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08
两周的时间才看完一本电子书,果然还是纸质书耐看。对着屏幕,眼睛特别容易疲劳。每次拿到一本书,总要把前前后后看一遍才翻开阅读。电子书呢,封面也见不着,直接开始看了。虽然有进度条百分比提示,还是不知道自己已经读了多少,完全没有纸张的厚度握在手里那般实在。读着看着,左手越来越厚,右手越来越薄,当右手翻过最后一页,你就知道这本书读完了。
借的书总是看得很勤,买的书拿到手之后兴奋地拆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好像借的书是用来翻着看的,买的书是用来摆着看的。因为买的书恶化我的拖延症,所以没看过的书都不敢买了,拿回家一直让他在书架上站着多尴尬,拿回家翻一下发现不好看就……更尴尬了。所以,只买看过的书,只买看过之后觉得特别好的书。放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嗯,这本已经看过了,挺好的。
有一类书是最不想看的,这类书的标题一般都是:3分钟教你xxx,想要成功只要做到xxx,xxx速成100天……等等。书名如此励志,如果我看完全书后仍然没有变成书里那样,那岂不是显得自己很傻逼?所以,不看。
借书看和买书看的区别,就是借的书不是我的,而且有时限,买的书是我的,我什么时候都可以看,这也意味着我什么时候都可以不看。有没有时限竟带来截然不同的态度,看书是这样,人的感情亦然。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