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污辱与被损害的董太师
东汉灵帝末年,历经黄巾起义以及外戚宦官党锢之争,统治已经腐朽不堪,隐隐出现瓦解之势。而少帝登基后,外戚和宦官更是水火不容,双方火并,同归于尽。士人党锢却还处在彷徨和压抑之下。此时的政治已经没有理性和秩序可言,天下即将大乱,苍生即将受难。
董卓作为前将军镇守西北边陲,长期从事屠杀羌胡的军事行动,是东汉的西北门神。外戚何国舅为虚张声势恐吓太后和宦官,招他带兵进京造势。董卓应招了。他刚赶到洛阳城西的时候,火并闹剧已经谢幕,正好接到流浪的少帝回洛阳。董卓对着群臣发出了正义的谴责:“公諸人為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國家播蕩,何卻兵之有!”。一介武夫的肺腑之言,已然得罪了全体官场。
接着,他开始着手把群龙无首的五营士禁卫军以及何国舅招来的另一路外兵丁原部全部收编成西北军,免除了兵灾,恢复了社会秩序。
深感恒灵诸帝荒淫无能的董卓,董卓提出了大胆的想法,皇帝既然无能无德,就要换人,如果人都换不出,刘氏就不应该再做皇帝。这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公理,但在当时却是惊世骇俗,大逆不道。董卓强行推行了废立,把话都说不清楚的少帝换成了相对机灵的献帝。
然后,董卓率诸公上书,追理陳蕃、竇武及诸党人,悉复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孙,平反了所有的党锢历史冤案。
接着,他又启用大文豪蔡邕以示天下崇文尚德之路又重新开始了。尚書武威周毖,城門校尉汝南余瓊,又建议董卓矫桓灵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董卓也照办了,任用了一大批名士。
对于反对派,他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潜逃在外的袁绍袁术曹操,他都封了个官以示太平。
至此,我只想用“拨乱反正”来形容董卓。如果照着这个进程下去,周公伊霍这类的美誉也就快戴到他头上了。可是众所周知,历史发展成了反方向,董卓竟变成了大恶人。
请看官注意一个时间节点,所有董卓的暴孽恶行,都发生在190年关东诸侯起兵反董之后:酖杀废少帝,肆意乱杀大臣,阳城社屠杀,强拆洛阳,俘虏点天灯,吕布盗墓,坏五铢钱,酒宴重口味孽杀战俘。而在这之前,正如前文所列举,董卓还是大救星,东方红。
为何会这样呢?我觉得是董卓怀着家国天下的情怀与抱负进京平难,他做了许多事情来实现东汉的伟大复兴,又对名人世家平反启用,换来的却是消极不合作,背叛,谋杀,最后是赤裸裸的杀董联盟!董卓感到了深深的被侮辱与被损害,出离愤怒之后,随即展开了猛烈的报复。
然而名人世家们为何要反董?在董太师搭就的政治秩序下就不能合作吗?我认为是傲慢和偏见,这个情绪普遍存在于这个阶层。至于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点:
董卓出身平民,而且还是西北边陲的平民,乡下人,蛮子。
董卓没文化,没一点腔调,是个军汉大老粗。
董卓是个大胖子,而且是个饱经风霜的大胖子,颜值太低,一点没有国家领导人的形象。
董卓整天和手下的羌胡蛮族厮混,丢大东汉先进生产力的脸。
董卓动不动发火发脾气,一点没有国家领导人的修养。
董卓一点都没水平,就知道动粗。
董卓做了应该是名人世家要做的事,真讨厌。
傲慢和偏见,被侮辱与被损害,可见人和人之间要达成理解是多么的难,要破除旧格局是多么的难。董太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苍生付出了接踵而来的三国乱世二百年的代价。
董卓作为前将军镇守西北边陲,长期从事屠杀羌胡的军事行动,是东汉的西北门神。外戚何国舅为虚张声势恐吓太后和宦官,招他带兵进京造势。董卓应招了。他刚赶到洛阳城西的时候,火并闹剧已经谢幕,正好接到流浪的少帝回洛阳。董卓对着群臣发出了正义的谴责:“公諸人為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國家播蕩,何卻兵之有!”。一介武夫的肺腑之言,已然得罪了全体官场。
接着,他开始着手把群龙无首的五营士禁卫军以及何国舅招来的另一路外兵丁原部全部收编成西北军,免除了兵灾,恢复了社会秩序。
深感恒灵诸帝荒淫无能的董卓,董卓提出了大胆的想法,皇帝既然无能无德,就要换人,如果人都换不出,刘氏就不应该再做皇帝。这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公理,但在当时却是惊世骇俗,大逆不道。董卓强行推行了废立,把话都说不清楚的少帝换成了相对机灵的献帝。
然后,董卓率诸公上书,追理陳蕃、竇武及诸党人,悉复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孙,平反了所有的党锢历史冤案。
接着,他又启用大文豪蔡邕以示天下崇文尚德之路又重新开始了。尚書武威周毖,城門校尉汝南余瓊,又建议董卓矫桓灵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董卓也照办了,任用了一大批名士。
对于反对派,他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潜逃在外的袁绍袁术曹操,他都封了个官以示太平。
至此,我只想用“拨乱反正”来形容董卓。如果照着这个进程下去,周公伊霍这类的美誉也就快戴到他头上了。可是众所周知,历史发展成了反方向,董卓竟变成了大恶人。
请看官注意一个时间节点,所有董卓的暴孽恶行,都发生在190年关东诸侯起兵反董之后:酖杀废少帝,肆意乱杀大臣,阳城社屠杀,强拆洛阳,俘虏点天灯,吕布盗墓,坏五铢钱,酒宴重口味孽杀战俘。而在这之前,正如前文所列举,董卓还是大救星,东方红。
为何会这样呢?我觉得是董卓怀着家国天下的情怀与抱负进京平难,他做了许多事情来实现东汉的伟大复兴,又对名人世家平反启用,换来的却是消极不合作,背叛,谋杀,最后是赤裸裸的杀董联盟!董卓感到了深深的被侮辱与被损害,出离愤怒之后,随即展开了猛烈的报复。
然而名人世家们为何要反董?在董太师搭就的政治秩序下就不能合作吗?我认为是傲慢和偏见,这个情绪普遍存在于这个阶层。至于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点:
董卓出身平民,而且还是西北边陲的平民,乡下人,蛮子。
董卓没文化,没一点腔调,是个军汉大老粗。
董卓是个大胖子,而且是个饱经风霜的大胖子,颜值太低,一点没有国家领导人的形象。
董卓整天和手下的羌胡蛮族厮混,丢大东汉先进生产力的脸。
董卓动不动发火发脾气,一点没有国家领导人的修养。
董卓一点都没水平,就知道动粗。
董卓做了应该是名人世家要做的事,真讨厌。
傲慢和偏见,被侮辱与被损害,可见人和人之间要达成理解是多么的难,要破除旧格局是多么的难。董太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苍生付出了接踵而来的三国乱世二百年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