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珠江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看后几本的时候正好在考试期,往往是走在路上刷几页,坐公交刷几页,也没能随时记录感想,到昨天把七本都刷完了,才察觉一个朝代数任帝王的故事已经落下帷幕,当年明月真的是博学强记,自觉仅仅是走马观花从他的文字里感受了一番起承转合,待下回,开个思维导图慢慢一本本一位位地捋清楚吧。
不擅长记名字,在有历史课的时候也没认真学习,以至于看完七本,我的记忆点都在比较小众的地方。
【关于善】
当年明月说到一个词叫历史规律。就像人们说到经济学,会有个联想叫看不见的手在操控一切。就如同正义会迟到。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朱祐堂的童年,在万贵妃在后宫只手遮天的年代,他却出生了,就像个奇迹,人从来都是复杂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在后宫里从上层的妃子到下层的太监宫女,大家都是在削尖了脑袋往上爬,万贵妃无出,便残害皇嗣,导致后宫里十数年没有新生命的诞生,在得知这个宫女怀孕后,万贵妃派人却处理,那个太监却静静地放过了这个孩子,自此而后,从最低等的小太监到万贵妃的心腹,大家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当朱祐堂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时候,那个顶着皇后的头衔却不得不对万贵妃退避三舍的皇后,也站了出来,朱祐堂的幼年生活不能说是美好,但却像是自带主角光环一般,他的存活,象征着是一种共情,是大家在面对反派大BOSS的时候,就算做尽坏事也在通过偷偷帮助他而达成对自己心中善的渴求,这是所谓的历史规律吧,也许为了生存为了抱负为了荣华富贵,大多数人都在捧高踩低,正如当年明月在书中所说,【几千年来我们似乎在重复着同一种游戏——权力与利益的游戏,整日都是永远也上演不完的权力斗争,阴谋诡计,令人厌倦到了极点】,但掌握了所有人的生杀大权的人,是怎么也掌握不了大家藏在最深处的那一丝良知,所有人的一丝,就慢慢给这个孩子的成长铺了一条小路。
这是我看书时候,初见便觉得心里软成一团棉花的篇章。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真善美已经被妖魔化,这些品质不是不被珍视,而是大家都排斥再去歌颂它,甚至主流的媒体把所谓传统美德都给极端成无底线地牺牲,让利,付出,可是看到朱祐堂的故事,我却不可免俗地只会用善来描述这一种传奇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是为了锦上添花的事情所打动,反而是黑暗中的光源这样的反差才能照进我们的内心,这是不是一种可悲呢。我不知道。
【关于抱负】
接下来是徐阶的人生。
不想赘述,这个人他有治理国家的追求,但被奸人设计,当了很多年的缩头乌龟,甚至为了能入阁,学习溜须拍马揣摩圣意,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听起来也不过是另一个奸臣,但他的人生真真正正表现的是一个道理,叫水至清则无鱼。真正的过刚易折,太纯粹的人,注定不如身段软的人。
但徐阶的可贵在于,他不择手段成为首辅,为了是能一展宏图,为的是能做实事,为的是百废俱兴,为的是一扫朝堂污浊之风,所以当年明月后来写到,人都是复杂的。
与人斗,其乐无穷耶?
其实说到这里,我觉得我的所谓观点,其实是当年明月的态度,他写的不是史书,只是通识,他读史,他的褒贬都在文字里,这本书的广大受众,或多或少都会被他的观点左右,似乎听起来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我觉得还好是他,是个明白人。
最后一本中他写到
【....但我们之所以一直这样认为,只是因为有人这样告诉我们。
之所以有人这样告诉我们,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这样认为。】
【很多人曾问我,对袁崇焕,是喜欢,还是憎恶。
对我而言,这是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我坚信历史的判断和评价,一切的缺陷和荣耀,都将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展现自己的面目,没有伪装就,没有掩饰。
...
在这世上,只要是人,都复杂,不复杂的,都不是人。】
历史,其实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由胜者来书写,这不是戏言。
所以我推崇当年明月,所谓力求客观的那些正史,才是真正金玉其外,感谢他从各种正史野史杂记中,把整个明朝,把每个关键人物,都力求丰满地刻画。
终有一天我们都是化成历史长河中的一点灰尘,但这个世界,还是很有趣的。
【引用道德经: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几千年来我们似乎在重复着同一种游戏——权力与利益的游戏,整日都是永远也上演不完的权力斗争,阴谋诡计,令人厌倦到了极点。】
--------------------------------------------------------------------------------------------
看书总是会天马行空哈哈哈地随便叽叽歪歪…
1.看到蓝玉的情节总会想起那句「蓝田日暖玉生烟」
2.王保保全名念觉得还好,如果只叫保保…「心里苦??」哈哈哈
3.我觉得正反馈机制其实也是个历史规律,就像建文帝朱允炆的谋臣黄子澄,他出了馊主意,在和永乐帝朱棣交战的时候他选了李基隆率五十万大军,而在李基隆成功自己是个废柴后,黄子澄做的事居然是瞒住皇帝,以粉饰太平而不是承认自己选错人,我既然把宝押你身上了,我保住你你可别再给我出错啊,这特么能不玩完儿么
4.发现古代打仗一个规律,大家都爱四舍五入,六十万兵力,就宣传百万大军
5.
哈哈哈这个也是奇葩连夜赶制的牌子,这也是因为朱棣也不够心狠吧,真正灭人欲的哪里会顾忌这些!
5.不知不觉已经看完朱元璋篇目,朱元璋时代当官的真是命苦…
6.
白发渔樵珠江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看后几本的时候正好在考试期,往往是走在路上刷几页,坐公交刷几页,也没能随时记录感想,到昨天把七本都刷完了,才察觉一个朝代数任帝王的故事已经落下帷幕,当年明月真的是博学强记,自觉仅仅是走马观花从他的文字里感受了一番起承转合,待下回,开个思维导图慢慢一本本一位位地捋清楚吧。
不擅长记名字,在有历史课的时候也没认真学习,以至于看完七本,我的记忆点都在比较小众的地方。
【关于善】
当年明月说到一个词叫历史规律。就像人们说到经济学,会有个联想叫看不见的手在操控一切。就如同正义会迟到。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朱祐堂的童年,在万贵妃在后宫只手遮天的年代,他却出生了,就像个奇迹,人从来都是复杂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在后宫里从上层的妃子到下层的太监宫女,大家都是在削尖了脑袋往上爬,万贵妃无出,便残害皇嗣,导致后宫里十数年没有新生命的诞生,在得知这个宫女怀孕后,万贵妃派人却处理,那个太监却静静地放过了这个孩子,自此而后,从最低等的小太监到万贵妃的心腹,大家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当朱祐堂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时候,那个顶着皇后的头衔却不得不对万贵妃退避三舍的皇后,也站了出来,朱祐堂的幼年生活不能说是美好,但却像是自带主角光环一般,他的存活,象征着是一种共情,是大家在面对反派大BOSS的时候,就算做尽坏事也在通过偷偷帮助他而达成对自己心中善的渴求,这是所谓的历史规律吧,也许为了生存为了抱负为了荣华富贵,大多数人都在捧高踩低,正如当年明月在书中所说,【几千年来我们似乎在重复着同一种游戏——权力与利益的游戏,整日都是永远也上演不完的权力斗争,阴谋诡计,令人厌倦到了极点】,但掌握了所有人的生杀大权的人,是怎么也掌握不了大家藏在最深处的那一丝良知,所有人的一丝,就慢慢给这个孩子的成长铺了一条小路。
这是我看书时候,初见便觉得心里软成一团棉花的篇章。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真善美已经被妖魔化,这些品质不是不被珍视,而是大家都排斥再去歌颂它,甚至主流的媒体把所谓传统美德都给极端成无底线地牺牲,让利,付出,可是看到朱祐堂的故事,我却不可免俗地只会用善来描述这一种传奇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是为了锦上添花的事情所打动,反而是黑暗中的光源这样的反差才能照进我们的内心,这是不是一种可悲呢。我不知道。
【关于抱负】
接下来是徐阶的人生。
不想赘述,这个人他有治理国家的追求,但被奸人设计,当了很多年的缩头乌龟,甚至为了能入阁,学习溜须拍马揣摩圣意,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听起来也不过是另一个奸臣,但他的人生真真正正表现的是一个道理,叫水至清则无鱼。真正的过刚易折,太纯粹的人,注定不如身段软的人。
但徐阶的可贵在于,他不择手段成为首辅,为了是能一展宏图,为的是能做实事,为的是百废俱兴,为的是一扫朝堂污浊之风,所以当年明月后来写到,人都是复杂的。
与人斗,其乐无穷耶?
其实说到这里,我觉得我的所谓观点,其实是当年明月的态度,他写的不是史书,只是通识,他读史,他的褒贬都在文字里,这本书的广大受众,或多或少都会被他的观点左右,似乎听起来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我觉得还好是他,是个明白人。
最后一本中他写到
【....但我们之所以一直这样认为,只是因为有人这样告诉我们。
之所以有人这样告诉我们,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这样认为。】
【很多人曾问我,对袁崇焕,是喜欢,还是憎恶。
对我而言,这是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我坚信历史的判断和评价,一切的缺陷和荣耀,都将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展现自己的面目,没有伪装就,没有掩饰。
...
在这世上,只要是人,都复杂,不复杂的,都不是人。】
历史,其实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由胜者来书写,这不是戏言。
所以我推崇当年明月,所谓力求客观的那些正史,才是真正金玉其外,感谢他从各种正史野史杂记中,把整个明朝,把每个关键人物,都力求丰满地刻画。
终有一天我们都是化成历史长河中的一点灰尘,但这个世界,还是很有趣的。
【引用道德经: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几千年来我们似乎在重复着同一种游戏——权力与利益的游戏,整日都是永远也上演不完的权力斗争,阴谋诡计,令人厌倦到了极点。】
--------------------------------------------------------------------------------------------
看书总是会天马行空哈哈哈地随便叽叽歪歪…
1.看到蓝玉的情节总会想起那句「蓝田日暖玉生烟」
2.王保保全名念觉得还好,如果只叫保保…「心里苦??」哈哈哈
![]() |
3.我觉得正反馈机制其实也是个历史规律,就像建文帝朱允炆的谋臣黄子澄,他出了馊主意,在和永乐帝朱棣交战的时候他选了李基隆率五十万大军,而在李基隆成功自己是个废柴后,黄子澄做的事居然是瞒住皇帝,以粉饰太平而不是承认自己选错人,我既然把宝押你身上了,我保住你你可别再给我出错啊,这特么能不玩完儿么
4.发现古代打仗一个规律,大家都爱四舍五入,六十万兵力,就宣传百万大军
5.
![]() |
哈哈哈这个也是奇葩连夜赶制的牌子,这也是因为朱棣也不够心狠吧,真正灭人欲的哪里会顾忌这些!
5.不知不觉已经看完朱元璋篇目,朱元璋时代当官的真是命苦…
6.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