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零花钱,可是我一分也不敢花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一个义卖活动,卖一些简单、便宜的小首饰。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很是意外。
我一分也不敢花
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儿,在我们的摊子面前停下,细细的看着我们的每一个小首饰,挑出了两个,问了价格。然后小女孩跟我们说,这两个她很喜欢,让我们先不要卖掉,因为她要先打电话给妈妈,问问可不可以买。
然后孩子掏出手机(貌似是一部iPhone5s),给妈妈打电话,等了很久,妈妈没有接。孩子又打了一个,等了很久,妈妈还是没有接。
然后孩子有些窘迫的在我们的摊子前转悠。
我和她闲聊,问她几年级了。
孩子说,我三年级了。
我问她,你没有零花钱吗?
她说,有呀,我今天就带了xx元(能买一大堆我们的小商品的金额),但是我一分也不敢花。
我说,既然是妈妈给你的零花钱,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花呀,只要不乱花钱就行了。
她说,我怕妈妈不高兴,妈妈让我节俭。
我问,妈妈有没有因为你花钱不高兴过?
她说,好像没有吧,不过我还是害怕。
说完,孩子说要再给爸爸打个电话。拨通电话后,等了很久,爸爸没接。
“我再给妈妈打一个!”
妈妈还是没有接。孩子又围着我们的摊子转了一会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悻悻的走了。
零花钱的意义
义卖的那几天,我发现,很多孩子在喜欢上某个商品的时候,都会紧张的问妈妈,自己可不可以买,很多时候还会加上“用自己的零花钱买。”
如果妈妈说,“可以呀,买呗”,孩子会兴高采烈的买。
如果妈妈说,“这个不好看”,“你学校又不让戴”,孩子们会立马“乖乖”地放下,一句话不多讲,但是一脸悻悻地跟妈妈离开。
咦???说好的小皇帝们会撒泼打滚要买东西呢?为什么都变成怯生生的,有钱不敢花的“乖孩子”了?这样,家长会很省心吧!
但是我转念一想,突然觉着很可怕,有钱不敢花,哪怕自己的经济实力远在商品的价格之上,还是不敢花钱,这真的是个好现象吗?
我们给孩子零花钱,目的是培养孩子理财的能力,理财除了要会省钱,还要学会花钱——孩子们要学会的,是通过对自己的管控,最终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当孩子见到自己喜欢的商品,不是因为自己要省钱买更喜欢的东西而放弃这个商品,而是因为害怕家长的批评而放弃这个商品,这样的结果,真的是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孩子管理钱财能力想要的结果吗?
有人会问:孩子节俭,不好吗?
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是作为美德的节俭是建立在对劳动的思考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对于权威(家长、老师)的惧怕之上的。现在我们培养出来的,有零花钱但是由于害怕家长不高兴,一分钱都不敢花的“乖孩子”,他们所具有的真的是节俭的美德吗?
被恐惧压抑下的购物欲会不断的积累,这些欲望如果不能及时疏导,会为孩子的一些偏激行为埋下祸根,总有一天会大爆发,甚至产生与道德相违背的行为,比如: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购物欲,偷盗等。
与其运用自己的权威压制孩子的购物欲,不如多跟孩子分享关于劳动的故事,带动孩子思考;与其运用自己的权威压制孩子的购物欲,不如发挥“零花钱”的真正作用,告诉孩子,给你的钱你可以随便花,但是除非必要的东西,爸爸妈妈不会再为你付钱,当你遇到喜欢的东西,你要自己安排零花钱的使用,自己攒钱买你喜欢的东西。
我们甚至可以带动孩子记账,这周拿到了多少钱,每天花了多少钱,剩下多少,总的余额是多少……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我相信,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这收获,会比胆怯的一分钱不敢花省下很多钱的收获,要大的多。
当我们给孩子零花钱,就要让零花钱发挥零花钱的作用,不是不能花钱,而是让孩子学会,怎么花钱。
田婧莹,知子花心理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心理双学位,有多次支教经验,及亲子活动举办经验。
小贴士
培养儿童理财观念
一、理财意识越早培养越好
二、鼓励儿童从小就用劳动赚钱
三、让儿童理解金钱的感觉
四、在理财账本记录收支情况
五、与儿童分析理财的理由
六、去旅行的理财计划
知子花家庭教育专家
微信:Lifetree-edu | 微博:@知子花教育
我一分也不敢花
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儿,在我们的摊子面前停下,细细的看着我们的每一个小首饰,挑出了两个,问了价格。然后小女孩跟我们说,这两个她很喜欢,让我们先不要卖掉,因为她要先打电话给妈妈,问问可不可以买。
然后孩子掏出手机(貌似是一部iPhone5s),给妈妈打电话,等了很久,妈妈没有接。孩子又打了一个,等了很久,妈妈还是没有接。
然后孩子有些窘迫的在我们的摊子前转悠。
我和她闲聊,问她几年级了。
孩子说,我三年级了。
我问她,你没有零花钱吗?
她说,有呀,我今天就带了xx元(能买一大堆我们的小商品的金额),但是我一分也不敢花。
我说,既然是妈妈给你的零花钱,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花呀,只要不乱花钱就行了。
她说,我怕妈妈不高兴,妈妈让我节俭。
我问,妈妈有没有因为你花钱不高兴过?
她说,好像没有吧,不过我还是害怕。
说完,孩子说要再给爸爸打个电话。拨通电话后,等了很久,爸爸没接。
“我再给妈妈打一个!”
妈妈还是没有接。孩子又围着我们的摊子转了一会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悻悻的走了。
零花钱的意义
义卖的那几天,我发现,很多孩子在喜欢上某个商品的时候,都会紧张的问妈妈,自己可不可以买,很多时候还会加上“用自己的零花钱买。”
如果妈妈说,“可以呀,买呗”,孩子会兴高采烈的买。
如果妈妈说,“这个不好看”,“你学校又不让戴”,孩子们会立马“乖乖”地放下,一句话不多讲,但是一脸悻悻地跟妈妈离开。
咦???说好的小皇帝们会撒泼打滚要买东西呢?为什么都变成怯生生的,有钱不敢花的“乖孩子”了?这样,家长会很省心吧!
但是我转念一想,突然觉着很可怕,有钱不敢花,哪怕自己的经济实力远在商品的价格之上,还是不敢花钱,这真的是个好现象吗?
我们给孩子零花钱,目的是培养孩子理财的能力,理财除了要会省钱,还要学会花钱——孩子们要学会的,是通过对自己的管控,最终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当孩子见到自己喜欢的商品,不是因为自己要省钱买更喜欢的东西而放弃这个商品,而是因为害怕家长的批评而放弃这个商品,这样的结果,真的是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孩子管理钱财能力想要的结果吗?
有人会问:孩子节俭,不好吗?
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是作为美德的节俭是建立在对劳动的思考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对于权威(家长、老师)的惧怕之上的。现在我们培养出来的,有零花钱但是由于害怕家长不高兴,一分钱都不敢花的“乖孩子”,他们所具有的真的是节俭的美德吗?
被恐惧压抑下的购物欲会不断的积累,这些欲望如果不能及时疏导,会为孩子的一些偏激行为埋下祸根,总有一天会大爆发,甚至产生与道德相违背的行为,比如: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购物欲,偷盗等。
与其运用自己的权威压制孩子的购物欲,不如多跟孩子分享关于劳动的故事,带动孩子思考;与其运用自己的权威压制孩子的购物欲,不如发挥“零花钱”的真正作用,告诉孩子,给你的钱你可以随便花,但是除非必要的东西,爸爸妈妈不会再为你付钱,当你遇到喜欢的东西,你要自己安排零花钱的使用,自己攒钱买你喜欢的东西。
我们甚至可以带动孩子记账,这周拿到了多少钱,每天花了多少钱,剩下多少,总的余额是多少……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我相信,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这收获,会比胆怯的一分钱不敢花省下很多钱的收获,要大的多。
当我们给孩子零花钱,就要让零花钱发挥零花钱的作用,不是不能花钱,而是让孩子学会,怎么花钱。
田婧莹,知子花心理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心理双学位,有多次支教经验,及亲子活动举办经验。
小贴士
培养儿童理财观念
一、理财意识越早培养越好
二、鼓励儿童从小就用劳动赚钱
三、让儿童理解金钱的感觉
四、在理财账本记录收支情况
五、与儿童分析理财的理由
六、去旅行的理财计划
知子花家庭教育专家
微信:Lifetree-edu | 微博:@知子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