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乡村
——《午睡主义者》 韩浩月著
姑且不谈这本散文集的文笔如何,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对于乡村的思考。
作者作为乡村出来的孩子,离乡几十年后再回首,所看到的乡村有些令他失望。而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更多的还是充满希望的。尽管现在的乡村不再青山绿水,但是,它在真正地走在人前,在自己掌握自己的状态。
回想古时候,乡村只是文人笔下的宠儿,。尽管他们给予乡村不进的溢美之词,甚至还心心念念地说自己要回归乡村,然而除了像陶渊明一样的少数人外,究竟由谁真正做到了。更多的人是将乡村作为一个永远不会背弃的备胎。他们的第一念想很少给乡村,相反,功利才是第一位。只有在功利不给他们好脸色的时候,他们才会转回头看见乡村。更可恶的是,一些功利上成功的人在最后“仕而优则隐”,将乡村作为自我标榜的装饰品。乡村是该在得到好名声的时候感谢他们,但是,一些只知享受而不知管理的人在乡村又做出什么贡献呢?比起李白,我宁愿选择柳宗元,至少后者是实实在在地为乡村做了一些事。在乡村人眼里看来,那么多的虚名不如实际的改变来得真实。
古代人给乡村的更多是好名声,然而近代似乎更多地将乡村推线恶名。这就难怪农村人总想涌向城市,那种“贬乡村,扬城市”的势头无异于火上浇油。在鲁迅那里,乡村变得愚昧、落后、粗俗。尽管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沈从文则将乡村推向美的极致,但是地域倾向太明显,不是哪里都是凤凰;到了贾平凹那里,乡村回归原生态,但是,我觉得那又过于土气,没有真实写出当今乡村的样子。
然而,不管怎么样,乡村总是在“天堂”与“地域”两个极点间游走。如今,在城镇化的进程里,乡村似乎可以又一次飞跃,但是,风险与之同存。怎样让乡村发展,我同样迷茫,但是,我充满希望。尽管我没能力,但是有能力的人一定不会少!
我期待自己看到一个新生的乡村,而它又不会断掉与我的那种曾经的熟悉感。
王小凯
汉语言文学3班
222014308011188
——《午睡主义者》 韩浩月著
姑且不谈这本散文集的文笔如何,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对于乡村的思考。
作者作为乡村出来的孩子,离乡几十年后再回首,所看到的乡村有些令他失望。而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更多的还是充满希望的。尽管现在的乡村不再青山绿水,但是,它在真正地走在人前,在自己掌握自己的状态。
回想古时候,乡村只是文人笔下的宠儿,。尽管他们给予乡村不进的溢美之词,甚至还心心念念地说自己要回归乡村,然而除了像陶渊明一样的少数人外,究竟由谁真正做到了。更多的人是将乡村作为一个永远不会背弃的备胎。他们的第一念想很少给乡村,相反,功利才是第一位。只有在功利不给他们好脸色的时候,他们才会转回头看见乡村。更可恶的是,一些功利上成功的人在最后“仕而优则隐”,将乡村作为自我标榜的装饰品。乡村是该在得到好名声的时候感谢他们,但是,一些只知享受而不知管理的人在乡村又做出什么贡献呢?比起李白,我宁愿选择柳宗元,至少后者是实实在在地为乡村做了一些事。在乡村人眼里看来,那么多的虚名不如实际的改变来得真实。
古代人给乡村的更多是好名声,然而近代似乎更多地将乡村推线恶名。这就难怪农村人总想涌向城市,那种“贬乡村,扬城市”的势头无异于火上浇油。在鲁迅那里,乡村变得愚昧、落后、粗俗。尽管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沈从文则将乡村推向美的极致,但是地域倾向太明显,不是哪里都是凤凰;到了贾平凹那里,乡村回归原生态,但是,我觉得那又过于土气,没有真实写出当今乡村的样子。
然而,不管怎么样,乡村总是在“天堂”与“地域”两个极点间游走。如今,在城镇化的进程里,乡村似乎可以又一次飞跃,但是,风险与之同存。怎样让乡村发展,我同样迷茫,但是,我充满希望。尽管我没能力,但是有能力的人一定不会少!
我期待自己看到一个新生的乡村,而它又不会断掉与我的那种曾经的熟悉感。
王小凯
汉语言文学3班
22201430801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