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战斗进行到底:俄罗斯的另类文化输出
近日,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在叙利亚古城帕米尔拉举行了一场演奏会。这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去年陷入ISIS组织统治后,现代交响乐就成为绝对禁止的活动。俄罗斯军队协助叙利亚政府军夺回这座城市,并尝试用文化和艺术让这年古城重新发光发亮。这场演出既是对当地饱受苦难的居民的一点慰藉,也是俄罗斯对外文化宣传的一次神来之笔,彻底打破了西方对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会影响地区平衡与稳定的不实指控。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被称为战斗民族,在民众眼中一直有着骁勇彪悍甚至有点粗鲁的印象。然而,从公共外交视角来看俄罗斯是真正的文化输出强国。去年,一部名为《我就是侵略者》的俄罗斯国家宣传片一经推出燃爆网络,迅速扭转公众对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负面形象,被认为是战争文化传播中的神作。近日网络上又流传出来了疑似《我就是侵略者》的续作,但是根据懂俄语的战争游戏爱好者分析,此视频仅仅是俄国军事游戏《战争雷霆》的一部宣传片而已。尽管如此,这部宣传片能够广泛流传,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大家对俄罗斯军事文化形成的固有印象,以及俄罗斯在军事文化对外宣传上的独到之处。
AK步枪的IP之路
自从冷战结束后,卡拉什尼可夫(AK-47)成为了苏联主要的出口货物,接着是伏特加酒,鱼子酱和有自杀倾向的诗人。——电影《战争之王》
卡拉什尼科夫步枪无疑是俄罗斯文化的图腾,它的外观粗犷彪悍犹如哥萨克骑兵一样令人畏惧。尽管这款步枪工艺粗糙却结实可靠值得信赖,甚至被泡在泥浆中也能随时开枪。自1947年问世之后就成为苏联对外军事援助的主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步枪家族。莫桑比克的国旗图案就被设计成AK步枪和锄头相交叉,锄头象征着勤奋劳动的人民,而AK步枪则象征着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战士。
历史上曾经有六个国家,将AK步枪画上了国旗或者国徽,这款步枪在冷战中曾是第三世界国家独立自主的象征。
德国著名的刀具制造商Boker,就在冷战结束后找到了AK步枪之父卡拉什尼科夫将军,让将军担任其AK-47系列刀具的代言人。作为文化符号,AK已经超越了武器本身的性能,成为一个巨大的IP。很多厂家开始将自己的产品命名为AK-47,让用户产生结实可靠和猛烈的联想。全世界的用户开始自己生成各种以AK为名的商品,让这个强大的IP成为UGC模式下的世界性文化符号。兰蔻婚纱
刺客——矛盾的俄罗斯地下艺术
1978年叛逃到英国的著名作家格奥尔基·马尔科夫在伦敦被伞尖刺伤,4天后不治而亡,人们怀疑是苏联特工所为。而就在去年,英国政府的调查报告则显示,2005年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之死,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有关。他死于钋-210中毒,这是冷战时期克格勃研发的暗杀用剧毒之一。俄罗斯刺客不仅在冷战中,克格勃不仅培养刺客,而且为他们研发了各种致命的毒素包括氢氰酸、铊和钋-210,同时还研发了各种伪装武器。包括伪装成雨伞的毒刺发射器、香烟盒状的无声手枪。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被称为战斗民族,在民众眼中一直有着骁勇彪悍甚至有点粗鲁的印象。然而,从公共外交视角来看俄罗斯是真正的文化输出强国。去年,一部名为《我就是侵略者》的俄罗斯国家宣传片一经推出燃爆网络,迅速扭转公众对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负面形象,被认为是战争文化传播中的神作。近日网络上又流传出来了疑似《我就是侵略者》的续作,但是根据懂俄语的战争游戏爱好者分析,此视频仅仅是俄国军事游戏《战争雷霆》的一部宣传片而已。尽管如此,这部宣传片能够广泛流传,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大家对俄罗斯军事文化形成的固有印象,以及俄罗斯在军事文化对外宣传上的独到之处。
AK步枪的IP之路
自从冷战结束后,卡拉什尼可夫(AK-47)成为了苏联主要的出口货物,接着是伏特加酒,鱼子酱和有自杀倾向的诗人。——电影《战争之王》
卡拉什尼科夫步枪无疑是俄罗斯文化的图腾,它的外观粗犷彪悍犹如哥萨克骑兵一样令人畏惧。尽管这款步枪工艺粗糙却结实可靠值得信赖,甚至被泡在泥浆中也能随时开枪。自1947年问世之后就成为苏联对外军事援助的主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步枪家族。莫桑比克的国旗图案就被设计成AK步枪和锄头相交叉,锄头象征着勤奋劳动的人民,而AK步枪则象征着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战士。
历史上曾经有六个国家,将AK步枪画上了国旗或者国徽,这款步枪在冷战中曾是第三世界国家独立自主的象征。
德国著名的刀具制造商Boker,就在冷战结束后找到了AK步枪之父卡拉什尼科夫将军,让将军担任其AK-47系列刀具的代言人。作为文化符号,AK已经超越了武器本身的性能,成为一个巨大的IP。很多厂家开始将自己的产品命名为AK-47,让用户产生结实可靠和猛烈的联想。全世界的用户开始自己生成各种以AK为名的商品,让这个强大的IP成为UGC模式下的世界性文化符号。兰蔻婚纱
刺客——矛盾的俄罗斯地下艺术
1978年叛逃到英国的著名作家格奥尔基·马尔科夫在伦敦被伞尖刺伤,4天后不治而亡,人们怀疑是苏联特工所为。而就在去年,英国政府的调查报告则显示,2005年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之死,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有关。他死于钋-210中毒,这是冷战时期克格勃研发的暗杀用剧毒之一。俄罗斯刺客不仅在冷战中,克格勃不仅培养刺客,而且为他们研发了各种致命的毒素包括氢氰酸、铊和钋-210,同时还研发了各种伪装武器。包括伪装成雨伞的毒刺发射器、香烟盒状的无声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