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很多情感的一篇杂文
最近突然很想写博客,不知道为什么,以前都是在空间里写日志和在日记本里写日记,或许我觉得博客的这种形式趋于两者之中,心情不一定要完全封锁或者让别人感同身受。再回来马来西亚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到现在我也不能够分析出我回来的对不对,或许很多事不用太纠结对错,但是有一点自己很明确地知道如果不回来绝对会后悔。当初放弃国内安逸收入稳定的工作,选择这个曾经生活过的而且货币持续走低的国家,只是为了趁着现在还算年轻的年纪去尝试一下新的挑战。我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初衷。记得那个难以决断的时期,我一直提醒自己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大部分后悔的事是没有去做的事而不是做过的事。于是就回来了。
回到吉隆坡之后,又开始了很长一段习惯大马生活的日子。虽然以前在马来西亚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那是在马六甲,虽然那个时候来过无数次的吉隆坡,但是对吉隆坡并不是很熟,甚至不太懂吉隆坡的公共交通。说到马六甲,那里真的很美,是一个非常安宁和精致的古城。从葡萄牙到荷兰到英国然后到后面的独立,那里有过一段非常长的烽火岁月。作为一个旅游小城,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来往往,在那里你会有很多不同的文化感受。你可以去看看葡萄牙人建的堡垒,在里面去听听别人动情的演唱,在那样一个残败又斑驳的地方,听到那些歌声,有很多次我会很想落泪。你也可以去看看那些荷兰人和英国人的墓园,想象着那些漂洋过海的征战。也可以去看看各个不同时期的教堂以及许多博物馆。晚上还可以去葡萄牙村吃吃海鲜或者去鸡场街走走,最好是周末去,那里有很多酒吧,艺术品。虽然在这里是一座城市,可其规模却比不上中国的一个小镇。那里生活节奏很慢,物价也不高,是一个非常适合养老的地方。如果说深爱马来西亚,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的确深爱着马六甲。
虽然马来西亚的整体速度很慢,但是吉隆坡毕竟是首都,节奏当然没有马六甲那么慢,但是较中国大都市而言,它还是属于慢的。公共交通主要有三种,LRT和KTM和Monorail。第一种他们叫做快铁,第二种类似于火车,第三种应该也是那种轨道上的小火车,它们唯一的共性就是并没有很快,特别是后面两种,司机似乎都有些任性,总是停在半路而不知所以。第一种交通相对靠谱一点,在刚回来的那段日子,我一直在想就算最后没有什么好的结果的话,也希望自己的急性子可以在这么慢悠悠的节奏中变的更和缓一点。很多人都是这样,一面抱怨着这个国家的种种落后,一面又在享受着这种慢节奏。其实说实话,马来西亚真的好美,可能就是国家的落后来维持着这样的原生态。
搬出那个离公司只有5分钟路程的酒店后,必须每天要从住处搭乘20分钟的LRT去上班,住处和车站之间还要走7分钟左右的路程。有两条路,一条是还算宽的柏油马路,马路两边都是人家,还有树木,还会经常停很多车,早上如果不去另外一条路买早餐的话我基本上都是走这条路,下班早的话我也会走这条路,因为如果太晚的话人比较少可能会不太安全,我喜欢走在这条路上的感觉,抬头可以看到蓝天和晚霞,真的很美,我很痴迷这边的天空。另外一条的话就是要经过一栋马来人的房子,和我住的那栋也不算新的公寓比起来,还是显得有些破旧。楼房的四周停了很多车子,有很多也是非常旧的,人少的时候其实我感觉还是蛮像行尸走肉里的场景的,有些荒凉。然后楼房的一角有一个很大的垃圾堆,我也不知道他们这个垃圾多久会处理一次,但是环境有些糟糕,有的时候会看到很大的老鼠,说起来也奇怪,这附近其实挺多流浪猫的,但是它们似乎也是养成了马来西亚特有的习性,懒散都不会去抓老鼠。然后再前面会看到一个马来女人的早餐档,我买过几次她的炒粉,味道还不错而且非常便宜。这可能就是马来人一个很好的品质,他们很享受生活,比较质朴,很容易知足,做生意也不会漫天要价。其实以前在马六甲的生活就给我一个很明显的感受,马来西亚人很活在当下,所以没有那么多压力,当然这也是他们国家没有发展的原因。比如我以前马六甲的一个印度同事,虽然家庭条件也真的不是很好,但是基本上周末都会和家人一起出去旅行度假或者去野餐或者什么的,总之就是很享受生活的,可能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点难做到,我爸妈就比较没有这种观念,要么就是说没时间要么就是说没条件,以后再说,其实人生哪有很多个以后。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可能在大马的生活也确实影响了我的很多观念,我现在也是尽量地活在当下。
最后附上我附近的风景,这些都是傍晚的时候拍的,我住15楼,也是这栋公寓的最高层,从阳台上看下去,周围的平房很美。一切都很平和。
回到吉隆坡之后,又开始了很长一段习惯大马生活的日子。虽然以前在马来西亚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那是在马六甲,虽然那个时候来过无数次的吉隆坡,但是对吉隆坡并不是很熟,甚至不太懂吉隆坡的公共交通。说到马六甲,那里真的很美,是一个非常安宁和精致的古城。从葡萄牙到荷兰到英国然后到后面的独立,那里有过一段非常长的烽火岁月。作为一个旅游小城,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来往往,在那里你会有很多不同的文化感受。你可以去看看葡萄牙人建的堡垒,在里面去听听别人动情的演唱,在那样一个残败又斑驳的地方,听到那些歌声,有很多次我会很想落泪。你也可以去看看那些荷兰人和英国人的墓园,想象着那些漂洋过海的征战。也可以去看看各个不同时期的教堂以及许多博物馆。晚上还可以去葡萄牙村吃吃海鲜或者去鸡场街走走,最好是周末去,那里有很多酒吧,艺术品。虽然在这里是一座城市,可其规模却比不上中国的一个小镇。那里生活节奏很慢,物价也不高,是一个非常适合养老的地方。如果说深爱马来西亚,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的确深爱着马六甲。
虽然马来西亚的整体速度很慢,但是吉隆坡毕竟是首都,节奏当然没有马六甲那么慢,但是较中国大都市而言,它还是属于慢的。公共交通主要有三种,LRT和KTM和Monorail。第一种他们叫做快铁,第二种类似于火车,第三种应该也是那种轨道上的小火车,它们唯一的共性就是并没有很快,特别是后面两种,司机似乎都有些任性,总是停在半路而不知所以。第一种交通相对靠谱一点,在刚回来的那段日子,我一直在想就算最后没有什么好的结果的话,也希望自己的急性子可以在这么慢悠悠的节奏中变的更和缓一点。很多人都是这样,一面抱怨着这个国家的种种落后,一面又在享受着这种慢节奏。其实说实话,马来西亚真的好美,可能就是国家的落后来维持着这样的原生态。
搬出那个离公司只有5分钟路程的酒店后,必须每天要从住处搭乘20分钟的LRT去上班,住处和车站之间还要走7分钟左右的路程。有两条路,一条是还算宽的柏油马路,马路两边都是人家,还有树木,还会经常停很多车,早上如果不去另外一条路买早餐的话我基本上都是走这条路,下班早的话我也会走这条路,因为如果太晚的话人比较少可能会不太安全,我喜欢走在这条路上的感觉,抬头可以看到蓝天和晚霞,真的很美,我很痴迷这边的天空。另外一条的话就是要经过一栋马来人的房子,和我住的那栋也不算新的公寓比起来,还是显得有些破旧。楼房的四周停了很多车子,有很多也是非常旧的,人少的时候其实我感觉还是蛮像行尸走肉里的场景的,有些荒凉。然后楼房的一角有一个很大的垃圾堆,我也不知道他们这个垃圾多久会处理一次,但是环境有些糟糕,有的时候会看到很大的老鼠,说起来也奇怪,这附近其实挺多流浪猫的,但是它们似乎也是养成了马来西亚特有的习性,懒散都不会去抓老鼠。然后再前面会看到一个马来女人的早餐档,我买过几次她的炒粉,味道还不错而且非常便宜。这可能就是马来人一个很好的品质,他们很享受生活,比较质朴,很容易知足,做生意也不会漫天要价。其实以前在马六甲的生活就给我一个很明显的感受,马来西亚人很活在当下,所以没有那么多压力,当然这也是他们国家没有发展的原因。比如我以前马六甲的一个印度同事,虽然家庭条件也真的不是很好,但是基本上周末都会和家人一起出去旅行度假或者去野餐或者什么的,总之就是很享受生活的,可能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点难做到,我爸妈就比较没有这种观念,要么就是说没时间要么就是说没条件,以后再说,其实人生哪有很多个以后。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可能在大马的生活也确实影响了我的很多观念,我现在也是尽量地活在当下。
最后附上我附近的风景,这些都是傍晚的时候拍的,我住15楼,也是这栋公寓的最高层,从阳台上看下去,周围的平房很美。一切都很平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