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未泯,笑纳人生 ——《幽梦影》、《爱吃沙拉的狮子》、《小王子》
最近刚好读了这三本书,清代张潮的《幽梦影》,村上春树的《爱吃沙拉的狮子》这是《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的姐妹篇同属村上radio的连载散文,还有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这本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三部作品,但因为凑在一起读了,竟然读出了作者在某一处的共通之点:听风,听雨,赏雪,画梅的公子哥儿;内心细腻谨慎外表却粗犷不羁有些搞怪的邻家大叔;游历在各个星球,固执己见的小王子,可谓古今中外人士,却同样有着一颗天真无邪,未泯单纯的心,于是无论是带着嬉笑怒骂也好;带着自我嘲讽也好;带着不解的疑惑和好奇也好,他们都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面对人生的种种。
以单纯之心隔绝于遥远的规则世界。清代的张潮,以最诗意的情怀去化解人生中与世俗世界的格格不入。“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东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在张潮的世界里,鸟声,蝉声,虫声,雪声,棋声,箫声,松风声,摇橹声这些自然之声,无一不让人陶醉其间,世俗的种种声音,唾骂呵斥,辱骂恶语,自然耳聋听不见。这是何等的诗意世界,又是何等的现实时间。张潮以最独特的方式,游走于现实与理想世界之间。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用最简单的最朴实的一面去探索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当我死去时》一文中,作者写道“我写的文章中适合刻在自己墓碑上的,目前连一句也想不出来。不过墓志铭之类,其实没有也无所谓。只要让我安然长眠就行了。但如果不用自己的文章也可以,有一句话,我倒是觉得蛮好的:去想无关紧要的事,去想风吧。这是杜鲁门 卡波特的短篇小说《关上最后一扇门》的最后一句话。一直以来,我的心不知为何被这个句子深深的吸引。”村上的第一部小说就叫《且听风吟》,这是何等的游离,何等自如简单的隔绝世俗的烦扰。再如《踏踏地走过秋天》作者欣赏的一首短诗:买了一双新木屐/——忽然来访的友人说。/我刚好剃完胡子。两人走向郊外/踏踏地走过秋天。“仅仅五行的诗浅显易懂、不用任何装腔作态的词,然而一读之下,当时的情景和作者的心情便油然浮现在眼前。新木屐那啪嗒啪嗒的脚步声似乎都能听得见。我觉得这是一首及具感染力的诗,充满了魅力。每当秋天来临,我总冷不丁地想起这首诗来。”就是这样简单的世界,没有无关紧要的事,有的就是秋天里踏踏的木屐声,有的就是去想想关于风,有的就是忽然造访的友人,这样与规则的世界截然不同的属于作者自己的空间和感受。《小王子》的故事里,小王子对成人世界的种种疑惑,与固执的彻底的询问,这就是属于他的思考方式。“大人自己什么都不懂,总是要小孩子来给他们解释,这让我觉得很累。”“……我会迁就他的水平。我会跟他谈论桥牌、高尔夫、政治或者领带。这些大人会很高兴,觉得他们结识的这个人真是通情达理啊。”“大人们热爱数字,如果你跟他们说你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重要的事情。他们从来不会说,他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他最喜欢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吗?他们会问,他多少岁?有多少个兄弟?他多重?他父亲赚多少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了解了他。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了一座漂亮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好多鸽子……那他们想象不出这房子是什么样。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成人的世界僵化的思考方式,带着固有的理解事物的方式和价值判断去解读身边的一切,使原有的世界的美好荡然无存。这是小王子所厌恶的,所不理解的,所以他有属于自己的星球,和大人们打交道的方式,在另一个世界用冷静的眼神看着这个成人世界的种种丑态。
笑纳人生,最云淡风轻的调侃。虽然处于不同的时空,然而三个作品都以最特立独行的方式去思考人生,经历人生。张潮穿越了时空与神鬼的界限,提出自己的人生思考与探索。“我不知我之生前,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阶否?当义熙之世,曾一醉陶渊明否?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想一睹西施,卫阶,杨贵妃是社会风潮,张先生人在江湖,游戏江湖,而一醉一晤渊明、东坡才是张氏真正才情和人格的体现。“吾欲致书雨师:春雨宜始于上元节后(观灯已毕),至清明十日前之内(雨止于桃开),及谷雨节中;夏雨宜于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后(免碍于月);秋雨宜于孟秋、季秋之上、下二旬(八月为玩月胜境);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张潮有自己的一套审美要求,适合下雨的时间,不适合下雨的时间,观花赏月的时间,读来充满闲适之感。但让人忍俊的是“致书雨师”似乎在张氏看来,这个世界无不可沟通商量,没有人神之界限。“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闻其声。”但张氏对人生云淡风轻的思考与调侃,不只漫无边际地天地穿梭,最终还是回到了自身。用生动有趣的“不能”提出了自我反省,自我忏悔,发现自我的各方面的问题,这里面才是最为深刻的人生道理。而村上在《像个穷光蛋》里写了自己因为外表粗犷而被店家误以为穷光蛋,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奉若上宾,这让他很是失落。店家后来的毕恭毕敬让他“闹得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肩也酸背也痛,匆匆忙忙便打道回府了。”“装作疯子的模样赤身裸体地在大街上狂奔,那便是疯子”“别来招惹我更好。那样,反倒能轻松愉快地慢慢享受我的幸福呢。”被误认为是穷光蛋,反倒让他找到了最舒适自处的方式,说是“装作”却“就是”,这是何等的自由?然而这种让人轻松愉快的调侃在每篇散文后面的“本周村上”里是最有趣的。你无法把你曾读过的村上的小说和这样一个异想天开,搞怪有趣的大叔联系在一起。然而读完却就是明白,这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有趣的小说。再说《小王子》这个故事,他是很难截取片段,我觉得本身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整体,小王子在自己星球的生活,穿梭于星际的种种际遇,小王子永远是以一个独立思考,独立于情节之外的身份存在,因而种种时空穿梭变得自然而然,因而他对成人世界的质疑,对既定规则的反驳,作者通过极致的人物行为让读者更加淋漓尽致的知晓。读的时候,我们就是每个星球上,那些固执己见的各种人物,而小王子游离其间,用独特的角度,一棒子打在我们脑壳上……
三个不同的作品,突然凑到一起,又让人觉得就是有他的共同之处。
以单纯之心隔绝于遥远的规则世界。清代的张潮,以最诗意的情怀去化解人生中与世俗世界的格格不入。“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东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在张潮的世界里,鸟声,蝉声,虫声,雪声,棋声,箫声,松风声,摇橹声这些自然之声,无一不让人陶醉其间,世俗的种种声音,唾骂呵斥,辱骂恶语,自然耳聋听不见。这是何等的诗意世界,又是何等的现实时间。张潮以最独特的方式,游走于现实与理想世界之间。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用最简单的最朴实的一面去探索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当我死去时》一文中,作者写道“我写的文章中适合刻在自己墓碑上的,目前连一句也想不出来。不过墓志铭之类,其实没有也无所谓。只要让我安然长眠就行了。但如果不用自己的文章也可以,有一句话,我倒是觉得蛮好的:去想无关紧要的事,去想风吧。这是杜鲁门 卡波特的短篇小说《关上最后一扇门》的最后一句话。一直以来,我的心不知为何被这个句子深深的吸引。”村上的第一部小说就叫《且听风吟》,这是何等的游离,何等自如简单的隔绝世俗的烦扰。再如《踏踏地走过秋天》作者欣赏的一首短诗:买了一双新木屐/——忽然来访的友人说。/我刚好剃完胡子。两人走向郊外/踏踏地走过秋天。“仅仅五行的诗浅显易懂、不用任何装腔作态的词,然而一读之下,当时的情景和作者的心情便油然浮现在眼前。新木屐那啪嗒啪嗒的脚步声似乎都能听得见。我觉得这是一首及具感染力的诗,充满了魅力。每当秋天来临,我总冷不丁地想起这首诗来。”就是这样简单的世界,没有无关紧要的事,有的就是秋天里踏踏的木屐声,有的就是去想想关于风,有的就是忽然造访的友人,这样与规则的世界截然不同的属于作者自己的空间和感受。《小王子》的故事里,小王子对成人世界的种种疑惑,与固执的彻底的询问,这就是属于他的思考方式。“大人自己什么都不懂,总是要小孩子来给他们解释,这让我觉得很累。”“……我会迁就他的水平。我会跟他谈论桥牌、高尔夫、政治或者领带。这些大人会很高兴,觉得他们结识的这个人真是通情达理啊。”“大人们热爱数字,如果你跟他们说你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重要的事情。他们从来不会说,他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他最喜欢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吗?他们会问,他多少岁?有多少个兄弟?他多重?他父亲赚多少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了解了他。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了一座漂亮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好多鸽子……那他们想象不出这房子是什么样。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成人的世界僵化的思考方式,带着固有的理解事物的方式和价值判断去解读身边的一切,使原有的世界的美好荡然无存。这是小王子所厌恶的,所不理解的,所以他有属于自己的星球,和大人们打交道的方式,在另一个世界用冷静的眼神看着这个成人世界的种种丑态。
笑纳人生,最云淡风轻的调侃。虽然处于不同的时空,然而三个作品都以最特立独行的方式去思考人生,经历人生。张潮穿越了时空与神鬼的界限,提出自己的人生思考与探索。“我不知我之生前,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阶否?当义熙之世,曾一醉陶渊明否?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想一睹西施,卫阶,杨贵妃是社会风潮,张先生人在江湖,游戏江湖,而一醉一晤渊明、东坡才是张氏真正才情和人格的体现。“吾欲致书雨师:春雨宜始于上元节后(观灯已毕),至清明十日前之内(雨止于桃开),及谷雨节中;夏雨宜于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后(免碍于月);秋雨宜于孟秋、季秋之上、下二旬(八月为玩月胜境);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张潮有自己的一套审美要求,适合下雨的时间,不适合下雨的时间,观花赏月的时间,读来充满闲适之感。但让人忍俊的是“致书雨师”似乎在张氏看来,这个世界无不可沟通商量,没有人神之界限。“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闻其声。”但张氏对人生云淡风轻的思考与调侃,不只漫无边际地天地穿梭,最终还是回到了自身。用生动有趣的“不能”提出了自我反省,自我忏悔,发现自我的各方面的问题,这里面才是最为深刻的人生道理。而村上在《像个穷光蛋》里写了自己因为外表粗犷而被店家误以为穷光蛋,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奉若上宾,这让他很是失落。店家后来的毕恭毕敬让他“闹得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肩也酸背也痛,匆匆忙忙便打道回府了。”“装作疯子的模样赤身裸体地在大街上狂奔,那便是疯子”“别来招惹我更好。那样,反倒能轻松愉快地慢慢享受我的幸福呢。”被误认为是穷光蛋,反倒让他找到了最舒适自处的方式,说是“装作”却“就是”,这是何等的自由?然而这种让人轻松愉快的调侃在每篇散文后面的“本周村上”里是最有趣的。你无法把你曾读过的村上的小说和这样一个异想天开,搞怪有趣的大叔联系在一起。然而读完却就是明白,这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有趣的小说。再说《小王子》这个故事,他是很难截取片段,我觉得本身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整体,小王子在自己星球的生活,穿梭于星际的种种际遇,小王子永远是以一个独立思考,独立于情节之外的身份存在,因而种种时空穿梭变得自然而然,因而他对成人世界的质疑,对既定规则的反驳,作者通过极致的人物行为让读者更加淋漓尽致的知晓。读的时候,我们就是每个星球上,那些固执己见的各种人物,而小王子游离其间,用独特的角度,一棒子打在我们脑壳上……
三个不同的作品,突然凑到一起,又让人觉得就是有他的共同之处。
还没有人收藏
私密豆列或部分疑似不友善内容不展示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27篇内容 · 51.3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02.8万次浏览
- 分享你认为的i人最爽时刻31篇内容 · 3.4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36篇内容 · 3.5万次浏览
- 那些感觉自己变成大人了的瞬间5051篇内容 · 8.1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14篇内容 · 38.8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153篇内容 · 141.6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55篇内容 · 21.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