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流水账之苏州
7日晚上乘高铁由镇江转战苏州,入住了玄妙观附近的一家快捷酒店,一番休整准备三天的姑苏游~
虽然之前看了各种攻略准备的非常充分,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加上迷路什么的......满满的行程计划并没有太大用处= =只能由着情况乱走,好在苏州的老城区并不大,景点也相对集中,加上发达的公交系统(特别要说一下苏州的公交车站全部设计成仿苏式园林的风格,非常有特色,而且价格很良心~)街边有很多人力三轮车,有些小街小巷公交进不去,搭乘这种三轮车也很方便,旅行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初到姑苏城,青瓦白墙,窄窄的街道,路人的吴侬软语,没有高楼林立,有些地方甚至显的有些破旧,更不似都市的喧嚣嘈杂,像又不太像想象中的样子。后来才知道为了保护城市原有的样貌,老城区的楼层是限高的,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在金鸡湖工业园区(啊就是颁发金鸡奖的地方),也是个保护城市风貌的不错的办法。
Day1: 留园——山塘街——寒山寺——盘门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第一次到苏州,园林是必看的。原计划准备去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不过听当地人讲夏天荷花盛开的时节才是拙政园最美的时候,大概人也是最爆满的......所以果断选择了同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的留园。
与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不同,苏州园林大多为官宦富商的私家宅院,格局没有那么宏大,但是胜在精致。留园本是明朝太仆寺少卿徐泰时所建,名为东园,清朝时为刘恕所得,更名刘园。几经战乱险遭损毁幸而留存,后代园主盛康因前园主的姓氏取谐音改为留园。
留园整体面积不大,水榭楼台,错落有致。园中以水池为中心,翠竹繁花掩映着各种玲珑的太湖石假山,四周曲折迂回的廊道将整个园子分隔成不同层次,透过镂空的园墙向里看去,每一眼都是一幅画,不愧是“吴下名园之冠”。(古代的土豪真的好会享受......品味还这么好)园里有昆曲的表演,唱的就是《游园》。
赶着清明高峰前出行,这种著名景点虽然有心理准备还是抱着侥幸心理,但是游人依然略多,听着各种方言分分钟有种出戏感,拍照不方便也有点扰兴致= =
游园完毕前往城西北的山塘街。山塘街原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的时候开凿河道堆积的长堤,后由河堤逐渐演变成街道,东起阊门西至虎丘,全长约七里路程,所以也称【七里山塘】。过去没有汽车的时候,船就是居住在这里的苏州人主要的交通工具,自然也要乘船观赏体验一下~
小河两岸仍有许多住家,不时有人蹲在河边的石板上洗涮衣物鞋子,打量着来往的游船,挥挥手冲着游人打招呼~
寒山寺,因为那首著名的《枫桥夜泊》慕名而来。寺内有各个古代文学大家所题诗碑,直直的走进去,坐在殿前静静地听一听古刹的钟声,以消烦恼。
抬头无意中看见大殿屋脊上的石刻,仔细一看竟是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不知道是否原貌就是这样,想来后人应该不会胡乱加上去,即便是复原也应该是有据可依的,这样一来本来庄严肃穆的宝刹因为这组雕刻一下子显得有点儿莫名的......俏皮23333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知道张继的小船是否就停在这座桥下~
当天的最后一站——盘门,原本只是抱着相对冷门人少的心理随便看看,万万没想到居然意外打了个卡,意外收获哈哈哈。
整个盘门景区依旧是充满湖光山色小桥流水画风的苏式美景,从正门进去当先就是瑞光塔,据说是孙权为了报答母恩建造的“报恩塔”(碧眼小儿还挺孝顺么哼哼)宝塔原先所处的瑞光寺早已不复存在。跟着别家旅行团蹭了下导游讲解,无意中却捕捉了一个关键词:伍子胥。伍子胥由楚国逃到吴国,在这里建造了水陆城门。水城门和陆城门分别有两重,城墙下部是厚厚的条状石基,城门上有绞关石,可从城上沿着槽上下开启关闭,既当防御城门也可以当泄洪闸口,城上还有各种垛墙炮口。陆城门拱上方还有三个成品字排列的小孔,猜了半天用途居然是用来防火的......
盘门景区里设有一座伍相祠,里面供奉着已经一夜白头的伍子胥塑像,据说每到伍员诞辰,为了纪念他这里是免费开放的。建造水陆城门,掘河引水以便漕运灌溉,温柔宁静的苏州竟是由这个谋略不凡、刚烈隐忍的伍子胥一手建造。曾一心只想着过昭关的艰险,却忽略了伍子胥和苏州如此深厚的渊源,这座古老静谧的姑苏城有太多他的印记。
Day2:同里古镇
真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想着第二天去这去那,临时改了主意要游古镇(一个双子加水瓶出来玩还想踏踏实实真是呵呵......= =)周庄名气大,但似乎已经过度开发到砸烂自己招牌,所以报了个一日游的团决定去看看商业化还不那么过分的同里镇。
同里原名“富土”,之所以改名为同里,据导游介绍貌似是为了避朝廷的重税而拆字改为“同里”。虽说不似周庄的过度开发,游人也还是不少的。在入口处的店铺买了一小壶桂花酒,味道清甜,拎着边喝边走。整个古镇由小河分隔成若干部分,河上有许多古老的石桥,最久远的大概建于南宋时期吧。
镇内的古街大多铺着石板路面,延伸至民宅间形成各种细窄幽深的弄巷,两旁的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保持着原本的建筑风格,也有极个别正在装修中较为现代的新起的房屋。
既是在苏州,自然也少不了园林,随处可见一些清雅小筑。走了三个古老宅第,虽说规模上好像又比之前看的的留园又小巧了不少,但是景致一点也不输于前者。印象最深的是嘉荫堂的木雕,门窗房梁上都有精巧至极的雕刻,每一件单看都是艺术品,最有意思的是主厅房梁上乌纱帽翅状的木雕,刻得都是“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等三国演义的故事,记得刚看到这组木雕的时候内心特别特别震惊,宅子主人的脑洞也是够大,到底有多官迷哈哈哈哈。
退思园是清朝官员任兰生遭弹劾落职后在同里建的一所宅院,取退思补过之意。要是单说景致的话三个宅院最喜欢这里,闹红一舸的石画舫,以假山为梯的眠云亭,以镜映荷纳凉赏景的菰雨生凉轩,每一处的设计都特别清雅又新奇有趣。不求上进的说,虽然任兰生遭贬谪心情郁闷,但是能在在这样的地方思过,换做我思一辈子也愿意啊XD
剩下的时间走街串巷的转转,看了看陈家牌楼,戏曲《珍珠塔》的故事就来源于这个地方。
同里也是个影视基地啊,有一片空地上每块石板都刻着曾在这里取景的影视剧的名字,有《红楼梦》《戏说乾隆》《何以笙箫默》《萧十一郎》等等好多熟悉的剧目,咳,看见《谢瑶环》心里一惊,不过拍摄年份好像不对,不知道这是哪个版本的23333
Day3:七里山塘——苏州博物馆
一直也没说吃的......这次来苏州最遗憾的事儿绝对是吃上,第一天早餐吃面那个甜得要死的鸡腿= =第二天晚上回来居然被忽悠去吃了小龙虾= =玩的累趴实在没力气去等位打卡松鹤楼= =总之完全没吃到正经苏帮菜,不过早点的绿杨馄饨还是很棒的,尤其喜欢荠菜馅,薄皮大馅一碗下去精神满满~
第三天除了博物馆完全是漫无目的自由活动了,早晨坐着公交又去了山塘街,由于上一次是乘船在水上游览, 这次改为沿街步行细致地走一走(连菜市场都去了[汗])。古街两旁商铺林立,大多是做丝绸生意的。
山塘街这边入乡随俗的星巴克,第一次看见装潢这么古香古色的XD
看完古迹也要欣赏一下现代建筑~苏州博物馆,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钢铁的构架,外形仿的是苏州青瓦白墙的园林风格,虽是现代建筑,但不会觉得与这座古朴的老城有什么违和感,很好的融合在周围的环境中。馆内珍藏着瑞光塔和虎丘在内的吴地文物书画和一些精美的现代工艺美术品。
以前历史书上见过,秘色瓷真的好好看~
最后在馆内的礼品店买了吴门四家明信片和唐伯虎主题的胶带,特别喜欢这个胶带,画风好萌~
下午订的去杭州的高铁,临走之前体验一下当地的文化艺术。苏州么,戏曲曲艺方面首先想起的就是温软吴音演唱的评弹,这几天留意了一下,苏州的大爷大妈散步的时候也喜欢外放一些戏曲,不过大多是抑扬顿挫的评弹而不是我在北方常常听到的京剧XD(哎也不知道京剧在这里的受众度有多少)
沿着观前街穿过条小巷找到了光裕书厅,苏州听评弹的地方很多,不过据说这个场子比较传统。场子只有一层特别小,进去以后基本满座,老年人占绝大多数,不得不感慨下是不是全国的传统戏曲曲艺都是老龄化趋势啊【叹气~】演员是一男一女,分别弹奏三弦和琵琶,才知道评弹分为评话和弹词,有说也有唱,讲的有英雄豪杰的传说也有儿女情长的故事。之前对于评弹了解甚少,只依稀记得有个叫太湖美的调子,母上倒是很喜欢这门艺术。台上演员操着纯正的吴语或说或唱,台下的观众不时跟着手里点着拍子哼唱或者大笑,基本一个字都听不懂的我只能一脸茫然的盯着舞台= =其实调调还是挺好听的~
苏州之行结束啦~告别这个兼具传统与现代,将原貌精髓与现代商业较好融合的古城,还有可爱的苏州人和一直没吃到的苏帮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下面奔赴“天堂”的另一半——杭州。
虽然之前看了各种攻略准备的非常充分,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加上迷路什么的......满满的行程计划并没有太大用处= =只能由着情况乱走,好在苏州的老城区并不大,景点也相对集中,加上发达的公交系统(特别要说一下苏州的公交车站全部设计成仿苏式园林的风格,非常有特色,而且价格很良心~)街边有很多人力三轮车,有些小街小巷公交进不去,搭乘这种三轮车也很方便,旅行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初到姑苏城,青瓦白墙,窄窄的街道,路人的吴侬软语,没有高楼林立,有些地方甚至显的有些破旧,更不似都市的喧嚣嘈杂,像又不太像想象中的样子。后来才知道为了保护城市原有的样貌,老城区的楼层是限高的,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在金鸡湖工业园区(啊就是颁发金鸡奖的地方),也是个保护城市风貌的不错的办法。
Day1: 留园——山塘街——寒山寺——盘门
![]() |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第一次到苏州,园林是必看的。原计划准备去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不过听当地人讲夏天荷花盛开的时节才是拙政园最美的时候,大概人也是最爆满的......所以果断选择了同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的留园。
![]() |
![]() |
集太湖石“瘦、漏、透、皱”的特点于一体的冠云峰。 |
![]() |
与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不同,苏州园林大多为官宦富商的私家宅院,格局没有那么宏大,但是胜在精致。留园本是明朝太仆寺少卿徐泰时所建,名为东园,清朝时为刘恕所得,更名刘园。几经战乱险遭损毁幸而留存,后代园主盛康因前园主的姓氏取谐音改为留园。
留园整体面积不大,水榭楼台,错落有致。园中以水池为中心,翠竹繁花掩映着各种玲珑的太湖石假山,四周曲折迂回的廊道将整个园子分隔成不同层次,透过镂空的园墙向里看去,每一眼都是一幅画,不愧是“吴下名园之冠”。(古代的土豪真的好会享受......品味还这么好)园里有昆曲的表演,唱的就是《游园》。
赶着清明高峰前出行,这种著名景点虽然有心理准备还是抱着侥幸心理,但是游人依然略多,听着各种方言分分钟有种出戏感,拍照不方便也有点扰兴致= =
![]() |
![]() |
![]() |
游园完毕前往城西北的山塘街。山塘街原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的时候开凿河道堆积的长堤,后由河堤逐渐演变成街道,东起阊门西至虎丘,全长约七里路程,所以也称【七里山塘】。过去没有汽车的时候,船就是居住在这里的苏州人主要的交通工具,自然也要乘船观赏体验一下~
小河两岸仍有许多住家,不时有人蹲在河边的石板上洗涮衣物鞋子,打量着来往的游船,挥挥手冲着游人打招呼~
![]() |
![]() |
![]() |
寒山寺,因为那首著名的《枫桥夜泊》慕名而来。寺内有各个古代文学大家所题诗碑,直直的走进去,坐在殿前静静地听一听古刹的钟声,以消烦恼。
![]() |
抬头无意中看见大殿屋脊上的石刻,仔细一看竟是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不知道是否原貌就是这样,想来后人应该不会胡乱加上去,即便是复原也应该是有据可依的,这样一来本来庄严肃穆的宝刹因为这组雕刻一下子显得有点儿莫名的......俏皮23333
![]()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知道张继的小船是否就停在这座桥下~
![]() |
当天的最后一站——盘门,原本只是抱着相对冷门人少的心理随便看看,万万没想到居然意外打了个卡,意外收获哈哈哈。
整个盘门景区依旧是充满湖光山色小桥流水画风的苏式美景,从正门进去当先就是瑞光塔,据说是孙权为了报答母恩建造的“报恩塔”(碧眼小儿还挺孝顺么哼哼)宝塔原先所处的瑞光寺早已不复存在。跟着别家旅行团蹭了下导游讲解,无意中却捕捉了一个关键词:伍子胥。伍子胥由楚国逃到吴国,在这里建造了水陆城门。水城门和陆城门分别有两重,城墙下部是厚厚的条状石基,城门上有绞关石,可从城上沿着槽上下开启关闭,既当防御城门也可以当泄洪闸口,城上还有各种垛墙炮口。陆城门拱上方还有三个成品字排列的小孔,猜了半天用途居然是用来防火的......
![]() |
![]() |
![]() |
盘门景区里设有一座伍相祠,里面供奉着已经一夜白头的伍子胥塑像,据说每到伍员诞辰,为了纪念他这里是免费开放的。建造水陆城门,掘河引水以便漕运灌溉,温柔宁静的苏州竟是由这个谋略不凡、刚烈隐忍的伍子胥一手建造。曾一心只想着过昭关的艰险,却忽略了伍子胥和苏州如此深厚的渊源,这座古老静谧的姑苏城有太多他的印记。
Day2:同里古镇
真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想着第二天去这去那,临时改了主意要游古镇(一个双子加水瓶出来玩还想踏踏实实真是呵呵......= =)周庄名气大,但似乎已经过度开发到砸烂自己招牌,所以报了个一日游的团决定去看看商业化还不那么过分的同里镇。
![]() |
![]() |
![]() |
![]() |
![]() |
![]() |
同里原名“富土”,之所以改名为同里,据导游介绍貌似是为了避朝廷的重税而拆字改为“同里”。虽说不似周庄的过度开发,游人也还是不少的。在入口处的店铺买了一小壶桂花酒,味道清甜,拎着边喝边走。整个古镇由小河分隔成若干部分,河上有许多古老的石桥,最久远的大概建于南宋时期吧。
镇内的古街大多铺着石板路面,延伸至民宅间形成各种细窄幽深的弄巷,两旁的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保持着原本的建筑风格,也有极个别正在装修中较为现代的新起的房屋。
![]() |
![]() |
![]() |
嘉荫堂 |
![]() |
![]() |
崇本堂 |
![]() |
![]() |
![]() |
退思园 |
既是在苏州,自然也少不了园林,随处可见一些清雅小筑。走了三个古老宅第,虽说规模上好像又比之前看的的留园又小巧了不少,但是景致一点也不输于前者。印象最深的是嘉荫堂的木雕,门窗房梁上都有精巧至极的雕刻,每一件单看都是艺术品,最有意思的是主厅房梁上乌纱帽翅状的木雕,刻得都是“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等三国演义的故事,记得刚看到这组木雕的时候内心特别特别震惊,宅子主人的脑洞也是够大,到底有多官迷哈哈哈哈。
退思园是清朝官员任兰生遭弹劾落职后在同里建的一所宅院,取退思补过之意。要是单说景致的话三个宅院最喜欢这里,闹红一舸的石画舫,以假山为梯的眠云亭,以镜映荷纳凉赏景的菰雨生凉轩,每一处的设计都特别清雅又新奇有趣。不求上进的说,虽然任兰生遭贬谪心情郁闷,但是能在在这样的地方思过,换做我思一辈子也愿意啊XD
![]() |
![]() |
剩下的时间走街串巷的转转,看了看陈家牌楼,戏曲《珍珠塔》的故事就来源于这个地方。
![]() |
同里也是个影视基地啊,有一片空地上每块石板都刻着曾在这里取景的影视剧的名字,有《红楼梦》《戏说乾隆》《何以笙箫默》《萧十一郎》等等好多熟悉的剧目,咳,看见《谢瑶环》心里一惊,不过拍摄年份好像不对,不知道这是哪个版本的23333
Day3:七里山塘——苏州博物馆
![]() |
一直也没说吃的......这次来苏州最遗憾的事儿绝对是吃上,第一天早餐吃面那个甜得要死的鸡腿= =第二天晚上回来居然被忽悠去吃了小龙虾= =玩的累趴实在没力气去等位打卡松鹤楼= =总之完全没吃到正经苏帮菜,不过早点的绿杨馄饨还是很棒的,尤其喜欢荠菜馅,薄皮大馅一碗下去精神满满~
![]() |
![]() |
![]() |
第三天除了博物馆完全是漫无目的自由活动了,早晨坐着公交又去了山塘街,由于上一次是乘船在水上游览, 这次改为沿街步行细致地走一走(连菜市场都去了[汗])。古街两旁商铺林立,大多是做丝绸生意的。
![]() |
山塘街这边入乡随俗的星巴克,第一次看见装潢这么古香古色的XD
![]() |
![]() |
![]() |
![]() |
看完古迹也要欣赏一下现代建筑~苏州博物馆,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钢铁的构架,外形仿的是苏州青瓦白墙的园林风格,虽是现代建筑,但不会觉得与这座古朴的老城有什么违和感,很好的融合在周围的环境中。馆内珍藏着瑞光塔和虎丘在内的吴地文物书画和一些精美的现代工艺美术品。
![]() |
真珠舍利宝幢 |
![]() |
秘色瓷莲花碗 |
以前历史书上见过,秘色瓷真的好好看~
![]() |
最后在馆内的礼品店买了吴门四家明信片和唐伯虎主题的胶带,特别喜欢这个胶带,画风好萌~
![]() |
![]() |
下午订的去杭州的高铁,临走之前体验一下当地的文化艺术。苏州么,戏曲曲艺方面首先想起的就是温软吴音演唱的评弹,这几天留意了一下,苏州的大爷大妈散步的时候也喜欢外放一些戏曲,不过大多是抑扬顿挫的评弹而不是我在北方常常听到的京剧XD(哎也不知道京剧在这里的受众度有多少)
沿着观前街穿过条小巷找到了光裕书厅,苏州听评弹的地方很多,不过据说这个场子比较传统。场子只有一层特别小,进去以后基本满座,老年人占绝大多数,不得不感慨下是不是全国的传统戏曲曲艺都是老龄化趋势啊【叹气~】演员是一男一女,分别弹奏三弦和琵琶,才知道评弹分为评话和弹词,有说也有唱,讲的有英雄豪杰的传说也有儿女情长的故事。之前对于评弹了解甚少,只依稀记得有个叫太湖美的调子,母上倒是很喜欢这门艺术。台上演员操着纯正的吴语或说或唱,台下的观众不时跟着手里点着拍子哼唱或者大笑,基本一个字都听不懂的我只能一脸茫然的盯着舞台= =其实调调还是挺好听的~
苏州之行结束啦~告别这个兼具传统与现代,将原貌精髓与现代商业较好融合的古城,还有可爱的苏州人和一直没吃到的苏帮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下面奔赴“天堂”的另一半——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