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代宗教,发现孩子的多元智能
![]() |
蔡元培和林风眠 |
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比奈·阿尔弗雷德设计出一种智力测验——IQ,然而,IQ是一元化智能,它无法解释像象棋大师、小提琴家、体育世界冠军等的智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其中最初的七种智能是: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发现孩子的多元智能,有助于孩子更好的发展。刘瑜说,重新发现自己。
推荐一个儿童科普《我的收藏:寻找大自然的宝藏》。这本儿童科普最大的特色是,它以一种趣味求知的精神,感染着孩子,地图一般,指引孩子主动去探求知识的宝藏。
一位意大利的摄影师在北京展览馆的摄影展这样说道:“摄影的时候,我总是忘记一切的图形与规矩,以一种婴儿的视角重新看世界。”
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当我们漠视眼前的美丽与惊奇,我们的目是盲人的目,我们的心是麻木的,我们对【美】视若无睹。而日本博物学家盛口满的这本自然手绘图鉴,以一种温柔的狂风暴雨之势,带我们重新踏上美的旅程。
(一)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缩小一百倍......
克劳德·纽利迪萨尼、 玛丽·佩莱诺联合执导的纪录片《微观世界》拍摄了二十年,最后剪成了七十三分钟。这部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这样的微观世界,在这里:“茂草变成了森林。小石头变得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缩小一百倍,我们会不会重新看见“奇迹”?
《我的收藏》以一种渺小的视角,仰视这个世界的一切。当一切被放大以后,我们能够重新【发现】这个世界。
![]() |
春天的田野里,一股浓郁的春天的气息扑鼻而来。可以清楚地看见河里的蝌蚪、鱼卵,蝴蝶、蜻蜓在空中飞翔,我们熟悉的一切,当我们以一种微观的视角去探寻,便能发现别样的美。
更不可思议的,这一切居然是盛口满手绘的。
在博物学家盛口满的世界里,这一切都是【宝藏】。这种视一草一虫为珍宝的视角,是极为可贵的。
![]() |
如果我们缩小一百倍,变成蝼蚁一般的存在,以一种婴儿的视角,我们便能感受到书页里作者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
盛口满是以一种万物有灵、万物平等的视角去看待大自然里的一花一虫的。《我的收藏:寻找大自然的宝藏》最珍贵的就在这里。我们寻求各种奇珍异宝,但谁会视大自然里最平凡的一草一虫为宝藏?除了孩子。然而,如果忽略了我们置身于其中的一切,我们也就忽略了美,失去了发现的目光。
就像一元化智能一样,我们也会扼杀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智能。
(二)唯有热爱,我们才会去寻找【宝藏】。以美育代宗教,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有一句话,看一个人像读一本书一样。
博物学家盛口满的视角是,像读一本书一样去看待万千物灵,每一种生物身上,他都能像读一本书一样,读到渊博,读到博物馆一样的容量。
这是科学思维,也是探索精神。也是这本书的可贵之处。
当孩子受到这样一种求知精神的感染,他们自然乐意去探索大自然的神奇。
![]() |
作者一笔一画描刻下春天里的虫子,正在筑巢的约马蜂、各种各样的金花虫,甚至连被金花虫的幼虫咬坏的叶子,也变得可爱至极!白萝卜花引来的小青花金龟,春天的蝴蝶,这一切,我们熟视无睹的存在,瞬间拥有了生命力。
它们出现了。
就像《阿凡达》里的那句经典台词:I See you.
我们置身于美的包围之中,然而,我们视若无睹。我们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不感兴趣。
我的收藏,收藏的是什么?
不只是一草一虫,而是【美】。
寻找大自然的宝藏,宝藏是什么?
是【美】。
美重要吗?
美毫无用处。
然而,艺术是发现美的历程。发现美、感受美是一种智能,没有它,就没有艺术。人是一种情感动物,我们当然可以选择理性生活,然而失去美的理性,就会沦为麻木。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智能不只是一元化的IQ,当我们正视多元化智能的世界,美育与科学精神恰恰是我们缺少的。
《我的收藏:寻找大自然的宝藏》以视觉的美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扑向大自然的怀抱吧!
(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大多数的儿童科普是单向度的,就像新闻联播向我们灌输知识,是一种热媒介(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不需要动员太多感官便能理解。简言之,参与度低,一看就懂。)而这本《我的收藏:寻找大自然的宝藏》更倾向于冷媒介(冷媒介提供的信息明确底低,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需要孩子们高度的参与性。互动性强。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们不参与其中,是难以体会其中的乐趣的。这不是一本给孩子“看”的书,这是一本带孩子一起来“收藏”的书。
![]() |
发现美不需要去远方,简简单单,在厨房就能发现春天!
自己动手,用罐子把那些多余的菜头浸泡在水里,就能再次萌芽!像白萝卜、马铃薯、洋葱、白菜的菜头都可以的。
(四)找一找,从身边发现生活的乐趣。
有一句话:“如果你不读书,那么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一个邮差。”
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在博物学家眼里,是什么样的?
青山小河,在博物学家的眼中,是一幅昆虫的地图。
![]() |
记得小时候,我们就很喜欢收集画片,有点像哈利波特集的巧克力蛙里附的画片,也很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贴纸。一个文具盒也能玩上一整天。童年,是一个顽童时代吧。科学家也像一个顽童,他们对世界有些异常的好奇心与敏感,总能够发现世界精微之处的奇妙。
博物学家盛口满像一个孩子王,指引我们跟随他的目光,一起寻找这世界的传奇与美丽。
当我们对世界感到厌倦时,以一种婴儿般的目光重新看待世界,是不是又会遇见【奇迹】?
(五)发现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其实,不只是橘,动物也不一样。同一个物种在不同的地域也呈现不一样的形态。像日本蜣螂,在奈良地区是紫色,在京都是碧绿色,在和歌山是宝蓝色,在秋田又是青褐色,在千叶又变成了黑色......
这是很启发孩子的思考能力与观察能力的。
![]() |
(六)给你一个博物学家眼中的世界。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通向新世界的窗口。
每一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平凡的世界,在博物学家的眼中,是这样的神奇,连我们嗤之以鼻、避之则吉的【粪便】都是宝贝!
来看一看吧。
![]() |
在貉的粪堆中发现的东西:柿种、禾叶土麦冬的种子、木通的种子、鸟的羽毛、塑料(吃过人类丢弃的垃圾后剩下来的)、草茎等。
原来,在博物家眼中,能从【粪便】中窥见整个食物链啊。有点忍俊不禁。
![]() |
没有想到吧,有一阵子一个90后当道士在网上红了一把,在博物圈里,小小的松鼠也“出家”了!
这便是住在寺院里那些大树的树洞里的鼯鼠。
大自然还真是有趣呢。
![]() |
这是一本特别美的书,画风古朴而蕴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平淡的生活中,总是能有惊喜。能看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艺术家。
感谢《我的收藏:寻找大自然的宝藏》,与一本书对话,是一场淋漓尽致的灵魂之旅。它让我看见了一位博物学家盛口满眼中的世界,处处都是奇迹,处处都是宝藏。
这是博物学家发现美的眼睛。这是感知美的多元智能。
还是蔡元培先生那句话——
以美育代宗教。美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