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为你做件力所能及的事 — 俩人工作室成立啦!
![]() |
首先要说的是,“俩人工作室”是一个心血来潮的产品。它诞生在2016年5月28日凌晨,我们两个创始人觉得这个日期很吉利,意头很好,未来的24小时里我们一直沉浸在“这是一个好开始”的喜悦中。
虽然它的诞生是突发的,但绝不是稀里糊涂,平白无故的。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说说我们的初衷和方向,以便让大家了解这不是一次儿戏的尝试,它是两个大龄女青年在人生瓶颈期找到的一道光。
在决定建立工作室的一小时前,我们正在激烈地讨论“如何用微薄的薪水应付下个月的开支”。现实很骨感,我们用贫瘠的理财知识粗略做了规划,然后敦促彼此是时候要未雨绸缪了。
真正引发我们思考的并不是拮据的生活,而是我所在的公司前段时间召开会议,团队发展面临瓶颈,谋求转型,大家对此各怀心思,捧在手上的饭碗岌岌可危。现在市道不好,对传统广告业来说,客户连压榨我们的空间都少之又少,更别提张嘴就来一场发布会这样的大单。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不可避免遭到冲击,要么顺流而上,要么逆风而行。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凡事都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时代,挣扎在线下的我们夹缝求生。
从企业到个人,我们不能,也没办法永远活在过去的“天朝美梦”中,唯有跟着洪流奔跑,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这一点激发了我们两人,让我们在当下那个瞬间,决定去做一件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为什么在开篇的时候会形容这个念头是一道光。是因为,我们在困境中匍匐得太久,习惯了接受事业的盲点,甚至以为自己就在安全范围内。事实上,在我们这代人的职业生涯里从来没有过安全期。不管是80、90后,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碎嘴中,在口舌之战中,在日复一日的日子中接受了“人生总是有困顿的,挺一挺就过去了”这种慢性毒鸡汤,然后放任改变的念头,像一个行动力逐渐萎缩的老人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我们没有遇见过光明,却以为自己在光明中。
我承认改变很难,我也承认“知易行难”,但我更加笃定地承认一点,如果看见光,请挪动,请用力所能及的那点力量往光源走去。
我们也在寻求安全感,谁也不能确保自己是否在做一件成功的事。可能我们接不到一个活儿,可能我们会淹没在“一山还有一山高”的竞争中,可能出品会遭到退货……太多的可能横亘在我们试图改变的新人面前,白手起家从来不容易,更何况成功。但幸好,我们有热情,有行动力。对两个大龄单身女青年来说,没有被城市的压力摧毁,反而燃起新的斗志,至少这点让生活变得有意思起来。
“俩人工作室”,真的是两个人的工作室。我们从“less is more ”中提取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旨在向客户传达——在那么多选择里,俩人足矣。在很早期的时候就萌生了创立工作室的念头,但囿于资金和时间问题,每每将其耽搁。如今,正如“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我们正在发生一件对的事。
我们一个80后,一个90后。两个女青年。
90后负责工作室的出品,一个硬件和软件都分不清的文艺青年(虽然她更愿意称自己为知识分子),文字功夫底蕴深厚,出品货真价实。凭着一身功夫,混迹三大领域绝不含糊:媒体人,品牌人,广告狗。不屑自吹自擂,以实力、作品说话,热爱文字,“身体离地半尺,不做蝼蚁不做神,做个写字的人。”
80后负责工作室运作,硬件软件一手包办,理科妹纸,接活儿,谈价,唠嗑……十八般武艺手到擒来。现正苦学PS,声言要做工作室的形象担当。
从今日起,“俩人工作室”将开始承接多元化的文书工作,一切跟文字有关的需求请热烈地砸向我们吧!!!我们相信,“自己没有展露光芒,就不应该怪别人没有眼光”!
在您那一千个选择里,我们在光的那头等着您。新的征程正在等待考验,前行的路上,如果可以,请让我们为您做件力所能及的事……
2016.5.30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