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的夜晚,读一首诗
加班的夜晚,读一首诗
四月的最后一个夜晚,我在加班。
对于一个从事财务的人来说,日历的概念基本变成了:月初、月中、月末,像是被时间的刀片割成一段一段,它们以更快的速度哗哗朝前飞驰。
一早开车上班,小区门口遇到一个蹒跚的老奶奶,下意识按了喇叭。老奶奶避让时我又随手扭开了音乐,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声轰然炸开,顺着敞开的车窗飘了出去,老奶奶异样地看了我一眼,她不会认为我是个小混混吧。一般遇到老人和小孩我是不按喇叭的,今天不知怎么回事!
好在误解是人生常态,接受了这一点,就会坦然面对很多事情。
公司的人都走光了。一个人呆在办公室里,陪伴我的,只有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声,以及外面隐隐传来的广场舞的盛世。每个月,都会有这么一两天,一个人,加班,结账、做报表,被公司上上下下两层的空荡包裹着。
这感觉很奇妙,工作效率也是奇异地高。
有时冬天的夜晚,完成最后的事项,抖抖索索地打卡、锁门,突然迎来门外清冽的空气,冻得一缩。公司地处偏僻,没有路灯,广场舞们也早都回家了,楼道尽头只有门卫室露出一盏微光。一抬头,忽然看到满天的星星,一颗颗闪亮得像要掉下来。
那一刻没来由想起海子那句诗:天空他一无所有,因何给我安慰!
人到中年,早已学会了用脚踏实地的行走来给自己安慰,但也还保留一颗心随时迎接这些跳荡在平淡生活之上的,天赐的光亮!
一个人在空荡沉寂的办公室,忽然想做点什么。某天在一个群里给一个女孩发语音,讲述自己的胃病调理经验,没想到被一群人夸声音好听,夸到自我感觉爆棚。当晚试着读了一段文字,发现文字阅读和朗读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此刻办公室一个人也没有,可以坦然地朗读。翻出聂努达的一首诗:我在这里爱你,配上音乐,录了一段。
居然很有力量,劳累一天,被数字折磨得酸胀的脑袋和双眼忽然在自己的声音里得到安抚。
“有时我在清晨苏醒,我的灵魂甚至还是湿润的 远远地 海洋鸣响并发出回声 这是一个港口 我在这里爱你---”
一种年轻时无法体味的情感油然漫了上来。暗夜沉沉,加班此刻,一句一句读这首诗,那感觉亦如同那晚抬头仰望到的星空,闪烁着一种别样的光芒。
少年时代有过一本聂努达的诗集,一本薄薄的口袋书,叫作《二十首情诗和绝望的歌》,不记得那本小书是在什么样的机缘下到达我的手上,因为简便易携带,当年倒是经常翻看,虽然一句也未能读懂,但那繁盛的诗句还是抚慰了年少过剩的荷尔蒙。可惜这本书现在不在了,也不记得是在什么机缘下失去了,也许是后来不再热爱读诗就随手丢掉了,一本连环画一样的小册子,太容易被丢失了。与这本诗集的缘分仅止于此,简直类似于人生路上的那些来了去了的人,偶有交集,也觉得莫逆于心,最终还是相忘在漫长的岁月里。
但是,在这个中年加班的夜晚,却忽然灵光一闪想起这本书,那些当年朦胧未曾读懂的诗句,那些深晦、隐喻的句子,像暗夜的雨滴纷纷跳上心头。让人感到,生命简直就是一场悬念,年少时读的诗,漫过时光的河流,竟以这样奇怪的方式和中年的自己接上了头,不得不让人感叹文字的神奇与辽阔。
也许真的是人到中年才是读诗的时节吧,伴着加班、家务以及嘈杂的日常跳荡出的诗句,以如此强烈的对照感,让疲乏的身心得以安抚,像是最终完成了一场对生命的救赎。
四月的最后一个夜晚,我在加班。
对于一个从事财务的人来说,日历的概念基本变成了:月初、月中、月末,像是被时间的刀片割成一段一段,它们以更快的速度哗哗朝前飞驰。
一早开车上班,小区门口遇到一个蹒跚的老奶奶,下意识按了喇叭。老奶奶避让时我又随手扭开了音乐,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声轰然炸开,顺着敞开的车窗飘了出去,老奶奶异样地看了我一眼,她不会认为我是个小混混吧。一般遇到老人和小孩我是不按喇叭的,今天不知怎么回事!
好在误解是人生常态,接受了这一点,就会坦然面对很多事情。
公司的人都走光了。一个人呆在办公室里,陪伴我的,只有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声,以及外面隐隐传来的广场舞的盛世。每个月,都会有这么一两天,一个人,加班,结账、做报表,被公司上上下下两层的空荡包裹着。
这感觉很奇妙,工作效率也是奇异地高。
有时冬天的夜晚,完成最后的事项,抖抖索索地打卡、锁门,突然迎来门外清冽的空气,冻得一缩。公司地处偏僻,没有路灯,广场舞们也早都回家了,楼道尽头只有门卫室露出一盏微光。一抬头,忽然看到满天的星星,一颗颗闪亮得像要掉下来。
那一刻没来由想起海子那句诗:天空他一无所有,因何给我安慰!
人到中年,早已学会了用脚踏实地的行走来给自己安慰,但也还保留一颗心随时迎接这些跳荡在平淡生活之上的,天赐的光亮!
一个人在空荡沉寂的办公室,忽然想做点什么。某天在一个群里给一个女孩发语音,讲述自己的胃病调理经验,没想到被一群人夸声音好听,夸到自我感觉爆棚。当晚试着读了一段文字,发现文字阅读和朗读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此刻办公室一个人也没有,可以坦然地朗读。翻出聂努达的一首诗:我在这里爱你,配上音乐,录了一段。
居然很有力量,劳累一天,被数字折磨得酸胀的脑袋和双眼忽然在自己的声音里得到安抚。
“有时我在清晨苏醒,我的灵魂甚至还是湿润的 远远地 海洋鸣响并发出回声 这是一个港口 我在这里爱你---”
一种年轻时无法体味的情感油然漫了上来。暗夜沉沉,加班此刻,一句一句读这首诗,那感觉亦如同那晚抬头仰望到的星空,闪烁着一种别样的光芒。
少年时代有过一本聂努达的诗集,一本薄薄的口袋书,叫作《二十首情诗和绝望的歌》,不记得那本小书是在什么样的机缘下到达我的手上,因为简便易携带,当年倒是经常翻看,虽然一句也未能读懂,但那繁盛的诗句还是抚慰了年少过剩的荷尔蒙。可惜这本书现在不在了,也不记得是在什么机缘下失去了,也许是后来不再热爱读诗就随手丢掉了,一本连环画一样的小册子,太容易被丢失了。与这本诗集的缘分仅止于此,简直类似于人生路上的那些来了去了的人,偶有交集,也觉得莫逆于心,最终还是相忘在漫长的岁月里。
但是,在这个中年加班的夜晚,却忽然灵光一闪想起这本书,那些当年朦胧未曾读懂的诗句,那些深晦、隐喻的句子,像暗夜的雨滴纷纷跳上心头。让人感到,生命简直就是一场悬念,年少时读的诗,漫过时光的河流,竟以这样奇怪的方式和中年的自己接上了头,不得不让人感叹文字的神奇与辽阔。
也许真的是人到中年才是读诗的时节吧,伴着加班、家务以及嘈杂的日常跳荡出的诗句,以如此强烈的对照感,让疲乏的身心得以安抚,像是最终完成了一场对生命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