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Career创始人王振中:和自己赛跑的人
三十多岁的时候,李宗盛给朋友、也给自己写了一首歌:《和自己赛跑的人》。在同样的年龄,王振中辞去知名外企中国区总经理的职务,给自己铺就一条充满梦想和荆棘的创业之路。正如他所崇敬的曼德拉所说:在登上一座大山之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山要去攀登。再出发,只为梦想。
作出新的尝试和变革
“我是创业里面的老兵了,现在连85后都已经算是老同志。但这个年龄的好处是,你会避免很多盲目的东西,会理性一些。”
生于1980年的王振中,今年已经36周岁。一年之前,他辞去全球最大招聘网站CareerBuilder中国区总经理的职务,创办了专注海外人才招聘的HelloCareer,这是第一个具备中外两种管理基因的专业涉外招聘机构。
王振中拥有11年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工作经历,尤其对招聘领域有丰富经验。在颇有成绩的职业生涯中,他参与过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引进计划”、国家外专局、上海国资委、阿里巴巴、联想集团、安邦集团等多家知名公司和政府部门以及不同行业的国际招聘工作。此外,他还是CCTV第一期《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的活动嘉宾,2008年北京奥组委“面试官选拔”项目的负责人。
“在中企和外企工作后,你会体验到很多不同。中西的文化、战略的制定、如何与外方沟通、如何理解中国市场。这方面都熟悉以后,你会发现你的资源、你的经验和积累,可以在这个领域里面做出新的尝试和变革。如果自己做,会做成什么样子?”
从HelloCareer的第一天起,他就坚持远大梦想,帮助国内企业实现人才国际化。
“跟海外一些人才沟通时,他们说在海外的生活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就是环境啊、空气啊、生活条件都很好,但是你的社交圈子和亲人朋友,顶多就是那十几二十个,圈子太小了,就会觉得好山好水好无聊。”
“中国人能在西方公司升到管理层的,几乎凤毛麟角。你谋个工作可能有很多机会,但是你想发展的很好,进入管理层,进入主流社会,还是挺难的。”王振中说。
但海外华人的技术知识储备、语言和阅历,回到中国以后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比较倾向于引进留学生和国际管培生。剩下的,就是提高资源渠道的整合和项目落地、执行的能力,如果服务的效率更高,整个人才引进和交流的提升也会更加明显。
跟着心态一直往前走
从大学国际经济专业毕业之后,王振中就投身于野生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的公益行业,拥有一段NGO的工作经验。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报名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绝对挑战》栏目,想为自己寻找一份金融贸易类的对口工作,却赢得了智联招聘公司的欣赏,并加入了智联招聘。从此之后,王振中就扎根于人力资源,通过十多年的积累和成长,终成国内最为领先的核心人才之一。
时至今日,王振中依然特别感谢在智联招聘的成长历程。“智联整个公司和我的老板,都是非常nice的,给了我很多机会。公司一直给我不同的角色去体验,对这个行业越来越了解了。”
在智联招聘,王振中从市场公关、品牌策划起步,又转到产品运营和研发团队,后来又被派驻到深圳分公司负责市场和销售管理。在深圳公司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后,又被调回总部负责对外合作,逐步晋升为公司中高层的核心骨干之一。
在这样的时刻,王振中内心却陷入了一种无形的困惑之中。作为资深的人力资源专家,他当然非常清楚自己面临的是什么样的职业瓶颈。
“离开智联的时候,我已经做到中高层,但实际的战略和规划上,还是要follow整个公司的决定,我没办法参与到整个公司的决策层面。”王振中说。
是保持现在这种舒适安逸的高管生活,还是在30岁这个关键年龄段再进一步,迎接新的挑战,王振中内心斗争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这需要考虑的远远不是简单的得失问题,而是考验一个人的性格和魄力。”他说。
最终,王振中还是选择了在年轻的时候进入更大的职业空间。他加入了CareerBuilder公司,终于体会了自己制定商业策划、组建公司团队、拓展市场空间的感受,而对于全新的管理权限以及和美国总公司之间的中西方文化融合,他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无论是你工作上,创业上的,我觉得应该保持很积极,很健康的心态。人生就是一段一段的经历,保持非常健康的心态往前走就好了。”王振中是个非常积极和寻求进步的人,这种品质不仅表现在他的事业上,生活上他也是个积极的人,他喜欢艺术、时尚、旅行,每年也都安排一次属于自己的旅行。
不做单纯的猎头公司
王振中是个典型的水瓶座男性,作为北京人,又拥有一帆风顺的职场履历,他身上却没有那种人们习以为常的担忧——比如自大、保守、安逸等等。
“就性格来说,我是比较要强的。我对我自己的要求比较高,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也都会说这么说。这其实是性格使然,我喜欢追求有挑战的东西,不喜欢过于安逸和稳定的生活。”正是如此,王振中也给工作带入了很多的体验和体会,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首先,王振中就坚持认为,他的HelloCareer,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家猎头公司,而是一家服务于招聘的咨询公司。
“我跟我的同事讲,我们不是简单地撮合人才的猎头公司。我们会教你人才怎么招聘、合同怎么签、面试怎样进行、招聘流程怎么设计,这是一种专业的服务咨询。”
“我们服务的很多客户,对海外招聘完全是一张白纸,对于用什么样的渠道什么样的方式联系候选人、面试该问什么样的问题、薪酬该怎么谈、合同怎么签都不太懂。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有我们这样的有丰富经验和强大知识储备的顾问团队。”
王振中善于站在接受服务者的角度去想问题。“企业对海外人才招聘比较空白,我希望我们能够告诉他,原来海外的求职者是这么想的,薪酬体系是这样的,这就是HelloCareer的服务重点。”
作为专业的人力资源专家,加上有在美资公司担任高管的实践经验,王振中对高端人才交流有切身的体会。除了薪酬以外,外籍人才和海外华人归国意愿的调查报告表明,他们也非常注重国内文化氛围和生活水平的配套水平。
“为什么高端人才一般不想回来,他们总是希望先留在海外,实在是没有机会了再回中国。但就算回到中国也是先进知名外企,其实很多本土优秀企业,机会更多一些。”
对此,王振中的规划是,在实现国内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区域中心布局的同时,也在欧洲和北美加强官方的业务合作伙伴,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在欧洲和北美设置海外Mini Office。
在此基础上,HelloCareer将直接在海外举办高级专家招聘专场活动和中国留学生网络招聘大会,除此之外,还将举办一批资深的外籍专家对接洽谈会。这类直接落脚海外的高端人才交流活动,往往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此前安邦保险集团的一次海外招聘项目中,帮助安邦保险集团在美国哈佛大学组织海外人才宣讲会,邀约了400多来自美国名校的精英到场,成功招聘多名国际化人才加入安邦国际团队。
![]() |
作出新的尝试和变革
“我是创业里面的老兵了,现在连85后都已经算是老同志。但这个年龄的好处是,你会避免很多盲目的东西,会理性一些。”
生于1980年的王振中,今年已经36周岁。一年之前,他辞去全球最大招聘网站CareerBuilder中国区总经理的职务,创办了专注海外人才招聘的HelloCareer,这是第一个具备中外两种管理基因的专业涉外招聘机构。
王振中拥有11年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工作经历,尤其对招聘领域有丰富经验。在颇有成绩的职业生涯中,他参与过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引进计划”、国家外专局、上海国资委、阿里巴巴、联想集团、安邦集团等多家知名公司和政府部门以及不同行业的国际招聘工作。此外,他还是CCTV第一期《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的活动嘉宾,2008年北京奥组委“面试官选拔”项目的负责人。
“在中企和外企工作后,你会体验到很多不同。中西的文化、战略的制定、如何与外方沟通、如何理解中国市场。这方面都熟悉以后,你会发现你的资源、你的经验和积累,可以在这个领域里面做出新的尝试和变革。如果自己做,会做成什么样子?”
从HelloCareer的第一天起,他就坚持远大梦想,帮助国内企业实现人才国际化。
“跟海外一些人才沟通时,他们说在海外的生活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就是环境啊、空气啊、生活条件都很好,但是你的社交圈子和亲人朋友,顶多就是那十几二十个,圈子太小了,就会觉得好山好水好无聊。”
“中国人能在西方公司升到管理层的,几乎凤毛麟角。你谋个工作可能有很多机会,但是你想发展的很好,进入管理层,进入主流社会,还是挺难的。”王振中说。
但海外华人的技术知识储备、语言和阅历,回到中国以后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比较倾向于引进留学生和国际管培生。剩下的,就是提高资源渠道的整合和项目落地、执行的能力,如果服务的效率更高,整个人才引进和交流的提升也会更加明显。
跟着心态一直往前走
从大学国际经济专业毕业之后,王振中就投身于野生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的公益行业,拥有一段NGO的工作经验。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报名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绝对挑战》栏目,想为自己寻找一份金融贸易类的对口工作,却赢得了智联招聘公司的欣赏,并加入了智联招聘。从此之后,王振中就扎根于人力资源,通过十多年的积累和成长,终成国内最为领先的核心人才之一。
![]() |
时至今日,王振中依然特别感谢在智联招聘的成长历程。“智联整个公司和我的老板,都是非常nice的,给了我很多机会。公司一直给我不同的角色去体验,对这个行业越来越了解了。”
在智联招聘,王振中从市场公关、品牌策划起步,又转到产品运营和研发团队,后来又被派驻到深圳分公司负责市场和销售管理。在深圳公司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后,又被调回总部负责对外合作,逐步晋升为公司中高层的核心骨干之一。
在这样的时刻,王振中内心却陷入了一种无形的困惑之中。作为资深的人力资源专家,他当然非常清楚自己面临的是什么样的职业瓶颈。
“离开智联的时候,我已经做到中高层,但实际的战略和规划上,还是要follow整个公司的决定,我没办法参与到整个公司的决策层面。”王振中说。
是保持现在这种舒适安逸的高管生活,还是在30岁这个关键年龄段再进一步,迎接新的挑战,王振中内心斗争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这需要考虑的远远不是简单的得失问题,而是考验一个人的性格和魄力。”他说。
最终,王振中还是选择了在年轻的时候进入更大的职业空间。他加入了CareerBuilder公司,终于体会了自己制定商业策划、组建公司团队、拓展市场空间的感受,而对于全新的管理权限以及和美国总公司之间的中西方文化融合,他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无论是你工作上,创业上的,我觉得应该保持很积极,很健康的心态。人生就是一段一段的经历,保持非常健康的心态往前走就好了。”王振中是个非常积极和寻求进步的人,这种品质不仅表现在他的事业上,生活上他也是个积极的人,他喜欢艺术、时尚、旅行,每年也都安排一次属于自己的旅行。
不做单纯的猎头公司
王振中是个典型的水瓶座男性,作为北京人,又拥有一帆风顺的职场履历,他身上却没有那种人们习以为常的担忧——比如自大、保守、安逸等等。
“就性格来说,我是比较要强的。我对我自己的要求比较高,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也都会说这么说。这其实是性格使然,我喜欢追求有挑战的东西,不喜欢过于安逸和稳定的生活。”正是如此,王振中也给工作带入了很多的体验和体会,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首先,王振中就坚持认为,他的HelloCareer,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家猎头公司,而是一家服务于招聘的咨询公司。
“我跟我的同事讲,我们不是简单地撮合人才的猎头公司。我们会教你人才怎么招聘、合同怎么签、面试怎样进行、招聘流程怎么设计,这是一种专业的服务咨询。”
“我们服务的很多客户,对海外招聘完全是一张白纸,对于用什么样的渠道什么样的方式联系候选人、面试该问什么样的问题、薪酬该怎么谈、合同怎么签都不太懂。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有我们这样的有丰富经验和强大知识储备的顾问团队。”
王振中善于站在接受服务者的角度去想问题。“企业对海外人才招聘比较空白,我希望我们能够告诉他,原来海外的求职者是这么想的,薪酬体系是这样的,这就是HelloCareer的服务重点。”
作为专业的人力资源专家,加上有在美资公司担任高管的实践经验,王振中对高端人才交流有切身的体会。除了薪酬以外,外籍人才和海外华人归国意愿的调查报告表明,他们也非常注重国内文化氛围和生活水平的配套水平。
“为什么高端人才一般不想回来,他们总是希望先留在海外,实在是没有机会了再回中国。但就算回到中国也是先进知名外企,其实很多本土优秀企业,机会更多一些。”
对此,王振中的规划是,在实现国内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区域中心布局的同时,也在欧洲和北美加强官方的业务合作伙伴,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在欧洲和北美设置海外Mini Office。
在此基础上,HelloCareer将直接在海外举办高级专家招聘专场活动和中国留学生网络招聘大会,除此之外,还将举办一批资深的外籍专家对接洽谈会。这类直接落脚海外的高端人才交流活动,往往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此前安邦保险集团的一次海外招聘项目中,帮助安邦保险集团在美国哈佛大学组织海外人才宣讲会,邀约了400多来自美国名校的精英到场,成功招聘多名国际化人才加入安邦国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