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大鱼海棠》印象曲—大鱼
十二年,人生在世,这个数字是一个轮回,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小时晨昏相替,十二年,按照生肖来算也是一个轮回,有一部动画从04年到现在,用了整整12年的时间,在今年夏天它即将登录院线与诸位观众见面,纵然之前有太多有关于它的负面影响,比如有指责其抄袭千年古画的,还有一些“水军”在网上四处灌水批评其诸多不佳之处,但仍然无法阻止这部良心之作的上映。贾阆仙《剑客》中有言:“十年磨一剑,锋刃未曾试。”这部电影真正做到了,无论是影视还是文学,我都矢志不渝的相信,是需要时间的打磨与淬炼的,回族作家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请接住它,就像母亲接住她刚刚分娩的婴儿一样。”
我至始至终认为,严肃文学以及严肃的影视作品更像是一个怀胎十月的母亲,在当下我们频繁地接受快餐文化,以至于对于严肃以及经典视而不见,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谩骂、嫉妒以及诋毁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我们不愿意去承认严肃,也不愿意去肯定精品,但毫无疑问地说,这部电影所给我的视觉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是《大圣归来》这样的精品动画,在这样的动画面前也会褪下光环。
《大鱼海棠》的创意起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故事人物的名字亦有来源,这也是我对于这部动画颇有好感的原因,在当下浮躁喧嚣的社会环境下,传统早已黯然失色,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并未忘记传统,我不敢说是固守传统,但是从传统文化之中开辟而出的一条新兴之路,确是颇值得诸多人借鉴的。曾几何时,一度以为中国传统已死的学者们,或许能在这部动画之中看到一群人,他们从青年到中年对于传统文化的恪守,传承与创新。如果单从这部动画故事情节的话,它似乎并不动人,讲述的则是一个小女孩椿帮助一条小鱼成长成为鲲的故事。椿者,即《逍遥游》中句:“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在这其中,牵引出了让人心痛的故事,鲲原本是人类男孩,但为救椿而死去,灵魂变成了一条鱼,在历经磨难之后幻化为鲲,却仍要面对与椿分离的事实。这其中的许多故事梗概,是从神话之中而来的,同时也夹杂有童话的部分,幼年时我们总是相信《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乃至《胡桃夹子》这类童话的动人,但神话与童话的诸多相似之处在于,英雄(或者角色)的历程总是需要通过历险乃至生死置换后所得以重生的涅槃而取得的,这一点在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坎贝尔说:“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的蕴藏强大能量的梦中的万神殿。英雄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艰难的障碍。”这部动画无疑是对于坎贝尔此言最好的佐证,但东西方神话的诸多区别则在于,东方神话通常由上古神话、民间传说以及鬼神志怪小说之中脱胎换骨而来,这部动画电影的初衷便起源于《庄子》,但其实若是细心的观者便会发现诸多动画画面的由来,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其中有关于客家土楼的描绘、有白乐天“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奇景,有太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气魄,有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梦幻,这也是我看好这部动画的原因所在,它不娇柔,不造作,故事娓娓道来之时,一切浑然天成。
好的音乐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电影同样也是,当年《肖申克的救赎》并不被大众所看好,甚至首映观影人数也是寥寥无几,但时间给了它证明,同样也给了它无穷的魅力,所有人都记住了那句“有些鸟儿是注定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当年的肖申克,同样也在低迷之时找到了它的观众,找到了为梦想而买单的群体,而这部动画电影,依然会吸引大量的粉丝前去观影,至于好坏,我想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答案。
其实从心底里,我的心里是希望这部电影受到质疑的,同样我也希望这部电影是能够被诸多人接受,喜忧参半是我愿意看到的结局,皆大欢喜并不好,一片骂声也不对,唯有喜忧参半才能证明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好的作品应是一半毁誉,一半褒誉。从整部电影的主线来看,它并不复杂,也非故弄玄虚。直白而简练,平淡而自然,这是文字的至高境界,同样也应该是电影作品的至高境界。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有这么一段话沿用而来也是足以让人心醉,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但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的心里。”不招人嫉是庸才,往往受到多人斥责的作品,才愈是刻骨铭心。在预告片与歌曲之中,我看到的依旧是玉谿生的那首《锦瑟》,彻骨而温寒,透露出一丝泪悬于面的凄美: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由鲲鹏化而为巨鸟的艰辛与隐忍,像极了片中幻化在鱼缸内的金鳞,它绝非池中所能容下的巨物,在风雨波涛之下,鹏飞而扶摇直上九万里,(金鳞本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时人若是不识那凌云的参天大树,也是因为参天大树仍需要历经磨练。(时人不识凌云木,直道凌云始道高)
也许,《大鱼海棠》所讲述的,正是你我所需要的,这种需要,叫做不死的梦想。
最后的最后,还是用一首《小重山》来结束吧:
莫说人间无更深,
眺飞檐麓岸,又逢春。
长崖落日剪黄昏,
惊坐起,红袖湿津门。
隔畔有啼痕,
只吞声溶泪,凭何论?
一蓑澄练送星辰,
谁识我,天际两孤魂。
附注:“深”字出平水韵,暂未找到替字。
![]() |
十二年,人生在世,这个数字是一个轮回,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小时晨昏相替,十二年,按照生肖来算也是一个轮回,有一部动画从04年到现在,用了整整12年的时间,在今年夏天它即将登录院线与诸位观众见面,纵然之前有太多有关于它的负面影响,比如有指责其抄袭千年古画的,还有一些“水军”在网上四处灌水批评其诸多不佳之处,但仍然无法阻止这部良心之作的上映。贾阆仙《剑客》中有言:“十年磨一剑,锋刃未曾试。”这部电影真正做到了,无论是影视还是文学,我都矢志不渝的相信,是需要时间的打磨与淬炼的,回族作家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请接住它,就像母亲接住她刚刚分娩的婴儿一样。”
我至始至终认为,严肃文学以及严肃的影视作品更像是一个怀胎十月的母亲,在当下我们频繁地接受快餐文化,以至于对于严肃以及经典视而不见,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谩骂、嫉妒以及诋毁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我们不愿意去承认严肃,也不愿意去肯定精品,但毫无疑问地说,这部电影所给我的视觉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是《大圣归来》这样的精品动画,在这样的动画面前也会褪下光环。
![]() |
《大鱼海棠》的创意起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故事人物的名字亦有来源,这也是我对于这部动画颇有好感的原因,在当下浮躁喧嚣的社会环境下,传统早已黯然失色,但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并未忘记传统,我不敢说是固守传统,但是从传统文化之中开辟而出的一条新兴之路,确是颇值得诸多人借鉴的。曾几何时,一度以为中国传统已死的学者们,或许能在这部动画之中看到一群人,他们从青年到中年对于传统文化的恪守,传承与创新。如果单从这部动画故事情节的话,它似乎并不动人,讲述的则是一个小女孩椿帮助一条小鱼成长成为鲲的故事。椿者,即《逍遥游》中句:“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在这其中,牵引出了让人心痛的故事,鲲原本是人类男孩,但为救椿而死去,灵魂变成了一条鱼,在历经磨难之后幻化为鲲,却仍要面对与椿分离的事实。这其中的许多故事梗概,是从神话之中而来的,同时也夹杂有童话的部分,幼年时我们总是相信《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乃至《胡桃夹子》这类童话的动人,但神话与童话的诸多相似之处在于,英雄(或者角色)的历程总是需要通过历险乃至生死置换后所得以重生的涅槃而取得的,这一点在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 |
坎贝尔说:“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的蕴藏强大能量的梦中的万神殿。英雄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艰难的障碍。”这部动画无疑是对于坎贝尔此言最好的佐证,但东西方神话的诸多区别则在于,东方神话通常由上古神话、民间传说以及鬼神志怪小说之中脱胎换骨而来,这部动画电影的初衷便起源于《庄子》,但其实若是细心的观者便会发现诸多动画画面的由来,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其中有关于客家土楼的描绘、有白乐天“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奇景,有太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气魄,有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梦幻,这也是我看好这部动画的原因所在,它不娇柔,不造作,故事娓娓道来之时,一切浑然天成。
![]() |
好的音乐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电影同样也是,当年《肖申克的救赎》并不被大众所看好,甚至首映观影人数也是寥寥无几,但时间给了它证明,同样也给了它无穷的魅力,所有人都记住了那句“有些鸟儿是注定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当年的肖申克,同样也在低迷之时找到了它的观众,找到了为梦想而买单的群体,而这部动画电影,依然会吸引大量的粉丝前去观影,至于好坏,我想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答案。
![]() |
其实从心底里,我的心里是希望这部电影受到质疑的,同样我也希望这部电影是能够被诸多人接受,喜忧参半是我愿意看到的结局,皆大欢喜并不好,一片骂声也不对,唯有喜忧参半才能证明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好的作品应是一半毁誉,一半褒誉。从整部电影的主线来看,它并不复杂,也非故弄玄虚。直白而简练,平淡而自然,这是文字的至高境界,同样也应该是电影作品的至高境界。
![]() |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有这么一段话沿用而来也是足以让人心醉,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但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的心里。”不招人嫉是庸才,往往受到多人斥责的作品,才愈是刻骨铭心。在预告片与歌曲之中,我看到的依旧是玉谿生的那首《锦瑟》,彻骨而温寒,透露出一丝泪悬于面的凄美: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由鲲鹏化而为巨鸟的艰辛与隐忍,像极了片中幻化在鱼缸内的金鳞,它绝非池中所能容下的巨物,在风雨波涛之下,鹏飞而扶摇直上九万里,(金鳞本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时人若是不识那凌云的参天大树,也是因为参天大树仍需要历经磨练。(时人不识凌云木,直道凌云始道高)
也许,《大鱼海棠》所讲述的,正是你我所需要的,这种需要,叫做不死的梦想。
最后的最后,还是用一首《小重山》来结束吧:
莫说人间无更深,
眺飞檐麓岸,又逢春。
长崖落日剪黄昏,
惊坐起,红袖湿津门。
隔畔有啼痕,
只吞声溶泪,凭何论?
一蓑澄练送星辰,
谁识我,天际两孤魂。
附注:“深”字出平水韵,暂未找到替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