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觉的絮语
我是一个很爱睡觉的人,为什么不呢,在我看来美食和安眠就是岁月静好呀。
小时候不爱睡觉,特别不爱午睡。午饭后大人常常“逼”小孩子午睡,我却怎么也睡不着,即使勉强睡着,醒来也混混沌沌,头痛欲裂,不明白为什么人要午睡。上幼儿园时,午睡是午饭后的必修课,老师为了解决我的午睡问题,为了不午睡的我不打扰其他同学,只好派我去当“小老师”监督同学们午睡...幼儿园老师的聪明才智实在值得膜拜。至于晚上睡觉,没有特别的喜欢或厌恶,就是一件到点儿就该做的事情,小时候睡得特别早,基本上晚上9点就睡觉了,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也觉得精神倍爽,无需午睡也可轻松支撑一整天的活动量,甚少感到疲倦。大人们都说早睡早起身体好,早睡的孩子长得高,然而在我却不见得,身体倒是不错,身高嘛,就算了。
长大后学业日渐繁重,特别是选择了一份特别消耗脑力和体力的工作,使我渐渐地爱上了睡觉。工作时脑袋总是不停地在转动,思绪在各种各样的项目之间穿梭和切换,一刻都停不下来,仿佛只有疲惫的身躯爬上床,严严实实地被被子包裹着,重重的眼皮垂下之时,才能真正得到片刻的安息与宁静。梦乡,自然成了每天脱下战衣时迫切想奔往之所。睡觉就是一种充电模式,太阳升起,充电完成,又再满血复活地迎战新的一天。
现在不工作了,喜欢睡觉的习惯还在。
男友也很喜欢睡觉,虽然他经常用嘲笑的语气抱怨我爱睡觉。特别地,他还爱赖床。
我是不赖床的,从小就不,因为妈妈在这点上对我很严格,她说赖床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而且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从小妈妈就要求我一听到闹钟就要弹起来,把闹钟关掉,不能再睡,因为赖床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恨错难返。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我认同妈妈的观点,内心非常赞同赖床是个人意志力的折射。
后来我看了一篇帖子,说赖床也许与意志力无关,当然是一个赖床病患者写的,但字里行间似乎也有些道理,说起床这件事对每个人的难度或许本来就不一样,如何能用一把天枰去称每个人的意志力如何呢?就如另一篇关于敏感者的帖子说到的,会不会同一个行为,每个人感受到的痛楚程度不一样呢?就像打针,我最怕打针了,那种被细细的针头钻进皮肤的那种痛,假设对于别人来说痛楚是1个单位,但对于我而言是会不会是10个单位呢?那凭什么说我怕打针就是意志力薄弱呢?或许赖床之于其他人也是一样?
我问男友,你觉得赖床是不是意志力问题,他说是的,即便我陈述了上述观点。他说他也曾经不赖床,后来变成赖床,在他看来赖床就是意志力问题。
这些课题显然是难以有定论的,毕竟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不像身高、体重一样可以用统一的度量衡测量界定。
我不习惯熬夜,晚上12点我的脑袋就彻底转不动了,身体催促着我去找周公。男友是个夜猫子,夜深了思维比白天还活跃,总喜欢到凌晨两三点才睡,神奇的是第二天他还可以七八点就起床把玩手机。
我说你们水瓶座的人真是天生就比较精力旺盛的吗?(以前有位水瓶座的上司也是一样,思维活跃得很,也跳跃得很,往往我根据和她谈好的思路做出一个Deliverable来然后她告诉我她有新的想法了,要改一改;和她去出差才噩梦,我一般在交通工具上会睡觉,她竟然说“我们来改一下XXX”; 一天繁重的interview、工作过后,好不容易回到酒店爬上床关上灯,她说“我们来聊聊天吧”,然后就没完没了了,甚至我也不知道最后是怎么睡着的,估计是她跟我说话我没再搭话了吧。) 然后男友轻蔑中带点俏皮,说:“错了,精力旺盛是成功人士的品质和必备条件”。想想也是,我们公司的老板们,无一不是精力旺盛的,好像永远不用吃饭——只在穿梭于不同场地的路上吃个面包; 好像永远不用睡觉——你无论凌晨几点都能收到来自不同老板的邮件。 想想这些,我还是不具备也永远不能具备成为成功人士的品质,不如及早离开江湖,毕竟美食和安眠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之前看到的那篇关于赖床的帖子的作者说她哪天睡不够或者睡不好,就会把整天都搞砸,脑袋一团浆糊什么都做不好,为此多年来她一直很苦恼;直到后来遇到一个有床气的人,才稍感安慰,床气就是睡不好会发脾气。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记得儿时看《男儿当入樽》,觉得流川枫睡觉时被嘈醒会打人是很夸张的剧情,如果“床气”现象真的存在的话,流川枫应该是个有床气的人。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我真为起床对自己来说不是难事以及没有床气感到幸运,毕竟这样的人生比很多人容易多了。
男友还有一个绝活儿,是我叹为观止的,他很爱睡,但如果工作需要他可以不怎么睡也能保持一天精神奕奕,高负荷工作;特别厉害之处在于他明明在熟睡中,只要一有电话来,他马上就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接电话,并且电话那头根本听不出来,就像他醒着时接电话一样。看来成功人士是天生就有些咱们凡人想也想不到的特质,更别说企及了。
小时候不爱睡觉,特别不爱午睡。午饭后大人常常“逼”小孩子午睡,我却怎么也睡不着,即使勉强睡着,醒来也混混沌沌,头痛欲裂,不明白为什么人要午睡。上幼儿园时,午睡是午饭后的必修课,老师为了解决我的午睡问题,为了不午睡的我不打扰其他同学,只好派我去当“小老师”监督同学们午睡...幼儿园老师的聪明才智实在值得膜拜。至于晚上睡觉,没有特别的喜欢或厌恶,就是一件到点儿就该做的事情,小时候睡得特别早,基本上晚上9点就睡觉了,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也觉得精神倍爽,无需午睡也可轻松支撑一整天的活动量,甚少感到疲倦。大人们都说早睡早起身体好,早睡的孩子长得高,然而在我却不见得,身体倒是不错,身高嘛,就算了。
长大后学业日渐繁重,特别是选择了一份特别消耗脑力和体力的工作,使我渐渐地爱上了睡觉。工作时脑袋总是不停地在转动,思绪在各种各样的项目之间穿梭和切换,一刻都停不下来,仿佛只有疲惫的身躯爬上床,严严实实地被被子包裹着,重重的眼皮垂下之时,才能真正得到片刻的安息与宁静。梦乡,自然成了每天脱下战衣时迫切想奔往之所。睡觉就是一种充电模式,太阳升起,充电完成,又再满血复活地迎战新的一天。
现在不工作了,喜欢睡觉的习惯还在。
男友也很喜欢睡觉,虽然他经常用嘲笑的语气抱怨我爱睡觉。特别地,他还爱赖床。
我是不赖床的,从小就不,因为妈妈在这点上对我很严格,她说赖床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而且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从小妈妈就要求我一听到闹钟就要弹起来,把闹钟关掉,不能再睡,因为赖床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恨错难返。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我认同妈妈的观点,内心非常赞同赖床是个人意志力的折射。
后来我看了一篇帖子,说赖床也许与意志力无关,当然是一个赖床病患者写的,但字里行间似乎也有些道理,说起床这件事对每个人的难度或许本来就不一样,如何能用一把天枰去称每个人的意志力如何呢?就如另一篇关于敏感者的帖子说到的,会不会同一个行为,每个人感受到的痛楚程度不一样呢?就像打针,我最怕打针了,那种被细细的针头钻进皮肤的那种痛,假设对于别人来说痛楚是1个单位,但对于我而言是会不会是10个单位呢?那凭什么说我怕打针就是意志力薄弱呢?或许赖床之于其他人也是一样?
我问男友,你觉得赖床是不是意志力问题,他说是的,即便我陈述了上述观点。他说他也曾经不赖床,后来变成赖床,在他看来赖床就是意志力问题。
这些课题显然是难以有定论的,毕竟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不像身高、体重一样可以用统一的度量衡测量界定。
我不习惯熬夜,晚上12点我的脑袋就彻底转不动了,身体催促着我去找周公。男友是个夜猫子,夜深了思维比白天还活跃,总喜欢到凌晨两三点才睡,神奇的是第二天他还可以七八点就起床把玩手机。
我说你们水瓶座的人真是天生就比较精力旺盛的吗?(以前有位水瓶座的上司也是一样,思维活跃得很,也跳跃得很,往往我根据和她谈好的思路做出一个Deliverable来然后她告诉我她有新的想法了,要改一改;和她去出差才噩梦,我一般在交通工具上会睡觉,她竟然说“我们来改一下XXX”; 一天繁重的interview、工作过后,好不容易回到酒店爬上床关上灯,她说“我们来聊聊天吧”,然后就没完没了了,甚至我也不知道最后是怎么睡着的,估计是她跟我说话我没再搭话了吧。) 然后男友轻蔑中带点俏皮,说:“错了,精力旺盛是成功人士的品质和必备条件”。想想也是,我们公司的老板们,无一不是精力旺盛的,好像永远不用吃饭——只在穿梭于不同场地的路上吃个面包; 好像永远不用睡觉——你无论凌晨几点都能收到来自不同老板的邮件。 想想这些,我还是不具备也永远不能具备成为成功人士的品质,不如及早离开江湖,毕竟美食和安眠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之前看到的那篇关于赖床的帖子的作者说她哪天睡不够或者睡不好,就会把整天都搞砸,脑袋一团浆糊什么都做不好,为此多年来她一直很苦恼;直到后来遇到一个有床气的人,才稍感安慰,床气就是睡不好会发脾气。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记得儿时看《男儿当入樽》,觉得流川枫睡觉时被嘈醒会打人是很夸张的剧情,如果“床气”现象真的存在的话,流川枫应该是个有床气的人。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我真为起床对自己来说不是难事以及没有床气感到幸运,毕竟这样的人生比很多人容易多了。
男友还有一个绝活儿,是我叹为观止的,他很爱睡,但如果工作需要他可以不怎么睡也能保持一天精神奕奕,高负荷工作;特别厉害之处在于他明明在熟睡中,只要一有电话来,他马上就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接电话,并且电话那头根本听不出来,就像他醒着时接电话一样。看来成功人士是天生就有些咱们凡人想也想不到的特质,更别说企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