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为什么动物界雄性更美,而人类却是女人更美
作者:陈先生 一、.我们一般觉得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漂亮,是因为很多种类的雄性动物都有漂亮的羽毛或者毛发,而人类既没有亮丽的羽毛,身上的毛发也已经退化,因此人类男性就失去了一个有利条件。不过,人类对于打理自己的头发的孜孜不倦也体现了动物对于漂亮毛发的追求的本能。 二、.我们知道,在生物学上,一般在抚育子女上付出越少的性别一方越是外表漂亮,而在抚育子女上付出越多的性别一方越是外表普通。 大多数动物都是雌性一方在抚育子女(怀孕、生产、养育)上付出较多(无固定配偶类动物,一夫多妻制动物),而有一些动物是夫妻双方一同抚养子女(以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为主,例如天鹅,乌鸦,狐,狼),还有少数动物是由雄性来抚养子女(例如蟋蟀,海马,巴拿马毒蛙,一夫一妻制或者一妻多夫制的动物)。补充说明:在鸟类中一夫一妻制较普遍,90%的鸟类是一夫一妻制的,而一夫一妻制又分为严格一夫一妻制(一生只允许拥有一个配偶,不可更换配偶,即使配偶去世也不得再寻找配偶,例如天鹅、鹦鹉、乌鸦、企鹅就是严格一夫一妻制)和序列一夫一妻制(不可同时拥有多位配偶,但可以更换配偶,如果配偶去世,也可以再重新寻找配偶);而在灵长类动物中一夫一妻制较少见,仅有5%的灵长类动物是一夫一妻制的。 因此,无固定配偶类动物和一夫多妻制的动物都是雄性动物外表比较漂亮,它们用自己亮丽的外表吸引了异性,在与其交配后就又去逍遥自在了。 而一夫一妻制的动物,雄性与雌性外表差异不大。它们会齐心协力,一同抚养子女,提高子女的成活率。 至于一妻多夫制的动物,自然是雌性比较漂亮了。 在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比较多见的两种婚姻模式是一夫多妻制度与一夫一妻制度。按理说,这两种模式只会产生两种情况:(1)雄性更漂亮;(2)雄性与雌性一样漂亮。 那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人类女性比男性漂亮? 男性的身材有阳刚之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像就经常展现身材健美的男性身材。而到了后期,在西方世界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展现女性胴体的画作比展现男性胴体的画作多。这是为什么?我个人觉得,是因为女性的身材有曲线感,有流动的趋势,男性的身材更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力量”,而女性的身材更容易让人觉得“美丽”、“温暖”。 至于为什么人类男性比女性更加看重配偶的外表呢?(1)人类的社会世界比动物复杂。动物的世界基本可以靠武力解决所有问题,而人类要解决有时候并不是靠打一架就能解决的。人类想要取得高的地位,也不是光靠力量大就能取胜的。久而久之,为了增加子女的成活率,比起男性的外表,女性更加重视的是男性是否拥有更多的资源(富有),更多的权利(地位)。因为更富有,更有地位的男性在保护子女时更能提供帮助。 那为什么男性就相对更重视女性是否外表漂亮(五官精致、胸大腰细屁股翘,皮肤光滑白皙)?因为在父系社会下,男人拥有更多的财富与权利,男人自己有挣钱的能力,所以他就不那么重视自己的配偶是否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权利,转而专注于外表。 总的来说,男性更看重女性伴侣能不能生孩子(体现在对于胸部、腰部、臀部的执着),女性更看重男性伴侣能不能保护自己和孩子(可靠、强大、富有、地位较高)。【生育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保护能力则是健康程度,体格体貌,性格脾气,还有其他附加属性(财富,地位)的综合考虑,因为考虑的因素多了,所以对外貌的要求就相对降低。】 (2)无论是一夫一妻制的动物,还是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的动物,只是存在抚养子女时的分工差异,而雌性动物还是靠自己养活自己或者与配偶动物一起出去觅食,很少有每天都坐在窝里等待雄性动物把食物送上来的(在求偶期可能雄性动物会主动送来食物讨好雌性动物,但不会长期这么做)。而人类世界不一样。在古代,女性几乎不工作(即使工作也是工资很少的),基本上是需要靠男人养活的(未出嫁前靠父亲养活,出嫁后靠丈夫养活)。在人类世界,男人不仅仅要养活自己的子女,还要养活自己的妻子。就像我们现在常说“女性要强大必须要经济独立”,而在古代,女人经济不独立,要靠别人养活,自然腰板硬不起来,只好讨好男性。因此,在古代,是男人选女人,而不是女人选男人。 综上所述,女性比男性更美是一个相对而言的观念,此外,女性的外貌的重要性大于男性,这也是男权社会所造成的结果,男人掌控权利与财富,女人只得依附于男人,用美丽的外表与温柔的性格打动男性。而现在,随着女性的地位提升,女性也拥有了自己的生存能力,不再需要像古代女人那样完全依靠男人,所以现代女性对于男性的外貌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