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举子上京路
清代科举制度分为几个层次,最开始是在县城里举行的童试,中试者称为才;然后在省城里举行的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最后是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中试者称为贡士(会试之后还有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但属于等额复试,只是把会试中试者分为三个档次,称为进士)。
所以在会试的时候,不论你在天南地北,都得为了功名前往北京城考试,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住的地方离北京越远,路上的旅程就越艰辛,特别是像广东广西这样我国最南端的省份,就更是如此。
林伯桐是乾隆嘉庆时期的广东番禺人,曾多次前往北京参加会试,虽然始终没有考上,但是留下了去应考的丰富经验,在他的著述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少举子上京路上的细节。
广东举子上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约帮”,也就是并不是一个人去参加考试,而是几个人组成一个像现在这样的旅行团,雇一条船去北京,但是结伴的人也不用太多,据林伯桐所写,四人同舟最为合适。
下面是关于“就道”,也就是挑选从哪条路去北京。当时的人从广东到北京,最快也要七十天左右,慢的路可能要三个月左右。在当时,会试是三月九日一定要报到,这样广东的考生一定要在春节前后就出发。
接下来的“行舟”是讲雇船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没有提前说好船价,到某一个地方,这个船户就提高船价。
还有如果把船钱提前全部支付的话,大概他们的服务态度就不一定那么好,或者后来又另外要加钱之类的,所以林伯桐在书中提醒说要先交一部分,然后每过一段路程再相应地付一部分钱,最后到了目的地才付完船钱,这是他很谨慎的地方。
那时候的船票是一种类似合同的东西,就是双方已经谈好的怎么交钱等等的书面证明。
下面是“度山”。有时候船也不能过,车也不能过,一定要雇人走路带行李,就是用人力爬山、过山的情况,这就是“度山”。和现在的旅游业一样,在船只靠岸的地方,有一种运输公司的人会提前派人来揽客,那个时候婉言辞掉比较好,因为他们的服务质量不一定那么好,还是要自己找。
林伯桐是不轻信别人的人,运输公司说现在行李都齐了,他还是要一一清点才放心。如果在箱子里面放了钱,还要打开确认等等。
最后还有“至都”,就是到北京后应该注意什么。到北京后,有些人住在广州会馆,当时还有一种类似旅游手册的小册子,记载了北京的方方面面,都是外地人来北京很想了解的生活信息,这种书销量很好。
总的来说,举子们的上京路是非常艰辛的,很多家境一般的人都因此家道中落,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也是不得不做。
欢迎交流探讨~
所以在会试的时候,不论你在天南地北,都得为了功名前往北京城考试,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住的地方离北京越远,路上的旅程就越艰辛,特别是像广东广西这样我国最南端的省份,就更是如此。
林伯桐是乾隆嘉庆时期的广东番禺人,曾多次前往北京参加会试,虽然始终没有考上,但是留下了去应考的丰富经验,在他的著述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少举子上京路上的细节。
广东举子上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约帮”,也就是并不是一个人去参加考试,而是几个人组成一个像现在这样的旅行团,雇一条船去北京,但是结伴的人也不用太多,据林伯桐所写,四人同舟最为合适。
下面是关于“就道”,也就是挑选从哪条路去北京。当时的人从广东到北京,最快也要七十天左右,慢的路可能要三个月左右。在当时,会试是三月九日一定要报到,这样广东的考生一定要在春节前后就出发。
接下来的“行舟”是讲雇船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没有提前说好船价,到某一个地方,这个船户就提高船价。
还有如果把船钱提前全部支付的话,大概他们的服务态度就不一定那么好,或者后来又另外要加钱之类的,所以林伯桐在书中提醒说要先交一部分,然后每过一段路程再相应地付一部分钱,最后到了目的地才付完船钱,这是他很谨慎的地方。
那时候的船票是一种类似合同的东西,就是双方已经谈好的怎么交钱等等的书面证明。
下面是“度山”。有时候船也不能过,车也不能过,一定要雇人走路带行李,就是用人力爬山、过山的情况,这就是“度山”。和现在的旅游业一样,在船只靠岸的地方,有一种运输公司的人会提前派人来揽客,那个时候婉言辞掉比较好,因为他们的服务质量不一定那么好,还是要自己找。
林伯桐是不轻信别人的人,运输公司说现在行李都齐了,他还是要一一清点才放心。如果在箱子里面放了钱,还要打开确认等等。
最后还有“至都”,就是到北京后应该注意什么。到北京后,有些人住在广州会馆,当时还有一种类似旅游手册的小册子,记载了北京的方方面面,都是外地人来北京很想了解的生活信息,这种书销量很好。
总的来说,举子们的上京路是非常艰辛的,很多家境一般的人都因此家道中落,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也是不得不做。
欢迎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