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看文化
![]() |
韩剧《太阳的后裔》大热,电视台天价引入,爱奇艺也赚足了会员费,后续乔妹穿的衣服,带的配饰,用的化妆品,剧中的玩偶,老公带的眼镜,开的车,分分钟上了热搜榜,不去韩国旅游不去看老公那怎么好意思呢。韩国的国策是文化立国,据说文化带动GDP的能力是工业的N多倍。
![]() |
去过韩国玩耍的人回来对韩国的一般印象是,男女老幼都在追求外在,整容,化妆,服装,娱乐业发达,造星运动以十几年为周期,颇有些从前中国送孩子去少林寺习武的感觉。韩国是强大的,他们的LG,三星,现代,大宇,规模大型,设计独特且都是国际知名的品牌,他们的电视剧从《看了又看》到《来自星星的你》不断输入中国,他们的整形业,美妆业,旅游业那么发达。就是这个强大的韩国,一旦涉及到文化就变得格外吝啬,西施是他们的,李时珍是他们的,端午节是他们的,吝啬到了巧取豪夺的地步。唯有失去才能让我们警醒。
![]() |
再说日本,日本的美学,多少来自隋唐,多少来自道家,剑道,花道,茶道,他们在以物观心,在阴影,留白,在若即若离中审美,这些都曾出现在中国的一些朝代中,个人感觉,日本文化里的美感偏向于死亡,日本有宫崎骏,有草间弥生在全球设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日本的动漫业发达,创造了二次元的世界,萝莉,侦探,萌萌的,受到全世界青少年的追捧。
![]() |
日本和韩国都曾是中国的学生,现在在文化的某些方面,他们超越了曾经的老师中国,他们,用韩剧和动漫,以短平快的方式,抓住了宝贵的年轻一代。
中国在文化方面是富有的,太富有,到了挥霍的地步,丢弃的丢弃,遗忘的遗忘,摧毁的摧毁。还记得余秋雨的《道士塔》还记得《雷峰塔的倒掉》还记得文革十年浩劫,还记得拆掉古建筑,再在原址上盖起赝品招揽旅游。
![]() |
飞跃鞋在国外身价翻了五十倍,白帆布面,橡胶底,红蓝两条折线,加上社会主义气息浓厚的拼音“FEIYUE”,让飞跃鞋成了明星潮人新宠,秀场砥柱,摆在奢侈店的显眼位置,外国人排队购买,这双昔日中国武僧的练功鞋,最具中国气质,本来是上海大孚鞋厂出的,六七十年代是中国的国民鞋,改革开放后,人们追捧外国鞋款式,销量下滑,质量下降,而厂方没有为这双鞋申请商标,飞跃死亡,后来这双鞋在一个法国人sneakerhead手中复活,2005年来中国学功夫,被飞跃惊到,拿下海外商标,把经典设计发挥到极致,加上中国的元素,中国的故事,大热。而后中国重开的飞跃却破产了,飞跃的火爆,复活,但这一切都与中国无关。
![]() |
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它的豆瓣评分是9.4,超过了《太阳的后裔》,文物修复大师们的日常生活,耐心沉淀,融入其中,修补的是历史和文化,也是一个民族审美和性格的底色。漆器,青铜,缂丝,织锦,古画,钟表,一点点在他们手中复活,回来,重现往昔。我们的时代是求快的,至少看起来是求快的。Papi酱好像一夜之间就成了男女通杀的网红,罗永浩好像一夜之间就从一个老师变成了品牌创造者,咪蒙好像翻了几个白眼,写了几句反潮流反鸡汤的文就红的发紫。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们都曾深耕,真正被我们持久关注的依然是这些30岁左右的人,他们是实力和思路的组合,他们只是在崭新的时代以崭新的方式展现出了自己长期的积累。
![]() |
《我在故宫修文物》豆瓣的评分让人安慰,表明在在我们内心深处,文化的本源从未被忘记,韩国日本曾长久学习中国,现在他们的孩子在欧美留学进修,剔除崇洋媚外的民族情绪,去新的地方,学习新的东西,认识新的人,都会产学崭新的观感和跨界,连接改变了方式,不变的是努力和学习。
文化点石成金,文化潜移默化,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机会重要,积淀更重要。
此刻
微信:cikeziz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