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同行
与你同行
2016-05-04
图文/wr
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的情书》,收获颇深。想好好写点儿东西,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头,从哪里下手。
每句台词仿佛应正了最近的状态和心情。包括那种类似的孤独症和渴求。(尴尬症犯病ing)
电影让我想到了一个人……
无非就是最近在一起的……(不知道该怎么定位,是男朋友吗?是吧!至少我这样认为,毕竟还是想在一起的)我们有相似的家庭环境,却是两个截然不同性格表达方式的两个人。兴许是环境影响,或者原本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缘故,很多时候,他就像……就像电影里的男主一样像个仙人掌,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好像难以靠近。事实上,我自认为很懂他的感情,或许再没有人比我更懂他。只是,我好像也不太会爱了,失去了一种能力。那些年,我何尝不是也把自己活成了仙人掌。渴望被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想看清自己,却又在迷茫的十字路口徘徊,想让人来靠近,却又什么都不想说不肯做,敬而远之。想让对方懂又害怕付出,于是就用刺把自己包裹起来,那样可能就觉得安全些。好像真像电影里说的,对一切亲密关系,就是不信任。觉得人生而孤独,这就是世界。
电影里有句对白,女主说:
“你好歹有刺可以扎别人,而我呢?整天就是那个被扎的。”
“疼吗?”
“疼。总是疼的撕心裂肺的。可要是不再试,怎么知道那个人是不是最对的?。”
“你比我勇敢。”
“像我这种常失恋的女孩也就剩勇敢了。大不了再试再失败,然后失败的让自己更好看一点。”
好像,那些经历过的失败,我们只能用成长和勇敢来说服自己更好的接受。不然呢?跌倒了再不要爬起来么?以前,很惧怕别人看见一些伤口,似乎只要提及,就觉得是用盐巴撒在上面,然后开始溃烂疼痛。后来,逐渐成长到不惧怕,不担心,只做更好的自己。懂我的人自然明白,不懂的人解释了也多余。
于是,遇到他,鼓足勇气再试试。虽然,现在的状态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走在适应的过程中,不管用什么方式能好好交谈,过成我们想要的人生,相信,真的总有些相遇是命中注定的。无论结果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万物终有因果。
只是,好像自我反省的过程中,真的觉得有些地方自己做的不够妥当,有失言行,想说句,sorry,又觉得sorry什么呢?不过都是过程中必要的磨合。从陌生的二十多年一无所知到刚刚闯入生命短暂的时刻,想要了解一个人,漫长岁月,总得时间来作答。
或许,两不相欠才能两不相见。大概是前世有所亏欠,今生才来相见。我们还在路上摸索,从一种感情到另一种感情。兴许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因为越长大越是考虑的多,有些杞人忧天,有些然并卵。简单即幸福,但也希望我们彼此都懂得,简单的前提是体谅和珍惜。
电影让我想了灵魂伴侣的诠释,彼此懂对方的欲言又止,天南海北的聊也不觉得枯燥乏味。有时候,甚至多少天不说话只是一个状态就明白对方遇什么事情有怎样的心情。在需要时给出一个很有用的意见建议;在无助困惑时,只是无声无息的陪伴。
女人,在无助的时候,有时真的仅仅就是需要一个陪伴和拥抱,而已。她们的小情绪,可能只需要你的一句轻声言语“有我在”就够了。当然,能给个实实在在的肩膀靠一靠,是最美好的。但若给不了,哪怕只是语言上的“我与你同在”也好过她的孤军奋战。
每个人都想在爱情或者生活中找到真正意义上的soulmate。这是人类情感的终极渴求,也算是人生欲望的顶级配置。所有人都在找存在感,找一个懂自己的灵魂的人,想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就明白自己在想什么要什么。可是当真的有人明白了,人又会恐惧那样的被看穿。人类的情感始终是个矛盾体。你以为对,其实是错;你以为是错,也许误打误撞的就对了。这就是荒谬又让你无可奈何的人生。
人生几多坎坷与不同,我们笑看风云。
浮躁的时代,遇到一个差不多的人,能好好说话,好好倾听,肯相互照应好好共度余生,就已经是很高质量的感情。
这世上唯一能陪伴你的就是你的伴侣,且行且珍惜。
附电影中,八十六岁的爷爷对老伴儿在教堂中说的一段话,感情自己领悟,
“你这一辈子不爱动,没事儿就坐在椅子上织毛衣,身体呀没我那么好,你别怪我说话不好听,我看八成啊,你要比我先走,那也挺好的,你看你吧,胆子又小,又笨,如果我先走的话,家里一大堆事,你怎么处理?你又爱哭,这都七老八十了,还改不了,留你一个人在那哭,我更不放心了,老太婆啊,人死之前,有病有痛,确实啊,招人烦,不过你放心,你再烦,我也不会嫌你,当然了,我脾气不好,你要是到了那一头,愿意的话,就等一等我,要是你不愿意,你就找一个,脾气比我好的,我也答应,那咱俩就说好了,墓碑上边,我会空出一块,到时候我把我的名字,刻在你的旁边,行吗?”
2016-05-04
图文/wr
![]() |
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的情书》,收获颇深。想好好写点儿东西,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头,从哪里下手。
每句台词仿佛应正了最近的状态和心情。包括那种类似的孤独症和渴求。(尴尬症犯病ing)
电影让我想到了一个人……
无非就是最近在一起的……(不知道该怎么定位,是男朋友吗?是吧!至少我这样认为,毕竟还是想在一起的)我们有相似的家庭环境,却是两个截然不同性格表达方式的两个人。兴许是环境影响,或者原本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缘故,很多时候,他就像……就像电影里的男主一样像个仙人掌,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好像难以靠近。事实上,我自认为很懂他的感情,或许再没有人比我更懂他。只是,我好像也不太会爱了,失去了一种能力。那些年,我何尝不是也把自己活成了仙人掌。渴望被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想看清自己,却又在迷茫的十字路口徘徊,想让人来靠近,却又什么都不想说不肯做,敬而远之。想让对方懂又害怕付出,于是就用刺把自己包裹起来,那样可能就觉得安全些。好像真像电影里说的,对一切亲密关系,就是不信任。觉得人生而孤独,这就是世界。
电影里有句对白,女主说:
“你好歹有刺可以扎别人,而我呢?整天就是那个被扎的。”
“疼吗?”
“疼。总是疼的撕心裂肺的。可要是不再试,怎么知道那个人是不是最对的?。”
“你比我勇敢。”
“像我这种常失恋的女孩也就剩勇敢了。大不了再试再失败,然后失败的让自己更好看一点。”
好像,那些经历过的失败,我们只能用成长和勇敢来说服自己更好的接受。不然呢?跌倒了再不要爬起来么?以前,很惧怕别人看见一些伤口,似乎只要提及,就觉得是用盐巴撒在上面,然后开始溃烂疼痛。后来,逐渐成长到不惧怕,不担心,只做更好的自己。懂我的人自然明白,不懂的人解释了也多余。
于是,遇到他,鼓足勇气再试试。虽然,现在的状态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走在适应的过程中,不管用什么方式能好好交谈,过成我们想要的人生,相信,真的总有些相遇是命中注定的。无论结果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万物终有因果。
只是,好像自我反省的过程中,真的觉得有些地方自己做的不够妥当,有失言行,想说句,sorry,又觉得sorry什么呢?不过都是过程中必要的磨合。从陌生的二十多年一无所知到刚刚闯入生命短暂的时刻,想要了解一个人,漫长岁月,总得时间来作答。
或许,两不相欠才能两不相见。大概是前世有所亏欠,今生才来相见。我们还在路上摸索,从一种感情到另一种感情。兴许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因为越长大越是考虑的多,有些杞人忧天,有些然并卵。简单即幸福,但也希望我们彼此都懂得,简单的前提是体谅和珍惜。
电影让我想了灵魂伴侣的诠释,彼此懂对方的欲言又止,天南海北的聊也不觉得枯燥乏味。有时候,甚至多少天不说话只是一个状态就明白对方遇什么事情有怎样的心情。在需要时给出一个很有用的意见建议;在无助困惑时,只是无声无息的陪伴。
女人,在无助的时候,有时真的仅仅就是需要一个陪伴和拥抱,而已。她们的小情绪,可能只需要你的一句轻声言语“有我在”就够了。当然,能给个实实在在的肩膀靠一靠,是最美好的。但若给不了,哪怕只是语言上的“我与你同在”也好过她的孤军奋战。
每个人都想在爱情或者生活中找到真正意义上的soulmate。这是人类情感的终极渴求,也算是人生欲望的顶级配置。所有人都在找存在感,找一个懂自己的灵魂的人,想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就明白自己在想什么要什么。可是当真的有人明白了,人又会恐惧那样的被看穿。人类的情感始终是个矛盾体。你以为对,其实是错;你以为是错,也许误打误撞的就对了。这就是荒谬又让你无可奈何的人生。
人生几多坎坷与不同,我们笑看风云。
浮躁的时代,遇到一个差不多的人,能好好说话,好好倾听,肯相互照应好好共度余生,就已经是很高质量的感情。
这世上唯一能陪伴你的就是你的伴侣,且行且珍惜。
附电影中,八十六岁的爷爷对老伴儿在教堂中说的一段话,感情自己领悟,
“你这一辈子不爱动,没事儿就坐在椅子上织毛衣,身体呀没我那么好,你别怪我说话不好听,我看八成啊,你要比我先走,那也挺好的,你看你吧,胆子又小,又笨,如果我先走的话,家里一大堆事,你怎么处理?你又爱哭,这都七老八十了,还改不了,留你一个人在那哭,我更不放心了,老太婆啊,人死之前,有病有痛,确实啊,招人烦,不过你放心,你再烦,我也不会嫌你,当然了,我脾气不好,你要是到了那一头,愿意的话,就等一等我,要是你不愿意,你就找一个,脾气比我好的,我也答应,那咱俩就说好了,墓碑上边,我会空出一块,到时候我把我的名字,刻在你的旁边,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