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者的悲剧宿命——观新编越剧《屈原》
由于个人学习和工作的缘故,印象中,已经好久没有进剧院,看一部完整的戏剧。昨晚恰值所谓520表白日,蓑翁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独自前往紫金大戏院,观看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上演的新编越剧《屈原》。所幸的是,这场戏非常之精彩,因此即使回家受到女友苛责,蓑翁也觉得物有所值了。下面,就简单分享一下我对这场戏的点评,欢迎跟各位戏迷朋友交流。
全剧可谓构思精妙。一开场,就通过隐性角色渔夫的所谓“水至清无鱼,水至浊鱼死,不清不浊鱼儿肥美”,来交代出追求至清至正、秉承理想主义的士人官僚屈原的悲剧性命运。这样一句话,也可谓是全剧的重要线索:靳尚、南后的浊,宋玉的追求理想、但也接受委曲求全,张仪诡计多端般的实用主义,都跟屈原的理想和正义至上、不屈不挠的高贵人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他在楚国众多官僚中脱颖而出,但同时也让他遭受众人怨恨和排挤,按照“性格决定命运”的老说法,正是这种孤芳自赏、特立独行的人格,造成了屈原的一系列坎坷和磨难,最终郁郁而终。这场戏对这一点的展现是非常到位的。
在全剧的前半段,每当靳尚、南后密谋诡计的时候,秦相张仪总是在舞台的另一侧,是隐性角色的形象出现;而到了后来,随着张仪走到台前,劝说楚怀王断齐联秦,观众就能清晰地明白:上述隐性角色的安排,正是为了告诉观众:楚国的种种纷争与动乱,背后都跟张仪的斡旋与密谋紧密相关。通过这种隐性角色的设置,观众得以看到阴谋背后的真正主使者,对剧情有更为清晰的理解。
在对南后这个人物的设置上,编创人员的改编也显得合情合理。在剧中一开始,南后还是站在维护国家大义、支持屈原改革举措的立场上,而促使她转而跟靳尚结盟的原因,则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公子子兰在秦国的安危,以及其日后能否顺利登上王位。这样的剧情设置完全符合母亲爱子的普遍人性,也没有把南后简单地妖魔化、脸谱化,这是非常难得的。
而在剧情的主要冲突层面,屈原的刚正不阿、直言不讳跟楚怀王的沽名钓誉、爱慕虚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冲突,正是两人这种性格上的巨大冲突,使得屈原的被贬成为一种必然。到了全剧结尾处时,编创人员将这两位同样被囚(楚怀王被囚于秦国,屈原被南后所囚)的君与臣安排在同一个舞台上,隔空展开对话,这种设置可谓是神来之笔。楚怀王的懊悔与抗争,与屈原的黍离之悲交相呼应,让全剧高歌爱国主义的情怀与思想主题达到高潮,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部现代越剧,编创人员也考虑到当下观众的观看习惯和审美情趣,对这部戏的唱词做了很多白话化的处理。尽管如此,全剧的唱词整体上来看可谓平白而不粗俗,清晰而不简陋,而且有机地做到了“文白结合”。对于屈原的经典诗作《橘颂》和《国殇》,编创人员则采取了原文展现的方式,一来这两篇诗作文字比较易懂,二来两篇诗作是屈原的经典作品,极具表现力。事实上,这种没有一味将唱词白话化,而是保留经典诗作的文言的处理方式,是非常有助于提升这场戏的艺术水准的。而在展现《国殇》这首诗作的时候,编创人员也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舞台设置手段,声光电效果伴着群体兵士、民众的悲怆场景,让人感同身受,催人泪下。早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曾经读过屈原的这首《国殇》,昨晚能看到这首诗以如此壮烈、慷慨的形象展现在大舞台上,实在是让人铭刻于心。
当然,没有哪一部戏能够是完美无瑕的,比如我个人就觉得,屈原投江之前的那段独白有些太过直白和做作,而且因为独白内容较多,多少影响了全剧的节奏感和戏剧张力。当然整体而言,这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现代越剧作品。向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全体编创和参演人员致敬!
2016.5.21上午作于竹林斋
全剧可谓构思精妙。一开场,就通过隐性角色渔夫的所谓“水至清无鱼,水至浊鱼死,不清不浊鱼儿肥美”,来交代出追求至清至正、秉承理想主义的士人官僚屈原的悲剧性命运。这样一句话,也可谓是全剧的重要线索:靳尚、南后的浊,宋玉的追求理想、但也接受委曲求全,张仪诡计多端般的实用主义,都跟屈原的理想和正义至上、不屈不挠的高贵人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他在楚国众多官僚中脱颖而出,但同时也让他遭受众人怨恨和排挤,按照“性格决定命运”的老说法,正是这种孤芳自赏、特立独行的人格,造成了屈原的一系列坎坷和磨难,最终郁郁而终。这场戏对这一点的展现是非常到位的。
在全剧的前半段,每当靳尚、南后密谋诡计的时候,秦相张仪总是在舞台的另一侧,是隐性角色的形象出现;而到了后来,随着张仪走到台前,劝说楚怀王断齐联秦,观众就能清晰地明白:上述隐性角色的安排,正是为了告诉观众:楚国的种种纷争与动乱,背后都跟张仪的斡旋与密谋紧密相关。通过这种隐性角色的设置,观众得以看到阴谋背后的真正主使者,对剧情有更为清晰的理解。
在对南后这个人物的设置上,编创人员的改编也显得合情合理。在剧中一开始,南后还是站在维护国家大义、支持屈原改革举措的立场上,而促使她转而跟靳尚结盟的原因,则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公子子兰在秦国的安危,以及其日后能否顺利登上王位。这样的剧情设置完全符合母亲爱子的普遍人性,也没有把南后简单地妖魔化、脸谱化,这是非常难得的。
而在剧情的主要冲突层面,屈原的刚正不阿、直言不讳跟楚怀王的沽名钓誉、爱慕虚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冲突,正是两人这种性格上的巨大冲突,使得屈原的被贬成为一种必然。到了全剧结尾处时,编创人员将这两位同样被囚(楚怀王被囚于秦国,屈原被南后所囚)的君与臣安排在同一个舞台上,隔空展开对话,这种设置可谓是神来之笔。楚怀王的懊悔与抗争,与屈原的黍离之悲交相呼应,让全剧高歌爱国主义的情怀与思想主题达到高潮,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部现代越剧,编创人员也考虑到当下观众的观看习惯和审美情趣,对这部戏的唱词做了很多白话化的处理。尽管如此,全剧的唱词整体上来看可谓平白而不粗俗,清晰而不简陋,而且有机地做到了“文白结合”。对于屈原的经典诗作《橘颂》和《国殇》,编创人员则采取了原文展现的方式,一来这两篇诗作文字比较易懂,二来两篇诗作是屈原的经典作品,极具表现力。事实上,这种没有一味将唱词白话化,而是保留经典诗作的文言的处理方式,是非常有助于提升这场戏的艺术水准的。而在展现《国殇》这首诗作的时候,编创人员也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舞台设置手段,声光电效果伴着群体兵士、民众的悲怆场景,让人感同身受,催人泪下。早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曾经读过屈原的这首《国殇》,昨晚能看到这首诗以如此壮烈、慷慨的形象展现在大舞台上,实在是让人铭刻于心。
当然,没有哪一部戏能够是完美无瑕的,比如我个人就觉得,屈原投江之前的那段独白有些太过直白和做作,而且因为独白内容较多,多少影响了全剧的节奏感和戏剧张力。当然整体而言,这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现代越剧作品。向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全体编创和参演人员致敬!
2016.5.21上午作于竹林斋
江海一蓑翁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年3月音乐分享 (1人喜欢)
- 2025年3月电影分享 (1人喜欢)
- 2025年3月推荐非新书书单 (1人喜欢)
- 2025年3月推荐新书书单(社科类) (2人喜欢)
- 2025年3月推荐新书书单(人文类)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