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离自由还远
这些年最深恶痛绝的恶不是什么道德上的极端之恶,而是平日里见惯了的平庸之恶。平庸把人紧紧地锁闭在自己的偏见之中以为自己和大多数与自己一样的人代表了正确,在所有无论大小的事情面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小心翼翼、软弱可欺,看起来思虑周全,实际上毫无男子的果决、勇沉与担当。面对庸人我感到孤独,每当此时我总想要逃、想要突围,在没有这种感觉之前无法理解鲁迅那种战斗中的虚无感:他们在你面前溃不成军,但他们的溃不成军本身就是对你的强大攻势,他们要使你成为他们的一员,必不可少的一条便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一切,生活于是变得无聊而且可怖,毫无乐趣可言,忙碌却只是疲于奔命,木然无动于衷,对一切本该有所感觉的事视若无睹,将所有无足轻重之事看得重要无比。于是你感到这战阵中的空无和没有意义。在我心中真正的“人”的样子,是从来不害怕什么、拒绝什么、逃避什么,永远不会使用否定的词汇描述世界,他们是积极进取的实干家、行动派。良好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健全的心智,自由地生活。每个个体都有希望,共同的生活才有希望。可是至今为止,所见到的周遭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只是使人心灰意冷罢了。
自由一词,说来似乎很大、很吓人,好像总是让人感觉其中有许多捉摸不透的东西,可是自由最真切的内涵,其实大抵是一种生活状态。众多人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观念结构的累积、叠加、融合,也就形成了政治,而健全的不受他人辖制的心智,则是良好个人生活的首要,那么这又有什么道理不是群体生活的首要呢?庸懦自私而且卑怯的个人,永远是挡在获取自由面前的敌人,他们不知自由为何物,也从不想要自由自主地替自己做决定,他们只想着舒适安逸,听从别人的安排,对一切毫无热情,也不想做任何改变,于是每当有战士出来要解救他们时,他们先是惶恐、震惊、不解,然后是奔走相告把那战士击退,维护那稳定安逸的鸡窝里的生活,最后还不忘嘲笑讥讽几下那失败者。
健全的心智、自由的生活,嗬,那还远着呢。只要贱民们、庸人们一日尚在,生活就只是“熬与忍”或者“闷与狂”两种状态,只有在尘埃里相互滚打的份,没有什么高贵与独立。或许是这国度罪孽太深,或许是这些心灵过于早熟而至于糜烂,但不管是什么,总之是人心太坏,坏得以至于看不到希望。有人不配拥有自由,但凡是那配得到的,都会尽力争取,不会投降,希望我们还能够掮起那闸门来。
自由一词,说来似乎很大、很吓人,好像总是让人感觉其中有许多捉摸不透的东西,可是自由最真切的内涵,其实大抵是一种生活状态。众多人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观念结构的累积、叠加、融合,也就形成了政治,而健全的不受他人辖制的心智,则是良好个人生活的首要,那么这又有什么道理不是群体生活的首要呢?庸懦自私而且卑怯的个人,永远是挡在获取自由面前的敌人,他们不知自由为何物,也从不想要自由自主地替自己做决定,他们只想着舒适安逸,听从别人的安排,对一切毫无热情,也不想做任何改变,于是每当有战士出来要解救他们时,他们先是惶恐、震惊、不解,然后是奔走相告把那战士击退,维护那稳定安逸的鸡窝里的生活,最后还不忘嘲笑讥讽几下那失败者。
健全的心智、自由的生活,嗬,那还远着呢。只要贱民们、庸人们一日尚在,生活就只是“熬与忍”或者“闷与狂”两种状态,只有在尘埃里相互滚打的份,没有什么高贵与独立。或许是这国度罪孽太深,或许是这些心灵过于早熟而至于糜烂,但不管是什么,总之是人心太坏,坏得以至于看不到希望。有人不配拥有自由,但凡是那配得到的,都会尽力争取,不会投降,希望我们还能够掮起那闸门来。
来自 豆瓣App