出租车司机也会骄傲地说“American car”。作为出租车的普通老爷车内饰非常陈旧,并不断排放着刺鼻的尾气。凭借岛国得天独厚的海风,整个汽油味儿笼罩的哈瓦那依旧天空澄蓝,风光旖旎。
![]() |
古巴城市街道是移动的老爷车博物馆
沧桑又干净的石板路连接着一个个古老的教堂、广场,路旁布满带露天卡座的咖啡厅、餐馆,走过几条街道就能见到崎岖不平的土路、破败不堪的简易楼,玻璃窗是碎的,门框是掉皮有洞的。
和华盛顿国会大厦风格一样的哈瓦那国会大厦El Capitolio对面是Los Nardos餐厅,颇高性价比的烛光晚餐能够支持食客义无反顾地排队两个半小时。机场的安检设备是中国地铁站淘汰下来的(甚至还写着中文),旅游大巴司机会说中文“宇通”、“吉利”。为数不多的电子产品商店前总围绕着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
这是巨变前的古巴。
![]() |
修缮中新古典主义的国会大厦
![]() |
在莫罗三世城堡Castillo De Los Tres Reyes Del Morro眺望哈瓦那老城区夜景
-----------------------------------------------------------------------------------------------------------------------------------
关注“食之远方”公众号,为您分享来自加拿大新鲜、有趣、实用的美食资讯与心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