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的名医评价(持续更新)
一些朋友找过的大夫及网友评价的大夫介绍:
1、孔光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据说治疗胃病、妇科非常厉害,以前家里都是太医,人跟个活神仙一样,态度非常好。
2、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560224/?start=0 有些北京医生的介绍。
3、好大夫网站http://www.haodf.com/ 很多医生会上去,可以咨询。
4、同仁堂医馆馆长关庆维,他在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的讲稿:http://phtv.ifeng.com/program/whdgy/200905/0506_1624_1492844.shtml
5、我个人以前上大学总去的医院:宝康医院,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的一个专家医院,就在玉泉路,呵呵,那个时候其实也没啥病,但是对中医有兴趣,就总骑着自行车挂个几块钱的号,找个老专家,老教授,聊天,有个老教授很喜欢给我开各种便宜的养颜茶,真是不错啊,现在方子都没了。。。这个医院的老教授们,年岁大了,每次去总有去世的、停诊的公告,像治疗脊椎非常有名的刘公望,就是今年早些时候去世的,太可惜了,哎,是真正的高人,会好几国语言,经常出国讲课,带很多外国学生,看病的人很多,所以每次看完,他都是汗流浃背,哎。。。
地址:http://www2.tjutcm.edu.cn/baokang/
========================================================================
中国首次评选出三十名国家级中医大师
2009年06月19日 17: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九日电 (记者 曾利明) 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座谈会今天在北京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由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的中医大师今天亮相。
从全国从事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人员中遴选出来的这三十位“国医大师”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称,这些“国医大师” 涵盖了东、中、西部地区,既有中医、藏医、蒙医专家,也有中西医结合专家、中药专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他说,“国医大师”最大的已有九十三岁高龄,最小的也已七十四岁,都是中医药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们医术精湛,疗效显著。 深受百姓信任和欢迎;他们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医精诚,风范高尚;其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技术方法独到,在全国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为中医药学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座谈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中共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林业局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为首届“国医大师”颁发了证书和奖章。
1. 方和谦 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2. 王玉川 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3. 王绵之 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4. 邓铁涛 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5. 任继学 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6. 朱良春 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7. 何任 男,汉族,1921年1月出生,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1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
8. 吴咸中 男,满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症,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9. 张灿玾 男,汉族,1928年7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9 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10. 张学文 男,汉族,1935年10月出生, 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53 年 5 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1. 张琪 男,汉族,1922年12月出生,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
12. 张镜人 男,汉族,1923年6月出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
13. 李玉奇 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39 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4. 李济仁 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15. 李振华 男,汉族,1924年11月出生,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6. 李辅仁 男,汉族,1919年6月出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1941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17. 苏荣扎布 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5月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蒙医。
18. 陆广莘 男,汉族,1927年1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48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 周仲瑛 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
20. 贺普仁 男,汉族,1926年5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1. 唐由之 男,汉族,1926年7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1946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22. 徐景藩 男,汉族,1928年1月出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23. 班秀文 男,壮族,1920年1月出生,广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4. 郭子光 男,汉族,1932年12月出生,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51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5. 程莘农 男,汉族,1921年8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26. 裘沛然 男,汉族,1913年1月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4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
27. 强巴赤列 男,藏族,1929出生,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1947年起从事藏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藏医。
28. 路志正 男,汉族,1920年12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9. 颜正华 男,汉族,1920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0. 颜德馨 男,汉族,1920年11月出生,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1939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http://www.satcm.gov.cn/zwgk/jypx/rcpy/20080725/164024.shtml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公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能做指导老师的基本都是厉害的中医
指导老师名单
北京市40人
王嘉麟 温振英 周德安 陈彤云 张炳厚 魏执真 黄丽娟
柴嵩岩 周乃玉 李乾构 王应麟 许心如 危北海 郁仁存高忠英 周耀庭 钱 英 陈昭定 方和谦 谷世喆 许彭龄
张淑文 李 贵 王 琦 聂惠民 刘燕池 孔光一 陈文伯
张士杰 阎玉凝 肖承悰 郭维琴 田德禄 武维屏 王 沛
周平安 陈淑长 柯微君 王焕禄 王莒生
天津市20人
石学敏 韩景献 黄文政 曹式丽 金季玲 张伯礼 刘文峰于志强 孙兰军 徐志尧 邓鹤鸣 张大宁 栗锦迁 张曾譻章臣桂 王子云 陈宝贵 陈津生 武 成 李 競
河北省19人
田淑霄 李士懋 杨牧祥 赵玉庸 李佃贵 刘亚娴 邢月朋王淑玲 郭纪生 张士舜 李淑荣 王国三 孙光周 李英杰 任琢珊 陈益昀 李延芳 韩志河 高社光
山西省13人
正式材料未到
内蒙古自治区11人
苏荣扎布 阿古拉 明根巴雅尔 朱宗元 张孝礼 牛兴东
杭盖巴特尔 包金山 查 干 金 玉 黄海波
辽宁省28人
洪家铁 曹幸馀 王子正 肖瑞崇 侯升魁 姜松鹤 白长川石志超 张天文 齐清会 曹 林 郭庆贺 周耀群 贾淑兰
岳惠卿 兰宏江 孙洪卓 周学文 马 智 李德新 田维柱
张静生 郭恩绵 杨积武 刘元禄 郭振武 洪治平 田振国
吉林省16人
刘柏龄 杨宗孟 王 烈 南 征 于凯成 范国樑 黄永生
陈向明 张文泰 纪青山 阎洪臣 于作盈 王 钰 李 莹
刘大同 曲 生
黑龙江省22人
张 琪 郭文勤 王铁良 吴秉纯 段富津 康广盛 王雪华
孙申田 高维滨 王玉玺 李 延 王秀霞 孙伟正 李令根
董清平 卢 芳 朱永志 张 缙 张凤山 栗德林 李敬孝
滕义和
上海市21人
严世芸 施 杞 蔡 淦 张云鹏 秦亮甫 叶愈青 陆徳铭
唐汉钧 邹菊生 王霞芳 陈湘君 柏连松 石印玉 蔡小荪
何立人 彭培初 叶景华 曹玲仙 刘嘉湘 李飞跃 颜乾麟
江苏省31人
周仲瑛 汪受传 朱秉宜 徐福松 邹燕勤 单兆伟 刘沈林 盛灿若 夏桂成 诸方受 唐蜀华 吴 旭 许芝银 李七一
杨桂云 王德明 刘永年 莫燕新 丁义江 李柏年 吴新欲
张志坚 程子俊 任光荣 龚正丰 朱良春 邵荣世 夏治平 孙 浩 谢兆丰 王少华
浙江省24人
肖鲁伟 范永生 连建伟 徐 珊 宋 康 俞景茂 陈 意 裘昌林 王坤根 潘智敏 李学铭 徐再春 王樟连 刘时觉
王永钧 周 锦 何嘉琳 张玉柱 董幼祺 陈颖异 方水林
常 青 钟 坚 吴瑞华
安徽省11人
梁文珍 徐经世 丁 锷 周宜轩 马 骏 魏福良 张道宗
张炳秀 韩明向 胡国俊 郑梅生
福建省17人
杜 建 王和鸣 陈民藩 周国英 杨春波 陈美华 朱亨炤 吕绍光 黄秋云 邓正明 卢太坤 洪炳根 苏稼夫 余天泰
黄宝英 吴 熙 吴允耀
江西省15人
洪广祥 皮持衡 周士源 伍炳彩 谢 强 张小萍 赵纪生 邓运明 熊墨年 何晓晖 傅淑清 丁德秭 王德祖 李金生
欧阳枝磊
山东省24人
曹贻训 程益春 单秋华 丁书文 侯玉芬 焦中华 林慧娟
王国才 尹常健 周翠英 冯建华 李安源 华明珍 浦家祚
周兆山 王法德 赵法文 王光辉 赵学印 谭远超 陈 权
张志发 左振素 谷越涛
河南省23人
张东岳 丁 樱 胡玉荃 冯宪章 王自敏 崔公让 郑绍周
李 鲤 王立忠 唐 宋 李发枝 袁占盈 侯士良 刘茂林 赵法新 赵时雨 高惠然 郑启仲 丁世芹 秦月好 贾燕平
刘学勤 杨树亮
湖北省17人
陈科力 梅国强 周安方 李家康 陈如泉 凃晋文 张赤志 吴寿善 熊昌源 王胜利 管竞环 张介眉 张唐法 叶世登 万远铁 郑 翔 刘云鹏
湖南省13人
杨寿峨 石琴大 尚品洁 蒋兴磊 黎杏群 熊继柏 潘敏求 张崇泉 欧阳恒 杨秉秀 王行宽 刘绍贵 尤昭玲
广东省26人
张家维 劳绍贤 周福生 丘和明 陈纪藩 周岱翰 蔡炳勤 林 毅 司徒仪 黄春林 刘伟胜 冯新送 刘庆思 沈英森
莫 通 邱志楠 杨群玉 陈宝田 邱健行 王清海 卢桂梅 吴维城 罗陆一 陈志维 叶伟洪 余伯亮
广西自治区5人
韦贵康 周德丽 方显明 蓝青强 董少龙
海南省4人
张永杰 李成光 陈达天 辜孔进
重庆市13人
张西俭 郑卫琴 王毅刚 郭剑华 王辉武 郑邦本 骆常义 朱正刚 刘兴文 付灿鋆 周天寒 曾宪策 胡吉元
四川省16人
陈绍宏 杨家林 钟以泽 王明芳 熊大经 陈学忠 徐廷翰 陈隆晖 黄淑芬 王明杰 李祖伦 万德光 刁本恕 钟友鸣
汤一新 旦 科
贵州省7人
何成瑶 李宗智 吴文尧 刘尚义 吴光炯 符中柱 凌湘力
云南省11人
赵 淳 张良英 苏 藩 李斯文 夏惠明 王光鼎 张 震 沈家骥 张沛霖 喻安书 林艳芳
西藏自治区8人
班登旦增 洛桑益尼 阿旺平措 塔 青 洛桑罗布 朗 嘉
格桑平措 向巴格来
陕西省17人
米烈汉 付永民 雷忠义 刘华为 李彦民 刘德玉 沈舒文 吉海旺 刘润侠 曾升海 周志杰 王静怡 杨 震 姚树锦 黄保中 刘茂林 张海福
甘肃省10人
张士卿 宋贵杰 裴正学 刘国安 廖志峰 曹玉山 图布旦
王自立 赵健雄 何天有
青海省7人
尼 玛 桑 杰 龙 巴 拉青才让 郭焕章 邓尔禄 王常绮
宁夏自治区5人
张 武 李俊杰 李遇春 卢化平 杨学信
新疆自治区7人
周铭心 沈宝藩 金洪元 买买提哈斯木 许公平
肉孜巴克·阿布都瓦依提 阿西热江·斯迪克
中国中医科学院21人
周文泉 魏子孝 李淑良 麻 柔 安效先 薛伯寿 路志正 张 涛 孙桂芝 冯兴华 孙树椿 胡荫奇 庄曾渊 高健生 姚乃礼 翁维良 原思通 李维贤 林 兰 高荣林 聂莉芳
卫生部直属单位8人
米逸颖 安阿玥 晁恩祥 史载祥 阎小萍 张代钊 李佩文
张铁忠
===========================================================================
1、北京国医堂
北三环东路,和平街北口,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南门外的一片树荫下,横卧着一排既朴素而又典雅的平房式建筑,从它的牌匾上的三个金色大字——国医堂。知道内情的人都会了如指掌,这就是享誉京城、名噪全国、声播海外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疗基地和对外窗口——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门诊部。
国医堂始立于 1984年,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是弘扬和展示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的窗口和基地。这里既荟萃了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和各科学术权威,又云集一大批学有所成、术有专攻的中青年专家、医学博士们。这些专家以其高尚的医德、仁爱之心,精湛医术赢得了海内外友人和广大患者的赞誉和尊敬。正如同仁堂已成为举世公认的老字号一样,“国医堂 ” 这块金色招牌也已深深扎根于广大病患者的心目中,成为人们看中医、了解中医的理想选择。难怪有人这样说:“买药到同仁堂,看病到国医堂。”
国医堂之所以能赢得广泛认同,得益于多年来的尚德精术而形成的品牌效应,得益于国医堂的特色和优势:其一,多年来国医堂以专科、专病为基础,同时发挥中医各科之间的综合治疗手段,形成和设立了中医肾病科、肝胆病科、男科、妇科、痔瘘科、痤疮科、糖尿病科、疲劳综合征及亚健康专科、健康管理中心、医学整形科、口腔科、脑病科、慢性咽炎、肿瘤科、疑难病会诊中心、外宾医疗中心等特色科室,同时还保留了中医内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等传统中医科室。
其二,国医堂应诊的是名副其实的中医专家,这里既有博古通今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又有众多才华横溢、学贯中西的中青年专家、医学博士,他们始终站在中医学科技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前沿,在重大疾病诊疗和现代难治病的防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三,国医堂集名校、名家、名药三位为一体。以著名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依托,汇集众多享誉海内外的名医,北京中医药大学 600余位副教授以上的中医药专家群体,以及在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不断研制出的协定处方及其制剂,这些源于众多名老中医亲传,疗效显著,科技含量高的制剂,在消除和缓解病痛的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病患者的服用和携带。受到国内外患者的普遍好评。成为国医堂能够占领中医医疗制高点的一大优势。国医堂从开诊之日起,就把“对病人负责、为患者服务”视为自己的唯一宗旨,国医堂的发展和成绩的取得与国内外友人和广大病患者多年的关心和支持密不可分,国医堂珍惜和感谢这些信任和支持,也定将始终如一地坚持它的服务宗旨,弘扬光大中国传统医学,更好地为国内外友人和广大病患者服务。
2、天津中医药大学保康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保康医院于2002年5月成立,是在原天津中医学院门诊部和中医研究所门诊部的基础上合并而成。它隶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专家、专科、专病、专药为特色的医保定点医院,长期以来在我市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6月市编委批准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现已成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医疗、科研、教学重要基地之一。
保康医院自建院以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以价格合理、疗效显著、服务周到而闻名,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医院有一支强大的专家群体,领衔专家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全国著名心脑血管专家张伯礼院士,名老中医哈孝贤、张洪义、包信、沙明荣、刘公望、吴复苍、冀敦福、刘庆华、汤德安、赵家成、阴斌、沈敬仁、杜志坚、娄永和、郭辉、肖照岑、蒋连泓、姚家祥等。以及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全国十大中医杰出青年、著名的心脑血管专家高秀梅教授、博导领衔的一大批青年专家:郭利平、李桂兰、雒明池、徐宗佩、袁红霞、孟静岩、应森林、王卫、尚秀葵、韩顺平等百余名学院专家。他们均是学院的著名教授,具有丰富的临床科研经验及专科优势,多为国内该专科学科带头人。对多种慢性病、疑难病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了专题研究。近20年来获得了几十项国家科研奖励。并承担着学院本科生、留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以及本院教职工、本科生、留学生的医疗保健和对外医疗服务。
医院开设心脑血管科、针灸科、妇科、消化科、呼吸科、风湿科、血液病科、肾病科、儿科、眼科、推拿按摩科、保健科、西医内科及功能检查科室,专家队伍之强大,为全市中医院之首。
保康医院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把一流服务献给患者。好医+好药=好疗效,我院精选上乘传统的地道的药材,让您把健康带回家。
1、孔光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据说治疗胃病、妇科非常厉害,以前家里都是太医,人跟个活神仙一样,态度非常好。
2、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560224/?start=0 有些北京医生的介绍。
3、好大夫网站http://www.haodf.com/ 很多医生会上去,可以咨询。
4、同仁堂医馆馆长关庆维,他在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的讲稿:http://phtv.ifeng.com/program/whdgy/200905/0506_1624_1492844.shtml
5、我个人以前上大学总去的医院:宝康医院,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的一个专家医院,就在玉泉路,呵呵,那个时候其实也没啥病,但是对中医有兴趣,就总骑着自行车挂个几块钱的号,找个老专家,老教授,聊天,有个老教授很喜欢给我开各种便宜的养颜茶,真是不错啊,现在方子都没了。。。这个医院的老教授们,年岁大了,每次去总有去世的、停诊的公告,像治疗脊椎非常有名的刘公望,就是今年早些时候去世的,太可惜了,哎,是真正的高人,会好几国语言,经常出国讲课,带很多外国学生,看病的人很多,所以每次看完,他都是汗流浃背,哎。。。
地址:http://www2.tjutcm.edu.cn/baokang/
========================================================================
中国首次评选出三十名国家级中医大师
2009年06月19日 17: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九日电 (记者 曾利明) 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座谈会今天在北京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由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的中医大师今天亮相。
从全国从事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人员中遴选出来的这三十位“国医大师”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称,这些“国医大师” 涵盖了东、中、西部地区,既有中医、藏医、蒙医专家,也有中西医结合专家、中药专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他说,“国医大师”最大的已有九十三岁高龄,最小的也已七十四岁,都是中医药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们医术精湛,疗效显著。 深受百姓信任和欢迎;他们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医精诚,风范高尚;其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技术方法独到,在全国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为中医药学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座谈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中共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林业局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为首届“国医大师”颁发了证书和奖章。
1. 方和谦 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2. 王玉川 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3. 王绵之 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4. 邓铁涛 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5. 任继学 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6. 朱良春 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7. 何任 男,汉族,1921年1月出生,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1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
8. 吴咸中 男,满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症,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9. 张灿玾 男,汉族,1928年7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9 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10. 张学文 男,汉族,1935年10月出生, 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53 年 5 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1. 张琪 男,汉族,1922年12月出生,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
12. 张镜人 男,汉族,1923年6月出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
13. 李玉奇 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39 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4. 李济仁 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15. 李振华 男,汉族,1924年11月出生,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6. 李辅仁 男,汉族,1919年6月出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1941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17. 苏荣扎布 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5月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蒙医。
18. 陆广莘 男,汉族,1927年1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48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 周仲瑛 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
20. 贺普仁 男,汉族,1926年5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1. 唐由之 男,汉族,1926年7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1946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22. 徐景藩 男,汉族,1928年1月出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23. 班秀文 男,壮族,1920年1月出生,广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4. 郭子光 男,汉族,1932年12月出生,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51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5. 程莘农 男,汉族,1921年8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26. 裘沛然 男,汉族,1913年1月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4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
27. 强巴赤列 男,藏族,1929出生,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1947年起从事藏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藏医。
28. 路志正 男,汉族,1920年12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9. 颜正华 男,汉族,1920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0. 颜德馨 男,汉族,1920年11月出生,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1939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http://www.satcm.gov.cn/zwgk/jypx/rcpy/20080725/164024.shtml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公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能做指导老师的基本都是厉害的中医
指导老师名单
北京市40人
王嘉麟 温振英 周德安 陈彤云 张炳厚 魏执真 黄丽娟
柴嵩岩 周乃玉 李乾构 王应麟 许心如 危北海 郁仁存高忠英 周耀庭 钱 英 陈昭定 方和谦 谷世喆 许彭龄
张淑文 李 贵 王 琦 聂惠民 刘燕池 孔光一 陈文伯
张士杰 阎玉凝 肖承悰 郭维琴 田德禄 武维屏 王 沛
周平安 陈淑长 柯微君 王焕禄 王莒生
天津市20人
石学敏 韩景献 黄文政 曹式丽 金季玲 张伯礼 刘文峰于志强 孙兰军 徐志尧 邓鹤鸣 张大宁 栗锦迁 张曾譻章臣桂 王子云 陈宝贵 陈津生 武 成 李 競
河北省19人
田淑霄 李士懋 杨牧祥 赵玉庸 李佃贵 刘亚娴 邢月朋王淑玲 郭纪生 张士舜 李淑荣 王国三 孙光周 李英杰 任琢珊 陈益昀 李延芳 韩志河 高社光
山西省13人
正式材料未到
内蒙古自治区11人
苏荣扎布 阿古拉 明根巴雅尔 朱宗元 张孝礼 牛兴东
杭盖巴特尔 包金山 查 干 金 玉 黄海波
辽宁省28人
洪家铁 曹幸馀 王子正 肖瑞崇 侯升魁 姜松鹤 白长川石志超 张天文 齐清会 曹 林 郭庆贺 周耀群 贾淑兰
岳惠卿 兰宏江 孙洪卓 周学文 马 智 李德新 田维柱
张静生 郭恩绵 杨积武 刘元禄 郭振武 洪治平 田振国
吉林省16人
刘柏龄 杨宗孟 王 烈 南 征 于凯成 范国樑 黄永生
陈向明 张文泰 纪青山 阎洪臣 于作盈 王 钰 李 莹
刘大同 曲 生
黑龙江省22人
张 琪 郭文勤 王铁良 吴秉纯 段富津 康广盛 王雪华
孙申田 高维滨 王玉玺 李 延 王秀霞 孙伟正 李令根
董清平 卢 芳 朱永志 张 缙 张凤山 栗德林 李敬孝
滕义和
上海市21人
严世芸 施 杞 蔡 淦 张云鹏 秦亮甫 叶愈青 陆徳铭
唐汉钧 邹菊生 王霞芳 陈湘君 柏连松 石印玉 蔡小荪
何立人 彭培初 叶景华 曹玲仙 刘嘉湘 李飞跃 颜乾麟
江苏省31人
周仲瑛 汪受传 朱秉宜 徐福松 邹燕勤 单兆伟 刘沈林 盛灿若 夏桂成 诸方受 唐蜀华 吴 旭 许芝银 李七一
杨桂云 王德明 刘永年 莫燕新 丁义江 李柏年 吴新欲
张志坚 程子俊 任光荣 龚正丰 朱良春 邵荣世 夏治平 孙 浩 谢兆丰 王少华
浙江省24人
肖鲁伟 范永生 连建伟 徐 珊 宋 康 俞景茂 陈 意 裘昌林 王坤根 潘智敏 李学铭 徐再春 王樟连 刘时觉
王永钧 周 锦 何嘉琳 张玉柱 董幼祺 陈颖异 方水林
常 青 钟 坚 吴瑞华
安徽省11人
梁文珍 徐经世 丁 锷 周宜轩 马 骏 魏福良 张道宗
张炳秀 韩明向 胡国俊 郑梅生
福建省17人
杜 建 王和鸣 陈民藩 周国英 杨春波 陈美华 朱亨炤 吕绍光 黄秋云 邓正明 卢太坤 洪炳根 苏稼夫 余天泰
黄宝英 吴 熙 吴允耀
江西省15人
洪广祥 皮持衡 周士源 伍炳彩 谢 强 张小萍 赵纪生 邓运明 熊墨年 何晓晖 傅淑清 丁德秭 王德祖 李金生
欧阳枝磊
山东省24人
曹贻训 程益春 单秋华 丁书文 侯玉芬 焦中华 林慧娟
王国才 尹常健 周翠英 冯建华 李安源 华明珍 浦家祚
周兆山 王法德 赵法文 王光辉 赵学印 谭远超 陈 权
张志发 左振素 谷越涛
河南省23人
张东岳 丁 樱 胡玉荃 冯宪章 王自敏 崔公让 郑绍周
李 鲤 王立忠 唐 宋 李发枝 袁占盈 侯士良 刘茂林 赵法新 赵时雨 高惠然 郑启仲 丁世芹 秦月好 贾燕平
刘学勤 杨树亮
湖北省17人
陈科力 梅国强 周安方 李家康 陈如泉 凃晋文 张赤志 吴寿善 熊昌源 王胜利 管竞环 张介眉 张唐法 叶世登 万远铁 郑 翔 刘云鹏
湖南省13人
杨寿峨 石琴大 尚品洁 蒋兴磊 黎杏群 熊继柏 潘敏求 张崇泉 欧阳恒 杨秉秀 王行宽 刘绍贵 尤昭玲
广东省26人
张家维 劳绍贤 周福生 丘和明 陈纪藩 周岱翰 蔡炳勤 林 毅 司徒仪 黄春林 刘伟胜 冯新送 刘庆思 沈英森
莫 通 邱志楠 杨群玉 陈宝田 邱健行 王清海 卢桂梅 吴维城 罗陆一 陈志维 叶伟洪 余伯亮
广西自治区5人
韦贵康 周德丽 方显明 蓝青强 董少龙
海南省4人
张永杰 李成光 陈达天 辜孔进
重庆市13人
张西俭 郑卫琴 王毅刚 郭剑华 王辉武 郑邦本 骆常义 朱正刚 刘兴文 付灿鋆 周天寒 曾宪策 胡吉元
四川省16人
陈绍宏 杨家林 钟以泽 王明芳 熊大经 陈学忠 徐廷翰 陈隆晖 黄淑芬 王明杰 李祖伦 万德光 刁本恕 钟友鸣
汤一新 旦 科
贵州省7人
何成瑶 李宗智 吴文尧 刘尚义 吴光炯 符中柱 凌湘力
云南省11人
赵 淳 张良英 苏 藩 李斯文 夏惠明 王光鼎 张 震 沈家骥 张沛霖 喻安书 林艳芳
西藏自治区8人
班登旦增 洛桑益尼 阿旺平措 塔 青 洛桑罗布 朗 嘉
格桑平措 向巴格来
陕西省17人
米烈汉 付永民 雷忠义 刘华为 李彦民 刘德玉 沈舒文 吉海旺 刘润侠 曾升海 周志杰 王静怡 杨 震 姚树锦 黄保中 刘茂林 张海福
甘肃省10人
张士卿 宋贵杰 裴正学 刘国安 廖志峰 曹玉山 图布旦
王自立 赵健雄 何天有
青海省7人
尼 玛 桑 杰 龙 巴 拉青才让 郭焕章 邓尔禄 王常绮
宁夏自治区5人
张 武 李俊杰 李遇春 卢化平 杨学信
新疆自治区7人
周铭心 沈宝藩 金洪元 买买提哈斯木 许公平
肉孜巴克·阿布都瓦依提 阿西热江·斯迪克
中国中医科学院21人
周文泉 魏子孝 李淑良 麻 柔 安效先 薛伯寿 路志正 张 涛 孙桂芝 冯兴华 孙树椿 胡荫奇 庄曾渊 高健生 姚乃礼 翁维良 原思通 李维贤 林 兰 高荣林 聂莉芳
卫生部直属单位8人
米逸颖 安阿玥 晁恩祥 史载祥 阎小萍 张代钊 李佩文
张铁忠
===========================================================================
1、北京国医堂
北三环东路,和平街北口,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南门外的一片树荫下,横卧着一排既朴素而又典雅的平房式建筑,从它的牌匾上的三个金色大字——国医堂。知道内情的人都会了如指掌,这就是享誉京城、名噪全国、声播海外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疗基地和对外窗口——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门诊部。
国医堂始立于 1984年,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是弘扬和展示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的窗口和基地。这里既荟萃了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和各科学术权威,又云集一大批学有所成、术有专攻的中青年专家、医学博士们。这些专家以其高尚的医德、仁爱之心,精湛医术赢得了海内外友人和广大患者的赞誉和尊敬。正如同仁堂已成为举世公认的老字号一样,“国医堂 ” 这块金色招牌也已深深扎根于广大病患者的心目中,成为人们看中医、了解中医的理想选择。难怪有人这样说:“买药到同仁堂,看病到国医堂。”
国医堂之所以能赢得广泛认同,得益于多年来的尚德精术而形成的品牌效应,得益于国医堂的特色和优势:其一,多年来国医堂以专科、专病为基础,同时发挥中医各科之间的综合治疗手段,形成和设立了中医肾病科、肝胆病科、男科、妇科、痔瘘科、痤疮科、糖尿病科、疲劳综合征及亚健康专科、健康管理中心、医学整形科、口腔科、脑病科、慢性咽炎、肿瘤科、疑难病会诊中心、外宾医疗中心等特色科室,同时还保留了中医内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等传统中医科室。
其二,国医堂应诊的是名副其实的中医专家,这里既有博古通今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又有众多才华横溢、学贯中西的中青年专家、医学博士,他们始终站在中医学科技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前沿,在重大疾病诊疗和现代难治病的防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三,国医堂集名校、名家、名药三位为一体。以著名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依托,汇集众多享誉海内外的名医,北京中医药大学 600余位副教授以上的中医药专家群体,以及在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不断研制出的协定处方及其制剂,这些源于众多名老中医亲传,疗效显著,科技含量高的制剂,在消除和缓解病痛的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病患者的服用和携带。受到国内外患者的普遍好评。成为国医堂能够占领中医医疗制高点的一大优势。国医堂从开诊之日起,就把“对病人负责、为患者服务”视为自己的唯一宗旨,国医堂的发展和成绩的取得与国内外友人和广大病患者多年的关心和支持密不可分,国医堂珍惜和感谢这些信任和支持,也定将始终如一地坚持它的服务宗旨,弘扬光大中国传统医学,更好地为国内外友人和广大病患者服务。
2、天津中医药大学保康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保康医院于2002年5月成立,是在原天津中医学院门诊部和中医研究所门诊部的基础上合并而成。它隶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专家、专科、专病、专药为特色的医保定点医院,长期以来在我市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6月市编委批准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现已成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医疗、科研、教学重要基地之一。
保康医院自建院以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以价格合理、疗效显著、服务周到而闻名,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医院有一支强大的专家群体,领衔专家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全国著名心脑血管专家张伯礼院士,名老中医哈孝贤、张洪义、包信、沙明荣、刘公望、吴复苍、冀敦福、刘庆华、汤德安、赵家成、阴斌、沈敬仁、杜志坚、娄永和、郭辉、肖照岑、蒋连泓、姚家祥等。以及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全国十大中医杰出青年、著名的心脑血管专家高秀梅教授、博导领衔的一大批青年专家:郭利平、李桂兰、雒明池、徐宗佩、袁红霞、孟静岩、应森林、王卫、尚秀葵、韩顺平等百余名学院专家。他们均是学院的著名教授,具有丰富的临床科研经验及专科优势,多为国内该专科学科带头人。对多种慢性病、疑难病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了专题研究。近20年来获得了几十项国家科研奖励。并承担着学院本科生、留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以及本院教职工、本科生、留学生的医疗保健和对外医疗服务。
医院开设心脑血管科、针灸科、妇科、消化科、呼吸科、风湿科、血液病科、肾病科、儿科、眼科、推拿按摩科、保健科、西医内科及功能检查科室,专家队伍之强大,为全市中医院之首。
保康医院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把一流服务献给患者。好医+好药=好疗效,我院精选上乘传统的地道的药材,让您把健康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