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伊甸
四五月份,是赏花的好时节。 小时候在北京,每年最早的花事,是西山大觉寺的古玉兰。北方的初春,黑黢黢的枝条总要到三月下旬才稍现绿意,白玉兰却总是在三月中就盛放了。古玉兰所在的庭院是一间茶室,佛堂前的青烟里蕴藏着茶炊的香气,还有隐隐约约的古琴声。印象里,院子里的黒木茶桌总是空空荡荡,只有满树象牙色的花朵在向晚的微风中轻轻摇曳。后来读王维的《辛夷坞》,未曾见过山中红萼,却总是想起在暮色中的白玉兰纷纷开落,三百年倏忽而过。 进入四月,玉渊潭的樱花,法源寺的丁香,植物园的桃花,中山公园的郁金香渐次盛放。在郁金香花坛旁边拍过照,似乎马上就到了在北海公园荡起双桨的初夏,容易被忘记的,是华北地区特有的西府海棠。老北京的院子里,往往有东西两棵树,鲁迅先生写的两棵枣树,是最常见的了,但是要说讲究的,还数西府海棠。北京的西府海棠,最有名的在什刹海畔的宋庆龄故居,这里还是纳兰明珠家的宅子时,就已种下了。我最喜欢的,是郭沫若故居里的两株,虽然年头没有宋宅的久远,但园子更幽静曲折,极少游人。与小伙伴在垂花门,假山和回廊间追跑打闹,粉白的海棠花瓣随风簌簌而下,被我们踩得到处都是,可真是“泥污胭脂雪”了。 来美国后,发现美国人民赏花的热情,一点儿也不亚于国内。不论是西雅图还是纽约,花季来临的时候,著名的赏花景点总是人头攒动,颇有鲁迅先生笔下,东京上野公园的盛况。但对像大觉寺,郭宅这样的僻静去处,却所知不多。直到四月初,偶然有机会在特拉华(Delaware)州度过一个周末,游览了长木花园(Longwood Garden)和温特图尔庄园(Winterthur Museum, Garden and Library)。 长木花园其实算不得无名,在费城上学的时候,已有耳闻,只是地处郊外,未尝一游。它是美国最古老,最显赫的杜邦家族的遗产,这个绵延二百年的巨型财团以军火起家,如今仍然拥有美国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部,就在特拉华的最大城市威明顿(Willmington, DE)。 一进长木花园,大片盛开的吉野樱就吸引了我们。与美国各地熙熙攘攘的樱花节不同,这里的樱树林非常安静,二月兰蜷伏在草丛里,在多云的午后甚至显得有些阴冷。


在东方园林中,水往往是以池塘的形式呈现的。池中有朱鱼翠藻,池边有野藤细竹,还要有一人就着明月,在水畔呜呜咽咽地吹起洞箫。而在西方园艺中,喷泉常常是整个园子的点睛一笔,在讲述凡尔赛宫园林建造轶事的电影《小混乱》中,路易十四时期的贵族们围绕着新落成的喷泉翩翩起舞,为象征着皇室权威的庄严庭院添加了一分活泼。长木花园的音乐照明喷泉声名远扬,只可惜我们到访的时节太早,中心大喷泉正在整修,意大利花园的小喷泉也尚未开放。夏季时,喷泉会随着乐团的演奏起伏变幻,再现当年艺术名流云集于此,举行花园演出的盛况。 长木花园最有名的,当属这里的巨大温室。曾经的主人皮尔斯·杜邦是一位狂热的园艺与植物爱好者,温室中从各地搜罗而来的植物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而作为杜邦集团的董事长,主人的豪奢也体现在花园的每个角落,大片大片的黄色香水百合作为装饰色块,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特有的野蓝蓟(Tower of Jewels)用做隔离墙分割空间,原产于东南亚的宝莲灯花(Rose grape plant) 则被做成巨大的悬挂花球置于走廊上方,更有一个宽敞的水上百合庭院,对于习惯了一花一叶式审美的我们而言,在震撼之余,颇有点消化不良。中国园林中,一盆碗莲,一枝腊梅已经足够点亮整个空间,而在西人眼中,来自全世界的奇花异草都可为我所用,呈现出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小混乱》中谈到,”花园是对伊甸园的寻找与再造“, 西方园艺的”重建“理想,似乎与中国园林的”退守“有一些微妙的不同。


从长木花园沿着白兰地酒河(Brandywine river)向东南方向前进,进入白兰地酒河谷(Brandywine Valley) ,在静谧的乡间小路两旁,时不时可以看到通往各个庄园的指引路牌。杜邦家族在这里经营百年,枝繁叶茂,不同时期营建的数座庄园如今大都作为博物馆,图书馆和花园向公众开放。其中,温特图尔庄园是规模最大的一座,虽然不在热门旅游线路上,网上甚至没有中文资料,但是这座175间房间的老宅却带给我此行最大的惊喜。 在春日的午后独自进入温特图尔,铺满白沙的停车场里阳光耀眼,古老的樱树旁若无人地热烈开放,背后是绵延起伏的开阔草甸。这里的游人并不多,大都为本地的老年夫妇,就连工作人员也是头发雪白的老奶奶。老宅的主人亨利·杜邦是十九世纪末的古董收藏家和园艺家,他们一家三代亲自设计建造了这座庄园,每一件家具,每一处装饰都有主人的心思。 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我也曾参观过各个时期的欧美室内陈设,那一间间居室虽然布置得美轮美奂,但脱离了原本的载体,总是少了一些生气。而在温特图尔庄园,导游奶奶带着我们,按照百年之前来庄园度周末的客人的路线,在老宅里漫游,娓娓道来那时的轶事,实在是奇妙的体验。 比起今天的各种微博炫富,亨利·杜邦的方式要有趣的多。在每间客房,早餐台和古董书桌是必备的,客人的早餐在房间里提供,每天早上,杜邦会在玫瑰园里亲自为客人挑选玫瑰,与早餐和报纸一同送上。而书桌不仅是古董级的藏品,更是为了让客人可以写明信片,向外界展示在温特图尔的美好周末。杜邦家族曾经拥有独立的邮局和火车站,在整个世界都在狂飙突进的十九世纪末,白兰地酒河谷俨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王国。

最令人惊艳的房间,当属一间名为”中国客厅“(Chinese Parlor)的下午茶室。整座房间采用了近千张中国工笔画作为壁纸,画风典雅,细节精美,恍如国宝《乾隆南巡图》的立体再现。清新中不失雍容的中式壁纸,与富丽堂皇的西式室内陈设竟然相得益彰,也是非常难得。据说,亨利·杜邦在法国得到这套壁纸后十分珍视,所以特意布置了这间房间。还有一间小小的银器陈列室,甚至是专门为了以立体效果表现一张壁纸中的细节而建的。



卧室里悬挂着华盛顿总统妻子曾经用过的镜子,室内花园里的雕像则从纽约的公园里移植,玄关的天花板是从费城市政厅整块搬来的,更不用说餐厅的陈列柜里,几十套不同的餐布和瓷器会搭配着当天伴餐的鲜花颜色轮流使用。在客人不多的时节,甚至还有专门的”占位人“(seat filler), 使得每天的晚餐桌边恰好是十二席。而在走廊和书房的墙上,刺绣的美国各地地图时时可见,这是当时上层女性们学习地理的方式,男人们则常常在桌上展开地图,在这个新兴国家的广阔荒原上指点江山,寻找下一处机遇所在。


杜邦家族的后裔如今在北部的康涅狄格州居住,在温特图尔度过童年后,并无一人还钟情于古董收藏,但是基金会支持的温特图尔博物馆依然在各地收集亚美利加的历史碎片。在毗邻老宅的博物馆,除了常规展品,正赶上美洲与东亚的近代贸易交流特展。展品近百件,算不上多,布置和讲解却十分用心,每件都能细细看上很久。 在中文语境中,提及瓷器,丝绸,我们重视的往往是技艺奇绝的传世孤品,即使谈起丝绸之路,也常常着眼于商旅给古老文明带来的交流契机,对于远渡重洋的商品本身,反倒是多少有些忽视了。而实际上,这些出自普通匠人之手的,几百年前的外贸产品也有着非常精彩的故事。 在十八世纪,西班牙商船打通了跨越太平洋的海上商路,突破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于欧亚贸易的封锁,来自东亚的精美商品终于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美洲与欧洲。一位西班牙领主希望订制一件有家族纹章的中国青花瓷盘,荷兰的设计师接到要求,绘制了图样,由葡萄牙商船送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再前往广州港。图样一路北上送到景德镇,制瓷师傅早已见惯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异文字,在大多数中国人还对天朝上国外的世界知之甚少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在出口全球的瓷器上绘制亚非欧美四大洲的模样。带有纹章的瓷盘穿越太平洋到达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尔科港(Acapulco), 由当地的挑夫背往墨西哥湾的韦拉克鲁斯(Veracruz),再次登上前往欧洲的商船,穿越大西洋到达里斯本。从发出订单到最终收货需要两年的时间,小小的瓷盘环游整个世界,全球化的进程,早在三百年前就已经悄然启动。



随之而来的,东方与西方的碰撞融合,产生了令人目不暇接的艺术形式。中美洲的总督们痴迷于东亚珠母的炫目光泽,创作出了富丽堂皇的珠母镶嵌画,画中,四大洲的代表都在望向中国。丝绸被制成贵族少女的长裙,即使丝绸上的异国图案早已在漫漫旅途中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在当时的欧洲,”中国风尚"(Chinoiserie) 体现在园林,服饰等各个方面,大受追捧,日本一词甚至变作了一个名词Japanning, 专门形容对家具进行日本漆器式的装饰。而百年之后,坚船利炮之下,那一段附着在瓷片与织锦上的绮梦终将在血与火中破碎。


从博物馆回到夕阳中的庭院,仿佛是从建造巴别塔的幻想中清醒过来。独自漫步在古老的林间,手机已经自动关机,正犹豫着是否回车里充电,却在寂静处遇见了一株盛放的二乔木兰。壮观的树冠下,有一张小小的木椅,几乎被花枝完全掩盖,诱惑着我前去坐下。透过花叶仰望天空,时间像是静止不动。这种在《九歌》中被称为辛夷的古老中国植物,如今在异国的庄园里独自开放,旁边的石头上,有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的几句小诗相伴。 Find tongues in trees, (倾听密林的细语,) books in the running brooks, (俯拾溪流的断章,) sermons in stones, (找寻石间的真谛,) and good in everything. (体味万物的美丽。) (As you like it, Act II, Scene 1, By Shakespeare. 试译) 宋徽宗的艮岳最终在金军的铁骑下成为碎石满地,杜邦家族的白兰地酒河谷也曾经在一战的火药与鲜血中沦陷。而我,在俯仰之间,有幸得享一日伊甸。
慕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人工智能将精于情感操控”:石黑一雄谈小说与真相的未来(采访选摘) (17人喜欢)
- 银鲑,灰熊,乌鸦(小说) (5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