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铭文学和书法史》第10章 哥特式字体
内容:解读哥特式字体,分析其特点。从单独的字到整体的“词”的发展。
参考文献:“费德利希二世”,“托马斯”见《西方经典英汉提要》(三),168-171页,195页。
Encycl.Britann.29,p.1067.
------------------------------------------------------------翻译如下---------------------------------------------------------------
10世纪和10世纪以后,西欧免于来自维京人(Vikings)、马扎尔人(Magyars)和阿拉伯人的战火,得到一段学术繁荣时期。修道院学院、教堂学院以及大学都急需许多教科书和书本。10世纪和11世纪期间中国造纸术的引进降低了书写材料的费用,但是冗长的哲学学术论证还是需要在同样的篇幅下容纳更多的字。因此只能压缩字母的大小。哥特体(Gothic)的特点是它的密度和棱角。这种新字体同样引发了书法上的精雕细琢,被叫做“Gothic Textura Quadrata”、“Blackletter”、“Gothic script”或“Gothic Minuscule”。这是第一种将单词视为“文本”即字母适应整体的字体。单词而不是字母成为设计目标。事实上,在许多例子中这种有角度被压缩的字母几乎难以辨认。为了“文本”的美观字母失去了自己在单词中视觉传达的个体意义。中世纪盛期(High Middle Ages)有创造力的人们敢于挑战传统,比如费德利希二世(Emperor Frederick Ⅱ,1194-1250)和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批评。
哥特“Textura Quadrata”字体风靡13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时代降临才过时。15世纪50年代(1450s)哥特体甚至成为第一批印刷雕版字体,例如“古登堡圣经(Gutenberg Bible)”就使用了这种字体。变种字体“Gothic Textura Prescisus”不再使用有角度的收笔(feet,“sine Pedibus")而改用平收笔。
上图的Gothic Textura字体为我们展示了其典型特点:黑的笔迹和留白大小几为一致,棱角分明,由字母上的短线标注缩写。
古登堡圣经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由活字印刷术印刷的重要著作,标志着西方印刷时代的开端。1450年左右约翰内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在德国美因茨(Mainz)发明了金属铅字。他的圣经版本因为精美的品质大受赞赏。古登堡圣经是拉丁语圣经通本(Vulgate)。现今存世的84本完整印刷本和部分残本,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书籍。印刷大约180本(35羊皮卷本和150纸本)这种大部头著作差不多花费了三年时间。开始的几页是用红墨水两次印刷而成。但是这种工序太麻烦,所以后来偶尔出现的红字是手工添加的。总共需要印刷3,500,000个字母。要容纳如此长的文本每页两列42行分布共需1286页,通常分为31×44cm两卷。
上图来自可能是世界上书籍中最贵的古登堡圣经。你能认出这些来自圣经的哪个章节吗?
再看下图来自12世纪早期由英国抄写员抄写的福音书(1 Cor 1)。(APTs=Apostolus)
------------------------------------有一个可以把菜刀都弄丢的妈妈也是够够的------------------------------------------
古登堡圣经彩图。
参考文献:“费德利希二世”,“托马斯”见《西方经典英汉提要》(三),168-171页,195页。
Encycl.Britann.29,p.1067.
------------------------------------------------------------翻译如下---------------------------------------------------------------
10世纪和10世纪以后,西欧免于来自维京人(Vikings)、马扎尔人(Magyars)和阿拉伯人的战火,得到一段学术繁荣时期。修道院学院、教堂学院以及大学都急需许多教科书和书本。10世纪和11世纪期间中国造纸术的引进降低了书写材料的费用,但是冗长的哲学学术论证还是需要在同样的篇幅下容纳更多的字。因此只能压缩字母的大小。哥特体(Gothic)的特点是它的密度和棱角。这种新字体同样引发了书法上的精雕细琢,被叫做“Gothic Textura Quadrata”、“Blackletter”、“Gothic script”或“Gothic Minuscule”。这是第一种将单词视为“文本”即字母适应整体的字体。单词而不是字母成为设计目标。事实上,在许多例子中这种有角度被压缩的字母几乎难以辨认。为了“文本”的美观字母失去了自己在单词中视觉传达的个体意义。中世纪盛期(High Middle Ages)有创造力的人们敢于挑战传统,比如费德利希二世(Emperor Frederick Ⅱ,1194-1250)和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批评。
哥特“Textura Quadrata”字体风靡13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时代降临才过时。15世纪50年代(1450s)哥特体甚至成为第一批印刷雕版字体,例如“古登堡圣经(Gutenberg Bible)”就使用了这种字体。变种字体“Gothic Textura Prescisus”不再使用有角度的收笔(feet,“sine Pedibus")而改用平收笔。
![]() |
上图的Gothic Textura字体为我们展示了其典型特点:黑的笔迹和留白大小几为一致,棱角分明,由字母上的短线标注缩写。
古登堡圣经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由活字印刷术印刷的重要著作,标志着西方印刷时代的开端。1450年左右约翰内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在德国美因茨(Mainz)发明了金属铅字。他的圣经版本因为精美的品质大受赞赏。古登堡圣经是拉丁语圣经通本(Vulgate)。现今存世的84本完整印刷本和部分残本,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书籍。印刷大约180本(35羊皮卷本和150纸本)这种大部头著作差不多花费了三年时间。开始的几页是用红墨水两次印刷而成。但是这种工序太麻烦,所以后来偶尔出现的红字是手工添加的。总共需要印刷3,500,000个字母。要容纳如此长的文本每页两列42行分布共需1286页,通常分为31×44cm两卷。
![]() |
上图来自可能是世界上书籍中最贵的古登堡圣经。你能认出这些来自圣经的哪个章节吗?
再看下图来自12世纪早期由英国抄写员抄写的福音书(1 Cor 1)。(APTs=Apostolus)
![]() |
------------------------------------有一个可以把菜刀都弄丢的妈妈也是够够的------------------------------------------
古登堡圣经彩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