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新定义:People to Police?
![]() |
从2015年,关于互金的各种指导意见纷纷出台,监管高层的变化则是曾经摇旗呐喊者,悄然失声,最后压倒老百姓神经的则是某租宝的事件,这个案例成为某最高机关在两会的重要议题。
到了2016,p2p开始哀鸿遍野,首当其冲的则是一堆人失业,当然,首先是一堆美女要流向人力市场,其次,则是整个行业,高管,资本都”寂静了下来“,最后,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曾经各式的pr文变成创业老板们声泪俱下的创业心灵鸡汤。
然而,更为激烈的升级也是从people to people 升级到people to plice.民众的情绪,期待,热盼跟代表政府的plice开始发生交互:要么是plice带走people,要么是寸手无铁的people向plice需求财富的庇护。
当一个国民在财富,在长久的压抑之下无法释放,比如长达几十年银行活期还抵不上一个鸡蛋煎饼,那么一旦出现出口,比如有了p2p,这种释放将以几何倍数猛增,后果则是你看到的2015年,n多p2p平台都在刷的图片是:这个月理财规模又突破几亿。这是在理财端。
同样在债权端,则是某个月有将募集的资金投给了多少借款人。如果究其实质,这些数字背后支撑的不是gmv,也不是gdp,而仅仅是国民财富通过p2p的方式从people1流转到people2。
但残酷,甚至有最基本商业常识的人都懂的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是:流转并不生产价值!
唯有这样的流转背后有实体经济的增长、有国民消费的提升,比如people1把钱借给people2是为了帮助people2更好地扩大经营,而且people2通过经营创造的利润值远远大于借钱的财务成本。
国民财富被抑制,屌丝们梦想的天天有煎饼吃,要打开他们幸福的密钥应该是能为这笔财富找到帮助国民经济提升的行业,方向,甚至到最后的那个people。
如果这样的方向被错误的指引,比如只是把传统线下的小贷,担保,以及各种冠以”“财富管理名头套上互联网的外衣,那么首先是借着互联网将国民经济的风险放大化,最后则是将国民引向了police
回顾至金融的本质,金融行业本身即非常传统行业,创新只能从风险上,从渠道等创新,而非仅仅搬至互联网,其次,金融本身即强监管行业,没有监管,国民之财富自无安放之处。
也就是说,p2p不论如何创新,如何定义,在people与people之间,还差一个police的距离!
“IFCEO说共享学社”是由互联网金融CEO说(IFCEO说)组建、运营的强关系、实名制、高质量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学习小组。欢迎加入!可直接添加管理员个人微信号:iququn。
================================
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金融CEO说
登录“互联网金融CEO说”官网“www.ifceoshuo.com”,可查看互联网金融行业最新动态、
资讯,下载最全、最新权威行业报告,并与从业人员开展话题互动。
还可点击加入【IFCEO说—互联网金融报告群】,每周四可提供最新互联网金融行业报告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