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有了孩子之后
![]() |
我的好朋友,只剩三个还没生孩子,一个在国外,好像是10个小时的时差,偶尔聊天聊到晚上十一二点,睡着了,早上八九点醒来继续聊,而对方刚好是从早上聊到了晚上。另外一个最近上班加上课比较忙,打电话过去或者在上课,或者在开车。还有一个偶尔会电话联系。
之前最好的朋友,有一次我给她打电话,她直接挂掉,回消息给我说,孩子在睡觉。不过有一次早上9点多的时候,我跟她聊了两句她发过来视频聊天邀请,我他妈居然接了,然后一直不说话,她说你怎么不说话,我压低声音说在上班。就是这样,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有空,她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有空。
那个国外的好友说,我给别人打电话都会先发个消息问人家方不方便,哎,那不太像我的性格,打了电话对方不方便就挂或者接了说一句不方便再挂,都可以,我觉得发个消息问一下,万一对方一直不回消息,那会等很久,等的我到嘴边的话都没了。
其实差不多从两年前开始,我就觉得能随时打电话聊天的人越来越少了,通常,打电话是在下班后,或者周末,刚下班想着人家在路上,晚一点想着人家应该在吃饭,再晚一点想着人家该准备洗澡睡觉了,于是翻完整个通讯录,还是自己消化,从最一开始的因异性朋友慢慢恋爱结婚而造成的异性朋友越来越少(后来基本没了,有的也只是偶尔联系),到后来同性朋友相继生子,跟同性朋友也疏远了一些,或许等我生了孩子,会重新有自己的圈子吧,妈妈圈,每天在圈子里分享育儿心得。
其实豆瓣的一大群用户的年龄层也在慢慢增长,比如,最近刷广播,从幼儿园到家长会,不知道若干年后这批人会不会发一些孙子孙女的相关广播(笑)。
我是那种比较喜欢主动给朋友打电话的人,可能倾诉欲比较强吧,有很多很艰难的时刻都是靠与朋友打电话度过的,比如失落、跟朋友闹掰,这是我排遣和解压的方式,我从小不爱和家人进行过多交流,跟同事也是保持中午一起订餐的距离,所以我的好友们,承担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除了我打电话会尽量考虑她们方不方便之外,往往顾及不到她们会不会不耐烦(其实现在差不多一周一个电话也还好吧)。
人是不是真的越长大之后朋友会越少,圈子会越小?后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每天围着自己的老公孩子转。我觉得是这样,所以我在慢慢接受这个设定。我跟国外那位好友说起这个观点,她说,那以后我是不是连你这个朋友也要失去?那我活着还有啥意思?你以后是不是也会晒娃?我说我会开个微薄专门发孩子照片,不发朋友圈,她说嗯这办法不错。qq空间里我把晒孩子和打广告的都屏蔽了,所以现在的好友动态所剩无几,以前爱晒自拍的,发的照片从几十张看不出差别的自拍到几十张看不出差别的晒娃,以前不爱发自拍的也天天发小孩的照片和小视频。为什么不多些人去选择我说的那个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