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的借条
3月23日凌晨3时,临街的午夜大排档都收起了桌椅,这个南方边陲小县城早已经进入沉沉的睡眠之中。静谧里,低沉的警笛声变得格外尖锐,车顶旋转着红蓝警灯的蓝白警车呜呜地从县第一人民医院的路口开出,压在李民宪心中石头总算放下了,四天来的烦闷渐渐被初春夜晚里的凉风吹散。连环偷盗案的嫌疑犯落网了。但是,他仍旧眉头紧蹙,似乎多了点心思。
四天前,李民宪满面春风的来到警局,他今年四十出头,两鬓微白,常年奔波让他的脸色看上去有着健康的黝黑,粗壮的脖子也是被太阳晒出的黑红。
局里的同志看到他,总会先打招呼,“李局长好”。其实,李民宪不过是个刑警大队长,但是大家都相信马上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一周后,他就会被调到市公安局去了。
然而,下午临下班时,有人报案了。朝晖小区的居民报案,小区多名住户家里失窃。李民宪以为这不过是个小案件。按照惯例,李民宪要带着下属去住户家里调查、搜集资料。
20号上午,李民宪就行动了。
朝晖小区是县城最南边的一个老式小区,防盗窗、门等安全设施建设较差,楼层较低的住户的确容易失窃。李民宪进了失窃的住宅,发现的确有被翻动的迹象,在书房的窗沿上有十分明显的脚印。随行警员收集了指纹信息,拍摄了现场的照片。由于小区建设较早,并没有安装监控,也没有任何图像资料。李民宪有点纳闷,翻找痕迹明显,但是失窃财物并不贵重。“奇了怪了,妻子放在桌子上的首饰一点没少,只拿了点零钱,反而是昨晚刚刚超市采购回来的猪肉、鱼肉全被拿走了。”失窃住户吴先生对李警官说。
作案手法很凌乱,显然,是个新手所为。但似乎又不全是为财而来。调查结束,李民宪心中暗暗地想。
李民宪安抚了居民,答应会尽快破案,但显然这类入室盗窃案件的破获可能性不大。一群人开着警车,又从小区回到了局里,准备把案件资料都整理一下,大家都想在李队长调走之前把这个案件了结了。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连续三天相继有不同的居民来报案。而且这些案件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失窃居民都是住在老式小区,安保措施不完善,二是失窃金额都不大,最多的用户也只丢了120多元,甚至有些住户感觉钱财并未减少只是丢了些食品。至今盗窃总额为480元(不包括丢失物品)。如果只是个案,失窃金额没有达到500元以上,只是按治安处罚,罚款或者拘留,并不需要刑事立案。然而,这已经是多次犯案,而且很明显是犯罪手法相似,但根据收集回来的证据,却非一人所为。
外面的天很沉,灰蒙蒙的,李民宪坐在办公室里,没有开灯,一片漆黑,只有案桌左手边的手机呼吸灯,一闪一闪的。如果此时有人胆敢伸手摸一摸他的眉头,一定会碰上深深浅浅的’“沟壑”,吓得缩回手。
“要升迁了,还碰上这么琐碎但棘手的问题。”“让他丢下事,直接走,他干不出。”两位同事,走过办公室前,心照不宣地往里瞅了瞅,压低了声音交谈,仿佛不是说给对方听,只是和自己说。正要擦肩过,门突然开了。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黑暗里踏出来。
“李队!”一直跟着李民宪办案的小张刚刚从外面查证回来,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喘着粗气,冲到李民宪面前,“别急,你慢点说”李民宪一只大手拍在小张的肩膀上。
“看!”小张拿起一只透明白色自封袋,一下举到李民宪面前,吓得他往后退了退,脸却凑上去,里面有一张小字条。
“在昨晚失窃的住户的茶几上找到的,”小张顿了下接着说,“前几天失窃的用户陆续打来电话说,在家门口都收到借条了,已经派人过去取了。现在,偷东西还写借条了?”
听完李民宪脸更黑了,“把最近这几起失窃案的调查资料都拿到我办公室里。”说完,又转进办公室,伸手按下开光,办公室灯又要亮一夜了。
除了李民宪没有睡,还有两个人也没有睡。
他们一大一小在一排排的民居里绕来绕去,都佝偻着背,只着一条长袖T恤,领口松松地垮着,他们本来就很瘦显得更单薄了。
他们停在了一幢民居前,坐到了门口,大一点抽出了一根烟,这还是中午在小区捡到的剩一半的烟头。他最近实在是太紧张了,烟快燃完了,他还是被呛了一口,学着别人按在地上掐灭了,用力向旁边丢出去。他们已经在这边呆了一下午了,发现在三楼有一户一直没有人回来的迹象。
高个的男子严肃地说到“你在这里呆着等我,别乱跑”个子较小,明显是孩子模样的男孩点点头。高个男子小心翼翼地攀着下水管道,用脚时不时探一探能够落脚的地方,慢慢向三楼阳台靠近。3年前他就已经辍学,在工地上做了3年的工人,爬了太多的楼,虽然以前的每一次都有保护措施,而这次却没有,但他很矫健。借空调的外挂机,他向旁边翻了一下,一下跳落到阳台上。阳台上的落地窗居然没有关上,因为如此顺利地行动,他感觉到了一丝窃喜。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他默默地想。脱下鞋子,轻轻地拉开门,探身进入,有一张床,但是这个房间并没有人,但是仍旧不敢掉以轻心,他蹑手蹑脚地垫着脚尖。借着从窗帘缝里漏出的微光,他向着柜子走去。“呜呜”他吓了一跳,翻身躲进了被窝里。是谁在家吗?他不敢动,屏住呼吸。
这个夜更安静了,他听见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声,还有隔壁不断传来的呜呜的声音。是个女孩子,他确定。因为她的妹妹难受时也这样。抽得那根烟,显然很有用,他壮着胆子,走到了隔壁。
推开了房门。“爸爸,你回来了?”他一下子停住脚步,“爸爸,今天放学后我没听你的话。吃了冰淇淋,我现在肚子难受。”小姑娘的声音软软的带着怯意,听得出来很不舒服。他不说话,小女孩也不说话了,翻了翻身,蜷缩成一团,呜咽呜咽地。月光倾泻而下,正好照在小女孩的脸上,他看见她的小脸一片惨白,紧紧闭着双眼,旁边的小鬓发湿成了一绺一绺的,抿着嘴。
李民宪的电话响了,在这寂静的夜里,一直天不怕地不怕的李民宪,忍不住一阵心悸。“喂,你好,这里是县第一医院,您的孩子阑尾炎住院了……麻烦您过来一趟。”
县第一医院,恐怕是此时这个小县城,唯一灯火通明的地方。李民宪赶到了急诊室,两个衣着单薄的男孩,一大一小坐在门外的长椅上,他们也看见了他。大一点的男生站起来说,“你是警察吧?”李民宪不明所以地点点头,“是您带我的孩子来医院吗?”
他没回答反而说,“我妹妹也生病了。”
“带孩子看病了吗?”李民宪感觉到对方的疲惫,“我没有钱,一直只有我们三个人。”他一下子坐回长椅上,又不说话了。
出差在外的妻子赶来了,被叫醒的小张开着警车也来了,不过,十多分钟后又走了,这两个在夜晚中突然出现的一大一小的男孩也被一起被带走了。大的19岁,跟在他身后的孩子只有14岁,和他们口中的“妹妹”三个人相依为命。平时靠着捡垃圾和大孩子工地打工的微薄收入在小镇里艰难地活着。
那个19岁的男孩给了李民宪一本半个手掌大的笔记本,里面写着,一窜一窜的地址,后面则备注了猪肉一斤、大米一袋等以及零零碎碎的若干数字。那些地址正是最近失窃的住户的地址。
在本子的最后一页,独立写有一行地址,不是任何失窃住户的地址,而是他们心心牵挂的地方。
哈哈哈,居然编过这么“故事会”的故事……
四天前,李民宪满面春风的来到警局,他今年四十出头,两鬓微白,常年奔波让他的脸色看上去有着健康的黝黑,粗壮的脖子也是被太阳晒出的黑红。
局里的同志看到他,总会先打招呼,“李局长好”。其实,李民宪不过是个刑警大队长,但是大家都相信马上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一周后,他就会被调到市公安局去了。
然而,下午临下班时,有人报案了。朝晖小区的居民报案,小区多名住户家里失窃。李民宪以为这不过是个小案件。按照惯例,李民宪要带着下属去住户家里调查、搜集资料。
20号上午,李民宪就行动了。
朝晖小区是县城最南边的一个老式小区,防盗窗、门等安全设施建设较差,楼层较低的住户的确容易失窃。李民宪进了失窃的住宅,发现的确有被翻动的迹象,在书房的窗沿上有十分明显的脚印。随行警员收集了指纹信息,拍摄了现场的照片。由于小区建设较早,并没有安装监控,也没有任何图像资料。李民宪有点纳闷,翻找痕迹明显,但是失窃财物并不贵重。“奇了怪了,妻子放在桌子上的首饰一点没少,只拿了点零钱,反而是昨晚刚刚超市采购回来的猪肉、鱼肉全被拿走了。”失窃住户吴先生对李警官说。
作案手法很凌乱,显然,是个新手所为。但似乎又不全是为财而来。调查结束,李民宪心中暗暗地想。
李民宪安抚了居民,答应会尽快破案,但显然这类入室盗窃案件的破获可能性不大。一群人开着警车,又从小区回到了局里,准备把案件资料都整理一下,大家都想在李队长调走之前把这个案件了结了。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连续三天相继有不同的居民来报案。而且这些案件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失窃居民都是住在老式小区,安保措施不完善,二是失窃金额都不大,最多的用户也只丢了120多元,甚至有些住户感觉钱财并未减少只是丢了些食品。至今盗窃总额为480元(不包括丢失物品)。如果只是个案,失窃金额没有达到500元以上,只是按治安处罚,罚款或者拘留,并不需要刑事立案。然而,这已经是多次犯案,而且很明显是犯罪手法相似,但根据收集回来的证据,却非一人所为。
外面的天很沉,灰蒙蒙的,李民宪坐在办公室里,没有开灯,一片漆黑,只有案桌左手边的手机呼吸灯,一闪一闪的。如果此时有人胆敢伸手摸一摸他的眉头,一定会碰上深深浅浅的’“沟壑”,吓得缩回手。
“要升迁了,还碰上这么琐碎但棘手的问题。”“让他丢下事,直接走,他干不出。”两位同事,走过办公室前,心照不宣地往里瞅了瞅,压低了声音交谈,仿佛不是说给对方听,只是和自己说。正要擦肩过,门突然开了。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黑暗里踏出来。
“李队!”一直跟着李民宪办案的小张刚刚从外面查证回来,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喘着粗气,冲到李民宪面前,“别急,你慢点说”李民宪一只大手拍在小张的肩膀上。
“看!”小张拿起一只透明白色自封袋,一下举到李民宪面前,吓得他往后退了退,脸却凑上去,里面有一张小字条。
“在昨晚失窃的住户的茶几上找到的,”小张顿了下接着说,“前几天失窃的用户陆续打来电话说,在家门口都收到借条了,已经派人过去取了。现在,偷东西还写借条了?”
听完李民宪脸更黑了,“把最近这几起失窃案的调查资料都拿到我办公室里。”说完,又转进办公室,伸手按下开光,办公室灯又要亮一夜了。
除了李民宪没有睡,还有两个人也没有睡。
他们一大一小在一排排的民居里绕来绕去,都佝偻着背,只着一条长袖T恤,领口松松地垮着,他们本来就很瘦显得更单薄了。
他们停在了一幢民居前,坐到了门口,大一点抽出了一根烟,这还是中午在小区捡到的剩一半的烟头。他最近实在是太紧张了,烟快燃完了,他还是被呛了一口,学着别人按在地上掐灭了,用力向旁边丢出去。他们已经在这边呆了一下午了,发现在三楼有一户一直没有人回来的迹象。
高个的男子严肃地说到“你在这里呆着等我,别乱跑”个子较小,明显是孩子模样的男孩点点头。高个男子小心翼翼地攀着下水管道,用脚时不时探一探能够落脚的地方,慢慢向三楼阳台靠近。3年前他就已经辍学,在工地上做了3年的工人,爬了太多的楼,虽然以前的每一次都有保护措施,而这次却没有,但他很矫健。借空调的外挂机,他向旁边翻了一下,一下跳落到阳台上。阳台上的落地窗居然没有关上,因为如此顺利地行动,他感觉到了一丝窃喜。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他默默地想。脱下鞋子,轻轻地拉开门,探身进入,有一张床,但是这个房间并没有人,但是仍旧不敢掉以轻心,他蹑手蹑脚地垫着脚尖。借着从窗帘缝里漏出的微光,他向着柜子走去。“呜呜”他吓了一跳,翻身躲进了被窝里。是谁在家吗?他不敢动,屏住呼吸。
这个夜更安静了,他听见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声,还有隔壁不断传来的呜呜的声音。是个女孩子,他确定。因为她的妹妹难受时也这样。抽得那根烟,显然很有用,他壮着胆子,走到了隔壁。
推开了房门。“爸爸,你回来了?”他一下子停住脚步,“爸爸,今天放学后我没听你的话。吃了冰淇淋,我现在肚子难受。”小姑娘的声音软软的带着怯意,听得出来很不舒服。他不说话,小女孩也不说话了,翻了翻身,蜷缩成一团,呜咽呜咽地。月光倾泻而下,正好照在小女孩的脸上,他看见她的小脸一片惨白,紧紧闭着双眼,旁边的小鬓发湿成了一绺一绺的,抿着嘴。
李民宪的电话响了,在这寂静的夜里,一直天不怕地不怕的李民宪,忍不住一阵心悸。“喂,你好,这里是县第一医院,您的孩子阑尾炎住院了……麻烦您过来一趟。”
县第一医院,恐怕是此时这个小县城,唯一灯火通明的地方。李民宪赶到了急诊室,两个衣着单薄的男孩,一大一小坐在门外的长椅上,他们也看见了他。大一点的男生站起来说,“你是警察吧?”李民宪不明所以地点点头,“是您带我的孩子来医院吗?”
他没回答反而说,“我妹妹也生病了。”
“带孩子看病了吗?”李民宪感觉到对方的疲惫,“我没有钱,一直只有我们三个人。”他一下子坐回长椅上,又不说话了。
出差在外的妻子赶来了,被叫醒的小张开着警车也来了,不过,十多分钟后又走了,这两个在夜晚中突然出现的一大一小的男孩也被一起被带走了。大的19岁,跟在他身后的孩子只有14岁,和他们口中的“妹妹”三个人相依为命。平时靠着捡垃圾和大孩子工地打工的微薄收入在小镇里艰难地活着。
那个19岁的男孩给了李民宪一本半个手掌大的笔记本,里面写着,一窜一窜的地址,后面则备注了猪肉一斤、大米一袋等以及零零碎碎的若干数字。那些地址正是最近失窃的住户的地址。
在本子的最后一页,独立写有一行地址,不是任何失窃住户的地址,而是他们心心牵挂的地方。
哈哈哈,居然编过这么“故事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