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封信.肆佰零玖.心秤
![]() |
容若 / 图 文
这段时间特别压抑。忙碌于工作,付出很多却看不到能够变现的可能,怕自己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抵不上一个月的房租。焦虑,极度焦虑,这种感觉像是穿了一件胸衣,紧紧地绑在胸口,需要特别用力、特别大口的呼吸才能喘上一口气来。
担心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话虽如此,但我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期待着付出了就有回报。我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份努力,都能换来等价的回报。我不愿放弃自己本该获得的东西,当然,我也不会要求额外的回报,像商人那样精明的盘点,是什么就是什么,是多少就是多少。看见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会觉得安心。驴会追着萝卜跑,但你至少要给我一根萝卜。其实这样的方法也能让许多事情变得简单起来。
无所顾忌的写出上面这段话,心里舒服很多。这段时间因为压力,身体都感到不适。去看医生,诊断后说没什么病,就是压力太大,要学会自我调节。谢谢医生的宽慰。
忙碌的空隙里,难得喘口气。借着放空的机会,我会去想自己的病根埋在何处?后来想到一点——曾几何时,我是个愿意牺牲自己而去取悦别人的“好人”,只要我所关心的人好,哪怕自己受点委屈也无所谓。
但这并不是真相。
内心真实的渴望是:“我这样对待你,是期待着你也能同样对待我。”就像三岁的小朋友,我借给你心爱的玩具,并不是“大方”,也不是说你玩坏了说声“对不起”就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了。我希望的是,当我怀着友善送出自己心爱的玩具时,你也能与我分享你手里那包看上去还不错的零食。这样才是公平。这样才是对我友善最好的回应。
小时候不懂这些,长大后就要重新做人。那时候大人说一句“乖!”,就会压下内心所有的委屈;那么现在长大了,所有曾经被掏空的东西,都会变本加厉的索要回来。你瞧,生命就是这么公平,一分不差——曾经拿多的,现在要还回去;曾经亏欠的,现在要拿回来。
喜欢这样的自己——心里有杆秤,左右两端分毫不差。这样的“平衡”让我感到踏实。现在再往前走,不会先想着别人,而是先想想自己。
2016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