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进入品牌化时期
由于人口密度大、大城市供需比失衡、房产出租投资回报率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长租公寓产业在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处于原创性创新层面。
在技术创新方面,国内长租公寓在移动互联网结合、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方面持续创新,具备冲击全球领先地位的潜力。这是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饭店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饭店文化节上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长租公寓发展报告透露的信息。该报告由中国饭店协会公寓委员会、迈点旅游研究院(MTA)联合发布。
我国长租公寓企业最初从传统房产中介行业衍生而来,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二房东,2008年前后出现品牌公寓企业。2014年以来,资本、社会对长租公寓行业关注度提高,使长租公寓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很快进入品牌化时期。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公寓委员会统计,国内拥有规模公寓企业超过500家,公寓间数超过100万间。预计至2020年底,品牌公寓会超过1000万间,市场占有率超过10%,将出现5~10家公寓数量超过100万的品牌公寓企业。
报告显示,我国长租公寓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一些发达国家,品牌长租公寓产业有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而我国目前品牌长租公寓还不到10%,长租公寓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行业未来将保持高速发展。
报告显示,我国长租公寓产业无论是集中式公寓还是分散式公寓,在中低端市场青年公寓企业全部为本土企业。在高端服务式公寓中,品牌指数前十名的全部为外资企业。但国内服务式公寓快速发展,分散式服务公寓开始出现,比如北京橡树公馆、上海源涞国际、优帕克等,客户需求强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由于看好长租公寓行业发展前景,现在有多种类型的企业跨界进入长租公寓行业,比如地产业的万科、华润、绿城等,酒店业的如家、华住、铂涛、住友、维也纳等,但目前规模都不大,尚处于发展初期。酒店业进入长租公寓行业通常有比较明确的定位,选择组建团队自行运营。地产企业进入长租公寓行业模式较多,既有自行搭建团队运营,也有与品牌公寓运营企业合作运营的。
例如天津青春界长租公寓便是其中做得较好的品牌之一,在天津市做到了租客700余人,房间500余间。而且租赁情况较好,租客反馈也比较不错。
在品牌建设方面,长租公寓企业品牌意识尚处于原始阶段。在首期监测的350多个公寓品牌中,仅有100个品牌有数据,250多个品牌的监测数据为0,意味着71%的公寓企业,其品牌从未在媒体中出现。在高端服务式公寓中,前十名全部为国外品牌所占据。
报告显示,2016年长租公寓行业发展大环境持续向好。受国家政策、资本关注、行业企业规模做大等因素的影响,长租公寓产业发展大环境持续向好。在政策、税收、金融、供应链、行业标准等方面,长租公寓行业出现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服务平台。长租公寓资产极重,运营企业必然扩大融资规模。未来,长租行业呈现融资规模扩大、融资方式多样、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的趋势。长租公寓行业发展进入精细化的新阶段。规模企业发展速度由超高速转为高速,且加强对运营的关注和生态圈的构建。
报告同时显示,受品牌公寓的影响,小型公寓企业、二房东毛利率下降明显,增长规模逐步呈现负增长态势。由于市场规模极大,短时间内竞争态势尚不明显,长租公寓不存在大规模并购的现象。
长租公寓行业产业链长、运营难度大,企业运营成本、员工成本占比高,对依托信息技术降低运营成本具有巨大的需求,规模企业全部自行研制、开发系统,开发成本极高。随着行业成熟度的提高、第三方技术企业的介入,通用型信息化平台有望出现,成为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比如青春界长租公寓,已经初步实现了依托技术进步,来管理出租交易和运营平台。与此同时,物联网、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对长租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生活服务闭环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技术创新方面,国内长租公寓在移动互联网结合、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方面持续创新,具备冲击全球领先地位的潜力。这是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饭店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饭店文化节上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长租公寓发展报告透露的信息。该报告由中国饭店协会公寓委员会、迈点旅游研究院(MTA)联合发布。
我国长租公寓企业最初从传统房产中介行业衍生而来,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二房东,2008年前后出现品牌公寓企业。2014年以来,资本、社会对长租公寓行业关注度提高,使长租公寓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很快进入品牌化时期。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公寓委员会统计,国内拥有规模公寓企业超过500家,公寓间数超过100万间。预计至2020年底,品牌公寓会超过1000万间,市场占有率超过10%,将出现5~10家公寓数量超过100万的品牌公寓企业。
报告显示,我国长租公寓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一些发达国家,品牌长租公寓产业有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而我国目前品牌长租公寓还不到10%,长租公寓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行业未来将保持高速发展。
报告显示,我国长租公寓产业无论是集中式公寓还是分散式公寓,在中低端市场青年公寓企业全部为本土企业。在高端服务式公寓中,品牌指数前十名的全部为外资企业。但国内服务式公寓快速发展,分散式服务公寓开始出现,比如北京橡树公馆、上海源涞国际、优帕克等,客户需求强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由于看好长租公寓行业发展前景,现在有多种类型的企业跨界进入长租公寓行业,比如地产业的万科、华润、绿城等,酒店业的如家、华住、铂涛、住友、维也纳等,但目前规模都不大,尚处于发展初期。酒店业进入长租公寓行业通常有比较明确的定位,选择组建团队自行运营。地产企业进入长租公寓行业模式较多,既有自行搭建团队运营,也有与品牌公寓运营企业合作运营的。
例如天津青春界长租公寓便是其中做得较好的品牌之一,在天津市做到了租客700余人,房间500余间。而且租赁情况较好,租客反馈也比较不错。
在品牌建设方面,长租公寓企业品牌意识尚处于原始阶段。在首期监测的350多个公寓品牌中,仅有100个品牌有数据,250多个品牌的监测数据为0,意味着71%的公寓企业,其品牌从未在媒体中出现。在高端服务式公寓中,前十名全部为国外品牌所占据。
报告显示,2016年长租公寓行业发展大环境持续向好。受国家政策、资本关注、行业企业规模做大等因素的影响,长租公寓产业发展大环境持续向好。在政策、税收、金融、供应链、行业标准等方面,长租公寓行业出现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服务平台。长租公寓资产极重,运营企业必然扩大融资规模。未来,长租行业呈现融资规模扩大、融资方式多样、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的趋势。长租公寓行业发展进入精细化的新阶段。规模企业发展速度由超高速转为高速,且加强对运营的关注和生态圈的构建。
报告同时显示,受品牌公寓的影响,小型公寓企业、二房东毛利率下降明显,增长规模逐步呈现负增长态势。由于市场规模极大,短时间内竞争态势尚不明显,长租公寓不存在大规模并购的现象。
长租公寓行业产业链长、运营难度大,企业运营成本、员工成本占比高,对依托信息技术降低运营成本具有巨大的需求,规模企业全部自行研制、开发系统,开发成本极高。随着行业成熟度的提高、第三方技术企业的介入,通用型信息化平台有望出现,成为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比如青春界长租公寓,已经初步实现了依托技术进步,来管理出租交易和运营平台。与此同时,物联网、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对长租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生活服务闭环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