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让座
今天的公交,我必须检讨我自己。从起点坐到终点,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起点出发的我有位置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过了没几站,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和一位老婆婆(两人应该是孙婆关系),考虑到自己不是很累,我起身让座给老婆婆,但是她却给了她孙子---那个看起来年轻力强的年轻,当时他一屁股座下去我就纳闷了,心头一股火油然而生,心里暗暗的在骂:这么大还被这样宠溺,真不知羞耻。但是我得到老婆婆满满诚意的谢谢,既然让了就让了,没什么好生气,毕竟人家的家事。可是过了一会,那个年轻人啊,他只能用肢体表达情绪,车灯一开就手舞足蹈,咿咿吖吖说着属于自己的语言。让我顿时无地自容,也暗自庆幸自己让了座。所以我想说,那些我们既然决定的恻隐,就不要去计较它值不值得。小事上的问心无愧,才会意外收获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现在很多人批评我们90后不让做给老弱病残,除了我们自己自身所处的成长环境导致,还有其他的原因吧! 网上看到有人站出来为90后说话,在国外的老人知道,年轻人是最没有资本,需要摸爬滚打,也许一天工作很累还要挤公交地铁,也许还有根本没有工作,一天都在为工作奔波。还有一个国外的老人,从来不会倚老卖老,甚至会认为老是一种无为的表现,所以他们多半不会期待年轻让座。反观中国,恰恰是另一个极端,道德绑架之类的。
有时候,我们需要座很久很久的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这中间你有座位,会不会让给短途的老弱病残者。这中间必定牵扯很多,你要权衡自己的身体是否能支撑这一路的劳累,然后还要到目的地奔波劳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这其中并不需要,人人皆为佛一般的圣人。
现在很多人批评我们90后不让做给老弱病残,除了我们自己自身所处的成长环境导致,还有其他的原因吧! 网上看到有人站出来为90后说话,在国外的老人知道,年轻人是最没有资本,需要摸爬滚打,也许一天工作很累还要挤公交地铁,也许还有根本没有工作,一天都在为工作奔波。还有一个国外的老人,从来不会倚老卖老,甚至会认为老是一种无为的表现,所以他们多半不会期待年轻让座。反观中国,恰恰是另一个极端,道德绑架之类的。
有时候,我们需要座很久很久的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这中间你有座位,会不会让给短途的老弱病残者。这中间必定牵扯很多,你要权衡自己的身体是否能支撑这一路的劳累,然后还要到目的地奔波劳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这其中并不需要,人人皆为佛一般的圣人。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