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ppings_export Apr 25, 2016 13447 AM
TheEconomist20160227, 期刊推送 hikindle.com
An economy that falls back into recession
-----------------------------------------------------------------------------------------------------------------------------------
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 (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 松浦弥太郎
如果察觉某人有话想对你说,就自己主动制造谈话机会吧, 这也是在传达“你的事我优先考虑”的信息。
去亲眼目睹,然后用自己的手记下,那会比任何网站都来得可靠, 成为你个人的数据库
可以说“没钱”的,只有还没有工作的学生。
我不想再执着于没有意义的储蓄, 而是希望能把钱用在能让自己更加富裕的事情上。 钱这种东西,是会越用越多的。
人对于自己讨厌的事情很容易遗忘,可是受到过的亲切对待和温柔记忆,却始终不会褪色。
我常做一个练习,就是仔细盯着镜子。因为脸色和体形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心情状态。 而我观察自己的结果,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过剩”的状态比较适合我。常有人说吃饭只要吃八分饱,而我决定不管是睡
-----------------------------------------------------------------------------------------------------------------------------------
夜航西飞, [英]柏瑞尔•马卡姆 著 陶立夏 译
从伤害大家的偏见与愚昧中解脱出来。但是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拥有勇气和意志力,永远走她们选择的人生路,无视任何约定俗成的界限。
这些地名就是钥匙,开启一条条通道,这些通道已在脑海中被尘封,而在我内心却依旧熟稔。
即便在有航道的地区,即便有仪器的帮助和无线电的指引,夜航依旧是种孤独的工作。但飞越牢不可破的黑暗,没有冰冷的耳机陪伴,也不知道前方是否会出现灯光、生命迹象或标志清晰的机场,这就不仅仅是孤独了。有时那种感觉如此不真实,相信别人的存在反而成了毫不理性的想象。
即便在有航道的地区,即便有仪器的帮助和无线电的指引,夜航依旧是种孤独的工作。但飞越牢不可破的黑暗,没有冰冷的耳机陪伴,也不知道前方是否会出现灯光、生命迹象或标志清晰的机场,这就不仅仅是孤独了。有时那种感觉如此不真实,相信别人的存在反而成了毫不理性的想象。山丘、树林、岩石,还有平原都在黑暗中合为一体,而这黑暗无穷无尽。地球不再是你生活的星球,而是一颗遥远的星星,只不过星星会发光。飞机就是你的星球,而你是上面唯一的居民。
很少有人意识到,如果自己经手的飞机未能返航,一位尽心尽责的地勤机械师会承受怎样的痛苦和焦虑。他不会考虑坏天气的因素,或是飞行员的判断失误,相反,他会拿线路排布、燃油管道、碳化器、油门是否安装妥当这类无法回答的问题,以及其他上百件他必须考虑到的事情折磨自己。
三百五十英里可以是短暂的航程,也可以像从你所处的位置到世界尽头那般遥远。有许许多多的决定因素。如果是夜晚,它取决于黑夜的深度和云层的厚度,还有风速、群星、满月。如果你独自飞行,它也取决于你自己。不仅仅是你控制航向或保持高度的能力,也取决于那些当你悬浮于地面与寂静天空中时,会出现在你脑海的东西。有一些会变得根深蒂固,在飞行成为回忆之后依旧跟随着你。但如果你的航道是在非洲的任何一片天空,那些回忆本身也会同样深刻。
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不被其余世界了解的土地,即便非洲人自己也是懵懵懂懂:它奇怪地组合起草原与灌木,沙漠就像南方的海洋扬着悠长的波浪。这里的树林、静止的水塘和古老的山峦,像月球上的山脉一样荒凉,恐怖。这里有盐湖和没有水的河流,还有沼泽与荒野。既是没有生命的土地,又是充溢着生命的土地:
线路中的风声就像柔软的丝绸正被引擎和螺旋桨协力撕碎。时间与距离在我的机翼下无声滑过,永不复返。
天气晴朗,能见度一流。我保持在五千英尺高度,获得最广阔的视野,然后在航线上蜿蜒前行。
母斑马暴跳如雷,它于是怀着满腔怒火,扬起头大声嘶鸣,那音量与腔调让文学作品中所有的悍妇都要自叹弗如。
多么没意义的胡思乱想!飞机的嗡嗡声、舒缓的阳光和漫长的地平线混合在一起,让我暂时忘了时间流逝得要比我的飞行速度还快,整个下午都快耗光了,
这是一场与飞奔的暗影进行的赛跑,是我与阳光之间友好的试练。
在它带着自制力享受自由的时光里,可能从未预见到这样的情形。
将会有一种叫作死亡的事情发生,有时,明天将永不到来。‘
因为它已经学会辨识她光脚踩在被阳光晒硬的地面上的声音,
但它的惊吓来自举动本身而不是疼痛。由它的自尊转化成的愤怒让它盲目,它再次咬她、而她再次挥动鞭子,抽得它生疼。
但这个名字并未能说明那些记忆。那是只有颜色和形状的记忆,充满炎热和步履艰难的人群,
我学会了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你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决绝地离开,永远不要回头,也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是更好的,因为它们已经消亡。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叫人看来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我学会了这一点,但就像所有人一样,待到学会,为时太晚。 我以最缓慢的方式离开了恩乔罗,并且从此再未见它一眼。
所有这一切都被留在身后。它们不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而更像是我开始又终结的整个人生。
他告诉我纳迪族的历史以及人将如何度过一生,要语调轻柔,要收起愤怒,只将它用在需要的地方——就像别在我腰带上的这把长刀。
告诉我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战斗的意志,那他的灵魂就会像老太婆的脸一样枯萎。
孩子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所谓的种族、肤色、阶级,但当他长大,眼见每个人无可避免地踏进各自既定的轨道,就像硬币和金币被银行分类,他就会迅速学会这些。
对于命运的安排,我无法给出深奥的评价。
你觉得目力所及的一切,都属于你:所有的碎片都合而为一,全部归你所有。并不是你想要,而因你独自身处机舱,没有人能与你分享。它存在着,属于你。它让你感觉自己比真实的那个自己更强大,已接近你感觉自己可能会达成的事,但你从没提起胆量认真细想。
一个人的伟大并非靠短暂的荣耀时刻得以彰显,而是体现在他的日常工作
他慷慨地在一个陌生人身上浪费了很多时间,他留给我一席话,交给我一把钥匙,用以打开一扇我从不知晓的门,它的存在,我依旧还要摸索。
他会在无序中找到节奏,让叹息逐渐加强。
我觉得自己在某一瞬间元神出窍了。我的眼睛可以看见一切,但什么都无法辨识。让我重新回复神智的,不是任何声响,而是观众席中突然的寂静。一瞬有多长?来得及让这一切发生吗?
这是种心满意足的安眠,满足感来自简单而老式的生活。
因为肯尼亚的许多明天对别的地方来说都已经是昨日。
由于镜头的神奇力量,万兽之王垂死挣扎的痛苦被凝固其中。
不管死亡以何种方式降临在何种生物身上,它都该获得尊重。
它的螺旋桨将阿西平原上日出时分的寂静击成碎屑残渣。
不管那条地平线多么遥远,你都能抵达、超越。
他要教的那些知识都无法用语言表达。尽管我们能准确无误地拼写,并准确无误地说出,但直觉与本能依旧是神秘的存在。
有一天,群星会熟悉得像通往人们家门口的地标建筑、弯道和路边的山丘。
他将所有的传奇经历都平淡处理,不够谦虚的人或许会将那些真实的故事夸张成令人血液倒流的传奇,但他却将其处理成偶然的巧合。
你不能因为传说脱胎于事实所以连事实都不再相信。几个世纪以来,历史的长河能承载着人类神迹般的成就踯躅前行,其根基不就是神话传说和人类轻信的天性吗?
然后带着克制的赞许朝着虚空致意。
当你与他人闲坐交谈时,你是孤独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无论你在哪里,只要夜晚降临,火苗随着来去自如的风势自由燃烧,你就是孤独的。你说的话,除了自己又有谁在听?你想的事,对他人又有何意义?世界在那边,而你在此处——这是仅存的两极,也是唯一的现实。
串起那些日子的时光很美好,串起那些时光的片刻也一样。我承担责任并辛勤工作,我经历危险也享受快乐,结识了两三好友,生活在一个没有围墙的世界中。我依旧拥有这一切,我提醒自己:我会一直拥有直到离弃它们的那刻。
我独自度过了太多的时光,沉默已成一种习惯。
但回忆是毒药。回忆会摧毁你的力量和意志,
我们坐着,彻夜长谈,说着那些为彼此积攒下来的话题。
在每一个城市里,我们都得到了所有旅行者的三件恩典:热水、食物和睡眠。
我凝视着阿尔登翰住所卧室的天花板,它和所有的天花板一样平淡无奇。感觉焦虑多过坚定,莽撞远胜于勇气。
即便在飞机中独处一晚和一天这么短的时间,不可避免地孤身一人,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没有别的能看;除了自己的勇气,没有别的好盘算;除了扎根在你脑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没有别的好思索——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而行那般叫人惊讶。你就是那个陌生人。
随后降临的真正的寂静让我惊呆了。我感觉不到任何恐惧,我感觉不到任何情绪。
如果我有更多智慧,我早就该知道,这样的时刻就像童真一样转瞬即逝。
直到这愿望失却了意义,而时间继续前行,战胜一路上与之相逢的许多事情。
在这个阅读只为消遣的年代,这本书或许只是短暂的逃离,让你去往一个不复存在的非洲。合上书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改变。但你知道,曾有过那样的生活,那样的世界,那样的信念,那样的人。
-----------------------------------------------------------------------------------------------------------------------------------
失败之书, 未知
音乐给我们沉默的借口。
天空是一本书,让人百读不厌。我喜欢坐在后院,看暮色降临时天空的变化。
天空吸收着水分,越来越蓝,蓝得醉人,那是画家调不出来的颜色。为捕捉这颜色,上世纪末在瑞典形成了著名的画派“北欧之光”。
人们经历漫长的黑暗与冰雪,对夏天有一种真正的狂喜。这狂喜让我感动,我拉开住处几乎一年没拉开的窗帘,面对那转瞬即逝的夏天。
从镜子我看到卡在器械中的我,龇牙咧嘴,头发被汗水浸透,贴在前额。我的教练正声嘶力竭,让我做最后一个我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动作。镜子一角是被俱乐部茶色玻璃过滤的天空,夏天正在那里消失。
重新建构时间是一种妄想。特别是细节,作为时间的形态,它们早已消失。所谓事实,是当事人假定的,带有某种共谋性质。
被中国菜感动了,不再慌乱,脸上的线条变得肯定。
大都市的人匆匆忙忙奔向死亡。
生命过程就是一种体验,若无清闲,哪儿来的体验?时间被填满了,压缩了。一年短如一日,唰地过去了。
乐是跟空虚绑在一起的,像工作一样也是时间的填充物,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清闲。
娱乐是跟空虚绑在一起的,像工作一样也是时间的填充物,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清闲。
厨房就像潜台词,躲在文学和政治后面,出其不意。我们的胃突然被唤醒,激动有如心脏。
汽车声和脚步声漏进来,窗上有人影滑过。阳光闪耀。其实,阳光才是纽约真正的主人。
我满街追赶阳光。我通过摄影家的眼睛看到纽约的阳光,在楼群之间摸索、折射,转瞬即逝。
英文差,我绝望地和自己的年龄与遗忘搏斗,读到几乎憎恨自己的地步。把书扔开,打量过往行人。深秋,金黄的树叶,铺天盖地。晚上,大学生喝了酒,显得很夸张,大叫大喊。那青春的绝望,对我已成遥远的回声。
我想苦难多半加速衰老,但有时也会抹去岁月的痕迹。
你们勇敢的来访就是一种突围。你们让我们感到不再孤立。“我们意识到有太长历史和太多先知,我们懂得多元环抱的空间而不是牢房,没有人可以独霸土地或神或记忆。我们也知道历史既不公平也不优雅。而我们的任务是,作为人,我们既是人类历史的牺牲又是它的创造。
女人追求的是感情生活,而一次感情或婚姻的失败往往就会毁掉其一生
在爱情中,大多数人寻找一个永久的家园。但还有少数人则寻找永远的漂泊。后一种人属于忧郁者类型。
奇特的夏夜之光。”他在致友人的信里写道:“每人心中的魔鬼在把夜啃垮,无所谓好坏,这就是生活:若无魔鬼,你不可能活下去。故你诅咒自己的是你的生活。这魔鬼是物质(从根本上极美妙的那种),已经给与了你,你现在非用不可
纽约人是不会想到地平线的,这事儿生来就和他们无关。
当电梯把我从地面带到十九楼,我的思想还会继续沿着惯性上升,直到蓝天。
文化归属往往在潜意识中
翻译是过滤,使对话变得像纯净水般单调乏味。
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
诗歌正成为一种大脑游戏,和心灵无关
写情诗大概只能在青年时代。那时,生活经验和写作很密切,到了一定岁数两者逐渐分开,变得曲折隐秘了,没有年轻时那么直接。
没有幸福,只有自由与平静。
-----------------------------------------------------------------------------------------------------------------------------------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张佳玮
香港人至今称呼某种水果叫士多啤梨,不知道的会以为很神秘,细一看是草莓,再一想就明白了——strawberry
Russian soup,俄罗斯汤,
但你真的去到罗卡角,只能看见无边无际的大西洋,以及那块著名的石碑,上书: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ca——陆终于此,海始于此。
这是大多数故事的结局:神话的、英雄的、愚昧的、残忍的、豪迈的大梦,传奇里的天涯海角,最后都会成为旅游者手机里的照片,或是餐桌上的标牌。在圣维森特角和罗卡角,大海总是很配合,时常波澜壮阔,惹你勾勒出一连串电影般宏伟苍凉的景象。
-----------------------------------------------------------------------------------------------------------------------------------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村上春树
其中一位选手,自从开始跑马拉松。每次比赛都要在脑中回味哥哥(此人也是一位长跑运动员)教给他的两个句子:Pain is inevitable.Suffering is optional.这便是他的真言。其微妙的含义难以正确地翻译,明知其不可译而硬译,不妨译成最为简单的:“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现在是坚忍地累积奔跑距离的时期,所以眼下还不必介意成绩如何,只消默默地花上时间累积距离
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人的本性不会极端地发生变化。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即便在这样的空白当中,也有片时片刻的思绪潜入。这是理所当然的,人的心灵中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空白。人类的精神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坐拥真空的程度,即使有,也不是一以贯之的。
苦痛和创伤对于人生而言,其实很是必要。想起来,正是跟别人多少有所不同,人才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的存在。
“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东西,有些人却无须努力便唾手可得。
生来易于肥胖的体质,或许是一种幸运。比如说,我这种人为了不增加体重,每天得剧烈地运动,留意饮食,有所节制。何等费劲的人生啊!
每天坚持跑步同意志的强弱,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我能够坚持跑步二十年,恐怕还是因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觉得那么痛苦”。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儿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儿怎么也坚持不了。意志之类,恐怕也与“坚持”有一丁点瓜葛
在学校里,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一真理。
高水平的长跑选手,会不会也有今天不想跑啦、觉得烦啦、想待在家里睡觉这类情形呢?”濑古君正所谓怒目圆睁,然后用了类似“这人怎么问出这种傻问题来”的语气回答:“那还用问!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肌肉难长,易消。赘肉易长,难消。
即便练习量有所下降,也不可中断练习两天以上,这是积累奔跑量时的基本规则。肌肉很像记忆力良好的动物,只要注意分阶段地增加负荷量,它就能自然地适应与承受。
一定得与它维持着绝不松懈的紧张关系。处理个中的勾心斗角,有经验的跑者自然得心应手。
每日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儿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作为一个不完整的人、一个有局限性的作家,我走过了充满矛盾、毫不起眼的人生旅途,却依然怀着这样的心情,这不也是成就之一么?不无夸张地说,我觉得称之为“奇迹”也不妨。如果每日的跑步,对取得这样的成就多少有帮助,我得向跑步表示深深的感谢才是。
跑步无疑大有魅力:在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
。呼哧呼哧地短促喘气的,是新手;呼吸安静而匀称的,则是老手。他们心跳徐缓,一面沉湎于思考之中,一面铭刻下时间的痕迹。我在路上与他们交臂而过时,总是倾听彼此的呼吸,感受彼此铭刻时间的方式,就像作家们感受彼此的表现方式一样。
过完万圣节,冬天好像一个干练的税务官,简洁少语、确实无误地姗姗走来。
若是一段时间没有看到水,我便有一种渐渐失去什么东西的心情。同酷爱音乐的人却因了某种缘故长期远离音乐,感觉多少有些相似。
-----------------------------------------------------------------------------------------------------------------------------------
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韩寒监制), 张皓宸
真实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我们每个人已经是最好的记录者了。
-----------------------------------------------------------------------------------------------------------------------------------
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 李笑来
不思考的人是没有问题可问的。
提问都是源自于所有人共有的弱点:懒惰。
每个人所有的忙乱力量各不相同,而心智力量的差异会给每个人的一生带来无法估计的价值差异。
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别的事情。可事实上,那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开始做那件事情,所以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因为还没有遇到过挫折,还没有证明那件事情他们做不好,所以,那件事儿对他们来讲确实具备很大的吸引力。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
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生活却非常从容。
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生活本身就是永不停息的考试。然
如果你连这样愚蠢的考试都无法通过的话,那么愚蠢的不仅仅是考试本身。
热爱考试的理由很简单:它是通行证,它意味着机会,其他没有此通行证的人无法获得的机会
“遗忘”是我们的自我保护功能。我们必须挣扎着经常整理已经输入大脑的信息,尽量让它们有序地排列起来——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记笔记。
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努力是应当的,无须强调
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数不尽的磨难的同时,也往往充斥着大量不可告人的细节。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很多人拒绝学习,本质上来看,就是在拒绝做人——因为几乎只有人类才有能力有机会“终生学习”。
●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的时间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种种技能; ●诚实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相对于这些技能上的熟练程度; ●如果自己在某些技能上有所欠缺,那么 a.短期:求助于他人; b.长期:求人不如求己——开始学习;
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而那些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就好像咖啡里的水一样重要。
-----------------------------------------------------------------------------------------------------------------------------------
逃避自由, [美]E.弗洛姆
教育的过程促进了个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来很多挫折与禁令,
然而,服从并不是避免孤独与焦虑的惟一方法。另外一种方法,也是惟一一种有创造性的,结果不是导致无法解决的冲突的方法,就是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这种关系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把个人与世界联系起来。这种关系——其最极致的表现就是爱与创造性的工作——固着于整个人格的完整性与力量中,因此,所受的惟一限制,就是自我成长过程中的那些限制。
在那里,没有选择,没有自由,也没有思想。男人不得吃智果。他违反了上帝的命令,他突破了与自然合而为一的谐和状态。从代表权威的教会的观点而言,这是本质上的罪恶。然而,从人类的观点来看,这是人类自由的开始。反抗上帝的命令表示使自己从高压强制中解脱出来,表示由无意识的人类史前生活,升华到人的程度、反抗权威的命令——犯了罪——就其积极的人性一面而言,是第一项自由行为,质言之,就是第一项“人”的行为。在《圣经》的这段神话中,就其正面而言,人所犯的罪是吃了智果。作为一项自由的行为而言,这种反抗的行为则是理性的肇始。这段神话还谈到此首次自由行为的其它后果。人与自然之间原有谐和状态破裂了。上帝宣告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及自然与人之间的战争。人脱离了自然,由于变成了一个“个人”,而朝着做人的方向,迈进了第一步。
他是孤独而自由的,但也是无权力和恐惧的。新获得的自由显然像是一个天罚;
人之脱离自然乃是一项漫长而延续的过程;
固然有很多苦难与痛苦,但是,还有教会解释痛苦与苦难的原因是亚当的罪恶的结果,及每个人个人犯罪的结果,使得这些痛苦成为可以忍受的。固然教会培养一种犯罪感,它却也同时向个人保证,教会对其子女一视同仁,毫无保留地给予爱,并且提供一条道路,使人们可以获得会恩蒙上帝原宥与爱护的信念,人与上帝的关系是一种信赖与爱心的关系,而不是怀疑与恐惧的关系,
个人虽然得到了不受牵制的一种新的生活自由,却也同时感到孤独彷徨,内心充满焦急忧虑,必使他一再屈服于新的环境,而终至作出冲动及不理智的事情来。
社会的生产力逐渐增加,乃使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预见,我们用不着再为不断地寻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挣扎与苦斗了。 广义的说:增加资本对于全人类的进展有许多裨益,而狭义的看,则个人永远是他所建造的这个大机体中的奴仆,毫无个人利益,因而使个人感到生活空虚,无力可施。
当个人一旦失去了原始的关联,并因而感到不安全时,立刻即会产生无能为力与孤独之感之双重现象,必须克服这种感觉的方法有二:一个自然就是靠自己与世间的爱去工作,很真诚的去表现情绪、感觉与智能,他可以无须放弃其个体的独立与完整而再度恢复其本来面目。另外,就只有后退,放弃其自由,并努力去克服其与外界隔离而造成的孤独现象,但后者却因个体已与世界分开,很难再与世界合而为一。这是一种企图逃避无法忍受情况的行为,如果,无法忍受的情况一直存在的话,则生活将成为苦不堪言的。
所谓爱的感觉只有当彼此的关系要瓦解的时候才会发现出来
自由和独立的权力,这类的情况最常见于父母子女之间,但是主宰与统治的姿态往往用对于女的自然的爱护与照顾的伪装来掩饰,子女们如同放在金色笼中的金丝雀一样,他愿供给任何东西,就是不准飞离,对子女们来讲,当他们慢慢长大后会发现“爱”的恐怖,因为它的存在而完全封闭了其寻求自由的道路。
人类的行为有时是被某种无法忍受的心理状况所推动的,
一个人的生活不只受到权力的支配而且还要由那不可改变的命运来定夺。
由于命运,灾难与痛苦该有多少就是多少,在哲学上命运的合理解释叫做“自然律”,在宗教上可以称作“上帝的意旨”,在理论上讲,可称做“本分”。
有几种逃避现实的心理机构,一种是全面地退出世界,以至于世界便不再成为一种威胁;一种是在心理上,扩大自己,以致相形之下,外面的世界变得渺小了
感觉和思考是一样的,也有真伪之分,
我们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的态度,是漠不关心。以“自由”为名,生命失去了意义,生命不过是由许多零星的、互不相关的事情构成的。人没有了“完整”的感觉。他感到困惑和害怕,只有不停地注意着这些无意义的琐事。
现代人似乎有太多的希望,因此,他的惟一问题似乎是,虽然他知道他要些什么,但是他不能得到它。我们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想要获得我们所要的,而多数的人从未曾怀疑到这种行为的前提,那就是:他们是否确知他们真正的需要。他们没有停下来想想,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不是他们想要的。
人们难以认清我们的希望,不是真正地属于我们自己的,而是外界加诸于我们的,这种困难与权威及自由的问题,有密切关连。
自我的丧失使得人们更迫切想要与别人一样;这表示说,惟有一个人能符合他的期望,他就是可以确知他自己的身分;如果我们不能这样地生活,我们不仅会遭到别人的不赞同,和日益地孤立,我们将会失去自我意识,而这对精神的健全是有妨碍的。 靠着符合他人的期望,靠着和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一个人就把对自己身分的怀疑压制下去,同时,得到了一种安全感。然而,他所付的代价也是很高的。放弃自发能力与个人的特性,其结果是生命的挫折。
尽管现代人表面上看来是乐观和进取的,实际上,无底深渊的无权力感觉压倒了他,使他木然地凝视着即将发生的灾祸,而无力应付。
牺牲了他个人的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因为他忍受不了孤独的滋味,他宁愿失去自我。因此,自由又使人再度套入新的枷锁中。
自由与束缚是否循环交替的?
我们深信,一定是有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存在,自由发展的过程不会构成恶性的循环,人可以是自由而不孤独的,可以具有批评能力,而不会充满怀疑,可以独立,而仍然是全人类的完整的一部分。获得这种自由的方法,是自我的实现,是发挥自己的个性。何谓自我的实现?理想主义的哲学家曾相信,只要靠理性的内省,便可以获致自我的实现。
积极性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
我们多数人至少可以在刹那间发现我们自己的自发行为,而就在这时,也是我们真正快乐的刹那时刻,当我们忽然间捕捉到大地风光美丽时,当我们于思考之际,得到一些真理时,当我们领略到一种新鲜的感官愉快时,或者当我们对另外一个人不自禁地涌现爱时——在这刹那间我们都知道,自发性行为是什么样的,我们可能发现到,如果这些经验不是那么罕有和纯真的话,人类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
消极性的自由,使个人成为孤立的,他与世界时关系是远不可及的和不可信任的,他自己也是脆弱,和不断受到威胁的。自发性的活动则可使人克服孤独的恐惧,而同时不会使一个人和自我的完整性,受到损害;因为在自发的自我实现过程中,人再度与世界与人类,自然及他自己,结合起来。
笔者所指的爱心,不是把自己融化在另外一个人里也不是占有他人,而是自发地肯定他人。以保留自己为根据,来把自己与他人合为一体。
人类生而平等的这个命题的涵义是,他们有相同的基本人性,他们都具有人类的基本命运,他们对获得自由与幸福,都具有同样不可让与的权利。
本书讨论的主题是,自由对现代人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他脱离了传统权威,获得了自由,和成为“独立的个人”;可是同时他也变得孤立、无权力,为别人达到目的的工具,以及,他与自己及与他人都成了陌路人;而且,这种状态伤害了他本人,削弱了和威胁了他,使人想要屈服于新的种种枷锁。可是,在另一方面,积极性自由就是充分地实现个人的潜能,以及使个人有能力可以积极而自发地生活。
人们倒不是由于贫穷而痛苦,最痛苦的莫过于,他已成为一个大机器中的小齿轮,他的生活是空虚的,失去了它的意义。
人们倒不是由于贫穷而痛苦,最痛苦的莫过于,他已成为一个大机器中的小齿轮,他的生活是空虚的,失去了它的意义。惟有当民主不退却,而采取攻势,并进一步了解以前为自由而奋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民主目标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主才能战胜所有各种独裁集权制度。惟有当民主能灌输给人们一种最强烈的,对生命与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积极而自发地实现个人自我,惟有这样,民主才能战胜种种虚无主义的势力。
爱情是一种共生的依靠,而不是站在平等地位的互相肯定与结合。
勇气表示准备承受痛苦,而不是表示肯定个人人格,
我们现在的工业制度所要求的是,把我们的大部分精力用在工作方面,如果人们工作是出于外在的需要,则在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和他们喜欢做些什么,这两者之间,就会发生了冲突,而这种冲突势必会减少工作的效率,可是,由于人格可以自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人类的精力不但不会引起冲突,反而会变成一种动机,使人们想要依照特别的社会需要来行事。所以,现代人并不是被迫去拼命地工作,而是受一种内在的强制力所驱策,去拼命地工作。换言之,他并不是服从外在的权威,他是在树立一个内在的权威——就是良知责任——这个内在的权威比外在的权威更有效地支配着他
每一个人在童年时,都经历过一段没有权力的时期。在这种无权力的状态中,诸如正义感和真理感的这些特性,就开始发展,并且成为潜在力量。于是,我们发现:虽然,生命的基本条件决定人格的发展,但是人性却具有其自己的动态力量,这种动态力量在社会过程的演化中,是一项活泼而有效的因素。即或我们不能用心理名词,明白地说明这种人性动态力量的正确性质,但是我们认清它的存在。在人类固有的属性中,我们可以找到人类不可让与的自由权利及幸福权利:
人类本能欲望之得到满足或没得到满足,只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个问题中的一部分而已,并不是人格的问题。
-----------------------------------------------------------------------------------------------------------------------------------
麦克白 (朱生豪译文卷), [英]莎士比亚 著;朱生豪 译
想像中的恐怖远过于实际上的恐怖;
愿你所生育的全是男孩子,因为你的无畏的精神,只应该铸造一些刚强的男性。
不要贪恋温柔的睡眠,那只是死亡的表象,瞧一瞧死亡的本身吧!起来,起来,瞧瞧世界末日的影子!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人们的笑脸里都暗藏着利刃;越是跟我们血统相近的人,越是想喝我们的血。
让我们不要斤斤于告别的礼貌,趁着有便就溜出去;明知没有网开一面的希望,就该及早逃避弋人的罗网。(
我的心病本来可以痊愈,现在它又要发作了;我本来可以像大理石一样完整,像岩石一样坚固,像空气一样广大自由,现在我却被恼人的疑惑和恐惧所包围拘束。
我已经两足深陷于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进,那么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使人厌倦的。
时间,你早就料到我的狠毒的行为,竟抢先了一着;要追赶上那飞速的恶念,就得马上见诸行动;从这一刻起,我心里一想到什么,便要立刻把它实行,没有迟疑的余地;我现在就要用行动表示我的意志
好消息和恶消息同时传进了我的耳朵里,使我的喜怒都失去了自主。
从记忆中拔去一桩根深蒂固的忧郁,
但愿这世界早一点崩溃。
An economy that falls back into recession
-----------------------------------------------------------------------------------------------------------------------------------
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 (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 松浦弥太郎
如果察觉某人有话想对你说,就自己主动制造谈话机会吧, 这也是在传达“你的事我优先考虑”的信息。
去亲眼目睹,然后用自己的手记下,那会比任何网站都来得可靠, 成为你个人的数据库
可以说“没钱”的,只有还没有工作的学生。
我不想再执着于没有意义的储蓄, 而是希望能把钱用在能让自己更加富裕的事情上。 钱这种东西,是会越用越多的。
人对于自己讨厌的事情很容易遗忘,可是受到过的亲切对待和温柔记忆,却始终不会褪色。
我常做一个练习,就是仔细盯着镜子。因为脸色和体形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心情状态。 而我观察自己的结果,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过剩”的状态比较适合我。常有人说吃饭只要吃八分饱,而我决定不管是睡
-----------------------------------------------------------------------------------------------------------------------------------
夜航西飞, [英]柏瑞尔•马卡姆 著 陶立夏 译
从伤害大家的偏见与愚昧中解脱出来。但是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拥有勇气和意志力,永远走她们选择的人生路,无视任何约定俗成的界限。
这些地名就是钥匙,开启一条条通道,这些通道已在脑海中被尘封,而在我内心却依旧熟稔。
即便在有航道的地区,即便有仪器的帮助和无线电的指引,夜航依旧是种孤独的工作。但飞越牢不可破的黑暗,没有冰冷的耳机陪伴,也不知道前方是否会出现灯光、生命迹象或标志清晰的机场,这就不仅仅是孤独了。有时那种感觉如此不真实,相信别人的存在反而成了毫不理性的想象。
即便在有航道的地区,即便有仪器的帮助和无线电的指引,夜航依旧是种孤独的工作。但飞越牢不可破的黑暗,没有冰冷的耳机陪伴,也不知道前方是否会出现灯光、生命迹象或标志清晰的机场,这就不仅仅是孤独了。有时那种感觉如此不真实,相信别人的存在反而成了毫不理性的想象。山丘、树林、岩石,还有平原都在黑暗中合为一体,而这黑暗无穷无尽。地球不再是你生活的星球,而是一颗遥远的星星,只不过星星会发光。飞机就是你的星球,而你是上面唯一的居民。
很少有人意识到,如果自己经手的飞机未能返航,一位尽心尽责的地勤机械师会承受怎样的痛苦和焦虑。他不会考虑坏天气的因素,或是飞行员的判断失误,相反,他会拿线路排布、燃油管道、碳化器、油门是否安装妥当这类无法回答的问题,以及其他上百件他必须考虑到的事情折磨自己。
三百五十英里可以是短暂的航程,也可以像从你所处的位置到世界尽头那般遥远。有许许多多的决定因素。如果是夜晚,它取决于黑夜的深度和云层的厚度,还有风速、群星、满月。如果你独自飞行,它也取决于你自己。不仅仅是你控制航向或保持高度的能力,也取决于那些当你悬浮于地面与寂静天空中时,会出现在你脑海的东西。有一些会变得根深蒂固,在飞行成为回忆之后依旧跟随着你。但如果你的航道是在非洲的任何一片天空,那些回忆本身也会同样深刻。
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不被其余世界了解的土地,即便非洲人自己也是懵懵懂懂:它奇怪地组合起草原与灌木,沙漠就像南方的海洋扬着悠长的波浪。这里的树林、静止的水塘和古老的山峦,像月球上的山脉一样荒凉,恐怖。这里有盐湖和没有水的河流,还有沼泽与荒野。既是没有生命的土地,又是充溢着生命的土地:
线路中的风声就像柔软的丝绸正被引擎和螺旋桨协力撕碎。时间与距离在我的机翼下无声滑过,永不复返。
天气晴朗,能见度一流。我保持在五千英尺高度,获得最广阔的视野,然后在航线上蜿蜒前行。
母斑马暴跳如雷,它于是怀着满腔怒火,扬起头大声嘶鸣,那音量与腔调让文学作品中所有的悍妇都要自叹弗如。
多么没意义的胡思乱想!飞机的嗡嗡声、舒缓的阳光和漫长的地平线混合在一起,让我暂时忘了时间流逝得要比我的飞行速度还快,整个下午都快耗光了,
这是一场与飞奔的暗影进行的赛跑,是我与阳光之间友好的试练。
在它带着自制力享受自由的时光里,可能从未预见到这样的情形。
将会有一种叫作死亡的事情发生,有时,明天将永不到来。‘
因为它已经学会辨识她光脚踩在被阳光晒硬的地面上的声音,
但它的惊吓来自举动本身而不是疼痛。由它的自尊转化成的愤怒让它盲目,它再次咬她、而她再次挥动鞭子,抽得它生疼。
但这个名字并未能说明那些记忆。那是只有颜色和形状的记忆,充满炎热和步履艰难的人群,
我学会了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你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决绝地离开,永远不要回头,也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是更好的,因为它们已经消亡。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叫人看来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我学会了这一点,但就像所有人一样,待到学会,为时太晚。 我以最缓慢的方式离开了恩乔罗,并且从此再未见它一眼。
所有这一切都被留在身后。它们不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而更像是我开始又终结的整个人生。
他告诉我纳迪族的历史以及人将如何度过一生,要语调轻柔,要收起愤怒,只将它用在需要的地方——就像别在我腰带上的这把长刀。
告诉我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战斗的意志,那他的灵魂就会像老太婆的脸一样枯萎。
孩子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所谓的种族、肤色、阶级,但当他长大,眼见每个人无可避免地踏进各自既定的轨道,就像硬币和金币被银行分类,他就会迅速学会这些。
对于命运的安排,我无法给出深奥的评价。
你觉得目力所及的一切,都属于你:所有的碎片都合而为一,全部归你所有。并不是你想要,而因你独自身处机舱,没有人能与你分享。它存在着,属于你。它让你感觉自己比真实的那个自己更强大,已接近你感觉自己可能会达成的事,但你从没提起胆量认真细想。
一个人的伟大并非靠短暂的荣耀时刻得以彰显,而是体现在他的日常工作
他慷慨地在一个陌生人身上浪费了很多时间,他留给我一席话,交给我一把钥匙,用以打开一扇我从不知晓的门,它的存在,我依旧还要摸索。
他会在无序中找到节奏,让叹息逐渐加强。
我觉得自己在某一瞬间元神出窍了。我的眼睛可以看见一切,但什么都无法辨识。让我重新回复神智的,不是任何声响,而是观众席中突然的寂静。一瞬有多长?来得及让这一切发生吗?
这是种心满意足的安眠,满足感来自简单而老式的生活。
因为肯尼亚的许多明天对别的地方来说都已经是昨日。
由于镜头的神奇力量,万兽之王垂死挣扎的痛苦被凝固其中。
不管死亡以何种方式降临在何种生物身上,它都该获得尊重。
它的螺旋桨将阿西平原上日出时分的寂静击成碎屑残渣。
不管那条地平线多么遥远,你都能抵达、超越。
他要教的那些知识都无法用语言表达。尽管我们能准确无误地拼写,并准确无误地说出,但直觉与本能依旧是神秘的存在。
有一天,群星会熟悉得像通往人们家门口的地标建筑、弯道和路边的山丘。
他将所有的传奇经历都平淡处理,不够谦虚的人或许会将那些真实的故事夸张成令人血液倒流的传奇,但他却将其处理成偶然的巧合。
你不能因为传说脱胎于事实所以连事实都不再相信。几个世纪以来,历史的长河能承载着人类神迹般的成就踯躅前行,其根基不就是神话传说和人类轻信的天性吗?
然后带着克制的赞许朝着虚空致意。
当你与他人闲坐交谈时,你是孤独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无论你在哪里,只要夜晚降临,火苗随着来去自如的风势自由燃烧,你就是孤独的。你说的话,除了自己又有谁在听?你想的事,对他人又有何意义?世界在那边,而你在此处——这是仅存的两极,也是唯一的现实。
串起那些日子的时光很美好,串起那些时光的片刻也一样。我承担责任并辛勤工作,我经历危险也享受快乐,结识了两三好友,生活在一个没有围墙的世界中。我依旧拥有这一切,我提醒自己:我会一直拥有直到离弃它们的那刻。
我独自度过了太多的时光,沉默已成一种习惯。
但回忆是毒药。回忆会摧毁你的力量和意志,
我们坐着,彻夜长谈,说着那些为彼此积攒下来的话题。
在每一个城市里,我们都得到了所有旅行者的三件恩典:热水、食物和睡眠。
我凝视着阿尔登翰住所卧室的天花板,它和所有的天花板一样平淡无奇。感觉焦虑多过坚定,莽撞远胜于勇气。
即便在飞机中独处一晚和一天这么短的时间,不可避免地孤身一人,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没有别的能看;除了自己的勇气,没有别的好盘算;除了扎根在你脑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没有别的好思索——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而行那般叫人惊讶。你就是那个陌生人。
随后降临的真正的寂静让我惊呆了。我感觉不到任何恐惧,我感觉不到任何情绪。
如果我有更多智慧,我早就该知道,这样的时刻就像童真一样转瞬即逝。
直到这愿望失却了意义,而时间继续前行,战胜一路上与之相逢的许多事情。
在这个阅读只为消遣的年代,这本书或许只是短暂的逃离,让你去往一个不复存在的非洲。合上书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改变。但你知道,曾有过那样的生活,那样的世界,那样的信念,那样的人。
-----------------------------------------------------------------------------------------------------------------------------------
失败之书, 未知
音乐给我们沉默的借口。
天空是一本书,让人百读不厌。我喜欢坐在后院,看暮色降临时天空的变化。
天空吸收着水分,越来越蓝,蓝得醉人,那是画家调不出来的颜色。为捕捉这颜色,上世纪末在瑞典形成了著名的画派“北欧之光”。
人们经历漫长的黑暗与冰雪,对夏天有一种真正的狂喜。这狂喜让我感动,我拉开住处几乎一年没拉开的窗帘,面对那转瞬即逝的夏天。
从镜子我看到卡在器械中的我,龇牙咧嘴,头发被汗水浸透,贴在前额。我的教练正声嘶力竭,让我做最后一个我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动作。镜子一角是被俱乐部茶色玻璃过滤的天空,夏天正在那里消失。
重新建构时间是一种妄想。特别是细节,作为时间的形态,它们早已消失。所谓事实,是当事人假定的,带有某种共谋性质。
被中国菜感动了,不再慌乱,脸上的线条变得肯定。
大都市的人匆匆忙忙奔向死亡。
生命过程就是一种体验,若无清闲,哪儿来的体验?时间被填满了,压缩了。一年短如一日,唰地过去了。
乐是跟空虚绑在一起的,像工作一样也是时间的填充物,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清闲。
娱乐是跟空虚绑在一起的,像工作一样也是时间的填充物,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清闲。
厨房就像潜台词,躲在文学和政治后面,出其不意。我们的胃突然被唤醒,激动有如心脏。
汽车声和脚步声漏进来,窗上有人影滑过。阳光闪耀。其实,阳光才是纽约真正的主人。
我满街追赶阳光。我通过摄影家的眼睛看到纽约的阳光,在楼群之间摸索、折射,转瞬即逝。
英文差,我绝望地和自己的年龄与遗忘搏斗,读到几乎憎恨自己的地步。把书扔开,打量过往行人。深秋,金黄的树叶,铺天盖地。晚上,大学生喝了酒,显得很夸张,大叫大喊。那青春的绝望,对我已成遥远的回声。
我想苦难多半加速衰老,但有时也会抹去岁月的痕迹。
你们勇敢的来访就是一种突围。你们让我们感到不再孤立。“我们意识到有太长历史和太多先知,我们懂得多元环抱的空间而不是牢房,没有人可以独霸土地或神或记忆。我们也知道历史既不公平也不优雅。而我们的任务是,作为人,我们既是人类历史的牺牲又是它的创造。
女人追求的是感情生活,而一次感情或婚姻的失败往往就会毁掉其一生
在爱情中,大多数人寻找一个永久的家园。但还有少数人则寻找永远的漂泊。后一种人属于忧郁者类型。
奇特的夏夜之光。”他在致友人的信里写道:“每人心中的魔鬼在把夜啃垮,无所谓好坏,这就是生活:若无魔鬼,你不可能活下去。故你诅咒自己的是你的生活。这魔鬼是物质(从根本上极美妙的那种),已经给与了你,你现在非用不可
纽约人是不会想到地平线的,这事儿生来就和他们无关。
当电梯把我从地面带到十九楼,我的思想还会继续沿着惯性上升,直到蓝天。
文化归属往往在潜意识中
翻译是过滤,使对话变得像纯净水般单调乏味。
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
诗歌正成为一种大脑游戏,和心灵无关
写情诗大概只能在青年时代。那时,生活经验和写作很密切,到了一定岁数两者逐渐分开,变得曲折隐秘了,没有年轻时那么直接。
没有幸福,只有自由与平静。
-----------------------------------------------------------------------------------------------------------------------------------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张佳玮
香港人至今称呼某种水果叫士多啤梨,不知道的会以为很神秘,细一看是草莓,再一想就明白了——strawberry
Russian soup,俄罗斯汤,
但你真的去到罗卡角,只能看见无边无际的大西洋,以及那块著名的石碑,上书: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ca——陆终于此,海始于此。
这是大多数故事的结局:神话的、英雄的、愚昧的、残忍的、豪迈的大梦,传奇里的天涯海角,最后都会成为旅游者手机里的照片,或是餐桌上的标牌。在圣维森特角和罗卡角,大海总是很配合,时常波澜壮阔,惹你勾勒出一连串电影般宏伟苍凉的景象。
-----------------------------------------------------------------------------------------------------------------------------------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村上春树
其中一位选手,自从开始跑马拉松。每次比赛都要在脑中回味哥哥(此人也是一位长跑运动员)教给他的两个句子:Pain is inevitable.Suffering is optional.这便是他的真言。其微妙的含义难以正确地翻译,明知其不可译而硬译,不妨译成最为简单的:“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现在是坚忍地累积奔跑距离的时期,所以眼下还不必介意成绩如何,只消默默地花上时间累积距离
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人的本性不会极端地发生变化。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即便在这样的空白当中,也有片时片刻的思绪潜入。这是理所当然的,人的心灵中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空白。人类的精神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坐拥真空的程度,即使有,也不是一以贯之的。
苦痛和创伤对于人生而言,其实很是必要。想起来,正是跟别人多少有所不同,人才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的存在。
“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东西,有些人却无须努力便唾手可得。
生来易于肥胖的体质,或许是一种幸运。比如说,我这种人为了不增加体重,每天得剧烈地运动,留意饮食,有所节制。何等费劲的人生啊!
每天坚持跑步同意志的强弱,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我能够坚持跑步二十年,恐怕还是因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觉得那么痛苦”。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儿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儿怎么也坚持不了。意志之类,恐怕也与“坚持”有一丁点瓜葛
在学校里,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一真理。
高水平的长跑选手,会不会也有今天不想跑啦、觉得烦啦、想待在家里睡觉这类情形呢?”濑古君正所谓怒目圆睁,然后用了类似“这人怎么问出这种傻问题来”的语气回答:“那还用问!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肌肉难长,易消。赘肉易长,难消。
即便练习量有所下降,也不可中断练习两天以上,这是积累奔跑量时的基本规则。肌肉很像记忆力良好的动物,只要注意分阶段地增加负荷量,它就能自然地适应与承受。
一定得与它维持着绝不松懈的紧张关系。处理个中的勾心斗角,有经验的跑者自然得心应手。
每日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儿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作为一个不完整的人、一个有局限性的作家,我走过了充满矛盾、毫不起眼的人生旅途,却依然怀着这样的心情,这不也是成就之一么?不无夸张地说,我觉得称之为“奇迹”也不妨。如果每日的跑步,对取得这样的成就多少有帮助,我得向跑步表示深深的感谢才是。
跑步无疑大有魅力:在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
。呼哧呼哧地短促喘气的,是新手;呼吸安静而匀称的,则是老手。他们心跳徐缓,一面沉湎于思考之中,一面铭刻下时间的痕迹。我在路上与他们交臂而过时,总是倾听彼此的呼吸,感受彼此铭刻时间的方式,就像作家们感受彼此的表现方式一样。
过完万圣节,冬天好像一个干练的税务官,简洁少语、确实无误地姗姗走来。
若是一段时间没有看到水,我便有一种渐渐失去什么东西的心情。同酷爱音乐的人却因了某种缘故长期远离音乐,感觉多少有些相似。
-----------------------------------------------------------------------------------------------------------------------------------
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韩寒监制), 张皓宸
真实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我们每个人已经是最好的记录者了。
-----------------------------------------------------------------------------------------------------------------------------------
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 李笑来
不思考的人是没有问题可问的。
提问都是源自于所有人共有的弱点:懒惰。
每个人所有的忙乱力量各不相同,而心智力量的差异会给每个人的一生带来无法估计的价值差异。
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别的事情。可事实上,那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开始做那件事情,所以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因为还没有遇到过挫折,还没有证明那件事情他们做不好,所以,那件事儿对他们来讲确实具备很大的吸引力。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
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生活却非常从容。
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生活本身就是永不停息的考试。然
如果你连这样愚蠢的考试都无法通过的话,那么愚蠢的不仅仅是考试本身。
热爱考试的理由很简单:它是通行证,它意味着机会,其他没有此通行证的人无法获得的机会
“遗忘”是我们的自我保护功能。我们必须挣扎着经常整理已经输入大脑的信息,尽量让它们有序地排列起来——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记笔记。
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努力是应当的,无须强调
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数不尽的磨难的同时,也往往充斥着大量不可告人的细节。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很多人拒绝学习,本质上来看,就是在拒绝做人——因为几乎只有人类才有能力有机会“终生学习”。
●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的时间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种种技能; ●诚实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相对于这些技能上的熟练程度; ●如果自己在某些技能上有所欠缺,那么 a.短期:求助于他人; b.长期:求人不如求己——开始学习;
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而那些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就好像咖啡里的水一样重要。
-----------------------------------------------------------------------------------------------------------------------------------
逃避自由, [美]E.弗洛姆
教育的过程促进了个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来很多挫折与禁令,
然而,服从并不是避免孤独与焦虑的惟一方法。另外一种方法,也是惟一一种有创造性的,结果不是导致无法解决的冲突的方法,就是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这种关系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把个人与世界联系起来。这种关系——其最极致的表现就是爱与创造性的工作——固着于整个人格的完整性与力量中,因此,所受的惟一限制,就是自我成长过程中的那些限制。
在那里,没有选择,没有自由,也没有思想。男人不得吃智果。他违反了上帝的命令,他突破了与自然合而为一的谐和状态。从代表权威的教会的观点而言,这是本质上的罪恶。然而,从人类的观点来看,这是人类自由的开始。反抗上帝的命令表示使自己从高压强制中解脱出来,表示由无意识的人类史前生活,升华到人的程度、反抗权威的命令——犯了罪——就其积极的人性一面而言,是第一项自由行为,质言之,就是第一项“人”的行为。在《圣经》的这段神话中,就其正面而言,人所犯的罪是吃了智果。作为一项自由的行为而言,这种反抗的行为则是理性的肇始。这段神话还谈到此首次自由行为的其它后果。人与自然之间原有谐和状态破裂了。上帝宣告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及自然与人之间的战争。人脱离了自然,由于变成了一个“个人”,而朝着做人的方向,迈进了第一步。
他是孤独而自由的,但也是无权力和恐惧的。新获得的自由显然像是一个天罚;
人之脱离自然乃是一项漫长而延续的过程;
固然有很多苦难与痛苦,但是,还有教会解释痛苦与苦难的原因是亚当的罪恶的结果,及每个人个人犯罪的结果,使得这些痛苦成为可以忍受的。固然教会培养一种犯罪感,它却也同时向个人保证,教会对其子女一视同仁,毫无保留地给予爱,并且提供一条道路,使人们可以获得会恩蒙上帝原宥与爱护的信念,人与上帝的关系是一种信赖与爱心的关系,而不是怀疑与恐惧的关系,
个人虽然得到了不受牵制的一种新的生活自由,却也同时感到孤独彷徨,内心充满焦急忧虑,必使他一再屈服于新的环境,而终至作出冲动及不理智的事情来。
社会的生产力逐渐增加,乃使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预见,我们用不着再为不断地寻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挣扎与苦斗了。 广义的说:增加资本对于全人类的进展有许多裨益,而狭义的看,则个人永远是他所建造的这个大机体中的奴仆,毫无个人利益,因而使个人感到生活空虚,无力可施。
当个人一旦失去了原始的关联,并因而感到不安全时,立刻即会产生无能为力与孤独之感之双重现象,必须克服这种感觉的方法有二:一个自然就是靠自己与世间的爱去工作,很真诚的去表现情绪、感觉与智能,他可以无须放弃其个体的独立与完整而再度恢复其本来面目。另外,就只有后退,放弃其自由,并努力去克服其与外界隔离而造成的孤独现象,但后者却因个体已与世界分开,很难再与世界合而为一。这是一种企图逃避无法忍受情况的行为,如果,无法忍受的情况一直存在的话,则生活将成为苦不堪言的。
所谓爱的感觉只有当彼此的关系要瓦解的时候才会发现出来
自由和独立的权力,这类的情况最常见于父母子女之间,但是主宰与统治的姿态往往用对于女的自然的爱护与照顾的伪装来掩饰,子女们如同放在金色笼中的金丝雀一样,他愿供给任何东西,就是不准飞离,对子女们来讲,当他们慢慢长大后会发现“爱”的恐怖,因为它的存在而完全封闭了其寻求自由的道路。
人类的行为有时是被某种无法忍受的心理状况所推动的,
一个人的生活不只受到权力的支配而且还要由那不可改变的命运来定夺。
由于命运,灾难与痛苦该有多少就是多少,在哲学上命运的合理解释叫做“自然律”,在宗教上可以称作“上帝的意旨”,在理论上讲,可称做“本分”。
有几种逃避现实的心理机构,一种是全面地退出世界,以至于世界便不再成为一种威胁;一种是在心理上,扩大自己,以致相形之下,外面的世界变得渺小了
感觉和思考是一样的,也有真伪之分,
我们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的态度,是漠不关心。以“自由”为名,生命失去了意义,生命不过是由许多零星的、互不相关的事情构成的。人没有了“完整”的感觉。他感到困惑和害怕,只有不停地注意着这些无意义的琐事。
现代人似乎有太多的希望,因此,他的惟一问题似乎是,虽然他知道他要些什么,但是他不能得到它。我们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想要获得我们所要的,而多数的人从未曾怀疑到这种行为的前提,那就是:他们是否确知他们真正的需要。他们没有停下来想想,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不是他们想要的。
人们难以认清我们的希望,不是真正地属于我们自己的,而是外界加诸于我们的,这种困难与权威及自由的问题,有密切关连。
自我的丧失使得人们更迫切想要与别人一样;这表示说,惟有一个人能符合他的期望,他就是可以确知他自己的身分;如果我们不能这样地生活,我们不仅会遭到别人的不赞同,和日益地孤立,我们将会失去自我意识,而这对精神的健全是有妨碍的。 靠着符合他人的期望,靠着和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一个人就把对自己身分的怀疑压制下去,同时,得到了一种安全感。然而,他所付的代价也是很高的。放弃自发能力与个人的特性,其结果是生命的挫折。
尽管现代人表面上看来是乐观和进取的,实际上,无底深渊的无权力感觉压倒了他,使他木然地凝视着即将发生的灾祸,而无力应付。
牺牲了他个人的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因为他忍受不了孤独的滋味,他宁愿失去自我。因此,自由又使人再度套入新的枷锁中。
自由与束缚是否循环交替的?
我们深信,一定是有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存在,自由发展的过程不会构成恶性的循环,人可以是自由而不孤独的,可以具有批评能力,而不会充满怀疑,可以独立,而仍然是全人类的完整的一部分。获得这种自由的方法,是自我的实现,是发挥自己的个性。何谓自我的实现?理想主义的哲学家曾相信,只要靠理性的内省,便可以获致自我的实现。
积极性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
我们多数人至少可以在刹那间发现我们自己的自发行为,而就在这时,也是我们真正快乐的刹那时刻,当我们忽然间捕捉到大地风光美丽时,当我们于思考之际,得到一些真理时,当我们领略到一种新鲜的感官愉快时,或者当我们对另外一个人不自禁地涌现爱时——在这刹那间我们都知道,自发性行为是什么样的,我们可能发现到,如果这些经验不是那么罕有和纯真的话,人类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
消极性的自由,使个人成为孤立的,他与世界时关系是远不可及的和不可信任的,他自己也是脆弱,和不断受到威胁的。自发性的活动则可使人克服孤独的恐惧,而同时不会使一个人和自我的完整性,受到损害;因为在自发的自我实现过程中,人再度与世界与人类,自然及他自己,结合起来。
笔者所指的爱心,不是把自己融化在另外一个人里也不是占有他人,而是自发地肯定他人。以保留自己为根据,来把自己与他人合为一体。
人类生而平等的这个命题的涵义是,他们有相同的基本人性,他们都具有人类的基本命运,他们对获得自由与幸福,都具有同样不可让与的权利。
本书讨论的主题是,自由对现代人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他脱离了传统权威,获得了自由,和成为“独立的个人”;可是同时他也变得孤立、无权力,为别人达到目的的工具,以及,他与自己及与他人都成了陌路人;而且,这种状态伤害了他本人,削弱了和威胁了他,使人想要屈服于新的种种枷锁。可是,在另一方面,积极性自由就是充分地实现个人的潜能,以及使个人有能力可以积极而自发地生活。
人们倒不是由于贫穷而痛苦,最痛苦的莫过于,他已成为一个大机器中的小齿轮,他的生活是空虚的,失去了它的意义。
人们倒不是由于贫穷而痛苦,最痛苦的莫过于,他已成为一个大机器中的小齿轮,他的生活是空虚的,失去了它的意义。惟有当民主不退却,而采取攻势,并进一步了解以前为自由而奋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民主目标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主才能战胜所有各种独裁集权制度。惟有当民主能灌输给人们一种最强烈的,对生命与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积极而自发地实现个人自我,惟有这样,民主才能战胜种种虚无主义的势力。
爱情是一种共生的依靠,而不是站在平等地位的互相肯定与结合。
勇气表示准备承受痛苦,而不是表示肯定个人人格,
我们现在的工业制度所要求的是,把我们的大部分精力用在工作方面,如果人们工作是出于外在的需要,则在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和他们喜欢做些什么,这两者之间,就会发生了冲突,而这种冲突势必会减少工作的效率,可是,由于人格可以自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人类的精力不但不会引起冲突,反而会变成一种动机,使人们想要依照特别的社会需要来行事。所以,现代人并不是被迫去拼命地工作,而是受一种内在的强制力所驱策,去拼命地工作。换言之,他并不是服从外在的权威,他是在树立一个内在的权威——就是良知责任——这个内在的权威比外在的权威更有效地支配着他
每一个人在童年时,都经历过一段没有权力的时期。在这种无权力的状态中,诸如正义感和真理感的这些特性,就开始发展,并且成为潜在力量。于是,我们发现:虽然,生命的基本条件决定人格的发展,但是人性却具有其自己的动态力量,这种动态力量在社会过程的演化中,是一项活泼而有效的因素。即或我们不能用心理名词,明白地说明这种人性动态力量的正确性质,但是我们认清它的存在。在人类固有的属性中,我们可以找到人类不可让与的自由权利及幸福权利:
人类本能欲望之得到满足或没得到满足,只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个问题中的一部分而已,并不是人格的问题。
-----------------------------------------------------------------------------------------------------------------------------------
麦克白 (朱生豪译文卷), [英]莎士比亚 著;朱生豪 译
想像中的恐怖远过于实际上的恐怖;
愿你所生育的全是男孩子,因为你的无畏的精神,只应该铸造一些刚强的男性。
不要贪恋温柔的睡眠,那只是死亡的表象,瞧一瞧死亡的本身吧!起来,起来,瞧瞧世界末日的影子!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人们的笑脸里都暗藏着利刃;越是跟我们血统相近的人,越是想喝我们的血。
让我们不要斤斤于告别的礼貌,趁着有便就溜出去;明知没有网开一面的希望,就该及早逃避弋人的罗网。(
我的心病本来可以痊愈,现在它又要发作了;我本来可以像大理石一样完整,像岩石一样坚固,像空气一样广大自由,现在我却被恼人的疑惑和恐惧所包围拘束。
我已经两足深陷于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进,那么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使人厌倦的。
时间,你早就料到我的狠毒的行为,竟抢先了一着;要追赶上那飞速的恶念,就得马上见诸行动;从这一刻起,我心里一想到什么,便要立刻把它实行,没有迟疑的余地;我现在就要用行动表示我的意志
好消息和恶消息同时传进了我的耳朵里,使我的喜怒都失去了自主。
从记忆中拔去一桩根深蒂固的忧郁,
但愿这世界早一点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