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说走就走的奔向了执念中的台湾
文字里的台北
4月11日,攀升了一周的气温忽然放慢脚步,北京稀缺的好天气,清早出门还觉得有些微凉。Iphone提示你所在的地区两小时后可能有小雨。
这样的情境就很像刚到台北的那几天,天气预报里一连多日的阴雨天,手机屏幕上每两个小时一次数值不等的降水概率。飞机从湛蓝飞入淡墨色的云层,机场跑道看上去还是湿漉漉的。对前往台北的旅途有过几百次设想,做计划时几经审慎,各种原因选择了并没太多优惠的国航,3小时的时间里并没有太多的出离感,直到进入航站楼,看到笔画复杂的繁体字,听到引导工作人员绵软的口音才觉得,执念了这么久的台北,那个住在竖版繁体书籍里的台北,自己终于离它近了一些。
台北故宫、自由广场、北一女中、诚品书店、忠孝东路、信义商圈、猫空缆车、北投温泉、师大夜市、宁夏夜市、西门红楼…… 这些被一篇一篇攻略重复的文字第一次落在笔尖,写进随身带的手账里面。曾经写微博说,小雨时的北京终于在喧嚣里开始有一份温婉,坐在公交车上看窗外的风景,总觉得像是穿行在我从未去过的台北。而我终于来到的台北竟也与想象吻合。而后来有一天在北投的小巷里,我们抬头看着几乎密布吹不散的云雾,突然觉得“天青色等烟雨”这样有意境的词句,却是很写实的在表述这样的一种天气。
台北的感觉不紧不慢,无论是地铁里,还是某个没那么知名的街巷,从北京离开时压迫在神经里的那种紧迫感,那种一定要赶上早班车,赶上上课钟,赶上这一次地铁的情绪被湿润的空气浸染殆尽,脚步不自觉的慢下来。几天前坐在办公的小格子里,用一整天的时间对着谷歌地图,一个地标一个地标的看过去,记下路线图,记下乘车信息;这几天住哪里,可以吃哪里。而所有沙盘推演一旦放入实景,时间就变得特别不受控。索性放下规划,随性走下去。抛开攻略,跳上一辆辆小巴车,走进地图上不推荐,但是可能更快抵达目的地的无名小巷,避开店招,走过民居的门口,每一扇窗里可能发生故事,正在发生故事,而一切,都是在接受随机带来的惊喜。
然后这样随机随性的精神,当然也会浸染到写字的时刻,所以我猜这样的文字后面还会有几篇。大概如此:)
4月11日,攀升了一周的气温忽然放慢脚步,北京稀缺的好天气,清早出门还觉得有些微凉。Iphone提示你所在的地区两小时后可能有小雨。
这样的情境就很像刚到台北的那几天,天气预报里一连多日的阴雨天,手机屏幕上每两个小时一次数值不等的降水概率。飞机从湛蓝飞入淡墨色的云层,机场跑道看上去还是湿漉漉的。对前往台北的旅途有过几百次设想,做计划时几经审慎,各种原因选择了并没太多优惠的国航,3小时的时间里并没有太多的出离感,直到进入航站楼,看到笔画复杂的繁体字,听到引导工作人员绵软的口音才觉得,执念了这么久的台北,那个住在竖版繁体书籍里的台北,自己终于离它近了一些。
台北故宫、自由广场、北一女中、诚品书店、忠孝东路、信义商圈、猫空缆车、北投温泉、师大夜市、宁夏夜市、西门红楼…… 这些被一篇一篇攻略重复的文字第一次落在笔尖,写进随身带的手账里面。曾经写微博说,小雨时的北京终于在喧嚣里开始有一份温婉,坐在公交车上看窗外的风景,总觉得像是穿行在我从未去过的台北。而我终于来到的台北竟也与想象吻合。而后来有一天在北投的小巷里,我们抬头看着几乎密布吹不散的云雾,突然觉得“天青色等烟雨”这样有意境的词句,却是很写实的在表述这样的一种天气。
台北的感觉不紧不慢,无论是地铁里,还是某个没那么知名的街巷,从北京离开时压迫在神经里的那种紧迫感,那种一定要赶上早班车,赶上上课钟,赶上这一次地铁的情绪被湿润的空气浸染殆尽,脚步不自觉的慢下来。几天前坐在办公的小格子里,用一整天的时间对着谷歌地图,一个地标一个地标的看过去,记下路线图,记下乘车信息;这几天住哪里,可以吃哪里。而所有沙盘推演一旦放入实景,时间就变得特别不受控。索性放下规划,随性走下去。抛开攻略,跳上一辆辆小巴车,走进地图上不推荐,但是可能更快抵达目的地的无名小巷,避开店招,走过民居的门口,每一扇窗里可能发生故事,正在发生故事,而一切,都是在接受随机带来的惊喜。
然后这样随机随性的精神,当然也会浸染到写字的时刻,所以我猜这样的文字后面还会有几篇。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