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日风雨大作
刚睡下,又被风吹醒了,风在回字形的宿舍楼里肆虐,扫荡之势,俨然十几个巡逻队在雄赳赳,气昂昂地从楼里过,一会儿一个花盆倒了,那种从十几楼掉下去的阵阵惨烈,我听得好凄惶。不禁想起一句诗~“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都说文天祥是一个伟男儿,可在这首诗里,我明显感到他内心的无助和荒凉。社会急速变化,王朝骤然更迭,如风雨般侵淫着士子的心,很多人选择明哲保身,但他执意不肯,他选择的是条最难走的路,他期待再造他想看到的那种风景,可恨自己身如草芥,终究势单力薄,被风雨裹挟,无力反击。
不由得想起很多年前看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题目忘了,只记得其中有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如果要想无惧风雨,就把风雨装进胸中,那样,再大的风雨也无法侵淫自己的内心。这句话表面看,其实没什么,用心想,却充满禅意。正如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谁说经历是一笔财富?我深感经历让人麻木。因为经历了太多风雨,所以文天祥心境荒凉,无所谓生死,这绝不是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在召唤,而是内心升腾不起对未来的希望。那种被风雨裹挟着的疼痛感,无异于比死亡更可怕。所以蒋捷最后的“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我突然理解了,风雨裹挟地最后,不是超脱沉静地大彻大悟,而是麻木地选择“欲说还休”的情感控制。
不由得想起很多年前看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题目忘了,只记得其中有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如果要想无惧风雨,就把风雨装进胸中,那样,再大的风雨也无法侵淫自己的内心。这句话表面看,其实没什么,用心想,却充满禅意。正如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谁说经历是一笔财富?我深感经历让人麻木。因为经历了太多风雨,所以文天祥心境荒凉,无所谓生死,这绝不是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在召唤,而是内心升腾不起对未来的希望。那种被风雨裹挟着的疼痛感,无异于比死亡更可怕。所以蒋捷最后的“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我突然理解了,风雨裹挟地最后,不是超脱沉静地大彻大悟,而是麻木地选择“欲说还休”的情感控制。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