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上大人粘在电脑屏幕上想到的
以前我妈是家里唯一一个没有一天到晚抱着手机或电脑的人,顶多饭后睡前看看微信,被流言谣言腐蚀一下革命思想。上周她去做头发,在发廊看了一集xx电视剧,说好看,回来闹,我就帮她把整部剧集下载了。然后她就粘在电脑屏幕上了。
做饭前,看一集吧?反正不用那么早。
吃完饭,看一集吧?趁你洗碗的时候。
接孙子下课前,看一集吧?趁小屁孩还没回来。
昨晚我10点半回家,她依然端坐电脑前。以前这个时候她已经在床上呼呼大睡。
其实看见她就看见了我们自己,不过粘着的内容不一样而已。无所谓好不好,这就是现实,是时代递进的产物。就算一家人,因了时代、历程、认知、思想等等的差异,对事物的喜好与观点往往相左多于共鸣,共聚时光可谈论的东西是很肤浅的,一旦深层化,就容易引起争执。相比之下,在网络上更容易找到自己兴趣所在。
这里说的网络,并非狭义的互联网。口口相传的故事,手抄或印刷在各种材质上的文字,它们的传递通道其实就是最原始的网络。为什么有人就会觉得抱着大部头沉浸书海,就比抱着kindle/ipad沉浸知识之海更高大上呢?介质和速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
某天看新闻,记者采访了一个在书店买书的妈妈,妈妈说买书的原因是希望孩子多看书,不要玩手机,手机是坏东西,大人也沉迷。我当时就呵呵了。这位妈妈看起来比我年轻,怎么会有这么迂腐的想法?我敢打赌她的孩子可以独立以后,一定比一般人更沉迷电子产品。
当然我妈这种变化是会影响生活的节奏,久坐会影响血液循环,不过你是不能说她的,她深深自惭于这种沉迷,任何建议她都觉得是指责她的行为。就这样吧,我倒是觉得她看个电视剧,比她看那些“揭秘xx事件”、“xxx的发家秘史”、“xxx大阴谋”之类的谣言好多了。
做饭前,看一集吧?反正不用那么早。
吃完饭,看一集吧?趁你洗碗的时候。
接孙子下课前,看一集吧?趁小屁孩还没回来。
昨晚我10点半回家,她依然端坐电脑前。以前这个时候她已经在床上呼呼大睡。
其实看见她就看见了我们自己,不过粘着的内容不一样而已。无所谓好不好,这就是现实,是时代递进的产物。就算一家人,因了时代、历程、认知、思想等等的差异,对事物的喜好与观点往往相左多于共鸣,共聚时光可谈论的东西是很肤浅的,一旦深层化,就容易引起争执。相比之下,在网络上更容易找到自己兴趣所在。
这里说的网络,并非狭义的互联网。口口相传的故事,手抄或印刷在各种材质上的文字,它们的传递通道其实就是最原始的网络。为什么有人就会觉得抱着大部头沉浸书海,就比抱着kindle/ipad沉浸知识之海更高大上呢?介质和速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
某天看新闻,记者采访了一个在书店买书的妈妈,妈妈说买书的原因是希望孩子多看书,不要玩手机,手机是坏东西,大人也沉迷。我当时就呵呵了。这位妈妈看起来比我年轻,怎么会有这么迂腐的想法?我敢打赌她的孩子可以独立以后,一定比一般人更沉迷电子产品。
当然我妈这种变化是会影响生活的节奏,久坐会影响血液循环,不过你是不能说她的,她深深自惭于这种沉迷,任何建议她都觉得是指责她的行为。就这样吧,我倒是觉得她看个电视剧,比她看那些“揭秘xx事件”、“xxx的发家秘史”、“xxx大阴谋”之类的谣言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