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昌艺术空间】吕品昌雕塑作品收藏价值-艺库
艺库:吕老师您好,“钢铁之夏”太原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创作营这样一个为青年艺术家提供的平台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吕品昌:创作营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记得是2010年,当时的大同市市长耿彦波提出要打造中国雕塑之都的想法,当时他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沟通是否能够帮他们做雕塑双年展,后来大同的国际雕塑双年展顺利启动,实际上当时大同整个城市也在做一些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在这其中有一个非常老的发电厂,他们准备把老电厂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区,但请了很多专家去考察都拿不出特别满意的方案,后来叫我去看看,我去看那些大的老工厂,看到了很多厂房、堆积如山的窑砖、被淘汰的破旧设备,我就想到说以最快的方式可以组织一批青年艺术家利用工厂现有的遗存,废物利用做一批艺术品,耿市长听了之后很兴奋,说那我们马上就做吧,第一届的创作营我们几乎是从想法到实现只用了两个月。
第一届我们组织了25位青年艺术家,2012年夏天在当地创作时间持续了一个多月,用他们的机械、设备等现成品材料完成了大约五六十件作品,所以这批作品做出来之后市里领导看到之后非常高兴,都觉得这些根据现成品转化成的艺术品很有创意。因为城市原来放在环境里的雕塑大部分都是模仿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甚至是拿照片来放大,没有原创性,他们不知道中国的青年雕塑家们都这么具有创造力和活力,他们也觉得这个活动特别有意义。
艺库:这个过程是跟城市建设也相关的,也与城市的记忆有关系,其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吕品昌:其中有一个事就是我看到老电厂有堆积如山的窑砖,我就有了一个特别的想法,我觉得这些砖头应该要派上用场,所以在第一届创作营开幕式结束之后,我就给市长提了一个想法,我说这么多砖可以用来做一个大影壁,因为大同有一个明代洪武年间的九龙壁,有六百年的历史,非常宏伟,这是大同的一个地标性建筑。所以我就觉得这个地方如果做一个大的影壁墙,可以跟九龙壁对话,既可以把这些废弃的砖用上,又可以把九条龙换成机械的艺术品,因为大同之前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城市,遗留下来很多巨型设备,像挖掘机、挖煤机、推土机、铲煤机等,其实这些东西在我看来都是龙,是现代的巨龙。我就希望把这些机械的拿过来和传统的九龙进行对话。这个作品做完以后学术界各方面都反响很好,它是一个和历史的对话,是一个用当代语言的转换方式的作品。
艺库:那第一届的创作营其实无论在创作还是在社会反响上都是很成功的。
吕品昌:大同的这一届做完以后效果非常好,耿市长调任至太原去之后他依然像延续这个活动,耿市长认为这种资源在我们国家所有的城市都有,其实就是在建国五六十年代工业化时期留下巨大工业厂房和遗留设备,包括太原也有。
耿市长就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市政经费投入很少,却能够产出这么多优秀的原创性的公共雕塑作品,所以他像继续做,所以把我叫到太原去,我们就在太原所有的废旧工业产区里挑选我们认为可以继续做创作营活动的空间。
经过几天的考察,我们选定了一个叫“太化集团”的厂区,原来是太原化肥集团,这个工厂实际上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一手援建的,这些设备、这些厂房全是按照苏联设计、苏联投资过来的,所以非常有气势,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留下来,我们在里边做了一些公共艺术作品,然后想把整个园区好好规划一下,后来这个项目在太原市就立项了,市政府把这个园区叫太原工业文化创意园区,当然耿市长的目标是很大的,他要按照国际一流的目标来做,所以他请了著名建筑师库哈斯作为园区的总规划,我们则通过每年“钢铁之夏”的创造营也积累一批放在艺术空间里的作品,这样我们是在大同做了一届,在太原做了两届,现在正在做的是第三届。
编者推荐:
【邓国源艺术空间】邓国源中国画画集-艺库
【段正渠艺术空间】段正渠油画风景作品-艺库
【龚保家艺术空间】始终走在陶瓷艺术道路上——龚保家-艺库
【贺丹艺术空间】贺丹作品有哪些-艺库
![]() |
吕品昌:创作营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记得是2010年,当时的大同市市长耿彦波提出要打造中国雕塑之都的想法,当时他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沟通是否能够帮他们做雕塑双年展,后来大同的国际雕塑双年展顺利启动,实际上当时大同整个城市也在做一些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在这其中有一个非常老的发电厂,他们准备把老电厂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区,但请了很多专家去考察都拿不出特别满意的方案,后来叫我去看看,我去看那些大的老工厂,看到了很多厂房、堆积如山的窑砖、被淘汰的破旧设备,我就想到说以最快的方式可以组织一批青年艺术家利用工厂现有的遗存,废物利用做一批艺术品,耿市长听了之后很兴奋,说那我们马上就做吧,第一届的创作营我们几乎是从想法到实现只用了两个月。
![]() |
第一届我们组织了25位青年艺术家,2012年夏天在当地创作时间持续了一个多月,用他们的机械、设备等现成品材料完成了大约五六十件作品,所以这批作品做出来之后市里领导看到之后非常高兴,都觉得这些根据现成品转化成的艺术品很有创意。因为城市原来放在环境里的雕塑大部分都是模仿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甚至是拿照片来放大,没有原创性,他们不知道中国的青年雕塑家们都这么具有创造力和活力,他们也觉得这个活动特别有意义。
![]() |
艺库:这个过程是跟城市建设也相关的,也与城市的记忆有关系,其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 |
吕品昌:其中有一个事就是我看到老电厂有堆积如山的窑砖,我就有了一个特别的想法,我觉得这些砖头应该要派上用场,所以在第一届创作营开幕式结束之后,我就给市长提了一个想法,我说这么多砖可以用来做一个大影壁,因为大同有一个明代洪武年间的九龙壁,有六百年的历史,非常宏伟,这是大同的一个地标性建筑。所以我就觉得这个地方如果做一个大的影壁墙,可以跟九龙壁对话,既可以把这些废弃的砖用上,又可以把九条龙换成机械的艺术品,因为大同之前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城市,遗留下来很多巨型设备,像挖掘机、挖煤机、推土机、铲煤机等,其实这些东西在我看来都是龙,是现代的巨龙。我就希望把这些机械的拿过来和传统的九龙进行对话。这个作品做完以后学术界各方面都反响很好,它是一个和历史的对话,是一个用当代语言的转换方式的作品。
![]() |
艺库:那第一届的创作营其实无论在创作还是在社会反响上都是很成功的。
![]() |
吕品昌:大同的这一届做完以后效果非常好,耿市长调任至太原去之后他依然像延续这个活动,耿市长认为这种资源在我们国家所有的城市都有,其实就是在建国五六十年代工业化时期留下巨大工业厂房和遗留设备,包括太原也有。
耿市长就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市政经费投入很少,却能够产出这么多优秀的原创性的公共雕塑作品,所以他像继续做,所以把我叫到太原去,我们就在太原所有的废旧工业产区里挑选我们认为可以继续做创作营活动的空间。
![]() |
经过几天的考察,我们选定了一个叫“太化集团”的厂区,原来是太原化肥集团,这个工厂实际上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一手援建的,这些设备、这些厂房全是按照苏联设计、苏联投资过来的,所以非常有气势,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留下来,我们在里边做了一些公共艺术作品,然后想把整个园区好好规划一下,后来这个项目在太原市就立项了,市政府把这个园区叫太原工业文化创意园区,当然耿市长的目标是很大的,他要按照国际一流的目标来做,所以他请了著名建筑师库哈斯作为园区的总规划,我们则通过每年“钢铁之夏”的创造营也积累一批放在艺术空间里的作品,这样我们是在大同做了一届,在太原做了两届,现在正在做的是第三届。
编者推荐:
【邓国源艺术空间】邓国源中国画画集-艺库
【段正渠艺术空间】段正渠油画风景作品-艺库
【龚保家艺术空间】始终走在陶瓷艺术道路上——龚保家-艺库
【贺丹艺术空间】贺丹作品有哪些-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