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这件事,就在一念之间
起因 “ Promise to yourself..sleep early,wake up early..Then go to the park every morning to jog/exercise..After that come back to take a nap 1-2 hours..that is the best way to utilise your time in a good&healthy way yet can enjoy nature.." 今年的1月8号收到这段消息,然后挣扎了一下,一个月后的2月9号在金钟水库一个人跑了人生的第一次户外12公里。二月的南方,天黑得特别快,最后在水库迷了路,打着手机灯照明兜兜转转找到出口。



两周后去吉隆坡的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就被朋友电话叫醒,爬山!32度的烈日里,沿着登山者踩出来的山路,笔直的上坡,蜿蜿蜒蜒的小径,估计心率过160了,在简陋的休息点补给志愿者背上来的水,这一切的疲惫辛苦汗水下交织出的神经兴奋的快感,令我想起2014年在哥本哈根偶遇的那场浩大的马拉松赛事的画面,整座城市的居民都出来鼓气加油,被那种空前的激情所感染,人在那种氛围下是忘我而纯净的,特别当你处在安徒生童话故乡的时候。我望着眼前一片绿色的山丘和亮蓝的天空,突然说出:跑了人生第一次12公里,好想试试看能不能跑个半马。


一念之间,说出了这句话,度假回来后好长一段时间里惴惴不安,犹豫挣扎最后在3月25日报名参加5月28日的新加坡落日马拉松半马。事情的缘由大概也就是这样,旅行中偶遇的事件,未必会改变我们的人生但一定会以它们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这是因。当然,人也是重要的因素,和怎样的人相识也会影响你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活。 经过

三月份自己一个人跑了两个10km,一个8km,一个15km,都是边逛公园边跑步,那时候没去想过配速和跑姿的问题,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为了实现那个脱口而出的承诺还是为了挑战自己,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面对跑步这件事,因为它直接决定了跑步的时候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一切的疑问都在3月30日,经老虎指导,在金钟水库跑过一次配速6'01"的10km后得到解决,这是我有自信的开始,从这一次后,我决定要把跑步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对待,以6'01"配速为起点,不管最后是否参赛。

跑步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触。一个10km,最难在前4km,身体的适应期,第5km的时候补充适量水分,体能得到恢复的同时身体开始适应配速,心里的杂念和情绪渐渐随着步伐和呼吸消散,注意力集中到跑步本身,稍有分神,配速会立马降下来,它从来不会欺骗你。坚持完第5km和第6km后,第7km开始我们的身体和心境都渐入佳境,此刻看到湖景山光,才是本来的面目。汗水带走了我们原来的意念,以空白呈现,世界得以重新回归到本源。第10km完成后就是一个全新的身体和自我。大概基于这样的体会,跑步训练到后来,对我来说不再是简单的配速提升的意义,而是一种生命体验,既没有硬逼自己去坚持,也没有放纵自由,是顺其自然,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状态,找到一个刚刚好的方式。

在十几次的10km训练里,每跑一个10km,得到的认知都不一样。刚开始跑完就有明显的膝盖伤,左膝下方的胫骨和脚踝疼痛,必须停几天休养,查阅资料问题应该出在大腿肌肉不够发达,过分依赖小腿发力导致受力不均衡,于是增加了力量训练。那段时间我经常在朋友圈里喊要长肌肉,一切饮食以增肌为目的,每晚几乎都是4个鸡蛋白和各种高蛋白肉类,鸡胸鳕鱼银鱼等。这样的调整后,在5月份的训练里配速越来越高,而且没有受过一次伤,跑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大腿也在参与发力。温度变化也是一个因素,在23度下能跑出好的成绩,未必能在27度跑,于是特意挑了一个炎热的星期天下午,阳光直射头顶,坚持跑完10km,最后也刷新了PB。对我个人来说,最影响发挥的其实是水,我一旦缺水,配速马上降,因此在所有的训练里我都会手拿一瓶水,在后来参赛的时候也是拿着一瓶水跑了前4km,每到一个补给站都充分补水,比赛的时候因为气氛紧张排汗量比日常训练更大,这也是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 其实跑步这件事,真的不仅仅是迈开双腿那样简单,要认真起来地话,这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4月105.14km,平均配速6'24",5月65.47km,平均配速5'35"。 结果

然后到5月28日。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在赛前的准备我做得很糟糕,特别是在饮食方面。27日晚餐没空吃一直饿到凌晨吃了一顿干炒牛河和招牌香菇肉干米线,都是油而没营养的食物,28日上午去了光明山拜庙,午饭直接跳过到下午四点吃了一份全日 delux breakfast。

下午5点半到场地排队一个半小时领装备,排我后面的Roxanne和Sam从伦敦飞来新加坡开会,周末顺便参加个10km比赛,三周前两个人刚刚完成伦敦半马,Roxanne鼓励我说你一定可以,我说希望能完赛就好了,因为这个天气太热了,我没在这么热的天气下大半夜跑过。晚上8点吃了一份中式晚餐,又油又多热量的那种,直到晚上9点洗完澡躺在床上开始休息,才发现当天已经步行超过2万步,超出了我平时训练的量,而比赛却还没有开始...身体疲惫而肿胀,体能提前消耗了,离比赛开始仅剩一个半小时休息,整个人崩溃不已,做好了无法完成2小时目标的心里准备,可是又心有不甘,非常不甘心。

晚上11点到场地开始排队入场,听一听嗨歌。在场外分两小时半及以下时间完赛和两小时半以上时间完赛的队伍,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入场后还细分时段,排最前面的是两小时完赛,然后是两小时15分,两小时半,每个细分的时间段队伍都有兔子配速员们背着气球做指示,不过这场马拉松的配速员没有戴兔子耳朵。我最终还是选择站在200的队伍里面,离DJ舞台和出发点最近,现场气氛被DJ炒的很热,站在周围的选手们个个都是典型的肌肉男,心里压力不用说了,直接觉得自己跑不到200才是应该的。




场地左侧的幕墙上开始出现奔跑的人偶,然后到出发点上方的荧幕10秒倒计时,我的手都是颤抖的,真正经过出发点后人却放松下来了。第1km,大家是以玩闹的气氛在跑,刚开始100米就有人跑去旁边的树下直接方便了,我差点要拍下来。

但是第一个大挑战也在这里,刚出发就遇到跨海大桥,一个大上坡,兔子早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第1km以6'04"结束,为了追上兔子,第2km跑到4'44",全程最慢和最快都在前两公里,当然,这也是非常不科学的跑法,特殊情况下不得已的调整,于是在27度的湿热下,跟着兔子跑到第4公里我觉得已经力竭了,幸好遇到了水补给。奔跑的过程中,有人不断超越,也有人跑着跑着就落到后面的,紧跟着兔子跑是我的策略,因为兔子的配速最稳定。第9km时,胃里翻涌着晚餐,不断打饱嗝,缺水口渴天热,双腿拖着臃肿的身体,实在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感觉,最后手机传来5'22"的播报,我心里骂了一句,你大爷的兔子跑这么快,难怪我跟得那么难受。但依然坚持跟到第10km,完成总时间为55:08,接近平时训练的时间,这个时候心里开始有点底气了,只要按照这个配速再跟5km,应该有机会200内完赛。也是从11km开始,抱着这样的信念,每多跑1km,都在倒数,每多跟兔子跑1km,就多点机会完成目标。第15km顺利跟完后,我鞋带掉了,中途停下来绑鞋带的十几秒差距,落后三只兔子几十米,第四只兔子跑过我身边说加油,我们还有半小时就能完赛了,权衡后决定保存体力按照自己的配速跑完剩下的里程。第16km6'00",第17km5'54",第18km5'56",配速放慢后体能也得到补充,第19km开始,前18km的疲惫感完全消失,步伐瞬间变得轻盈,真正开始享受这段跑程,甚至跑过海湾时忍不住拍下对面的摩天轮。第21km,又遇大桥大上坡,下坡时加速超过了一群人,然后在最后100米冲刺追上兔子,顺利完赛。





跑完我才松了一口气,发自内心地笑了。半马结束后,我找到200的兔子们,向他们鞠躬表示感谢,在我离开后,兔子又特意找回我,把200的气球赠送给我,内心感动不已。老虎说,跑步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不重要,最后跑了的里程是自己的,练出的配速也是自己的。跑步从一开始的运动,到今天,内化成一种仪式,我相信每个练习长跑的人都有故事,没有人喜欢这样枯燥的运动假如你忍受不了孤独。唯有自己知道,200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旅程也好,跑步的旅程也好,以此为界,划分段落,终于给了自己一个交代。这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