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那些事儿
查看话题 >喵生若只如初见
我最近养了一只猫,雪白的身躯套上灰褐色斑纹兜帽披风,污污的鼻子,滴溜溜的大眼睛,聪明活泼,乖巧粘人。说起他的来历,还真是唯有缘分可以解释。 在搬来这处公寓之前看到上一家租户养了6只加菲,一屋子可爱的小玩物,喜欢得不行,就一心想养一只猫。年初家里来了一只,是朋友的朋友捡来的,因为有些感冒要和其他猫咪隔离开,就送来寄养几天。那是一只狸花大公猫,聪明矫健,讨人喜欢。两个礼拜后感冒痊愈,主人接他回家,可没多久朋友就来问我要不要养他,犹豫再三(怕给人养死)最后答应了,到了约定好去接猫的日子,猫的主人又反悔说要自己留着,只能作罢。 眼看春末夏初了,朋友跟我说小区里的野猫应该已经生好小猫了,要是真想养可以去捞一只回来。赶巧的是,上周四下班回家,我听到楼下灌木丛里有小猫叫,寻着声音找去,看见一只小黄猫,约摸三四个礼拜大,旁边蹲着一只奶咖色大猫,可叫声并不是它们发出的,再仔细一看,墙角的缝里有一只白色小奶猫!那条细缝只够老鼠进出,它被困住了,所以发出求助的声音。旁边的大猫显然是束手无策,只能守着不让人靠近她的宝宝。第二天下班回去还是同样的情况,我跟朋友说起,他建议我想办法把小猫救出来,然后带回来自己养。其实我也琢磨过这件事,想了想,那就这么干吧。 周六早上醒来,想到自己就要养猫了,感觉有点小激动。跑去楼下灌木丛,发现大猫已经不见,喵了一声,墙缝里的小猫给了我微弱的回应,它已经快要叫不动了。我去找来物业训问如何才能把小猫救出来,大叔说只能敲掉两块砖头让它自己出来,以前也有小猫被困在同样的地方,等他们吃好午饭就去拿工具来敲砖。然后我就开开心心吃饭去了。等我回来小猫已不见了踪影,满心的期待一下子都没了着落,取而代之的是不甘心。我劝自己说:这只小猫虽然饿了两天,但它有妈妈照顾,一定能健康长大,我带回去也未必能养得活。朋友也劝我,等过两个礼拜小猫断了奶,猫妈妈就会让它自力更生,到时候见着了再领回家也不迟。 晚上我去影城看了个电影,走回家,途径交大校园,看见一只猫蹲在草坪的围栏旁,像一只守门的石狮子。我走过去摸它,没反应,戳它,头微微动了动,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姿势。它似乎在用全部的力气保持自己雕塑的形态,就像《青蛇》里抵抗色诱的法海。真是一只奇怪的猫咪。跟它交流未果,让我又想起那种没着落的期待。 回到家,窝在躺椅上看着奇葩说,正被带入到“要不要鼓励绝症病人撑下去”的话题中,大学室友M发来微信:你家可以养猫吗?心里一惊,猫咪就要从天而降了吗,我赶紧回复“可以啊”。原来她在路边捡到一只可爱的小猫,看上去饥饿又无助,但是她家不能养猫,只能求助于我。我想,这就是缘分吧。 已近午夜,M打车来到我家,抱着一只可怜巴巴的小猫,它看上去状况不太好,眼神惊恐,叫声凄惨,左后腿一瘸一拐,应该是受伤了。倒水、喂食,围绕它折腾了一番之后,小猫就留在了我家。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眠,突然间就有一个小家伙要依靠我活着,心里有些忐忑。 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小家伙蹲在椅子上警惕地看着我。心里一惊,腿都折成那样了,还能蹦这么高,看来性子挺野。吃过早饭就和朋友一起带它去了宠物医院。它见了医生倒是很乖,配合各种检查,但结果不太乐观:消瘦、脱水、腹泻,左后腿骨折,并且可能感染了猫瘟。 刚刚得来的小猫,就有随时失去它的可能,心里有些焦急。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于是它被关进了隔离室的笼子,每天打点滴、吃药。令人欣喜的是,小家伙特别能吃,精神也极好,五天下来体重增加了,腹泻也有了缓解,接下来只需要让它静养两个月,待腿部的骨头慢慢愈合。 从宠物医院把它接回家的头两天,我就像第一次当妈的女人,不知道该怎么做才不会伤到它。要让一只小野猫老实待在笼子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越狱,尝试各种角度从笼子的缝隙钻出来。我想尽办法不让它成功,并且尽量无视它悲戚的叫声。朋友说让它在笼子里关两天就不会再叫了。这让我想到《肖申克的救赎》(小猫被送到我家的那天晚上我刚好去影院重温了这部电影),Red说起Brooks的离去是因为他被体制化了,人一旦被体制化就会失去自我意识,沦为制度的奴隶,并对自由的事物感到恐慌。我花尽量多的时间与它相处,让它在可控的范围内自由活动,让它习惯我的存在,并且依赖我,与我亲近。到周末结束的时候,我已经成功地帮它修剪了指甲,并且让它习惯了在家里没人的时候安安静静地待在笼子里。 第一天把它留在家里去上班的时候,心里很是牵挂。之前听刚休完产假回来上班的女同事说起自己想要赶快下班回家看孩子的心急,我想大概也就是这样子吧。回到家看见它安安静静趴在那里睡觉,我悬着心才算放下。 现在每天正常上下班,回到家给它喂食,陪它玩耍,乐此不疲地当起了铲屎官。野性子的小猫也学会了撒娇卖萌,躺在怀里求爱抚,偶尔耍个小脾气。它就像从B-612号小行星来的小王子,遇到我这个善良但木讷的飞行员,它给我讲了一个关于狐狸和玫瑰花的故事,一个关于彼此驯养的故事。






© 本文版权归 sTill-Lif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