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学生会竞选
今天回新校区,看到了学生会竞选主席的海报,五个候选人,三个女生,这一点让我想到了很多事情,觉得很有趣。
先概括介绍下背景,毕竟可能每个学校每个学院都不同。我们学校的校研究生,包括我所在的院研究生,针对主席团竞选采取的模式似乎都是,学生会内部选举,得到五个候选人,往往是三男两女(我在学校五六年都是如此),而主席团有三人,往往是两男一女。而从候选人到主席团的竞选过程,是开学生代表大会,由全场学生投票选举产生,一般是最高票为正主席,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所谓的书记or辅导员or其他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是目前来说,我所观察到的院会和校会即使是调整,最后的结果都是两男一女,且正主席为男生的结果。
如果我据此就说,正主席都是男生,性别歧视!基于没有女性就说歧视是很没有逻辑的,因为确实存在每年最优秀的候选人都是男性这种可能,即使低,依旧存在。因此我从数学概率上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就我参加过一次院学生代表大会,针对院会主席竞选召开的经历来说,参与人数约300人,每个人在五个候选人中选择三名填在纸上,最终票数较高的三位当选。
有趣的是,由于我们默认的传统中主席团由两男一女构成,而候选人三男两女,大多数人在填表的时候,默认的选择也是填的两男一女。不能排除有少数人填了两女一男,或者三个男生的情况,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似乎都更期望自己选中的三个人就是最终的主席团,或者也基于其他的判断,总之选择了填写两男一女的结果。
在此仅针对填写两男一女的绝大多数进行先进行概率计算,假使所有人都如此填写。那么三个男生中有两名被选择,如果三个人水平完全一致且不考虑亲友团的存在,那么每个人的得票数非常接近,都为最大期望,即300*2/3=200票。同时两个女生用类似的方法可得出为,300/2=150票。但是实际中三个男生水平是有差距的,此处的差距指的是综合水平,包括能力、谈吐、台风、长相、气质以及朋友多寡等,有以下两种情况,1)一个人优秀于两人,另两人差不多,保守预测另两人中至少有20人会转而支持优秀的这个,将会出现票数240,180,180的情况。2)一个人较明显若于另两人,另两人差不多,那么保守预测较差的人中会有40人转而支持优秀的两位,票数变为220,220,160的情况。两个女生之间只会有一种情况,一个人较优,那么保守预测她将会争取到另一方20张票,则出现170,130的票数情况。针对情况2很容易发现,此时的前三名为两个较为优秀的男生和较为优秀的女生成为正主席。你是不是要说,如果是情况1,就还是三个男主席了呀?可是这可能是最为保守的估计,在情况1中,如果另两人稍微有些差距,其中一人多争取10票,另一人就只能170票了,就非常可能被一位女生超过。
而且事实上,就我观察到的选举来说,我所做的估计非常的保守,男生中最为优秀的那位很可能拿到将近300票,他的能力被全场人认可,只有一些另外两位的铁杆粉丝团为了自己的支持方而故意忽视他的优秀不选他,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位男生落后于相对优秀的那个女生的票数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我已经论述了这种设置是如何保障主席团的结果往往选择出两男一女的局面,下面来讨论下为什么正主席会是男生。
很简单,即使在上面两种情况中, 男生中优秀的一个也可能很轻松的获得220票,而如果女生想要拿到220票,就意味着另一位女生只能拿到80票,220:80,将近三倍的差距,这是非常难以实现的。既然都能进主席团候选,那么我们不太有理由质疑其中两人差距会如此之大。更何况实际中男生中优秀的那个很可能拿到的是近300的票数,再次强调,因为投票者默认会选择两位男生的情况下,他只需要淘汰一位男生就可以了,他即使不认为最高票的男生是最好的,他只要不认为他最差,就会选上他,而女生如果想拿到将近300票,就意味着她的对手几乎拿不到票,而这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以上的几段,非常容易看出这种机制为何能得到我们之前所看到的结果。基于此,我想谈谈关于选举中的性别差异。
主席团中的女性的存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工科院系工科学校,男生偏多的情况下,似乎成为了某种“我们也有女生”的表现。通过竞选人中两位女性的设置,基本达到了保障主席团中有女性的一席之位,但是这真的意味着我们平等了吗?
没有,通过之前的论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一点问题来,我们是默认着性别去操控的选举。这就意味着,即使两个女生都非常的优秀,甚至超越了三个男生,她们中依然只有一个人能当选。非常简单,只要票数不等,较弱的那个女生无法得到150票。而男生中即使第一名拿了满票300票,第二名至少也能拿到151票。它非常强大的保障了有且仅有一位女性主席的结果。而这个女主席,她因为优秀成为了主席,但她真的得到了大家一视同仁的认可吗?大家真的觉得她在主席团中和另外两人一样优秀吗?很难。因为她的主席的位置是通过比另一个女生优秀而得来,这就意味着,即使我们的学生会男女生部分性别一起合作,在权力机构面前,依旧是按照性别进行权力划分的。甚至于说,我们很难说这两个女生能够进入竞选人团队,是因为她们比学生会之前选举中第四名的男生优秀,还是因为她们是学生会女生中的前两名。这样的女主席的地位,类似于某种馈赠,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和男性站在同样的位置去竞争的权利。
但我是在控诉这样的机制吗?不,恰恰相反。这样的机制在一开始是为了保障女性的地位而设置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校园中,特别是我们这种工科学校,工科院系,女生人数不断增加,女性活跃度不断增高,这样的机制本身很可能是从没有女主席甚至没有女性竞选人慢慢过渡过来的,它在一定的时期是一种进步的象征。按我前文所述,人们受周围默认的传统习惯的影响,三人主席团两男一女的设定似乎理所当然,因此人们投票也是如此进行。在更早之前,主席团很可能是全男生集体的。这种机制恰恰是对当时的传统的一种打破,它能保障女性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作为主席团中的一员被大家看到。虽然机制本身也有一定的弊端,看起来似乎这个女主席的位置是一种馈赠,但它本身恰恰是以前很多年那些优秀的女性想要成为竞选人想要成为主席所不断争取得到的。
而今天,我非常非常的欣慰,看到了这个机制到了它的默认思维失效的一天。主席团的竞选人中出现了三位女性,我很好奇大家如今会如何做选择。如果观众认为,主席团就应该是两男一女,那么竞选人中的两位都可以当选,不知道是否会让人觉得“你如今能当选只是因为你是个男生”,这样大约挺无聊的。如果观众认为应当像以前一样,女生选两个,男生选一个,那么我们的主席团将会出现两女一男的现象,它将打破我们所谓的传统思维——即主席团就应当两难一女的现象。
但我最希望看到的,事实上我并不关补注主席团中到底几位女性,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大家能够真正基于当时五个人的表现,选择出最优秀的三个人,而忽略他们的性别。如果最终的票数不能满足前面所分析的概率统计,误差都不能解释概率统计去分析这一次选举,那就意味着我们终于做到了在权力面前,忘掉那些人物的性别。这是我真正想看到的场景。
而即使没有,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从我大一到今天,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而无论结果如何,它一定程度上都已经在打破校园中大家针对学生主席这一件事上的刻板认知,而不断的打破将会带来真正的公平。
历史上曾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当男女本身被区别对待的时候,要求他们表现一致是非常难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忽略这群人的表现和这群人的性别之间的关系。而随着本身平等程度不断的提高,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我们慢慢的可以不根据一个人一群人的性别去做判断,我们终于可以平等的对待两个群体,也不用去偏袒照顾其中一个群体,女性可以坦然的拿到主席团的位置而不是馈赠,真的是非常棒的事情。
最后,还有一件让我觉得非常感慨的事情。我之前说过,即使两位女性竞选人都非常优秀,她们也几乎没有可能同时当选。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了三位女性竞选人,这就意味着这三位都非常优秀,至少应当比学生会之前内部残余竞选的男生中第三名要优秀,才能在最后的学代会竞选人中拿下三个席位。而只有当女性同时拿下三个席位的时候,我们才能走到真正认可女性,真正打破女性主席的位置是由于馈赠得来这一印象,才能真正打破大家默认的,我要在两个女生中选出一个的刻板印象。可见仅仅是一个校园中的刻板印象,都还是要被一群优秀的女性同时出现才可能打破,这真的是很难呢。而一旦打破,大家就会从就应当两男一女的传统习惯思维中进入对哦,还可以这样呀,我们应当选择真正优秀的三个人中来,从而促进了真正的平等。
绕了这么多,是想说,可能最开始,女性群体来说弱于男性,我们也被不公正对待。当被不公平对待,却要求同样的产出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有的人会说“不让女生学理科是因为学不好”,而我们说“女生学不好理科是因为你们都不让女生学”。争执不休的情况下,不如先给女生这个机会试试看吧。而事实证明我们也可以同样优秀,而一旦我们证明了,我们就在不断的改变社会的刻板印象。而一旦刻板印象逐渐的消弭,那么很多类似于女性是弱者所以应当得到更多的帮助的论调与行为也会相应减少,那些喊着说男权社会中男人也很辛苦的你们女人多轻松啊的人们也会慢慢停止哀嚎,因为最后我们真正要的是公平对待,而不是你们让渡过来的权力蛋糕。真正的公平是,社会不偏袒男性得到更多的权力,也不怜悯女性从而馈赠些许的权力却并不针对认可女性能力,而是我们就站在一起,性别完全不作为参考因素的,让我们在一起合作或竞争。
先概括介绍下背景,毕竟可能每个学校每个学院都不同。我们学校的校研究生,包括我所在的院研究生,针对主席团竞选采取的模式似乎都是,学生会内部选举,得到五个候选人,往往是三男两女(我在学校五六年都是如此),而主席团有三人,往往是两男一女。而从候选人到主席团的竞选过程,是开学生代表大会,由全场学生投票选举产生,一般是最高票为正主席,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所谓的书记or辅导员or其他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是目前来说,我所观察到的院会和校会即使是调整,最后的结果都是两男一女,且正主席为男生的结果。
如果我据此就说,正主席都是男生,性别歧视!基于没有女性就说歧视是很没有逻辑的,因为确实存在每年最优秀的候选人都是男性这种可能,即使低,依旧存在。因此我从数学概率上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就我参加过一次院学生代表大会,针对院会主席竞选召开的经历来说,参与人数约300人,每个人在五个候选人中选择三名填在纸上,最终票数较高的三位当选。
有趣的是,由于我们默认的传统中主席团由两男一女构成,而候选人三男两女,大多数人在填表的时候,默认的选择也是填的两男一女。不能排除有少数人填了两女一男,或者三个男生的情况,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似乎都更期望自己选中的三个人就是最终的主席团,或者也基于其他的判断,总之选择了填写两男一女的结果。
在此仅针对填写两男一女的绝大多数进行先进行概率计算,假使所有人都如此填写。那么三个男生中有两名被选择,如果三个人水平完全一致且不考虑亲友团的存在,那么每个人的得票数非常接近,都为最大期望,即300*2/3=200票。同时两个女生用类似的方法可得出为,300/2=150票。但是实际中三个男生水平是有差距的,此处的差距指的是综合水平,包括能力、谈吐、台风、长相、气质以及朋友多寡等,有以下两种情况,1)一个人优秀于两人,另两人差不多,保守预测另两人中至少有20人会转而支持优秀的这个,将会出现票数240,180,180的情况。2)一个人较明显若于另两人,另两人差不多,那么保守预测较差的人中会有40人转而支持优秀的两位,票数变为220,220,160的情况。两个女生之间只会有一种情况,一个人较优,那么保守预测她将会争取到另一方20张票,则出现170,130的票数情况。针对情况2很容易发现,此时的前三名为两个较为优秀的男生和较为优秀的女生成为正主席。你是不是要说,如果是情况1,就还是三个男主席了呀?可是这可能是最为保守的估计,在情况1中,如果另两人稍微有些差距,其中一人多争取10票,另一人就只能170票了,就非常可能被一位女生超过。
而且事实上,就我观察到的选举来说,我所做的估计非常的保守,男生中最为优秀的那位很可能拿到将近300票,他的能力被全场人认可,只有一些另外两位的铁杆粉丝团为了自己的支持方而故意忽视他的优秀不选他,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位男生落后于相对优秀的那个女生的票数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我已经论述了这种设置是如何保障主席团的结果往往选择出两男一女的局面,下面来讨论下为什么正主席会是男生。
很简单,即使在上面两种情况中, 男生中优秀的一个也可能很轻松的获得220票,而如果女生想要拿到220票,就意味着另一位女生只能拿到80票,220:80,将近三倍的差距,这是非常难以实现的。既然都能进主席团候选,那么我们不太有理由质疑其中两人差距会如此之大。更何况实际中男生中优秀的那个很可能拿到的是近300的票数,再次强调,因为投票者默认会选择两位男生的情况下,他只需要淘汰一位男生就可以了,他即使不认为最高票的男生是最好的,他只要不认为他最差,就会选上他,而女生如果想拿到将近300票,就意味着她的对手几乎拿不到票,而这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以上的几段,非常容易看出这种机制为何能得到我们之前所看到的结果。基于此,我想谈谈关于选举中的性别差异。
主席团中的女性的存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工科院系工科学校,男生偏多的情况下,似乎成为了某种“我们也有女生”的表现。通过竞选人中两位女性的设置,基本达到了保障主席团中有女性的一席之位,但是这真的意味着我们平等了吗?
没有,通过之前的论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一点问题来,我们是默认着性别去操控的选举。这就意味着,即使两个女生都非常的优秀,甚至超越了三个男生,她们中依然只有一个人能当选。非常简单,只要票数不等,较弱的那个女生无法得到150票。而男生中即使第一名拿了满票300票,第二名至少也能拿到151票。它非常强大的保障了有且仅有一位女性主席的结果。而这个女主席,她因为优秀成为了主席,但她真的得到了大家一视同仁的认可吗?大家真的觉得她在主席团中和另外两人一样优秀吗?很难。因为她的主席的位置是通过比另一个女生优秀而得来,这就意味着,即使我们的学生会男女生部分性别一起合作,在权力机构面前,依旧是按照性别进行权力划分的。甚至于说,我们很难说这两个女生能够进入竞选人团队,是因为她们比学生会之前选举中第四名的男生优秀,还是因为她们是学生会女生中的前两名。这样的女主席的地位,类似于某种馈赠,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和男性站在同样的位置去竞争的权利。
但我是在控诉这样的机制吗?不,恰恰相反。这样的机制在一开始是为了保障女性的地位而设置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校园中,特别是我们这种工科学校,工科院系,女生人数不断增加,女性活跃度不断增高,这样的机制本身很可能是从没有女主席甚至没有女性竞选人慢慢过渡过来的,它在一定的时期是一种进步的象征。按我前文所述,人们受周围默认的传统习惯的影响,三人主席团两男一女的设定似乎理所当然,因此人们投票也是如此进行。在更早之前,主席团很可能是全男生集体的。这种机制恰恰是对当时的传统的一种打破,它能保障女性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作为主席团中的一员被大家看到。虽然机制本身也有一定的弊端,看起来似乎这个女主席的位置是一种馈赠,但它本身恰恰是以前很多年那些优秀的女性想要成为竞选人想要成为主席所不断争取得到的。
而今天,我非常非常的欣慰,看到了这个机制到了它的默认思维失效的一天。主席团的竞选人中出现了三位女性,我很好奇大家如今会如何做选择。如果观众认为,主席团就应该是两男一女,那么竞选人中的两位都可以当选,不知道是否会让人觉得“你如今能当选只是因为你是个男生”,这样大约挺无聊的。如果观众认为应当像以前一样,女生选两个,男生选一个,那么我们的主席团将会出现两女一男的现象,它将打破我们所谓的传统思维——即主席团就应当两难一女的现象。
但我最希望看到的,事实上我并不关补注主席团中到底几位女性,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大家能够真正基于当时五个人的表现,选择出最优秀的三个人,而忽略他们的性别。如果最终的票数不能满足前面所分析的概率统计,误差都不能解释概率统计去分析这一次选举,那就意味着我们终于做到了在权力面前,忘掉那些人物的性别。这是我真正想看到的场景。
而即使没有,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从我大一到今天,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而无论结果如何,它一定程度上都已经在打破校园中大家针对学生主席这一件事上的刻板认知,而不断的打破将会带来真正的公平。
历史上曾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当男女本身被区别对待的时候,要求他们表现一致是非常难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忽略这群人的表现和这群人的性别之间的关系。而随着本身平等程度不断的提高,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我们慢慢的可以不根据一个人一群人的性别去做判断,我们终于可以平等的对待两个群体,也不用去偏袒照顾其中一个群体,女性可以坦然的拿到主席团的位置而不是馈赠,真的是非常棒的事情。
最后,还有一件让我觉得非常感慨的事情。我之前说过,即使两位女性竞选人都非常优秀,她们也几乎没有可能同时当选。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了三位女性竞选人,这就意味着这三位都非常优秀,至少应当比学生会之前内部残余竞选的男生中第三名要优秀,才能在最后的学代会竞选人中拿下三个席位。而只有当女性同时拿下三个席位的时候,我们才能走到真正认可女性,真正打破女性主席的位置是由于馈赠得来这一印象,才能真正打破大家默认的,我要在两个女生中选出一个的刻板印象。可见仅仅是一个校园中的刻板印象,都还是要被一群优秀的女性同时出现才可能打破,这真的是很难呢。而一旦打破,大家就会从就应当两男一女的传统习惯思维中进入对哦,还可以这样呀,我们应当选择真正优秀的三个人中来,从而促进了真正的平等。
绕了这么多,是想说,可能最开始,女性群体来说弱于男性,我们也被不公正对待。当被不公平对待,却要求同样的产出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有的人会说“不让女生学理科是因为学不好”,而我们说“女生学不好理科是因为你们都不让女生学”。争执不休的情况下,不如先给女生这个机会试试看吧。而事实证明我们也可以同样优秀,而一旦我们证明了,我们就在不断的改变社会的刻板印象。而一旦刻板印象逐渐的消弭,那么很多类似于女性是弱者所以应当得到更多的帮助的论调与行为也会相应减少,那些喊着说男权社会中男人也很辛苦的你们女人多轻松啊的人们也会慢慢停止哀嚎,因为最后我们真正要的是公平对待,而不是你们让渡过来的权力蛋糕。真正的公平是,社会不偏袒男性得到更多的权力,也不怜悯女性从而馈赠些许的权力却并不针对认可女性能力,而是我们就站在一起,性别完全不作为参考因素的,让我们在一起合作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