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他已六十
《他已六十》
文:林悠淇
当人们一年一度的都在缅怀他的离去,却极少有人一年一度记挂着他的诞生。本不想写什么,可是昨天从订阅号到豆瓣,头条的文章都在写他,读着读着,就想为他说些什么。
生于1956年9月12日的他,2016年是他的第六十个年头。
如果没有绝望过,便无法理解他的痛楚。
如果没有痛楚到无法肩负,便无法理解他何以以死为愿。
世间的感同身受,不是安慰的话,不是静静的陪伴,是你的的心能感知对方的情绪。
他有别人无法企及的光辉和成就,人们总是看到他人光鲜的表面,赞誉他的成就,着迷他台上的魅力。可当他最初不得志时,在别人的欢庆中独自忧伤时,他承受的苦闷谁人与他分忧。
总有人说,人又不可能总一帆风顺,那些磨砺都是为了让你更坚强。有人或许酒吧买醉就可以忘却烦恼事,有人看趟风景就能找回快乐。但也有人,在外人面前掩饰住落寞,一副我没事的样子,表面说说笑笑,对别人说着激励的话,欢乐、乐观的模样把他人蒙蔽,唯有自己知道心里的忧郁。
从小缺失父亲的爱,与母亲关系的疏离,让这个孩子缺爱。因为缺爱,才更懂得去爱人,想要被爱。坚强又软弱,他保护别人,更需要别人的保护。
他的内在小孩,童年的伤尚未疗愈,成年后所受的抨击,比起赞誉来,在外人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在他心里激起一大波涟漪。范爷说,我经得住多少赞美,就经得住多少诋毁。范爷真的是个内心强大的女子。内心强大与否与年纪无关,与地位无关,与年纪无关,与天性和原生家庭有关。
之前纪录民谣与诗杭州站活动的文章里,写到一位当时身在珠穆朗玛峰的陌生男子突然告诉我,他用了一年时间做到了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受伤的内在小孩是可以靠他人的爱或自我修复的,只是哥哥没有等到那一天,他这个脆弱的孩子,就提前回到了天堂。
生命没有选择生的权力,生命只有选择死的权力。敬畏生命的来去自如,尊重他们选择的权力。
哪怕,佛说,这样的离去会堕地狱。《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女为母而广施财物,最后感动了菩萨,她的母亲脱离地狱。若你真的缅怀他,请不要以悲伤的方式去记挂他,请为他诵经和布施。
因为他的内在小孩未曾真正长大,所以他有大多成年人已经失去的纯真善良和温暖真实,亦敢把思想自由真切的表达于舞台上,他人眼里所谓不羁,大约说的就是此。
记得在青空客栈时,他们说一位叫杰西卡的男生,在蓝天下的天台上,穿着高跟鞋跳着舞。想想,大理的晴空下,一个随心起舞的人儿,便觉得美好。当哥哥穿着红色高跟鞋站在舞台上时,他的内心是战胜了多少世俗眼光,他勇敢不羁的做了自己。
他那时是强大的,是璀璨的星,照亮了舞台下每一颗真切的心。然而,真正的他是既有勇敢,又有柔弱,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在不同场景、不同境遇里纠缠与穿梭,时强时弱。
抛下爱人独自离去,他定是痛苦的;他的导演梦尚未实现,他定是不舍的;在他走后,看见他的友人们为他痛哭流涕,他定是心疼的。
因为太能感知他人情绪,所以他总那样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对不熟悉的人也极贴心;也因为敏感与感性,他可以浸入所演的角色,不再是演,而是成为那个角色,所以出戏却相对困难。
生命生而多样,生而为草木,生而为人类;有人喜欢异性,有人喜欢同性,有人兼爱双性。请尊重每个人生而不同的权力。
“真正的爱情,性别都不是问题,何况年龄。”——川哥语录(大理青空客栈boss)
时至清明,杭州的傍晚下起了雨……
文:林悠淇
当人们一年一度的都在缅怀他的离去,却极少有人一年一度记挂着他的诞生。本不想写什么,可是昨天从订阅号到豆瓣,头条的文章都在写他,读着读着,就想为他说些什么。
生于1956年9月12日的他,2016年是他的第六十个年头。
如果没有绝望过,便无法理解他的痛楚。
如果没有痛楚到无法肩负,便无法理解他何以以死为愿。
世间的感同身受,不是安慰的话,不是静静的陪伴,是你的的心能感知对方的情绪。
他有别人无法企及的光辉和成就,人们总是看到他人光鲜的表面,赞誉他的成就,着迷他台上的魅力。可当他最初不得志时,在别人的欢庆中独自忧伤时,他承受的苦闷谁人与他分忧。
总有人说,人又不可能总一帆风顺,那些磨砺都是为了让你更坚强。有人或许酒吧买醉就可以忘却烦恼事,有人看趟风景就能找回快乐。但也有人,在外人面前掩饰住落寞,一副我没事的样子,表面说说笑笑,对别人说着激励的话,欢乐、乐观的模样把他人蒙蔽,唯有自己知道心里的忧郁。
从小缺失父亲的爱,与母亲关系的疏离,让这个孩子缺爱。因为缺爱,才更懂得去爱人,想要被爱。坚强又软弱,他保护别人,更需要别人的保护。
他的内在小孩,童年的伤尚未疗愈,成年后所受的抨击,比起赞誉来,在外人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在他心里激起一大波涟漪。范爷说,我经得住多少赞美,就经得住多少诋毁。范爷真的是个内心强大的女子。内心强大与否与年纪无关,与地位无关,与年纪无关,与天性和原生家庭有关。
之前纪录民谣与诗杭州站活动的文章里,写到一位当时身在珠穆朗玛峰的陌生男子突然告诉我,他用了一年时间做到了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受伤的内在小孩是可以靠他人的爱或自我修复的,只是哥哥没有等到那一天,他这个脆弱的孩子,就提前回到了天堂。
生命没有选择生的权力,生命只有选择死的权力。敬畏生命的来去自如,尊重他们选择的权力。
哪怕,佛说,这样的离去会堕地狱。《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女为母而广施财物,最后感动了菩萨,她的母亲脱离地狱。若你真的缅怀他,请不要以悲伤的方式去记挂他,请为他诵经和布施。
因为他的内在小孩未曾真正长大,所以他有大多成年人已经失去的纯真善良和温暖真实,亦敢把思想自由真切的表达于舞台上,他人眼里所谓不羁,大约说的就是此。
记得在青空客栈时,他们说一位叫杰西卡的男生,在蓝天下的天台上,穿着高跟鞋跳着舞。想想,大理的晴空下,一个随心起舞的人儿,便觉得美好。当哥哥穿着红色高跟鞋站在舞台上时,他的内心是战胜了多少世俗眼光,他勇敢不羁的做了自己。
他那时是强大的,是璀璨的星,照亮了舞台下每一颗真切的心。然而,真正的他是既有勇敢,又有柔弱,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在不同场景、不同境遇里纠缠与穿梭,时强时弱。
抛下爱人独自离去,他定是痛苦的;他的导演梦尚未实现,他定是不舍的;在他走后,看见他的友人们为他痛哭流涕,他定是心疼的。
因为太能感知他人情绪,所以他总那样善良,不愿意伤害别人,对不熟悉的人也极贴心;也因为敏感与感性,他可以浸入所演的角色,不再是演,而是成为那个角色,所以出戏却相对困难。
生命生而多样,生而为草木,生而为人类;有人喜欢异性,有人喜欢同性,有人兼爱双性。请尊重每个人生而不同的权力。
“真正的爱情,性别都不是问题,何况年龄。”——川哥语录(大理青空客栈boss)
时至清明,杭州的傍晚下起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