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
那时的小院在童年的我看来很大很大。
院子的南面有一个土砖垒成的狗窝,那时的狗窝里是没有狗的,小小的我站在门口职能看到黑黑一片;狗窝上面是一个巨大的轮胎,好像是大型卡车的轮胎,具体作何用处,幼年的我并不知晓,现在也无从考证;狗窝的旁边是一个地窖,大概有一层楼房那么深,出口处的直径不足两臂宽,只容得下一个大人进出,底部慢慢变宽,冬暖夏凉,一年四季可以存放蔬果,圆圆的地窖口是用同样圆形的厚石板封住,只有拿放蔬果时才会打开,可以保持地窖内部的温度,也可以防止家禽家畜或者小孩,比如我,掉进去;小时候不曾想过那封住地窖口的厚重石板是怎么做出来的,现在想想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是无法想象的,就像那磨面的石磨、石碾等等。
院子的西面好像有个巨大的猪圈,用木板围成一圈,黑乎乎的泥水里总有一两头黑乎乎的猪,那时候的猪还是黑色的猪,在幼年的我看来它们总是面目狰狞,所有我总是避而远之,尽量不去靠近它们。
院子的东面自我记事起就是两间小屋做厨房用,旁边有个青砖砌的楼梯通往房顶。黄土堆成的围墙把小院围成四方,木质的院门看守着四方的小院,四方的土墙上总有野草随风摆动,这大概就是大家常说的随风倒的墙头草吧。
小院的中间有两棵苹果树,靠东边的一棵是红五星苹果树,树很大,很高,我常爬到树上玩耍;靠西边的一棵是珠冠苹果树,较矮一些,但比较肥壮,我会在树上系根绳子荡秋千。
九十年代,没有游戏机、没有手机、没有玩具,小院就是我的游乐场,从春季美丽到冬季的游乐场。
春天的时候,院中的两棵果树会开出美丽的花,飘落的花瓣把小院变成了花的世界,院墙外的一排高大的杨树向四周播撒着杨絮,如雪花般美丽,爱睡懒觉的我总是被屋檐下燕子的叽喳声吵醒,睁开眼便是一片春光明媚,瞬间便被院中的鸟语花香吸引了去,走出房门便开始了一天的爬树逗鸟儿。到了夏天,小院便换了新装,开花的树早已披上了绿装,躲在树上我听着蝉鸣,总想捉一只回来养,可是蝉儿总是躲得很快,无论我如何爬树高手,始终无法捉到一只活着的蝉,倒是蝉蜕捡到过不少。秋天的时候最是开心,院中的苹果都已成熟,红扑扑的脸儿看得我直流口水,只要妈妈不看着,我肯定会摘一颗苹果下来吃;在小红脸的陪伴下看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总感觉天好像变高了,后来才知道有个成语真的就叫做“秋高气爽”。日子总是过得飞快,刚看完蓝天白云,就迎来了雪花飞舞。那时候的冬天不像现在这样少雪,基本经常可以看到漫天雪花飞舞,真的像鹅毛般飘飘洒洒,不多久小院整个就变成了白色世界,树枝上、屋顶上、地面上,到处都是洁白一片,早上起来一开门,真的不忍心踏出脚步,不忍心在那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个脚印。
要说我最爱哪个季节的小院,那自然是冬季的时候,南方人是无法体会那种感觉的。北方的小山村,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车水马龙,只有静静的小院和袅袅的炊烟,还有漫天雪花营造的洁白世界。坐在窗前,屋内热气腾腾,温暖异常,窗外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内心的感觉无法言表,如果真要用语言形容,大概“温暖”可以表述一二分含义。如果妈妈高兴,会允许我穿着她亲手做的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戴上她做的棉帽手套,到雪花的世界中玩耍,堆一个雪人,滚一个大雪球······每到写到雪天,我总会词穷,我对雪的感情真的找不到言语来描述了。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星空总是很美,坐在院中听故事的我总会望着美丽的星空发呆,究竟是什么
创造了这么美的星空?
后来,小院变了,狗窝猪圈被拆了,地窖被填了,墙头草随着土墙被青砖墙代替,南边的一排房子缩小了小院的空间,接着,苹果树一棵棵倒下,院门逐渐变成铁门,院墙外的一排杨树也都消失了。后来,自来水的到来结束了挑水的时代,小院的面貌也逐渐固定下来。南边两间房子,西边的猪圈换成了水泥制的,猪圈中养的从黑猪变成了白猪再变成了黄狗,猪圈旁边是鸡窝,然后是柴垛;东边的厨房没有变,登上房顶的楼梯却消失了。时光飞逝,小院变了,院中玩耍的孩童长大了,大人却变老了,始终不变的只有那春日的阳光明媚莺燕呢喃,只有那夏日的蝉鸣秋日的蓝天,只有那冬天不变的白色世界。不论变还是不变,小院看着我长大,我看着小院变老,在小院中的快乐记忆,却永远不会消逝。
院子的南面有一个土砖垒成的狗窝,那时的狗窝里是没有狗的,小小的我站在门口职能看到黑黑一片;狗窝上面是一个巨大的轮胎,好像是大型卡车的轮胎,具体作何用处,幼年的我并不知晓,现在也无从考证;狗窝的旁边是一个地窖,大概有一层楼房那么深,出口处的直径不足两臂宽,只容得下一个大人进出,底部慢慢变宽,冬暖夏凉,一年四季可以存放蔬果,圆圆的地窖口是用同样圆形的厚石板封住,只有拿放蔬果时才会打开,可以保持地窖内部的温度,也可以防止家禽家畜或者小孩,比如我,掉进去;小时候不曾想过那封住地窖口的厚重石板是怎么做出来的,现在想想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是无法想象的,就像那磨面的石磨、石碾等等。
院子的西面好像有个巨大的猪圈,用木板围成一圈,黑乎乎的泥水里总有一两头黑乎乎的猪,那时候的猪还是黑色的猪,在幼年的我看来它们总是面目狰狞,所有我总是避而远之,尽量不去靠近它们。
院子的东面自我记事起就是两间小屋做厨房用,旁边有个青砖砌的楼梯通往房顶。黄土堆成的围墙把小院围成四方,木质的院门看守着四方的小院,四方的土墙上总有野草随风摆动,这大概就是大家常说的随风倒的墙头草吧。
小院的中间有两棵苹果树,靠东边的一棵是红五星苹果树,树很大,很高,我常爬到树上玩耍;靠西边的一棵是珠冠苹果树,较矮一些,但比较肥壮,我会在树上系根绳子荡秋千。
九十年代,没有游戏机、没有手机、没有玩具,小院就是我的游乐场,从春季美丽到冬季的游乐场。
春天的时候,院中的两棵果树会开出美丽的花,飘落的花瓣把小院变成了花的世界,院墙外的一排高大的杨树向四周播撒着杨絮,如雪花般美丽,爱睡懒觉的我总是被屋檐下燕子的叽喳声吵醒,睁开眼便是一片春光明媚,瞬间便被院中的鸟语花香吸引了去,走出房门便开始了一天的爬树逗鸟儿。到了夏天,小院便换了新装,开花的树早已披上了绿装,躲在树上我听着蝉鸣,总想捉一只回来养,可是蝉儿总是躲得很快,无论我如何爬树高手,始终无法捉到一只活着的蝉,倒是蝉蜕捡到过不少。秋天的时候最是开心,院中的苹果都已成熟,红扑扑的脸儿看得我直流口水,只要妈妈不看着,我肯定会摘一颗苹果下来吃;在小红脸的陪伴下看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总感觉天好像变高了,后来才知道有个成语真的就叫做“秋高气爽”。日子总是过得飞快,刚看完蓝天白云,就迎来了雪花飞舞。那时候的冬天不像现在这样少雪,基本经常可以看到漫天雪花飞舞,真的像鹅毛般飘飘洒洒,不多久小院整个就变成了白色世界,树枝上、屋顶上、地面上,到处都是洁白一片,早上起来一开门,真的不忍心踏出脚步,不忍心在那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个脚印。
要说我最爱哪个季节的小院,那自然是冬季的时候,南方人是无法体会那种感觉的。北方的小山村,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车水马龙,只有静静的小院和袅袅的炊烟,还有漫天雪花营造的洁白世界。坐在窗前,屋内热气腾腾,温暖异常,窗外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内心的感觉无法言表,如果真要用语言形容,大概“温暖”可以表述一二分含义。如果妈妈高兴,会允许我穿着她亲手做的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戴上她做的棉帽手套,到雪花的世界中玩耍,堆一个雪人,滚一个大雪球······每到写到雪天,我总会词穷,我对雪的感情真的找不到言语来描述了。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星空总是很美,坐在院中听故事的我总会望着美丽的星空发呆,究竟是什么
创造了这么美的星空?
后来,小院变了,狗窝猪圈被拆了,地窖被填了,墙头草随着土墙被青砖墙代替,南边的一排房子缩小了小院的空间,接着,苹果树一棵棵倒下,院门逐渐变成铁门,院墙外的一排杨树也都消失了。后来,自来水的到来结束了挑水的时代,小院的面貌也逐渐固定下来。南边两间房子,西边的猪圈换成了水泥制的,猪圈中养的从黑猪变成了白猪再变成了黄狗,猪圈旁边是鸡窝,然后是柴垛;东边的厨房没有变,登上房顶的楼梯却消失了。时光飞逝,小院变了,院中玩耍的孩童长大了,大人却变老了,始终不变的只有那春日的阳光明媚莺燕呢喃,只有那夏日的蝉鸣秋日的蓝天,只有那冬天不变的白色世界。不论变还是不变,小院看着我长大,我看着小院变老,在小院中的快乐记忆,却永远不会消逝。
© 本文版权归 MS西西のskirt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