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国王一样用膳
看这篇文章《国王的早餐》的时候,我正躺在慵懒无比的假期早晨,挨着饥肠辘辘的胃,边看边流口水。
当然这不是一篇舌尖上的中国那种从食材获取到饭桌上的呈现乃至味蕾的盛宴的那种充满人情味的美食记录。那些都没能唤起我味觉上的高潮。
而这篇日常流水式的记录,在一个无人问津的早晨不期而遇,于我就有了美食上的牵绊。
人以食为天,亘古食物才是万物的尺度,没有其它。
巴塞罗那大市场的小吃摊上,挤进重叠的人群里,寻到一个吧台处,开放式厨房里炊烟混杂着香味飘散开来,玻璃钟罩倒扣在烤盘上的龙虾在热火的淬炼中张牙舞爪,一大堆光听名字就无限想象的菜品,如香草烩鹰嘴豆、小扁豆烩墨鱼,一锅咕咚咕咚冒泡的牛蹄筋炖的口感绵滑,筋道十足,丝丝屡屡的香溢四散。还有辛辣香味的黑胡椒西班牙煎蛋饼....
我觉得这个早晨意淫这些美食就够了。
西方的很多家里都是开放式厨房,这让我很喜欢。《绝望主妇》里的苏珊是个很不靠谱的家庭主妇,经常喊外卖,但是苏珊家里一进门左手边的开放式厨房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一边在厨房里洗刷蝶碗,一边还可以透过前面窗户望见对面乃至120度视角的周边邻居新变化,对于一个小镇上的家庭主妇来说,这真是个开阔的视野。还有他们几个家庭主妇围坐一桌,边打扑克边望着正在煮沸的咖啡,想想饮食和娱乐如此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不像我们中国的家居厨房,往往放在一个离客厅偏远的地方,四周的严实的墙壁,把神圣的食物酝酿之地隔离开来,好像上不了台面似的。身在厨房的里的人,也只能默默的在一个局限的空间里完成一日三餐,毫无饮食的乐趣可言。
我曾经留宿在奥地利的民居里,客厅里一角就是简单的厨房,我们坐在沙发上,望着主厨朋友在灶台忙碌的背影,便觉得十分的性感。早晨推开通往阳台上的木门,整个山林里的清新扑面而来,混着烤箱里的煎牛排的香味,艳溢香融,便觉得神圣的一天开始了。穿着黑色短袖上衣的朋友在准备一道中西混搭的沙拉菜,我和朋友的艺术家老公都望着朋友的背影,我想到的是家里的妈妈瓷实的温暖,艺术家朋友看到的是艺术创作的灵感。一个奇妙的早晨,我们吃的想入非非。从捷克一北边雪乡住宿的房东地窖里,带来了4瓶红酒,放在回忆里常常能让整个旅途变得色彩斑斓。
似乎十几天的欧洲旅行,没有一次早餐,是在奥地利或者捷克的外面小吃摊上尝试过。这主要是要不我们行色匆匆的在早上急忙赶路,要不就是我们尤其偏爱有开放式厨房的早餐。
作者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享受一个“国王般待遇”的早餐,从那些拥有美丽的名字的开胃菜,
到佐餐饮料,海鲜,再到收尾的甜点和咖啡,这么丰盛的早餐,也只能是中古世纪贵族世家们的日常宴飨。
我从来都谈不上对美食的爱好,更不是一个热衷美食的食客,但是我喜欢这些食客们用膳的挑剔和精致。那些美食家们更是将想象赋予事物之中,烹制出让一个厌食主义者也颇为心动的菜单,瞧加泰罗尼亚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出了本美食密码的奇书《卡拉的盛宴》,他毫不留情的对那些热衷身材保持的女士们说,我们这是对于味觉的献礼,如果你是在吃饭上斤斤计较卡路里的的人,请别毁坏我们吃饭的快乐,把书合上。这本书对你来说是一种太大的挑衅,与你无关。他书里介绍136道菜,被认为“人间的美食”,蜗牛陷炸小牛排、青蛙馅饼、爱神臀尖、日出康吉鳗鱼、羊脑牛油果肉酱......
他还介绍的“烤活鹅”那道菜,方法和北京烤鸭奥义有所一拼。比如他强调要在去毛洗净的鹅周身的刷上油后置于小火慢烤,还要在烤炙的时候往鹅肚子里灌水,这样可以把鹅撑的周身松动,直到烤至鹅神乱颤,就可以上盘了,还会发出嘶嘶鸣叫。
北京烤鸭秘制过程似乎要复杂许多。在一次节目上看整个挂炉烤鸭的全过程,除了上述的刷油外,他们要对鸭子吹气然后净膛,在鸭颈处划一小口,不要破坏鸭子的肌理,使气体均匀地充满鸭子全身,将皮肉分离,便于皮焦红而柔嫩,而且外形美观。在烤炙过程中,还要灌汤,外火烤炙焦黄腹内水沸高温蒸煮鲜嫩。北京烤鸭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我们在日常的对于饮食的偏爱是人类探索和犒赏自己味蕾的结果。食物的传承和音乐一样,不期而遇的时刻,常让人莫名的心血澎湃。
在假期里的一天早晨,我闻到了烤炉内飘出来的果木清香和肉香味,我闻到了来自巴塞罗那的西班牙煎蛋饼,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划亮了最后一颗火柴,梦见了餐桌上硕大无比的火鸡,然后进入了梦乡。
当然这不是一篇舌尖上的中国那种从食材获取到饭桌上的呈现乃至味蕾的盛宴的那种充满人情味的美食记录。那些都没能唤起我味觉上的高潮。
而这篇日常流水式的记录,在一个无人问津的早晨不期而遇,于我就有了美食上的牵绊。
人以食为天,亘古食物才是万物的尺度,没有其它。
巴塞罗那大市场的小吃摊上,挤进重叠的人群里,寻到一个吧台处,开放式厨房里炊烟混杂着香味飘散开来,玻璃钟罩倒扣在烤盘上的龙虾在热火的淬炼中张牙舞爪,一大堆光听名字就无限想象的菜品,如香草烩鹰嘴豆、小扁豆烩墨鱼,一锅咕咚咕咚冒泡的牛蹄筋炖的口感绵滑,筋道十足,丝丝屡屡的香溢四散。还有辛辣香味的黑胡椒西班牙煎蛋饼....
我觉得这个早晨意淫这些美食就够了。
![]() |
![]() |
西方的很多家里都是开放式厨房,这让我很喜欢。《绝望主妇》里的苏珊是个很不靠谱的家庭主妇,经常喊外卖,但是苏珊家里一进门左手边的开放式厨房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一边在厨房里洗刷蝶碗,一边还可以透过前面窗户望见对面乃至120度视角的周边邻居新变化,对于一个小镇上的家庭主妇来说,这真是个开阔的视野。还有他们几个家庭主妇围坐一桌,边打扑克边望着正在煮沸的咖啡,想想饮食和娱乐如此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不像我们中国的家居厨房,往往放在一个离客厅偏远的地方,四周的严实的墙壁,把神圣的食物酝酿之地隔离开来,好像上不了台面似的。身在厨房的里的人,也只能默默的在一个局限的空间里完成一日三餐,毫无饮食的乐趣可言。
我曾经留宿在奥地利的民居里,客厅里一角就是简单的厨房,我们坐在沙发上,望着主厨朋友在灶台忙碌的背影,便觉得十分的性感。早晨推开通往阳台上的木门,整个山林里的清新扑面而来,混着烤箱里的煎牛排的香味,艳溢香融,便觉得神圣的一天开始了。穿着黑色短袖上衣的朋友在准备一道中西混搭的沙拉菜,我和朋友的艺术家老公都望着朋友的背影,我想到的是家里的妈妈瓷实的温暖,艺术家朋友看到的是艺术创作的灵感。一个奇妙的早晨,我们吃的想入非非。从捷克一北边雪乡住宿的房东地窖里,带来了4瓶红酒,放在回忆里常常能让整个旅途变得色彩斑斓。
似乎十几天的欧洲旅行,没有一次早餐,是在奥地利或者捷克的外面小吃摊上尝试过。这主要是要不我们行色匆匆的在早上急忙赶路,要不就是我们尤其偏爱有开放式厨房的早餐。
作者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享受一个“国王般待遇”的早餐,从那些拥有美丽的名字的开胃菜,
到佐餐饮料,海鲜,再到收尾的甜点和咖啡,这么丰盛的早餐,也只能是中古世纪贵族世家们的日常宴飨。
我从来都谈不上对美食的爱好,更不是一个热衷美食的食客,但是我喜欢这些食客们用膳的挑剔和精致。那些美食家们更是将想象赋予事物之中,烹制出让一个厌食主义者也颇为心动的菜单,瞧加泰罗尼亚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出了本美食密码的奇书《卡拉的盛宴》,他毫不留情的对那些热衷身材保持的女士们说,我们这是对于味觉的献礼,如果你是在吃饭上斤斤计较卡路里的的人,请别毁坏我们吃饭的快乐,把书合上。这本书对你来说是一种太大的挑衅,与你无关。他书里介绍136道菜,被认为“人间的美食”,蜗牛陷炸小牛排、青蛙馅饼、爱神臀尖、日出康吉鳗鱼、羊脑牛油果肉酱......
他还介绍的“烤活鹅”那道菜,方法和北京烤鸭奥义有所一拼。比如他强调要在去毛洗净的鹅周身的刷上油后置于小火慢烤,还要在烤炙的时候往鹅肚子里灌水,这样可以把鹅撑的周身松动,直到烤至鹅神乱颤,就可以上盘了,还会发出嘶嘶鸣叫。
北京烤鸭秘制过程似乎要复杂许多。在一次节目上看整个挂炉烤鸭的全过程,除了上述的刷油外,他们要对鸭子吹气然后净膛,在鸭颈处划一小口,不要破坏鸭子的肌理,使气体均匀地充满鸭子全身,将皮肉分离,便于皮焦红而柔嫩,而且外形美观。在烤炙过程中,还要灌汤,外火烤炙焦黄腹内水沸高温蒸煮鲜嫩。北京烤鸭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我们在日常的对于饮食的偏爱是人类探索和犒赏自己味蕾的结果。食物的传承和音乐一样,不期而遇的时刻,常让人莫名的心血澎湃。
在假期里的一天早晨,我闻到了烤炉内飘出来的果木清香和肉香味,我闻到了来自巴塞罗那的西班牙煎蛋饼,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划亮了最后一颗火柴,梦见了餐桌上硕大无比的火鸡,然后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