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语--插花日记之滴水观音
![]() |
滴水观音的花语是志同道合、诚意、内蕴清秀。 |
插花日记
一枝滴水观音,一枝蜀葵,是今天的插花用材。一株养了10多年的滴水观音,辗转两地,依然葱茏。由于晒太阳有点多,所以花叶不够葱绿,有时候会有点残破,更符合病态审美(呵呵)。得了蜀葵一枝,并且开得很好,多花多苞,节节高升。这么大枝,当然要大瓶才hold住啊。特意搬出大的花器,祖传大瓷罐,目测应该是民国时期的吧,有花鸟并有题字,将一个小的花器置入罐中,放到圈椅上,气场就出来了。
花材介绍:
滴水·观音(原名海芋或姑婆芋),学名:Alocasiamacrorrhizos,天南星科海芋属,又名佛手莲等,台湾地区称姑婆芋,原产南美洲,为热带和亚热带常见观赏植物,俗称痕芋头、狼毒(广东)、野芋头、山芋头、大根芋、大虫芋、天芋、天蒙等,作为观赏植物时则称其为滴水观音。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有药用价值,球茎和叶可以药用,其叶汁入口会中毒,根茎有毒。在空气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而且开的花像观音,因此称之为滴水观音。
蜀葵,拉丁学名Althaea rosea (Linn.)Cavan,又称熟季花、戎葵、吴葵、卫足葵、胡葵、斗蓬花、秫秸花等,多年生草本,由于它原产于中国四川,故名曰“蜀葵”,又因其可达丈许,花多为红色,故名“一丈红”。蜀葵茎直立而高;叶互生,心脏形;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生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蜀葵喜阳光充足,耐半阴,但忌涝,原产中国四川,在华东、华中、华北均有分布。蜀葵于每年6月间麦子成熟时开花,得名“大麦熟”,因此,人们将它盛开的花期,作为麦收的吉日。
《花镜》称其“花生奇态,开如绣锦夺目”,明朝蒋忠的《墨葵》中曰:“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莫言颜色异,还是向阳心。”郭沫若描述为“箭茎条条直射,琼花朵朵相继”。叶大、花繁、色艳,花期长,是园林中栽培较普遍的的花卉。园艺品种较多,有千叶、五心、重台、剪绒、锯口等名贵品种,国外也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