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青春片的我始终不太看得懂青春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大概在上个月上映的,但是爱看电影的我没有去电影院看,原因我也不太记得了,好像是忙着考试没时间,又好像是当时关于青春的电影电视剧看多了,有点腻了吧。
昨天19:30-21:30考英语期末考试,大学英语四,可以说是大学英语最后一堂考试(当然除了四六级,雅思,托福啊啥的),题目相对以往来说要简单很多,可能出题老师也不想在最后一次考试还有人挂吧,我英语一直不太好,换句话说其实我对英语考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所以每次考完英语都会如释重负,然后疯癫地不想睡觉之后就会找一些事情来做以便打发我疯癫的漫漫长夜,我依稀记得以前有一次是打麻将,有一次是看书,还有一次忘了,这次呢我就选择考试前早已经打算好的看电影,因为在考试之前我就开开心心地下了电影,然后一直在纠结到底是考试前看呢还是考试后看呢(尴尬症又犯了),最后我的超意识战胜了潜意识,考完英语才看的电影,一直挺迷青春片的,所以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谁的青春不迷茫》(十次有八次跑题的我毫无疑问地又跑偏了,赶紧拽回来一下)。
在看了《青茫》之后,我也在豆瓣上翻了影评,我每次看完电影或者去一本书都喜欢翻翻评论,看别人有什么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就我个人而言,这部青春片没有《左耳》疼痛的感觉,也没有《我的少女时代》中那么让我惋惜和悸动,没有《匆匆那年》中的痛苦和蜕茧成蝶,但是它确确实实让我流了泪,不是那种看着想哭了才流泪,是那种我自己不知道的流泪,从哪个地方开始流泪的我也不知道。
整个剧情的整体还是有点老套的,一个各方面优秀的学霸乖乖女与不学无术吊儿郎当的学渣小混混的青春恋情,说着说着感觉与《那些年》貌似有点相似,不同的是《那些年》纯粹只是讲爱情,而《青茫》却有更多体现,初恋的青涩和不知所措、梦想与现实、选择和不选择、亲人的聚合别离、取舍的勇气、闯荡的劲头决心。
电影开头,机缘巧合,顶着无数光环、被寄予厚望的林天骄因为一次考试的作弊不小心就和自由散漫、吊儿郎当的高翔“这种人”有了瓜葛,老天爷就是这么地不讲道理和任性,总是能通过一些事情让两个不同世界的硬撮合在一起,有了瓜葛。林天骄对高翔的看法一直在发生改变,从最初的讨厌加不可思议,到后来的理解接受,到最后的羡慕敬佩和不舍,她讨厌他不学无术、不虑前途,她理解他的痛苦历程和渴望自由,他接受他的不需要在意别人只要自己活得开心的想法,她羡慕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敬佩他追求梦想的勇气,然而一直按照母亲意愿前行的林天骄想反抗却又不敢,所以她敬佩高翔。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是林妈妈给林的“梦想”,因为专业将来发展好,这是现实,但林并不喜欢金融,而是酷爱天文学,这是梦想,现实和梦想很难吻合在一起,我们在现实的洪流中选择妥协还是选择坚持,这是99%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虽然电影中林最后还是坚持了梦想成为天文学工作者,但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大的幸运,有时候,现实就是苟且,梦想就是遥远,诗和远方的田野不是那么唾手可得。
高翔父亲入狱时,高翔才七岁,小时候应该得到的父母的爱他没有,还要默默承受着别人的嘲笑和讥讽,有一段时间,那是那么得恨父亲,恨他给他带来那么多痛苦,后来他才明白越是沉重,越要飞翔,电影中一句“老高,我走了”展现的是不舍和爱。
林的父母从结婚到厌恶对方到离婚再到最后的“比你差远了”,一切都感觉来源于生活又带着戏剧化色彩,分和合,爱和恶,相互更迭相互共存,共同走过大半辈子,回头发现最适合我的还是最了解我的你,一场分合足以让人沉稳,久经风霜,才能泰然处之。
最后高翔还是走了,林没来得及和他道别,这个追求梦想,敢于闯荡的小混混还是选择了坚持和离开,带着不舍、迷茫、冒险的劲头,林最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天文学工作者,她很久没见过高翔了,但抬起头,天空上依然存在着高翔飞翔的身影,那是自由,那是梦想,那是青春的不畏和冒险。听说你在非洲,我也将到非洲去,宇宙那么大,地球那么小,我们总归会遇见的,其实遇到或者遇不到,青春里曾有过你就够了。
昨天19:30-21:30考英语期末考试,大学英语四,可以说是大学英语最后一堂考试(当然除了四六级,雅思,托福啊啥的),题目相对以往来说要简单很多,可能出题老师也不想在最后一次考试还有人挂吧,我英语一直不太好,换句话说其实我对英语考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所以每次考完英语都会如释重负,然后疯癫地不想睡觉之后就会找一些事情来做以便打发我疯癫的漫漫长夜,我依稀记得以前有一次是打麻将,有一次是看书,还有一次忘了,这次呢我就选择考试前早已经打算好的看电影,因为在考试之前我就开开心心地下了电影,然后一直在纠结到底是考试前看呢还是考试后看呢(尴尬症又犯了),最后我的超意识战胜了潜意识,考完英语才看的电影,一直挺迷青春片的,所以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谁的青春不迷茫》(十次有八次跑题的我毫无疑问地又跑偏了,赶紧拽回来一下)。
![]() |
在看了《青茫》之后,我也在豆瓣上翻了影评,我每次看完电影或者去一本书都喜欢翻翻评论,看别人有什么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就我个人而言,这部青春片没有《左耳》疼痛的感觉,也没有《我的少女时代》中那么让我惋惜和悸动,没有《匆匆那年》中的痛苦和蜕茧成蝶,但是它确确实实让我流了泪,不是那种看着想哭了才流泪,是那种我自己不知道的流泪,从哪个地方开始流泪的我也不知道。
整个剧情的整体还是有点老套的,一个各方面优秀的学霸乖乖女与不学无术吊儿郎当的学渣小混混的青春恋情,说着说着感觉与《那些年》貌似有点相似,不同的是《那些年》纯粹只是讲爱情,而《青茫》却有更多体现,初恋的青涩和不知所措、梦想与现实、选择和不选择、亲人的聚合别离、取舍的勇气、闯荡的劲头决心。
![]() |
电影开头,机缘巧合,顶着无数光环、被寄予厚望的林天骄因为一次考试的作弊不小心就和自由散漫、吊儿郎当的高翔“这种人”有了瓜葛,老天爷就是这么地不讲道理和任性,总是能通过一些事情让两个不同世界的硬撮合在一起,有了瓜葛。林天骄对高翔的看法一直在发生改变,从最初的讨厌加不可思议,到后来的理解接受,到最后的羡慕敬佩和不舍,她讨厌他不学无术、不虑前途,她理解他的痛苦历程和渴望自由,他接受他的不需要在意别人只要自己活得开心的想法,她羡慕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敬佩他追求梦想的勇气,然而一直按照母亲意愿前行的林天骄想反抗却又不敢,所以她敬佩高翔。
![]() |
![]() |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是林妈妈给林的“梦想”,因为专业将来发展好,这是现实,但林并不喜欢金融,而是酷爱天文学,这是梦想,现实和梦想很难吻合在一起,我们在现实的洪流中选择妥协还是选择坚持,这是99%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虽然电影中林最后还是坚持了梦想成为天文学工作者,但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大的幸运,有时候,现实就是苟且,梦想就是遥远,诗和远方的田野不是那么唾手可得。
![]() |
![]() |
高翔父亲入狱时,高翔才七岁,小时候应该得到的父母的爱他没有,还要默默承受着别人的嘲笑和讥讽,有一段时间,那是那么得恨父亲,恨他给他带来那么多痛苦,后来他才明白越是沉重,越要飞翔,电影中一句“老高,我走了”展现的是不舍和爱。
![]() |
![]() |
林的父母从结婚到厌恶对方到离婚再到最后的“比你差远了”,一切都感觉来源于生活又带着戏剧化色彩,分和合,爱和恶,相互更迭相互共存,共同走过大半辈子,回头发现最适合我的还是最了解我的你,一场分合足以让人沉稳,久经风霜,才能泰然处之。
![]() |
最后高翔还是走了,林没来得及和他道别,这个追求梦想,敢于闯荡的小混混还是选择了坚持和离开,带着不舍、迷茫、冒险的劲头,林最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天文学工作者,她很久没见过高翔了,但抬起头,天空上依然存在着高翔飞翔的身影,那是自由,那是梦想,那是青春的不畏和冒险。听说你在非洲,我也将到非洲去,宇宙那么大,地球那么小,我们总归会遇见的,其实遇到或者遇不到,青春里曾有过你就够了。
![]() |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