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自己的观众
分享感悟到的一句话:“一个人必须要做自己的观众,要为自己喝彩,你连自己都不欣赏自己,咋可能指望别人喜欢你呢?你只负责精彩,自然有人喝彩,就怕你放弃了自己,过起了安逸的生活,那种安逸是假安逸,不是你的…”
不知道别人看了怎么样,我是深有体会!为什么,早些时候写了一个“出离心”,明白是明白,就是不确定怎么落地,出离心:佛教的词汇,大意也是不断自我归零,就是要接受一个现实,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就是不用过去的成败来给自己的现在划等号,真正跳出来当作第三者去看待事情,做到这样的人注定很优秀。
今天看到这段话才深深明白怎么做是落地的,对,就是自己先要欣赏自己,作为自己的的第一个接触者,可以说是观众。这话说上去简单,可又该做难做?
我就说个最简单,可能就在每个人身上有过类似的经历:某个人做事,你看不惯,甚至是想去说上两句,应该怎么怎么做。可是当自己做的时候也不一定就做得很好,别人提出建议,不是谦逊的态度想必都会多多少少的反感。也正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
想想自己有时候的拖拉真是这样的习惯。为什么别人优秀,那一定是有原因的。当自己觉悟的时候已经是过去式,反悔又什么用,下次就能把握住?
所以第一步自己想给自己把关!站出来以观众角度来审视做的事情,并写下来,自己觉得那些地方可以更好,说起来跟换位思考没什么差别,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态度的极致追求,是深度而不是广度。
问自己“应该怎么做?”行动起来!
不知道别人看了怎么样,我是深有体会!为什么,早些时候写了一个“出离心”,明白是明白,就是不确定怎么落地,出离心:佛教的词汇,大意也是不断自我归零,就是要接受一个现实,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就是不用过去的成败来给自己的现在划等号,真正跳出来当作第三者去看待事情,做到这样的人注定很优秀。
今天看到这段话才深深明白怎么做是落地的,对,就是自己先要欣赏自己,作为自己的的第一个接触者,可以说是观众。这话说上去简单,可又该做难做?
我就说个最简单,可能就在每个人身上有过类似的经历:某个人做事,你看不惯,甚至是想去说上两句,应该怎么怎么做。可是当自己做的时候也不一定就做得很好,别人提出建议,不是谦逊的态度想必都会多多少少的反感。也正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
想想自己有时候的拖拉真是这样的习惯。为什么别人优秀,那一定是有原因的。当自己觉悟的时候已经是过去式,反悔又什么用,下次就能把握住?
所以第一步自己想给自己把关!站出来以观众角度来审视做的事情,并写下来,自己觉得那些地方可以更好,说起来跟换位思考没什么差别,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态度的极致追求,是深度而不是广度。
问自己“应该怎么做?”行动起来!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