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美味——一个字“酸”
![]() |
酸奶,也是藏族人最喜欢的食品之一。西藏有大量的游牧民族,他们常年生活在草原上,大量的牛羊奶用于食用之后,还有许多剩余的无法保存。于是酸奶,这种营养的奶制品就这样产生了。
藏语中,酸奶被称为“雪”,雪顿节便是著名的酸奶节,这期间,大街小巷的人都会端着一杯当地酸奶边吃边看藏戏、过林卡。
除开节日,酸奶也是大家平时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在拉萨城,有很多售卖酸奶的店,除了拉萨市雪新村圣美家超市外,也有很多流动小摊在卖,雪白的固体酸奶装在雕刻有花纹的小竹筒里售卖,大家全部围坐在摊前吃酸奶饶有趣味。
![]() |
吃过拉萨酸奶的人,第一感觉是无法言喻的酸,酸得掉牙,酸得皱眉,直至要舀上半碗白糖才能调出酸奶的美味。究竟这种让人一尝难忘的酸奶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它和内地酸奶的制作又有何不同?
在手工制作酸奶的时代,拉萨酸奶的制作方法和内地制作方式就大不相同。
制作酸奶时,要先将新鲜的牦牛奶倒在大锅里,用牦牛粪作燃料,慢慢把奶煮沸,然后倒入特制的木桶中,加少量的旧酸奶作为引子,再存放在30摄氏度至40摄氏度的屋内,使其中的乳酸菌大量繁殖,直至乳糖分解成乳酸。
随着乳酸酸度的不断增加,牦牛奶中的酪蛋白开始沉淀,最终凝结成嫩豆腐般的块状,酸奶由此大功告成,整个过程需一二天时间。
当然,手工制作比机械化要慢很多,也非常耗费人力,一杯酸奶,承载着藏民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变迁。在拉萨明媚的阳光下,吃一口酸甜可口的酸奶,整个心情都荡漾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