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为荐书——吴敬梓《儒林外史》
想了好久,依然决定推这本书。在我心里,它的地位可与《红楼梦》比肩。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只是我浅陋之见,肯定有人反对有人批驳。不去争辩,也不屈从。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我会坚持这种想法。
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是他的同乡。他家世很好,是一个标准的书香子弟,聪明笃实,家学极好。如果顺风顺水,后来做个大官是没问题的。不过天意难料,终究没让他往这条道上走。也好,要发光发热,不一定非要削尖脑袋走独木桥。可他又不理家业,生性豪迈,散财如土,到最后穷困潦倒要到人接济的地步。但却又诗文鸣世,堪称泰斗。看好友程晋芳给他写的《文木先生传》就知道贫寒文士风流气是什么样子。
所以他到底是要去南京才行,必须要去一个挑粪的农夫也有吃茶水看日落雅兴的城市。读《儒林外史》一书,最吸引我的是他笔下山水名胜的杭城和人文荟萃的南京。那笔法真是流畅如水,丝毫不让近代散文名家。气质绝妙,无可复言。人们多谈及他的讽刺刻画入木三分,但罕言他行文汩汩如味美酒,可惜可惜。就是冲这个,我以为它可以和《红楼梦》媲美。
记得小的时候就稍微翻过这书,印象深刻的是在比了俩指头的严监生身上。后来教材选了范进中举一段,就以为这书的精髓就是在范进这类人身上了。直到后来自己亲自读,才感到王冕和四隐成了心结。有趣啊有趣,到底我最终也从这些人的世界中生出来了,到底我最终也渴望与他们一起走一遭。每读一过总有新的体悟也属难得。是以首尾的两阕词,一直令我难忘。
篇首: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篇尾:
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向梅根冶后,几番啸傲;杏花村里,几度倘徉。风止高梧,虫吟小榭,也共时人较短长。今已矣!把衣冠蝉蜕,濯足沧浪。
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事大,也费商量。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
写得真是好。所以我后来心怀为动,竟也题了一首,以为先生赞语。
题文木先生 三月廿三日
先生已矣莫知死,山河碧黛草千里。
半帆云中流天水,九霄幽咽哭仙子。
金陵有客居钟山,文会萧吟莫愁边。
草褐日日诗换酒,潦倒半醉凤台槛。
槛外大江映冬月,历历苍山霏霏雪。
扁舟沉起惊涛没,孤火残灯照鸥跃。
翩翩飞来寒枝立,怜问何为至于此。
摇首缄言秦淮事,六朝旧地著外史。
先生其人其事史传有载,小说《儒林外史》也负誉天下,毋庸赘言。唯有《文木先生诗文集》当表彰之。先生精于《文选》,诗文余韵盖从其中得来,读来甚佳。诸学友前辈有意于是者,不妨一阅。聊缀闲言,谨为荐语,不胜惶恐之至。
一六年四月廿二日。
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是他的同乡。他家世很好,是一个标准的书香子弟,聪明笃实,家学极好。如果顺风顺水,后来做个大官是没问题的。不过天意难料,终究没让他往这条道上走。也好,要发光发热,不一定非要削尖脑袋走独木桥。可他又不理家业,生性豪迈,散财如土,到最后穷困潦倒要到人接济的地步。但却又诗文鸣世,堪称泰斗。看好友程晋芳给他写的《文木先生传》就知道贫寒文士风流气是什么样子。
所以他到底是要去南京才行,必须要去一个挑粪的农夫也有吃茶水看日落雅兴的城市。读《儒林外史》一书,最吸引我的是他笔下山水名胜的杭城和人文荟萃的南京。那笔法真是流畅如水,丝毫不让近代散文名家。气质绝妙,无可复言。人们多谈及他的讽刺刻画入木三分,但罕言他行文汩汩如味美酒,可惜可惜。就是冲这个,我以为它可以和《红楼梦》媲美。
记得小的时候就稍微翻过这书,印象深刻的是在比了俩指头的严监生身上。后来教材选了范进中举一段,就以为这书的精髓就是在范进这类人身上了。直到后来自己亲自读,才感到王冕和四隐成了心结。有趣啊有趣,到底我最终也从这些人的世界中生出来了,到底我最终也渴望与他们一起走一遭。每读一过总有新的体悟也属难得。是以首尾的两阕词,一直令我难忘。
篇首: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篇尾:
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向梅根冶后,几番啸傲;杏花村里,几度倘徉。风止高梧,虫吟小榭,也共时人较短长。今已矣!把衣冠蝉蜕,濯足沧浪。
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事大,也费商量。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
写得真是好。所以我后来心怀为动,竟也题了一首,以为先生赞语。
题文木先生 三月廿三日
先生已矣莫知死,山河碧黛草千里。
半帆云中流天水,九霄幽咽哭仙子。
金陵有客居钟山,文会萧吟莫愁边。
草褐日日诗换酒,潦倒半醉凤台槛。
槛外大江映冬月,历历苍山霏霏雪。
扁舟沉起惊涛没,孤火残灯照鸥跃。
翩翩飞来寒枝立,怜问何为至于此。
摇首缄言秦淮事,六朝旧地著外史。
先生其人其事史传有载,小说《儒林外史》也负誉天下,毋庸赘言。唯有《文木先生诗文集》当表彰之。先生精于《文选》,诗文余韵盖从其中得来,读来甚佳。诸学友前辈有意于是者,不妨一阅。聊缀闲言,谨为荐语,不胜惶恐之至。
一六年四月廿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