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可不可信
把那篇关于中医可不可信的听完了,某人说,听完后给他做个反馈,看我的观点跟他的有没有区别,会不会一样。我说说我的看法啊[微笑]首先,罗胖的观点确实让人对中西医的看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其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多面性和利弊缺失。不能一概而论,虽然同为医学,可从字面就已经有区别(中西医),既然是有区别的两种事物,个人认为,不能单纯的用对错和信不信来做论断。文中,罗胖引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相对典型的历史事件作为观点的阐述依据,确实对他的观点来说,有加强巩固的作用。但从其引用的事件也可以看出,中医可能没有准确的数据能够说明解释,从放血事件来看,中医的弊端显而易见,从另一面取消放血疗法,应该说改进放血疗法来看,(因为放血量不同了)中医也是跟西医一样的不断改进完善。西医的数据固然有直接说明的价值,但相信这个数据背后肯定也是有很多的血和泪,以及无数的牺牲。例如新出一种药品,针对老人,男人,女人,小孩等不同群体,该用多少剂量,多少单位,周期多长等等,难道不是在大量实验摸索中得来的?我个人对于中医西医,一直也没考虑过信谁这个话题。要说信呢,我深受其害,小时因为蛔虫,找的乡村赤脚医生,我都还记得他在那拿着桃木剑嘴里念念有词,还用个罐子用红纸包裹悬挂在我睡觉的房间。没有任何好转。几天不吃喝面色蜡黄,家里人几乎以为我是不能活了。都准备把我埋了。后来是去医院吃了那个打蛔虫的黄色的塔糖才捡回条命。[微笑]要说不信呢,也是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咳嗽咳不出。然后我爸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说有个老中医的药很管用。于是就去给我抓了两付。我还记得其中药引是腊肉。那时把药熬好闻着气味都被浓浓的中药味熏得根本喝不下去,但想到父亲步行走那么远路去抓药,也担心会落下病根,硬是捏着鼻子逼自己把黑黑的药汁给喝下去。我爸怕我吃了药苦,还给我买了白糖。吃完药就吃一点白糖缓解。因为听说白糖解药性,也不敢多吃。直到第三天上午,我吐了很多颜色暗暗的浓痰,第四天颜色浅很多。差不多吃了一个星期就好了。直到现在再没出现过咳嗽咳不出的症状。所以,怎么说呢,从医院开设了中医部门来看,我觉得两者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不能说我没受过某人的恩惠就说那人人品不好,也不能因为受过帮助就说那一定是个好人。 因为结论太主观。中医,在西医的眼里是不科学的。因为它说不出一个准确的科学依据来。就像当年美国的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恩来总理让尼克松总统去观看了我国的针刺麻醉术,他亲眼目睹了医生仅用一根银针,针刺了几个穴位就进行了拔牙手术。当时,这是一个惊动世界的伟大创举,可是一问其原理,却一个个都答不上个所以然来!但针刺能够麻醉,这是事实。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当然相信西医的科学性,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应该同时相信中医的合理性。中医也是一个科学体系!中医的“四诊八纲”和脏腑学说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医的温病学、经络学是世界医学中独一无二的。可能中医没有准确的数据去说明,但很多时候能让人糊糊涂涂的活。
西医固然能把病人的病情搞得明明白白,但他们在治疗方法上,一般只注重这个脏器、这个系统的疾病,而忽视人是一个整体,忽视人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脏器都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互相关连的。因此,西医一遇到癌症,就是切除!一遇到肝硬化、肝腹水、黄疸指数过高的病人就是做人工肝或者做肝移植;一遇到心脏功能不太好的病人就是手术搭桥、置放心脏瓣膜、安人工支架……这既增加了病人的负担,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中国有句老话,叫“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是一个系统、一个脏器?如果西医也能像中医一样地讲究一点医疗的整体性,讲究一些保护性医疗。那么,西医就不会让人明明白白的死了。这信与不信之间,取决于病人更适合哪种疗法。个人觉得,中医起到调理作用,但不能治病。西医不能调理,只能治病。
西医固然能把病人的病情搞得明明白白,但他们在治疗方法上,一般只注重这个脏器、这个系统的疾病,而忽视人是一个整体,忽视人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脏器都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互相关连的。因此,西医一遇到癌症,就是切除!一遇到肝硬化、肝腹水、黄疸指数过高的病人就是做人工肝或者做肝移植;一遇到心脏功能不太好的病人就是手术搭桥、置放心脏瓣膜、安人工支架……这既增加了病人的负担,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中国有句老话,叫“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是一个系统、一个脏器?如果西医也能像中医一样地讲究一点医疗的整体性,讲究一些保护性医疗。那么,西医就不会让人明明白白的死了。这信与不信之间,取决于病人更适合哪种疗法。个人觉得,中医起到调理作用,但不能治病。西医不能调理,只能治病。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