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心理学》(内容摘要)2016年5月
让听众参与互动的8个技巧:
1、暖身:让听众彼此握手问好,在不经意间缩短听众彼此的身体距离,对降低听众的心理防御有很大的帮助。运用问答交流、游戏等方法也能起到暖身效果。
2、问答交流:
3、情景带入:让听众假设自己是主人公,并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听一个故事
4、测试练习:为了证明某些观点和现象,在演说过程中稍作停顿,让听众做些小测试和练习,在从听到做的状态转变中,人们能体验到新鲜和有趣,注意力也会再次提升。
5、角色扮演:请观众扮演里面的人物
6、游戏:有时候与其用语言传达还不如让人们在游戏中亲自去体验其中的真谛。所以在开场时的暖身阶段,为了证明某个观点的时候,为了让听众演练新的技巧的时候,或者是当听众开始犯困的时候,都可以用游戏为你的演说增添动力。
7、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
8:听众分享:在游戏、测试练习、小组讨论以及头脑风暴后,让听众谈谈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能让他们觉得刚才的努力是收到重视和认可的。
规则7:视觉化
1.一张图片传递的信息胜过千言万语。
2.能够给听众带来冲击的视觉化因素很多,大致分为三类:环境、教具和演说者本人。
3.如果演说内容和幻灯片的内容一模一样,听众会觉得索然无味,要么感到无聊,要么就走神了。相反,如果听众耳边听着演说人的讲解,眼里看着幻灯片页面更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脑子里跟自己熟知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产生进一步的联想,这几方面的良好配合,可以有效促进信息的认知。
4.纸和笔,还有你最偏爱图像的大脑才是最好的工具。运用纸笔的好处:随时随地记录,表达关系,激发灵感。
吸引听众的13个示范:
故事篇
示范1.自己的亲身经历
示范2.身边人的故事
示范3.其他人的故事:故事要有冲突,不要一帆风顺。每个故事要有一个简洁的道理,不要多个道理。讲故事要真诚,以启发或者激励听众为目的,不要自我炫耀。
幽默篇
示范4.自我嘲讽
示范5.扭转听众预期(前半句符合正常人思维,后半句出乎大家意料)
示范6.词语换意
道具篇
示范7.视频(宜短不宜长,两三分钟左右。高清。嵌入ppt播放)
示范8.图片
示范9.歌曲,音乐
示范10.实物:配合实物做的道具
互动篇
示范11.提问
示范12.听众与周围的人互动
听众如果久坐不动,比较容易疲劳和走神。可以在演讲中穿插让听众与周围人简短互动的环节,例如相互分享下自己的想法,与身边人握手,击掌等
出其不意篇
示范13.出其不意,与众不同
规则8:权威
1.了解自己的优势
2.打好理论基础
3.创造和积累:在平时要做好积累,把学习的知识、方法、案例等素材积累起来。
规则9:专业
规则10:一致
演说中的言行一致
如何把“自己”作为案例的几条提示
1.自己的感悟和观点:你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中,对哪些事情特别有感悟?别人遇到怎样的问题和困扰,总会来找你谈?
2.自己的经历
独特的人生经历,特别的人和事情
3.自己正在使用的技巧和方法
演说的第十条规则:说你最擅长和正在使用的东西。
规则11:证据
规则12:简明
1.用口头语而不是专业术语
2.用例子而不是理论
3.发生在身边地事情
4.一次传递一个信息,说太多听众会反应不过来。
规则13:情感
演说者可以利用人脸来影响听众得情绪,方法有两种:用自己的表情和在幻灯片中插入大幅的人脸表情。
规则14:真诚
规则16:语言
1.让对方说“是”,过得支持的方法——在一开始让观众说“是、好的、同意”,刚开始问一些简单、不用思考,并且能正面回答的问题,就容易让听众放下戒备,进而认同我们。
2.暗示。
跟随与引导
5.给人们一个理由:在听众不愿意配合的时候,给他们一个参与的理由。例如“为了……我们要做一个游戏……”
6.不要说“但是”
人们喜欢说“但是”,尤其是用来反对自己、说服对方或强调自己。这只会招致反感和抗拒。我们可以使用另外两个词“同时”或者“所以”
7.打预防针
对于听众不愿意接受的事实,演说者要提前告知。永远不要等顾客自己发现问题。
规则17:非语言
演说看似是语言表达的工作,非语言信息却暗中对听众的感受产生巨大的影响。非语言信息对演说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目光;表情;声音;肢体语言;外貌与服侍等。
规则19:时间
演说中的时间分配也符合28法则,即80%的时间用于主题内容,20%的时间用于开场白和尾声。
1、暖身:让听众彼此握手问好,在不经意间缩短听众彼此的身体距离,对降低听众的心理防御有很大的帮助。运用问答交流、游戏等方法也能起到暖身效果。
2、问答交流:
3、情景带入:让听众假设自己是主人公,并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听一个故事
4、测试练习:为了证明某些观点和现象,在演说过程中稍作停顿,让听众做些小测试和练习,在从听到做的状态转变中,人们能体验到新鲜和有趣,注意力也会再次提升。
5、角色扮演:请观众扮演里面的人物
6、游戏:有时候与其用语言传达还不如让人们在游戏中亲自去体验其中的真谛。所以在开场时的暖身阶段,为了证明某个观点的时候,为了让听众演练新的技巧的时候,或者是当听众开始犯困的时候,都可以用游戏为你的演说增添动力。
7、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
8:听众分享:在游戏、测试练习、小组讨论以及头脑风暴后,让听众谈谈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能让他们觉得刚才的努力是收到重视和认可的。
![]() |
![]() |
规则7:视觉化
1.一张图片传递的信息胜过千言万语。
2.能够给听众带来冲击的视觉化因素很多,大致分为三类:环境、教具和演说者本人。
![]() |
3.如果演说内容和幻灯片的内容一模一样,听众会觉得索然无味,要么感到无聊,要么就走神了。相反,如果听众耳边听着演说人的讲解,眼里看着幻灯片页面更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脑子里跟自己熟知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产生进一步的联想,这几方面的良好配合,可以有效促进信息的认知。
![]() |
4.纸和笔,还有你最偏爱图像的大脑才是最好的工具。运用纸笔的好处:随时随地记录,表达关系,激发灵感。
![]() |
![]() |
![]() |
![]() |
吸引听众的13个示范:
故事篇
示范1.自己的亲身经历
示范2.身边人的故事
示范3.其他人的故事:故事要有冲突,不要一帆风顺。每个故事要有一个简洁的道理,不要多个道理。讲故事要真诚,以启发或者激励听众为目的,不要自我炫耀。
幽默篇
示范4.自我嘲讽
示范5.扭转听众预期(前半句符合正常人思维,后半句出乎大家意料)
示范6.词语换意
道具篇
示范7.视频(宜短不宜长,两三分钟左右。高清。嵌入ppt播放)
示范8.图片
示范9.歌曲,音乐
示范10.实物:配合实物做的道具
互动篇
示范11.提问
示范12.听众与周围的人互动
听众如果久坐不动,比较容易疲劳和走神。可以在演讲中穿插让听众与周围人简短互动的环节,例如相互分享下自己的想法,与身边人握手,击掌等
出其不意篇
示范13.出其不意,与众不同
规则8:权威
1.了解自己的优势
![]() |
2.打好理论基础
3.创造和积累:在平时要做好积累,把学习的知识、方法、案例等素材积累起来。
规则9:专业
规则10:一致
演说中的言行一致
![]() |
![]() |
如何把“自己”作为案例的几条提示
1.自己的感悟和观点:你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中,对哪些事情特别有感悟?别人遇到怎样的问题和困扰,总会来找你谈?
2.自己的经历
独特的人生经历,特别的人和事情
3.自己正在使用的技巧和方法
演说的第十条规则:说你最擅长和正在使用的东西。
![]() |
规则11:证据
![]() |
规则12:简明
1.用口头语而不是专业术语
2.用例子而不是理论
3.发生在身边地事情
4.一次传递一个信息,说太多听众会反应不过来。
规则13:情感
![]() |
演说者可以利用人脸来影响听众得情绪,方法有两种:用自己的表情和在幻灯片中插入大幅的人脸表情。
规则14:真诚
规则16:语言
1.让对方说“是”,过得支持的方法——在一开始让观众说“是、好的、同意”,刚开始问一些简单、不用思考,并且能正面回答的问题,就容易让听众放下戒备,进而认同我们。
2.暗示。
跟随与引导
![]() |
![]() |
5.给人们一个理由:在听众不愿意配合的时候,给他们一个参与的理由。例如“为了……我们要做一个游戏……”
6.不要说“但是”
人们喜欢说“但是”,尤其是用来反对自己、说服对方或强调自己。这只会招致反感和抗拒。我们可以使用另外两个词“同时”或者“所以”
7.打预防针
对于听众不愿意接受的事实,演说者要提前告知。永远不要等顾客自己发现问题。
规则17:非语言
演说看似是语言表达的工作,非语言信息却暗中对听众的感受产生巨大的影响。非语言信息对演说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目光;表情;声音;肢体语言;外貌与服侍等。
规则19:时间
演说中的时间分配也符合28法则,即80%的时间用于主题内容,20%的时间用于开场白和尾声。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